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键合多西紫杉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韶晖 徐效义 +3 位作者 田玉新 王瑞 刘铜军 景遐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C-3细胞的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变化,应用电镜观察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PLA-PEG/TSD和TSD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似(P>0.05),并且两组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高。PLA-PEG和对照组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一致。结论 PLA-PEG/TSD与TSD相比较,抑制PC-3细胞增殖的特点和机制相似,PLA-PEG/TSD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前列腺肿瘤 PC-3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桐 何勇 +2 位作者 韦嘉 范仲勇 李速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93-2197,共5页
用^1HNMR,SEC,XRD和DSC对聚乳酸(PLLA)-聚乙二醇(PEG)二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由于共聚物中两种组分比例的不同,表现出某组分单独结晶或两种组分共同结晶.用DSC和POM方法,对两组分含量相当的共聚物进行了熔体结晶行为研究,... 用^1HNMR,SEC,XRD和DSC对聚乳酸(PLLA)-聚乙二醇(PEG)二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由于共聚物中两种组分比例的不同,表现出某组分单独结晶或两种组分共同结晶.用DSC和POM方法,对两组分含量相当的共聚物进行了熔体结晶行为研究,并采用Avrami方程进行了结晶动力学计算.用Lauritzen—Hoffmann理论对PLLA—PEG结晶机理进行了分析.在70—94℃范围内,得到成核参数K(POM)=5.23×10^5K^2.共聚物的Kg和链折叠自由能σe。都比均聚物的文献报道值高,表明PEG链段的存在影响了PLLA的结晶,使得其成核较均聚物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二醇 共聚物 熔体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继三 梁国正 +2 位作者 张增平 张璇 王九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综述了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背景及其作为微球载体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包括丙交酯与PEG共聚、乳酸与PEG共聚、丙交酯与环氧乙烷共聚等3种方法。此外对其性能及其在药物控释体系、骨内固定、组织修复... 综述了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背景及其作为微球载体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包括丙交酯与PEG共聚、乳酸与PEG共聚、丙交酯与环氧乙烷共聚等3种方法。此外对其性能及其在药物控释体系、骨内固定、组织修复材料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聚乳酸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增韧聚乳酸
4
作者 韩闯 丁宁 +3 位作者 徐鹏武 杨伟军 钮德宇 马丕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乳酸(PLA)的增韧效率,以聚乳酸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预聚和扩链两步法合成了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PCLA),并将其作为改性剂,提升聚乳酸的韧性同时使其保持较高的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乳酸(PLA)的增韧效率,以聚乳酸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预聚和扩链两步法合成了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PCLA),并将其作为改性剂,提升聚乳酸的韧性同时使其保持较高的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等表征手段确认了PCLA的成功合成,并评估了其对PLA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2%(质量分数)的PCLA,可以使PLA的断裂伸长率由6.0%提高至150.4%,同时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76.7 MPa),这是由于PCLA与PLA基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CLA能均匀分散在PLA基体中,相尺寸仅为0.28μm;当PCLA质量分数提高至5%时,断裂伸长率提高至267.3%,而拉伸强度几乎不变,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透光率和较低的雾度。最后通过流变分析了共混物黏弹性的变化,PLA/PCLA共混物主要以黏性形变为主,其低黏度使得共混物容易发生剪切屈服和内部空化,促使共混物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大形变。这种增韧剂与增容剂一体的设计方案使得聚乳酸的增韧效率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己内酯多合物 聚乳酸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
5
作者 莫笑君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3,54,共7页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和选择性加氢技术,合成了具有不同3,4-结构含量、苯乙烯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加氢度的SEPS,建立了聚合物主要结构参数与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异戊二烯段3,4结构含量在55%以上、苯乙烯含量在20%、数均分子量控制在1.0×10^(5)以上的SEP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有效阻尼温域(阻尼因子>0.3)范围为-20~35℃,温差达到55℃,是较理想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阻尼减震材料,可用作减震、去耦、隔声、消声覆盖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异戊二烯3 4-结构 阴离子 选择性加氢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20
6
作者 全大萍 高建文 +1 位作者 廖凯荣 卢泽俭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1-394,共4页
 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聚乙二醇大分子为共引发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聚乳酸(PLA) 聚乙二醇(PEG) 聚乳酸(PLA)三嵌段共聚物。从共聚物在生理盐水中降解时特性粘度[η]、质量和热行为的变化,考察了PEG分子量和丙交酯/PEG(摩尔...  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聚乙二醇大分子为共引发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聚乳酸(PLA) 聚乙二醇(PEG) 聚乳酸(PLA)三嵌段共聚物。从共聚物在生理盐水中降解时特性粘度[η]、质量和热行为的变化,考察了PEG分子量和丙交酯/PEG(摩尔比)对共聚物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嵌段对共聚物的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丙交酯/PEG一定时,PEG分子量越大,共聚物越容易降解;PEG嵌段长度一定时,丙交酯/PEG越大,共聚物降解速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降解性能 聚乳酸 乙二醇 辛酸亚锡 丙交酯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安强 林雅铃 +1 位作者 魏芬芬 王炼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不同臂数和分子量的星型聚乙二醇(sPEG)和L-丙交酯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以星型聚乙二醇为内部嵌段、聚L-乳酸为外部嵌段的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EG-b-PLLA)。研究了sPEG的臂数、分子量及L-丙交酯/sPEG投料比等... 以不同臂数和分子量的星型聚乙二醇(sPEG)和L-丙交酯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以星型聚乙二醇为内部嵌段、聚L-乳酸为外部嵌段的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EG-b-PLLA)。研究了sPEG的臂数、分子量及L-丙交酯/sPEG投料比等参数对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所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结果表明,sPEG-b-PLLA为结晶性聚合物,且表现出与PLLA相似的晶型,随着PLLA链段的增加,产物的结晶度也呈增大的趋势;与PLLA相比,sPEG-b-PLLA的接触角随着PEG链段的增多而增大,表明其亲水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星型乙二醇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林雅铃 吴敏儿 +1 位作者 邱艳舞 张安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70,75,共5页
采用直接法合成了线型和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L-乳酸嵌段共聚物((PLLA-b-PEG-b-PLLA和sPEG-b-PLLA)。研究了3种嵌段共聚物在37℃、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共聚物降解后失重明显,亲水性降低;降解一定时间后共聚物的... 采用直接法合成了线型和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L-乳酸嵌段共聚物((PLLA-b-PEG-b-PLLA和sPEG-b-PLLA)。研究了3种嵌段共聚物在37℃、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共聚物降解后失重明显,亲水性降低;降解一定时间后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呈双峰分布,随着降解的进行,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XRD数据表明,降解前后的主要组成为结晶PLLA嵌段;1H-NMR分析证实,共聚物的降解过程中PEG嵌段和PLLA嵌段内部的降解程度很小。说明sPEG-b-PLLA在中性水性体系中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连接PLLA和PEG的酯键上,而PLLA嵌段则由于处于结晶态,降解程度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乙二醇-L-乳酸共聚物 降解机理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一聚(D,L-乳酸)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邓联东 姚芳莲 +2 位作者 孙多先 姚春梅 董岸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6-739,共4页
采用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聚(D,L-乳酸)(PDLL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PEDLLA),采用IR、1H-NMR、DSC、WAXD和TEM等手段分析和研究PEDLLA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EDLLA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结晶度和熔点... 采用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聚(D,L-乳酸)(PDLL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PEDLLA),采用IR、1H-NMR、DSC、WAXD和TEM等手段分析和研究PEDLLA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EDLLA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结晶度和熔点均低于均聚物,且随着PEDLLA中PDLLA含量的增加,mPEG嵌段熔点降低,随着PDLLA嵌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PEDLLA降解速率增大。载药纳米粒呈核壳结构,载药量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乳酸) 乙二醇单甲醚 乙二醇单甲醚-b-(D L-乳酸) 两亲性共聚物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甲醚聚(D,L-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的制备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联东 孙多先 +2 位作者 姚芳莲 霍建中 董岸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50,共4页
采用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 (D ,L 乳酸 ) (PDLLA) /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 (PEDLLA) ,采用纳米沉淀技术制备PEDLLA纳米胶束 ,运用动态光散射法、氢核磁光谱法、芘荧光探针技术、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EDLLA纳米胶... 采用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 (D ,L 乳酸 ) (PDLLA) /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 (PEDLLA) ,采用纳米沉淀技术制备PEDLLA纳米胶束 ,运用动态光散射法、氢核磁光谱法、芘荧光探针技术、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EDLLA纳米胶束。结果表明 ,胶束呈核壳结构 ,粒径为纳米级 ,受PDLLA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和有机相中共聚物浓度的影响 ,PEDLLA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小于 2 4 3× 10 -6mol/L ,且随着PDLLA链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乳酸) 乙二醇单甲醚 两亲性二共聚物 纳米沉淀技术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其共混改性聚乳酸中空纤维膜抗污染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鹏 张秋吉 +2 位作者 杨昌玉 陈顺权 杜如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3,70,共7页
合成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并应用1 H NMR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然后将共聚物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自行研发的中空纤维膜纺丝机对应制备了不同的PLA共混中空纤维膜.对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水通量、残留率、水接触角、抗... 合成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并应用1 H NMR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然后将共聚物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自行研发的中空纤维膜纺丝机对应制备了不同的PLA共混中空纤维膜.对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水通量、残留率、水接触角、抗污染性能等测试以及SEM观察,研究了该添加剂对PLA中空纤维膜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超滤性能优异,添加PLA-PEG-PLA嵌段共聚物会提高PLA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性能,并且共聚物分子量越大,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越好,抗污染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亲水性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缓释微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浮 廖晓明 +1 位作者 尹光福 顾建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29,55,共4页
以L-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为载体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MF/PLLA-PEG-PLLA)的复合微球,考察了PEG分子量的变化对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载药... 以L-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为载体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强制溶液分散技术制备吗啡/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MF/PLLA-PEG-PLLA)的复合微球,考察了PEG分子量的变化对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性能来表征复合微球的各项性能;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残留量;通过溶血实验来评价复合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呈球形或类球形形貌,平均粒径在1.99~6.20μm之间,载药量达到17.92%,包封率最高可至69.57%,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呈先突释后缓释的释药模式;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残留量分别为0.0076%和0.0016%;微球溶血率<1%,远小于国家标准5%,证明复合微球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吗啡 L-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乳酸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斌 杨科珂 +4 位作者 唐松平 朱小兰 周艳 邱志成 宫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50,共4页
以HDI为偶联扩链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扩链产物的特性粘数比预聚物有了明显的提高。对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PLA含量的增加,共聚产物拉伸强度有所提高;所有共聚产物的断裂伸长率与PL... 以HDI为偶联扩链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扩链产物的特性粘数比预聚物有了明显的提高。对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PLA含量的增加,共聚产物拉伸强度有所提高;所有共聚产物的断裂伸长率与PLA均聚物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最高可达97%,但是共聚组成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氧环己酮 聚乳酸 共聚物 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降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爱英 冯增国 +1 位作者 张勇 巴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解降解性能 ,共聚物的溶胀率和失重率随聚醚组分含量而增大 ;通过调节共聚物的组分比可以达到调节降解速率的目的 .此外研究还表明 ,共聚物最初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软段和硬段相联的酯键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b-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共聚物 降解行为 溶胀率 特性粘度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勇 吴春红 +3 位作者 冯增国 刘凤香 张爱英 王连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6-381,共6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分布 ,多分散性指数低于 1 .70 .1 3C NMR谱结果表明 ,随 PCT摩尔分数 ( x PCT)从 1 0 %增至 60 % ,PBT平均序列长度由 4.0 2降到 1 .41 ;而 PCT平均序列长度则由 1 .1 7升至 2 .5 0 ,二者呈无规分布 .受硬段平均序列长度及结晶能力影响 ,硬段熔点及结晶度在 x PCT为 2 0 %~ 3 0 %处均达到最小值 ,可能是硬段间形成共晶所致 .TGA分析显示 ,引入芳香族聚酯组分 PCT确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测试说明 ,降低结晶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延伸率 ,相反 ,则有助于增强弹性模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乙二醇 共聚物 合成 结构表征 熔融缩 力学性能 热分析 序列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L-丙交酯嵌段共聚物结晶形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敬茹 庄秀丽 +1 位作者 陈学思 景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6-959,F009,共5页
用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比研究了PEG-PLLA嵌段共聚物在110℃或120℃等温结晶后的结晶形貌.发现在110℃时只有PEG5000-PLLA2300和PEG5000-PLLA6300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环带球晶形貌,在原子力显微镜高度图中显示明显的环带,并具有交... 用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比研究了PEG-PLLA嵌段共聚物在110℃或120℃等温结晶后的结晶形貌.发现在110℃时只有PEG5000-PLLA2300和PEG5000-PLLA6300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环带球晶形貌,在原子力显微镜高度图中显示明显的环带,并具有交替凸凹起伏形貌.而PEG5000-PLLA12000球晶中没有出现环带形貌而是生成了规则的环线.在120℃时,PEG5000-PLLA12000的球晶中才生成了规则的环带图案,原子力显微镜也显示了其球晶具有明显的交替凸凹起伏形貌,说明过冷度直接影响环带球晶的生成.产生周期性凸凹起伏和明暗交替消光是由片晶沿着球晶的半径方向周期性扭转造成的,片晶在凸起部分是Edge-on取向,在凹下部分是Flat-on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交脂 乙二醇 结晶形貌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固体高分辨NMR研究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双嵌段共聚物的微相结构与链段运动 被引量:10
17
作者 伍国琳 孙平川 马建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15-1518,共4页
利用固体高分辨 1 3 C CP/MAS及二维 WISE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聚 (L-丙氨酸 ) -聚乙二醇单甲醚双嵌段共聚物 (MPEG-b-PLA)在固态下的微相结构和链段运动行为 .结果表明 ,聚乙二醇链段在形成嵌段共聚物后结晶度明显下降 ,同时存在晶区和... 利用固体高分辨 1 3 C CP/MAS及二维 WISE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聚 (L-丙氨酸 ) -聚乙二醇单甲醚双嵌段共聚物 (MPEG-b-PLA)在固态下的微相结构和链段运动行为 .结果表明 ,聚乙二醇链段在形成嵌段共聚物后结晶度明显下降 ,同时存在晶区和非晶区 ,从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而聚乙二醇链段的引入对聚 L-丙氨酸链段影响不大 ,嵌段共聚物中聚 L-丙氨酸链段高度结晶 ,同时含有大量的α螺旋结构 ,分子链运动严重受限 ,估计聚 L-丙氨酸链段的相区尺寸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高分辨 NMR (L-丙氨酸)-乙二醇单甲醚 共聚物 微相结构 运动 固体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琴梅 潘仕荣 张静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1-65,共5页
通过嵌段共聚技术 ,合成了聚γ -苄基L -谷氨酸 (PBLG)作为疏水性链段─聚乙二醇 (PEG)作为亲水性链段的嵌段共聚物。用对甲苯磺酸酯化 -氨水皂化法合成带有端氨基的聚乙二醇 (AT -PEG) ,光气 -甲苯液相法制备谷氨酸苄酯 -N -羧酸酐 (BL... 通过嵌段共聚技术 ,合成了聚γ -苄基L -谷氨酸 (PBLG)作为疏水性链段─聚乙二醇 (PEG)作为亲水性链段的嵌段共聚物。用对甲苯磺酸酯化 -氨水皂化法合成带有端氨基的聚乙二醇 (AT -PEG) ,光气 -甲苯液相法制备谷氨酸苄酯 -N -羧酸酐 (BLG -NCA)。用AT -PEG引发BLG -NCA聚合制备PBLG -PEG或PBLG -PEG -PBLG ,通过不同的单体、引发剂浓度比调节聚合物分子量。用GPC、1H -NMR、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带有端氨基的聚乙二醇确实能引发BLG -NCA生成PBLG和PEG的嵌段共聚物 ,产物中几乎没有残存的PEG ,共聚物的分子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苄基L-谷氨酸) 阴离子 共聚物 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国林 马建标 王亦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7-770,共4页
以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为大分子引发剂,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AME),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圆二色谱(CD)研究了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二级结构,用芘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 以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为大分子引发剂,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AME),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圆二色谱(CD)研究了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二级结构,用芘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胶束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共聚物链以α-螺旋构象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嵌段共聚物能够形成球形的稳定胶束,PAME-1形成胶束的CMC为1.99×10-5mol/L,CMC值受共聚物中聚L-丙氨酸(PLA)链段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共聚物 开环 α-螺旋结构 胶束化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勤 王传栋 +1 位作者 刘阳 马丽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4,共4页
以DL-丙交酯和分子量Mn=400、1000和2000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EG)。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和[η]的影响。用FT-IR、1 H-NMR、GPC、DSC、XRD、静... 以DL-丙交酯和分子量Mn=400、1000和2000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EG)。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和[η]的影响。用FT-IR、1 H-NMR、GPC、DSC、XRD、静态水接触角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0.2%、反应时间分别为PLEG400共聚物2~4h、PLEG1000共聚物4~8h和PLEG2000共聚物8~12h较宜;共聚物组成比与投料比较一致,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与理论计算值较一致;共聚物为无定形态,PEG的引入使共聚物Tg明显低于PLA均聚物,且随PEG的Mn减小,共聚物的Tg随之降低;而且PEG的引入明显提高了PLA的亲水性,PEG的Mn越小,PLA亲水性的提高程度越大。通过控制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150℃可以得到分子量符合投料组成比要求、亲水性有明显提高的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二醇 共聚物 亲水性 改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