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晶聚合物的辐射效应 Ⅰ.γ-辐照尼龙1010的聚集态结构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利华 于力 +3 位作者 张宏放 綦玉臣 莫志深 陈东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1-24,共4页
本文通过WAXD和DSC等方法研究了γ-辐照尼龙1010聚集态结构的变化,结晶损伤和无定形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和结晶与非晶界面原子参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结晶损伤从结晶表面开始,随着辐照剂量增加逐渐向结晶内伸展,直到完全无定形化。
关键词 尼龙1010 结晶聚合物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聚合物中间层理论与实验佐证 被引量:6
2
作者 喻龙宝 张宏放 莫志深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0-101,共12页
概述了Flory和Yoon由晶格模型出发。
关键词 结晶聚合物 聚合物 中间层理论 INTERPH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多层次结构及有效性能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桂兰 张平 +2 位作者 龚曙光 曹尉南 安小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7,共5页
根据结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分析,将结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分别用宏观、细观和纳观三个层次来描述。利用数学上的渐近均匀化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经二次纳观层次的均匀化和一次细观层次的均匀化,预测了聚合物基纳米复... 根据结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分析,将结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分别用宏观、细观和纳观三个层次来描述。利用数学上的渐近均匀化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经二次纳观层次的均匀化和一次细观层次的均匀化,预测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并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具体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晶度、聚合物结晶相的弹性模量、纳米颗粒的弹性模量和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等参数对结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指导结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聚合物 渐近均匀化方法 有限元分析 多层次结构 有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结晶聚合物流动诱导结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黎 陈静波 +1 位作者 邱碧薇 申长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半结晶聚合物在流动状态下的晶体形态演变、结晶动力学及结晶机理等与静态时相比,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制品的宏观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流动诱导结晶主要围绕外力场的作用方式、晶体微结构和形态变化、结晶动力学及结晶机理等几个... 半结晶聚合物在流动状态下的晶体形态演变、结晶动力学及结晶机理等与静态时相比,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制品的宏观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流动诱导结晶主要围绕外力场的作用方式、晶体微结构和形态变化、结晶动力学及结晶机理等几个方面,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模拟聚合物的结晶情况,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而可靠理论模型的建立又是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的关键,文中就围绕半结晶型聚合物流动诱导结晶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聚合物 流动诱导结晶 动力学模型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晶聚合物/碳系填料复合物的电阻温度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英 赵兴 +3 位作者 高峰 廉超 张玉刚 仇怀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73-1875,1880,共4页
分析了硅橡胶作为基体材料,分别以炭黑、石墨、碳纤维3种碳系材料作为导电填料获得的复合物的电阻温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炭黑作为填料的复合物样品没有正向电阻温度特性,石墨样品仅在较小的温度范围(55~75℃)具有明显的正向电阻温度特... 分析了硅橡胶作为基体材料,分别以炭黑、石墨、碳纤维3种碳系材料作为导电填料获得的复合物的电阻温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炭黑作为填料的复合物样品没有正向电阻温度特性,石墨样品仅在较小的温度范围(55~75℃)具有明显的正向电阻温度特性,而碳纤维样品在较大的温度范围(25~90℃)具有较明显的正向电阻温度特性,且电阻温度变化近似线性。综合考虑,碳系填料的形状是影响非结晶聚合物/碳系填料复合物正温度系数的主要因素;非结晶聚合物/碳纤维复合物电阻温度特性具有较好的线性,可用于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敏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聚合物 碳系填料 电阻温度特性 柔性 温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结构的结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有效性能——体积分数和等效模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桂兰 张平 +2 位作者 龚曙光 曹尉南 安小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5,共5页
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尼龙6/纳米S iO2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加入相当低的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可使纳米复合材料性能明显提高,但在其体积分数超过某一较小的临界值后,继续增加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不再有增强效果。这一实验发现与以... 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尼龙6/纳米S iO2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加入相当低的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可使纳米复合材料性能明显提高,但在其体积分数超过某一较小的临界值后,继续增加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不再有增强效果。这一实验发现与以往的细观力学预测不一致,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本文从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出发,揭示了上述现象的微观物理机制,将结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分别用宏观、细观和纳观三个层次来描述。利用数学上的渐近均匀化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经四次纳观层次的均匀化和一次细观层次的均匀化,预测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揭示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有效模量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聚合物 渐近均匀化方法 有限元分析 多层次结构 有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共结晶行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勇 李炳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16,共6页
对发生于结晶聚合物 /结晶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共结晶行为近期的研究状况作了综述。对共结晶的含义 ,影响共结晶的因素 ,形成共晶的条件和原因 。
关键词 聚合物 结晶行为 研究现状 结晶聚合物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型聚合物注射成型数值模型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晓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5-47,共3页
以聚丙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晶型聚合物注射成型过程中晶态结构对成型工艺的影响,提出了结晶项和黏度变化因子的计算模型,优化了聚合物宏观本构方程。通过实例的模拟分析和对比,证明所提出的基于结晶微结构特征的优化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以聚丙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晶型聚合物注射成型过程中晶态结构对成型工艺的影响,提出了结晶项和黏度变化因子的计算模型,优化了聚合物宏观本构方程。通过实例的模拟分析和对比,证明所提出的基于结晶微结构特征的优化模型是行之有效的。该模型为注射成型的准确模拟和制品性能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聚合物 注射成型 优化模型 结晶 黏度变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结晶聚合物非等温结晶结构演化模拟
9
作者 王利霞 李倩 +1 位作者 王树成 申长雨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278,共6页
在半结晶聚合物加工中,材料的结晶决定了结构形态的形成,而形态对最终制品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聚合物结晶形态演化进行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非等温结晶的微分控制方程组,采用龙格-库塔法,在matlab上实现了聚合物非等温结... 在半结晶聚合物加工中,材料的结晶决定了结构形态的形成,而形态对最终制品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聚合物结晶形态演化进行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非等温结晶的微分控制方程组,采用龙格-库塔法,在matlab上实现了聚合物非等温结晶过程的模拟。模拟不同结晶条件下整体结晶动力学、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晶体尺寸演化及分布。将等温和非等温结晶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和实验结果对比,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模拟程序。数值分析了结晶温度和冷却速率对晶体尺寸分布的影响,获得等温和非等温结晶中晶体尺寸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聚合物 结晶 结构演化 形态演化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场下碳纳米管/半结晶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郑海丽 刘忠柱 +1 位作者 刘春太 郑国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0,共4页
针对流动场作用下碳纳米管在半结晶性聚合物方面的生产应用,总结了碳纳米管/半结晶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对流动场作用下碳纳米管/半结晶性聚合物复合材料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详细讨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最后对进... 针对流动场作用下碳纳米管在半结晶性聚合物方面的生产应用,总结了碳纳米管/半结晶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对流动场作用下碳纳米管/半结晶性聚合物复合材料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详细讨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最后对进一步扩展碳纳米管在半结晶性聚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场 碳纳米管 结晶聚合物 聚合物加工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取向结晶形态观察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瑜 杨昌跃 +2 位作者 李震 田晨旭 周天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4,共5页
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是经典的高分子物理实验之一,是高分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验技术。但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实验是基于聚合物球晶观察,方法简单但相对枯燥。该实验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温度... 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是经典的高分子物理实验之一,是高分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验技术。但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实验是基于聚合物球晶观察,方法简单但相对枯燥。该实验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温度梯度热台,学生不仅能观察到恒温状态下的球晶形貌,也能观察到温度梯度下的取向结晶形貌。学生可以自行设置不同的结晶条件来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貌,探究不同的静态温度梯度场和动态温度梯度场下聚合物结晶过程及形态,加深对于聚合物结晶的认知。该实验设计采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科研思维,拓宽学生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取向结晶形态 温度梯度场 创新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诱导半结晶聚合物中柱晶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桂丽 李鹏辉 +2 位作者 张锦 刘保臣 李海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介绍了不同工艺参数、不同成型装置下的柱晶结构,分析了材料种类(分子结构)、工艺条件对柱晶形成的影响,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流动诱导柱晶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结晶聚合物 柱晶 工艺参数 材料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灿强 张公正 张莹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1,共5页
分别介绍了评价非晶/非晶聚合物共混物、结晶/非晶聚合物共混物、结晶/结晶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并对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作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非晶/非晶聚合物共混物 结晶/非晶聚合物共混物 结晶/结晶聚合物共混物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研究半晶聚合物结构方面的应用
14
作者 郭鸣明 王立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8,共8页
本文主要述及近期发展的~13C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过程及其在半晶聚合物的结晶度,构型、构象、界面、结构、形态及取向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结晶聚合物 固体核磁共振 交叉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价格高性能聚合物添加剂问世
15
作者 薛丹敏 《塑料》 CAS CSCD 1996年第6期41-41,共1页
简讯低价格高性能聚合物添加剂问世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和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MitsuiSekka)合资开发了一种树脂基塑料添加剂,用以改善类似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这类结晶型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并将其投人市场。按... 简讯低价格高性能聚合物添加剂问世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和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MitsuiSekka)合资开发了一种树脂基塑料添加剂,用以改善类似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这类结晶型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并将其投人市场。按照荒川化工公司官员的说法,这种无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塑料添加剂 结晶聚合物 聚丙烯 聚乙烯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固相缩聚结晶过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义军 王宗国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PEN结晶过程,根据密度法测定的结果,得到了PEN切片结晶Avrami指数n值、结晶总活化能ΔEJJ、反应的最佳温度,并求得结晶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聚2 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聚合物结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1D cobalt-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
17
作者 RONG Hongren GAO Gexiang +5 位作者 LIU Zhiwei ZHOU Ke SU Lixin HUANG Hao LIU Wenlong LIU Qi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3-1195,共13页
A low-cost 1D cobalt-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CP)[Co(BGPD)(DMSO)_(2)(H_(2)O)_(2)](Co-BD;H2BGPD=N,N'-bis(glycinyl)pyromellitic diimide;DMSO=dimethyl sulfoxide)was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method,and its crystal st... A low-cost 1D cobalt-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CP)[Co(BGPD)(DMSO)_(2)(H_(2)O)_(2)](Co-BD;H2BGPD=N,N'-bis(glycinyl)pyromellitic diimide;DMSO=dimethyl sulfoxide)was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method,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In a three-electrode system,Co-BD,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s,achieved a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830 F·g^(-1)at 1 A·g^(-1),equivalent to a specific capacity of 116.4 mAh·g^(-1),and exhibited high-rate capability,reaching 212 F·g^(-1)at 20 A·g^(-1).Impressively,Co-BD||rGO(reduced graphene oxide),representing an asymmetrical supercapacitor,owns a higher energy density of 14.2 Wh·kg^(-1)at 0.80 kW·kg^(-1),and an excellent cycle performance(After 4000 cycles at 1 A·g^(-1),the capacitance retention was up to 94%).CCDC:2418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APACITOR cobalt compound coordination polymers crystal structure electrode material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n(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regulated by N-auxiliary ligands
18
作者 LIU Xiaxia MA Xiaofang +2 位作者 GUO Luxia HAN Xianda FENG Sisi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Two new Mn(Ⅱ)coordination polymers,namely{[Mn_(2)(HL)(phen)_(3)(H_(2)O)_(2)]·7.5H_(2)O}_n(1)and[Mn_(4)(HL)_(2)(1,4-bib)_(3)(H_(2)O)_(2)]_n(2),were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by using Mn(Ⅱ)ions an... Two new Mn(Ⅱ)coordination polymers,namely{[Mn_(2)(HL)(phen)_(3)(H_(2)O)_(2)]·7.5H_(2)O}_n(1)and[Mn_(4)(HL)_(2)(1,4-bib)_(3)(H_(2)O)_(2)]_n(2),were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by using Mn(Ⅱ)ions and 6-(3',4'-dicarboxylphenoxy)-1,2,4-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_(5)L)in the presence of N-auxiliary ligands 1,10-phenanthroline(phen)and1,4-bis(1H-imidazol-1-yl)benzene(1,4-bib).The structures of coordination polymers 1 and 2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reveals that 1 has a 1D chain structure based on binuclear Mn(Ⅱ)units,while 2 features a(3,8)-connected 3D network structure based on tetranuclear Mn(Ⅱ)units.Magnetic studies show that 1 and 2exhibit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ganese ions.2 shows stronger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due to the shorter Mn…Mn distances within the tetranuclear manganese units.CCDC:2357601,1;23576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s crystal structures binuclear Mnunit tetranuclear Mnunit MAGNET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two cadmium(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19
作者 LI Xiumei LI Linlin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3-623,共11页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by IR spectroscopy,elemental analyses,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powder X-ray diffraction,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he result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 that complex 1 presents a 1D zigzag chain structure and further extends to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Meanwhile,complex 2 has a zero-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also extends to form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In addition,both 1and 2 exhibite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in the solid state.Furthermore,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1 and 2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constructed by the Gaussian 16 program.The calculated values signify a significant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ion atoms and the Cd(Ⅱ)ions.CCDC:2332173,1;23321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cadmium(Ⅱ)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of two Ni(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被引量:2
20
作者 LI Xiumei HUANG Yanju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1-2039,共9页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yl)butane(bib)by a hydrothermal method,respectively.X⁃ray crystallography reveals a 2D network constructed by six⁃coordinated Ni(Ⅱ)centers,bib,and Hpdc2-ligands in complex 1,while a 2D network is built by Ni(Ⅱ)and bib ligands in 2.Furthermore,th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on‘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in Gaussian 16 and the VASP program.CCDC:2343794,1;23437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nickel(Ⅱ)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