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b-聚己内酯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斯 曾文娟 +1 位作者 徐欢 易国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5,共5页
以巯基乙醇(MCE)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端羟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OH)亲水链,然后用合成的PVP-OH为大分子引发剂,辛酸亚(Sn(Oct)2)为催化剂,通过对ε-己内酯(... 以巯基乙醇(MCE)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端羟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OH)亲水链,然后用合成的PVP-OH为大分子引发剂,辛酸亚(Sn(Oct)2)为催化剂,通过对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b-聚己内酯(PVP-b-PCL)。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VP-OH和PVP-b-PC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凝胶渗透色谱测得PVP-b-PCL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1.57。用荧光探针方法测得PVP-b-PCL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017 mg/m L。荧光探针的各向异性表明PVP-b-PCL在水溶液中首先发生自缔合作用,随后再聚集形成胶束。PVP-b-PCL浓度较低(<0.1mg/m L)时胶束平均粒径约为100 nm,浓度较高(>0.1 mg/m L)时胶束粒径约为200 nm,胶束形貌主要为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己内酯 两亲性共聚物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和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志辉 刘进朝 包永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23-829,共7页
以C6F13I为链转移剂,通过碘转移乳液聚合制得碘封端的聚偏氟乙烯(PVDF-I),再以PVDF-I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进行N-乙烯基吡咯烷酮碘转移溶液聚合,得到聚偏氟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DF-b-PVP)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采用NMR、IR、XRD、DSC和AF... 以C6F13I为链转移剂,通过碘转移乳液聚合制得碘封端的聚偏氟乙烯(PVDF-I),再以PVDF-I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进行N-乙烯基吡咯烷酮碘转移溶液聚合,得到聚偏氟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DF-b-PVP)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采用NMR、IR、XRD、DSC和AFM等对PVDF-b-PVP嵌段共聚物的分子和相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PVP能有效嵌入PVDF与末端碘之间,PVDF嵌段PVP后,PVDF分子链的有序度明显降低,产生γ晶型PVDF,同时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降低。PVDF-b-PVP嵌段共聚物表现微相分离结构,相分离尺寸约20 nm,其亲水性也优于PVDF均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 合成 结晶 偏氟乙烯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乙烷-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玉东 张孝彦 +3 位作者 刘晓琼 付鹏 刘民英 赵清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
以自制一缩二乙二醇单甲醚钾为引发剂,利用阴离子聚合原理,进行了环氧乙烷的开环聚合,得到了分子量为2 000,分子量分布为1.07和一端是甲氧基一端是羟基的窄分布聚环氧乙烷(mPEO),然后利用得到的mPEO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在Sn(Oct)2催化作用... 以自制一缩二乙二醇单甲醚钾为引发剂,利用阴离子聚合原理,进行了环氧乙烷的开环聚合,得到了分子量为2 000,分子量分布为1.07和一端是甲氧基一端是羟基的窄分布聚环氧乙烷(mPEO),然后利用得到的mPEO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在Sn(Oct)2催化作用下,引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两亲性mPEO-b-PLA嵌段共聚物,其分子量分别为5 250,14 070,23 360和44 300,分子量分布分别为1.45,1.47,1.53和1.59.对目标产物和中间产物进行了表征,分子量与设计结果吻合,聚合是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丙交酯 共聚物 活性阴离子 配位-插入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 PGC/MS 法鉴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桂玲 罗爱芹 +4 位作者 傅若农 王梅 孙玉芳 王显伦 金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GC/MS)鉴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方法用裂解气相色谱(PGC)法及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法分别对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在合适的色... 目的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GC/MS)鉴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方法用裂解气相色谱(PGC)法及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法分别对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在合适的色谱及质谱条件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样品在质谱分析的总离子流图16.13min处给出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中没有的混杂二聚体,它们是这类三嵌段共聚物在高温下裂解产生的特征峰.并推断了这两种混杂二聚体在质谱中的断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共聚物 PGC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2-甲基-2-噁唑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5
作者 刘燕飞 万小龙 应圣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157-1159,共3页
The halogen-terminated polymers (PS—X) were obtained by living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rough the end-group transformation action of AgClO4, poly(styrene-b-2-methyl-2-oxazoline) block copolymer [P(s-b-Me-... The halogen-terminated polymers (PS—X) were obtained by living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rough the end-group transformation action of AgClO4, poly(styrene-b-2-methyl-2-oxazoline) block copolymer [P(s-b-Me-OXZ)] was synthesized by transforming the living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to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2-methyl-2-oxazoline.The obtained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C, IR and 1H NMR. The suitable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for block copolymer synthesis were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b-2-甲基-2-恶唑啉) 共聚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降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爱英 冯增国 +1 位作者 张勇 巴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解降解性能 ,共聚物的溶胀率和失重率随聚醚组分含量而增大 ;通过调节共聚物的组分比可以达到调节降解速率的目的 .此外研究还表明 ,共聚物最初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软段和硬段相联的酯键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b-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共聚物 降解行为 溶胀率 特性粘度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勇 吴春红 +3 位作者 冯增国 刘凤香 张爱英 王连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6-381,共6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分布 ,多分散性指数低于 1 .70 .1 3C NMR谱结果表明 ,随 PCT摩尔分数 ( x PCT)从 1 0 %增至 60 % ,PBT平均序列长度由 4.0 2降到 1 .41 ;而 PCT平均序列长度则由 1 .1 7升至 2 .5 0 ,二者呈无规分布 .受硬段平均序列长度及结晶能力影响 ,硬段熔点及结晶度在 x PCT为 2 0 %~ 3 0 %处均达到最小值 ,可能是硬段间形成共晶所致 .TGA分析显示 ,引入芳香族聚酯组分 PCT确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测试说明 ,降低结晶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延伸率 ,相反 ,则有助于增强弹性模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乙二醇 共聚物 合成 结构表征 熔融缩 力学性能 热分析 序列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PEO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8
作者 张玉玲 张春庆 +1 位作者 张珣 李战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共5页
首先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n-BuLi),三异丁基铝为添加剂,通过单体活化顺序负离子聚合由丁二烯和环氧乙烷合成聚丁二烯-b-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然后采用对甲苯磺酰肼进行常压加氢反应,得到一系列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乙烯-b-聚环氧乙烷... 首先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n-BuLi),三异丁基铝为添加剂,通过单体活化顺序负离子聚合由丁二烯和环氧乙烷合成聚丁二烯-b-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然后采用对甲苯磺酰肼进行常压加氢反应,得到一系列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乙烯-b-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考察了三异丁基铝用量对环氧乙烷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表征了聚合产物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当n(Al):n(n-BuLi)较小时(6),环氧乙烷的动力学曲线中存在明显的诱导期;随着n(Al):n(n-BuLi)增大(10,14),诱导期缩短,聚合反应速率加快。所制聚合物具有预定的结构,且相对分子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b-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 负离子 单体活化 顺序 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控PBMA-b-PSt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正福 许东颖 +2 位作者 赵建青 沈家瑞 陈用烈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方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 ,在合成结构可控共聚物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 .采用二步加料方式的ATRP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控结构的PBMA b PSt嵌段共聚物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小于 1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方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 ,在合成结构可控共聚物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 .采用二步加料方式的ATRP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控结构的PBMA b PSt嵌段共聚物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小于 1 5 ,分子量可简单地通过改变反应投料单体 /引发剂比及控制单体转化率得到调控 ,同时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IR ,1H NMR ,GPC ,DSC表征 ,确证了其结构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PBMA b PSt─X和PSt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控 甲基丙烯酸丁酯-b-乙烯共聚物 合成 结构表征 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温度及pH敏感性嵌段共聚物PMMA-b-(PAA-co-PNIPAM)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莉 景欢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5-118,137,共5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两亲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co-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MMA-b-(PAA-co-PNIPAM)。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特征;用GPC测定了其分子量...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两亲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co-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MMA-b-(PAA-co-PNIPAM)。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特征;用GPC测定了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形成直径为200nm的胶束颗粒。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了不同pH值下嵌段共聚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经过接枝后的嵌段共聚物的LCST比PNIPAM要高,且随着pH值的降低,聚合物的LCST随之降低。聚合物的LCST可以通过AA链段与NIPAM链段的比例、温度、pH值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b-丙烯酸-co-异丙基丙烯酰胺 pH-敏感 温度-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多嵌段共聚物内部贯通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11
作者 张爱英 冯增国 +2 位作者 张勇 王连才 邱荣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21-1723,共3页
以天然或合成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制备细胞外基质支架是组织工程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 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b-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共聚物 多孔支架 制备方法 内部贯通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疏水嵌段共聚物PBMA-b-PMA在水-THF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振兴 王智超 +2 位作者 刘欢 侯华 魏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64-67,共4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双疏水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甲酯(PBMA-b-PMA)和对应的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利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在不同溶剂比例、共聚物浓度、嵌段共聚物不同链段比...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双疏水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甲酯(PBMA-b-PMA)和对应的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利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在不同溶剂比例、共聚物浓度、嵌段共聚物不同链段比例,以及加入均聚物条件下在混合溶剂水-THF中的自组装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分子量及嵌段比例条件下,PBMA-b-PMA在选择性溶剂中可形成粒径180nm左右稳定的胶束;随着混合溶剂中THF比例增加,自组装形成的胶束粒径逐渐减小且稳定性降低;嵌段共聚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胶束粒径影响不大;加入均聚物后,胶束粒径增大,粒径单分散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b-丙烯酸甲酯 双疏水 共聚物 自组装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联东 孙多先 +2 位作者 姚芳莲 霍建中 董岸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7,共3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为偶联剂 ,合成了聚乙二醇 (PEG) /聚己内酯 (PCL)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 (PEG-b-PCL -b -PEG ,PECL) ,采用IR、1 H-NMR、DSC和WAXD分析和研究了PECL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PECL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 ,结...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为偶联剂 ,合成了聚乙二醇 (PEG) /聚己内酯 (PCL)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 (PEG-b-PCL -b -PEG ,PECL) ,采用IR、1 H-NMR、DSC和WAXD分析和研究了PECL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PECL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 ,结晶度和熔点均低于均聚物 ,且随着PECL中PCL嵌段含量的增加 ,PCL嵌段熔点升高。透射电镜照片显示PECL纳米粒呈核 /壳结构的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b-己内酯-b-乙二醇 两亲性三共聚物 乙二醇 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一聚(D,L-乳酸)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联东 姚芳莲 +2 位作者 孙多先 姚春梅 董岸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6-739,共4页
采用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聚(D,L-乳酸)(PDLL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PEDLLA),采用IR、1H-NMR、DSC、WAXD和TEM等手段分析和研究PEDLLA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EDLLA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结晶度和熔点... 采用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聚(D,L-乳酸)(PDLL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PEDLLA),采用IR、1H-NMR、DSC、WAXD和TEM等手段分析和研究PEDLLA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EDLLA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结晶度和熔点均低于均聚物,且随着PEDLLA中PDLLA含量的增加,mPEG嵌段熔点降低,随着PDLLA嵌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PEDLLA降解速率增大。载药纳米粒呈核壳结构,载药量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乳酸) 乙二醇单甲醚 乙二醇单甲醚-b-(D L-乳酸) 两亲性共聚物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f-b-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调控
15
作者 许兴民 刘韬 +2 位作者 刘亚品 李基兵 胡云霞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94-10199,共6页
通过一锅法亲核取代共缩聚反应合成系列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首先研究聚砜的合成动力学,揭示双酚A和4,4′-二氯二苯砜的投料比与聚合时间对聚砜分子量的影响规律。其次,在聚砜聚合反应9 h时,选用不同链段长度的聚乙二醇作为封端... 通过一锅法亲核取代共缩聚反应合成系列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首先研究聚砜的合成动力学,揭示双酚A和4,4′-二氯二苯砜的投料比与聚合时间对聚砜分子量的影响规律。其次,在聚砜聚合反应9 h时,选用不同链段长度的聚乙二醇作为封端剂,合成系列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分析(TGA)、差式扫描量热(DSC)表征聚砜-b-聚乙二醇的分子结构与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分子量分别为400、2000、6000 Da的聚乙二醇封端剂时,所制得的聚砜-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分别为3.9×10^(4)、3.9×10^(4)、4.4×10^(4) Da,PEG含量从1.3%(质量分数)增加到12.8%,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从170.7℃降低到1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乙二醇 共聚物 合动力学 分子量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二元胶束的杂化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望清 史林启 +5 位作者 安英丽 高立超 刘珍 沈旭东 张邦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2-956,共5页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b-聚丙烯...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 -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可以通过胶束之间的链交换形成壳层结构致密的杂化胶束 ,温度的升高有助于胶束之间链交换的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b-丙烯酸 乙烯-b-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 二元共聚物 杂化胶束 自组装 链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PEO为分散剂的苯乙烯悬浮聚合
17
作者 张鸿聖 赵忠夫 +2 位作者 杨景 马文花 张春庆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活性负离子聚合技术设计并合成了聚苯乙烯(PS)-聚环氧乙烷(PEO)嵌段共聚物(PS-bPEO),并以此为分散剂进行苯乙烯悬浮聚合。分析了PS-b-PEO中PS嵌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及PEO嵌段的质量分数,并考察了PS-b-PEO中PEO嵌段的质量分数、用量(PS-... 采用活性负离子聚合技术设计并合成了聚苯乙烯(PS)-聚环氧乙烷(PEO)嵌段共聚物(PS-bPEO),并以此为分散剂进行苯乙烯悬浮聚合。分析了PS-b-PEO中PS嵌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及PEO嵌段的质量分数,并考察了PS-b-PEO中PEO嵌段的质量分数、用量(PS-b-PEO中PEO嵌段占苯乙烯单体的质量分数)和搅拌速率对苯乙烯悬浮聚合颗粒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S嵌段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PEO嵌段质量分数为3.5%~27.3%的PS-b-PEO;PEO嵌段用量相同时,随着PEO嵌段质量分数的增加,苯乙烯悬浮聚合得到的PS颗粒粒径逐渐增大且分布变宽;以PEO嵌段质量分数为5.0%的PS-b-PEO为分散剂时,PEO嵌段用量由0.05%增加到1.20%,PS颗粒粒径逐渐减小且分布变窄;搅拌速率由220 r/min增加到570 r/min,悬浮聚合仍能稳定进行且PS颗粒粒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环氧乙烷共聚物 分散剂 活性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S-b-P2VP为模板剂诱导调控聚苯胺形貌、尺寸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琳 张艳慧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兰海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48-1756,共9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 101-b-P2VP 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 101-b-P2VP 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 101-b-P2VP 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 101-b-P2VP 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I颗粒形貌的可控调节及颗粒尺寸与PANI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凝胶渗透色谱(SEC)和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确定了PS 101-b-P2VP 70的分子量分布及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测试、循环伏安(CV)、计时电位(Chronopotentio-metry)及交流阻抗谱(EIS)对PANI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PANI形貌尺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pH≤4时其尺寸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当pH=5时,模板剂中P2VP段疏水性的明显增大导致其胶束颗粒聚集为尺寸较大的聚集体,并使其诱导的PANI颗粒平均粒径显著增大;当pH=4时PANI颗粒在溶液中的平均粒径为141 nm,呈“串状”形貌且分散性最好.PANI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和良好的赝电容特性,随颗粒尺寸减小样品电化学性能增强.pH=4时样品电化学活性最好,循环伏安曲线面积最大,放电比容量最高,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411.88 F/g,且该样品阻抗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 乙烯-b-(2-乙烯吡啶)(PS101-b-P2VP70) pH调控 苯胺 电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b-PBA对天然橡胶/高吸水树脂共混体系增容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彩旗 张国 +2 位作者 董宇平 陈欣方 谭惠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2,共3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天然橡胶和高吸水树脂共混体系的微观相态结构 ,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O b PBA结构本身的吸水能力对天然橡胶和高吸水性树脂共混体系吸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EO b PBA结构本身的吸水强弱对共...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天然橡胶和高吸水树脂共混体系的微观相态结构 ,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O b PBA结构本身的吸水能力对天然橡胶和高吸水性树脂共混体系吸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EO b PBA结构本身的吸水强弱对共混体系的吸水能力贡献很小 ,但却可以显著提高共混体系的吸水膨胀能力和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b-PBA 天然橡胶/高吸水树脂共混体系 环氧乙烷-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增容作用 吸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ABF_4/PAN-b-PEG-b-PAN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希 李廷鱼 +2 位作者 李朋伟 胡杰 李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2,95,共5页
采用溶液浇注法,以丙烯腈(AN)和聚乙二醇(PEG)制备了聚丙烯腈(PAN)-b-聚乙二醇-b-聚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PAN-b-PEG-b-PAN),以其作为聚合物基体,以四乙基四氟硼酸铵(TEABF_4)为电解质盐,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增塑剂,制备了TEABF_4/P... 采用溶液浇注法,以丙烯腈(AN)和聚乙二醇(PEG)制备了聚丙烯腈(PAN)-b-聚乙二醇-b-聚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PAN-b-PEG-b-PAN),以其作为聚合物基体,以四乙基四氟硼酸铵(TEABF_4)为电解质盐,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增塑剂,制备了TEABF_4/PAN-b-PEG-b-PA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活性炭作为电极制备柔性超级电容器,通过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探究TEABF_4与PAN-b-PEG-b-PAN的最佳质量配比。结果表明:当TEABF_4与PAN-b-PEG-b-PAN质量比为0.5时其性能最佳,电导率可达5.2×10-2S/cm、比电容为96.18F/g、能量密度为90.30Wh/Kg,5000次循环电容保持率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b-乙二醇-b-丙烯腈三共聚物 四乙基四氟硼酸铵 凝胶合物电解质 柔性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