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郦明芳 范乐明 +2 位作者 管晓翔 李崇勇 陈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chainreactio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PCR-SSCP)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chainreactio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PCR-SSCP)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提取FH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结果:对1家2例临床诊断为FH的患儿及其父母从基因水平明确了诊断。LDL受体基因突变是位于第6外显子的移框突变。结论:PCR-SSCP可以从基因水平对FH患者明确诊断,并可对先证者家系成员早期诊断,以便提供咨询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基因突变 诊断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四邑 邱望龙 +1 位作者 潘智灵 李福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应用PCR SSCP技术快速检测耐INH ,RFP ,SM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 ,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32株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 SSC... 目的 应用PCR SSCP技术快速检测耐INH ,RFP ,SM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 ,评价其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32株耐INH、RFP、SM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分离株用PCR SSCP方法分别检测 ,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结果  32株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中 ,rpoB、KatG、rpsLPCR扩增产物PCR SSCP分别有 2 8株 (87.5 % )rpoB基因 ,19株 (5 9.3% )KatG基因和 2 3株 (71.9% )rpsL基因电泳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 7Rv电泳条带相比有明显差异 ,而 2 5株结核分支杆菌敏感株的PCR SSCP条带与结核分支杆菌H3 7Rv相似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PCR SSCP方法敏感、特异 ,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rpsL耐药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耐药性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快速筛选结核杆菌的利福平耐药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吴为群 张扣兴 +3 位作者 谢灿茂 严英硕 王晓波 容中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了 4 0株RFP药物敏感及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先用PCR扩增rpoB基因 ,...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了 4 0株RFP药物敏感及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先用PCR扩增rpoB基因 ,随后用SSCP方法鉴定其扩增产物有无突变 ,并与药敏试验结果作对照分析。 结果 :所有临床分离株均观察到rpoB基因PCR扩增产物。 4 0株RFP敏感的临床分离株SSCP带谱与结核分枝杆菌H3 7RV标准株相同 ,4 0株RFP耐药株中37株检测到突变图谱。与Bactec结果对照 ,用PCR SSCP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的敏感性为 93% ,特异性为10 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RFP是其rpoB基因突变所致。PCR SSCP技术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RFP药物敏感性的直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利福平 药物耐受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突变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旺 蒋游晖 +2 位作者 林子豪 江华 李友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 :分析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 3基因突变高发区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及其意义。 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非增生瘢痕各 12例 ,分别采用相应正常皮肤对照 ,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 目的 :分析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 3基因突变高发区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及其意义。 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非增生瘢痕各 12例 ,分别采用相应正常皮肤对照 ,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检测 p5 3基因的突变情况。  结果 :12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标本中有 9例 p5 3基因外显子 4、5、6、7出现突变 ,非增生瘢痕标本和正常皮肤标本均未检出突变。 结论 :p5 3基因突变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瘢痕疙瘩 基因突变 凋亡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一种快速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新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东 史景泉 +1 位作者 罗元辉 鲁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一种快速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新方法Silverstai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Arapidandsimplemethodtodetectge... 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一种快速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新方法Silverstai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Arapidandsimplemethodtodetectgenepointmutations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染技术 基因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B、C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骨髓移植受供者基因配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丹 刘海燕 +2 位作者 于妍 王申五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6-100,共5页
用与HLA-A、B、C座位第二外显子两末端稳定部位互补的,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得到HLA-A、B、C三座位的第二外显子包含高变区在内的196bp片断,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以此检测HLA-Ⅰ类基因多态性的一致性,为20例骨髓移植供受者对配型,其... 用与HLA-A、B、C座位第二外显子两末端稳定部位互补的,对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得到HLA-A、B、C三座位的第二外显子包含高变区在内的196bp片断,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以此检测HLA-Ⅰ类基因多态性的一致性,为20例骨髓移植供受者对配型,其中11对相合,9对不合。与其它配型结果比较表明,HLA-Ⅰ类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配型在区分同胞供受者Ⅰ类抗原多态性上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HLA-Ⅰ类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7
作者 胡宏阁 陈辉 +2 位作者 金学民 李晓文 徐国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61-363,368,共4页
目的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碱基突变,研究LHON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对3个疑似LHON家系进行调查,知情同意后,抽取了30个母系成员的血样,对照组32个血样均来自... 目的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碱基突变,研究LHON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对3个疑似LHON家系进行调查,知情同意后,抽取了30个母系成员的血样,对照组32个血样均来自无视力障碍的正常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3个家系的30个母系成员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11个位点的突变筛查。结果3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共41人(男23人,女19人),发病20例,发病率48·78%,男女比例3∶1,平均发病年龄28.73岁。3个家系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的增加而减小,呈现遗传早发现象。含11778、11696两个位点的片段1,实验组30例检测结果全部为异常,对照组32例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含14459、14482、14484、14498位点的片段2实验组30例中仅有1例检测结果为异常,对照组32例SSCP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含3394、3460两个位点的片段3和含4136、4160、4216三个位点的片段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样本均未发现异常。结论LHON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的增加而提前,具有遗传早发现象;综合国内的文献资料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我国LHON患者以携带11778点突变占绝大多数;所检测3个家系母系成员有共同的突变位点,但只有部分发病,其中已发病者可确诊为LHON患者,未发病的母系成员为该病的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指纹图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对骨髓移植供、受体进行HLA-D区配型
8
作者 阎征 马恩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15-421,共7页
为探讨HLA血清学分型与DNA配型结果的相关性,本文建立了HLA-DQA、DQB、DPB、DRB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图(PCR-F)、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配型方法,并用PCR-F、PCR-SSCP对21对骨髓供、受者进行了基因配型。与血清学结果... 为探讨HLA血清学分型与DNA配型结果的相关性,本文建立了HLA-DQA、DQB、DPB、DRB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图(PCR-F)、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配型方法,并用PCR-F、PCR-SSCP对21对骨髓供、受者进行了基因配型。与血清学结果比较,其中10对血清学配型一致的供、受体,在DQA位点PCR-F、PCR-SSCP有8对相合,在DRB位点有7对相合。提示在配型中,应用PCR-F和PCR-SSCP可发现血清学不易检测出的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指纹图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HLA-DNA 配型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位素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军 汪慧民 +1 位作者 李满枝 吴荫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0-553,共4页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问世以来,成为研究基因突变的工具。特别是在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常规PCR-SSCP采用同位素标记PCR产物,测序板电泳分离突变,在操作和费用上...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问世以来,成为研究基因突变的工具。特别是在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常规PCR-SSCP采用同位素标记PCR产物,测序板电泳分离突变,在操作和费用上有种种局限,文章建立了一种非同位素PCR-SSCP技术:通过不对称PCR获得单链,普通PAGE分离,经银染检出突变。用这种方法,还研究了四株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HK1和SUNE1中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突变。证实CNE1,CNE2在exon8,HK1在exon5有突变,并发现新建立的细胞株SUNE1在exon8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构象多态性 基因突变 鼻咽癌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布依族和壮族群体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焕文 庄志雄 +4 位作者 梁海荣 李荣成 何云 农艺 黄月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4,43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常人血标本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条带中,219名汉族人PARP-1基因5个外显子均未检出多态性条带;203名布依族和212名壮族人PARP-1基因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中分别有2例的外显子20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其余4个外显子扩增产物未见多态性条带。【结论】PARP-1基因第20外显子上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布依族 壮族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 基因多态性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银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汉族HLA-DRB1多态性分析及与9个汉族群体的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绍斌 陶玉芬 +6 位作者 黄小琴 初正韬 班贵宏 钱亚屏 OHASHI Jun TOKUNAGA Katsushi 褚嘉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7-792,共6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 (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dMicrotitrePlateHybridization ,PCR MPH)的方法对云南 12 9个无亲缘关系的汉族样品进行了HLA DRB1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对MPH初分出的DRB1 15组的样品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 (Sing...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 (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dMicrotitrePlateHybridization ,PCR MPH)的方法对云南 12 9个无亲缘关系的汉族样品进行了HLA DRB1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对MPH初分出的DRB1 15组的样品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 (Single 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SSCP)检测。共发现 36种等位基因 ,其中等位基因频率大于 0 0 5的有DRB1 15 0 1(0 12 4 0 ) ,DRB1 0 90 12 (0 0 96 9) ,DRB1 0 80 32 (0 0 930 ) ,DRB1 12 0 2(0 0 891) ,DRB1 12 0 1(0 0 814 ) ,DRB1 14 0 1(0 0 775 ) ,DRB1 0 70 1(0 0 6 2 0 )。云南汉族HLA DRB1等位基因频率与中国其他 9个汉族群体进行 χ2 检验 ,结果显示与云南汉族比较 χ2 >10的有西安汉族 (DR8,χ2 =13 9712 )、上海汉族 (DR4 ,χ2 =10 16 32 )、广东汉族 (DR9,χ2 =12 6 12 1)和南京汉族 (DR4 ,χ2 =10 5 796 )。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 ,在 9个国内汉族群体中云南汉族与辽宁汉族有最近的距离 (0 0 5 4 1) ,而与广东汉族最远 (0 185 1)。云南汉族在构成上可能与辽宁汉族更为接近 ,尽管地处南方 ,但已不属典型的南方汉族。这也可能因云南汉族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存在基因交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汉族 HLA-DRBI基因多态 聚合反应-微孔板杂交 单链构象多态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LHR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利红 高勤学 +3 位作者 张伟 靳春方 李玉春 王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绵羊品种(湖羊、晋中绵羊和陵川半细毛羊)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外显子11核酸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研究该基因多态性对湖羊性早熟和产羔数的...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绵羊品种(湖羊、晋中绵羊和陵川半细毛羊)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外显子11核酸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研究该基因多态性对湖羊性早熟和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对引物扩增产物中,只有引物P2和P6的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引物P2扩增区存在2种基因型,分别为LL和LM型,在3个绵羊品种中均未检测到MM型;引物P6扩增区存在6种不同的SSCP带型,经序列比对分析存在T2053A、A2044T和G2003A的错义突变。湖羊和晋中绵羊P2扩增区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陵川半细毛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P6扩增区的2 053、2 044、2 003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在湖羊和晋中绵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陵川半细毛羊间存在显著差异。P2扩增位点仅陵川半细毛羊的基因分布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P6扩增区湖羊和晋中绵羊在各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处于群体平衡状态,陵川半细毛羊除2 003突变位点基因分布处于群体不平衡状态外,其余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LHR外显子11区不同基因型湖羊各胎次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LHR外显子11对湖羊的性早熟和高繁殖力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受体基因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繁殖力 湖羊 晋中绵羊 陵川半细毛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品种ESR和PRLR基因的PCR-SSC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一 边连全 刘显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57-1561,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国外引进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和东北地方猪品种东北民猪、丹东黑猪共计305头母猪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trogen receptor gene,ESR)和催乳素受体基因(Prolactin...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国外引进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和东北地方猪品种东北民猪、丹东黑猪共计305头母猪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trogen receptor gene,ESR)和催乳素受体基因(Prolactin receptor gene,PRLR)的多态性检测,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基因位点在5个猪品种中均存在着多态性,5个猪品种的ESR基因和PRLR基因位点的期望杂合度分别在0.2581~0.4967和0.4007~0.4885,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在0.2248~0.3734和0.3204~0.3692。各个猪品种均表现出了中度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基因 催乳素受体基因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α-乳白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14
作者 崔艳华 曹喻 +3 位作者 曲晓军 李海梅 董爱军 马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6,共5页
为明确牦牛乳中α-乳白蛋白遗传多样性,以α-乳白蛋白基因(LAA)的Ⅰ、Ⅱ、Ⅲ和IV外显子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麦洼牦牛的LAA进行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揭示LAA在牦牛乳中遗传多样性分布.牛属不同来... 为明确牦牛乳中α-乳白蛋白遗传多样性,以α-乳白蛋白基因(LAA)的Ⅰ、Ⅱ、Ⅲ和IV外显子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麦洼牦牛的LAA进行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揭示LAA在牦牛乳中遗传多样性分布.牛属不同来源的α-乳白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被用于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牦牛乳中LAAⅠ外显子区域以杂合体形式存在,并发现了一个新变异体JN084189.不同来源LAA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LAA在进化上存在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Α-乳白蛋白 遗传多样性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伟丽 马小军 +1 位作者 张小丽 张国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0-795,共6页
为了研究永昌羊、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4个品种的舍饲绵羊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这4种绵羊(共404只)TLR4基因第3外显子部分基因片段的多态性以及产生变异的各等位基因序列。结果显示,4种绵... 为了研究永昌羊、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4个品种的舍饲绵羊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这4种绵羊(共404只)TLR4基因第3外显子部分基因片段的多态性以及产生变异的各等位基因序列。结果显示,4种绵羊中共发现6种等位基因控制的7种基因型,永昌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均未检测到E和F等位基因,小尾寒羊未检测到D等位基因;与GenBank中羊TLR4基因序列比对发现,扩增片段中有1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有9个氨基酸多态位点;经χ2适应性检验,4个绵羊品种均位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中白萨福克羊、特克塞尔羊和小尾寒羊处于高度多态(PIC>0.50),而永昌羊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TLR4基因 遗传多态性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姜猪Lrh-1基因PCR-SSCP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利红 袁旭红 +4 位作者 魏萍萍 张瑞 王维 李丹 林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深入研究苏姜猪肝受体类似物质-1(Lrh-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性状间相关性,依据NCBI数据库中猪Lrh-1基因核酸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苏姜猪Lrh-1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检测结果显示,... 为深入研究苏姜猪肝受体类似物质-1(Lrh-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性状间相关性,依据NCBI数据库中猪Lrh-1基因核酸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苏姜猪Lrh-1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引物P1 PCR扩增产物存在7种SSCP条带型,共有4个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为27287662、27287593、27287535和27287511位;引物P2 PCR扩增产物存在2种SSCP条带型,碱基突变位于27423038位;将扩增序列与猪Lrh-1CDS区进行比对分析,其中27287662、27287593和27423038位的碱基突变位于配体结合域(LBD)区内,且突变均属同义突变,表明LBD区对于Lrh-1基因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碱基突变位点的基因频率经群体遗传学分析,除27287511位点处于群体不平衡状态(P<0.05)外,其他位点均达群体平衡状态(P>0.05);Lrh-1基因P1和P2扩增区SSCP不同类型苏姜猪第1胎和第2胎平均产仔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姜猪 肝受体类似物质-1(Lrh-1)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昕然 邓蕾丽 +1 位作者 熊丰 朱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汉族儿童Graves’病 (Graves’disease,GD)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 (HLA -DQA1)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及DNA测序方法 ,对已经确诊的重庆汉族GD患儿 85例和正常对照组 ...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汉族儿童Graves’病 (Graves’disease,GD)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 (HLA -DQA1)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及DNA测序方法 ,对已经确诊的重庆汉族GD患儿 85例和正常对照组 5 0名儿童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HLA -DQA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GD组和对照组中检测到 7种单链构象 ,分别标为abcdefg带型。GD组中d(HLA -DQA1 0 10 2 )、f(HLA -DQA1 0 30 2 / 0 5 0 1)两带型频率 (分别为 4 3.5 % ,VS 8.0 % ;2 7.0 %VS 8.0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χ2 =18.79,P =0 .0 0 1,RR =8.86 ;χ2 =6 .80 ,P =0 .0 0 9,RR=4 .2 7) ,而b带型 (HLA -DQA1 0 10 1/ 0 30 1)频率 (8.2 %VS 5 2 .0 %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χ2 =2 9.4 3,P <0 .0 0 1,RR =0 .0 8)。结论 :HLA -DQA1 0 10 2和HLA -DQA1 0 30 2 / 0 5 0 1可能与GD易感性相关 ,而HLA -DQA1 0 10 1/ 0 30 1可能与GD的保护性相关。提示上述 3基因位点可能分别是重庆地区汉族儿童GD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遗传多态性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牦牛CYGB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
18
作者 娄延岳 张磊 刘霞 《河南农业》 2017年第27期45-47,共3页
为研究甘南牦牛CYGB基因第4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本实验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300头甘南牦牛的CYGB基因。结果显示,甘南牦牛CYGB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AA、AB和AC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00、0.100和0.100,由A、B和C 3... 为研究甘南牦牛CYGB基因第4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本实验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300头甘南牦牛的CYGB基因。结果显示,甘南牦牛CYGB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AA、AB和AC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00、0.100和0.100,由A、B和C 3个等位基因控制。序列分析表明,甘南牦牛CYGB基因第4外显子3'UTR区的等位基因B处发生了A→C突变;在外显子4的第25bp的等位基因C处发生了A→G突变,但该突变发生并未引起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统计结果表明,甘南牦牛CYGB基因呈低度多态,该牦牛群体处于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GB基因 遗传多态性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甘南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查丽莎 储明星 +5 位作者 狄冉 陈宏权 方丽 张宝云 马月辉 李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设计1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GR)基因全部9个外显子在小尾寒羊、湖羊、特克塞尔和多赛特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影响。只有引物P9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对于P9扩增... 设计1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GR)基因全部9个外显子在小尾寒羊、湖羊、特克塞尔和多赛特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影响。只有引物P9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对于P9扩增片段,在小尾寒羊、湖羊和多赛特中均检测到AA、AG和GG型,在特克塞尔中只检测到AA和AG型。测序表明GG型与AA型相比在217 bp处有一单碱基突变(A→G),但未引起氨基酸变化。GG型和AG型小尾寒羊产羔数均值分别比AA型的多0.97只(P<0.05)和0.64只(P<0.05),GG型和AG型小尾寒羊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初步表明PGR基因的G等位基因是提高绵羊产羔数的一个潜在有效的DNA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多羔性 孕酮受体基因 聚合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东汉族人群核苷酸修复基因hMTH1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高峰 庄志雄 +3 位作者 刘起展 徐雷 何云 杜柳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核苷酸修复基因hMTH1遗传多态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172名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hMTH1基因启动子及全部5个外显子多态性,并进行DNA测序。结果发现hMTH1基因启动子及外显子1序列保守,未见突变;... 为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核苷酸修复基因hMTH1遗传多态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172名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hMTH1基因启动子及全部5个外显子多态性,并进行DNA测序。结果发现hMTH1基因启动子及外显子1序列保守,未见突变;外显子2第73位碱基存在T→C杂合型突变,基因型TT和TC频率分别为93 02%、6 98%,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别为96 51%、3 49%;外显子3第45位遗传密码存在T→C杂合型突变,基因型TT和TC频率分别为95 35%、4 65%,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别为97 67%、2 33%,该多态性为首次发现;外显子4第83位遗传密码存在G→A杂合型突变,基因型GG和GA频率分别为89 53%、10 47%,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94 77%、5 23%;外显子5第119位氨基酸遗传密码存在C→T杂合型突变,基因型CC和CT频率分别为95 93%、4 07%,等位基因C和T频率分别为97 97%、2 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TH1 基因 遗传多态性 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