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三氟甲基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晓刚 李艳玲 +4 位作者 龚维 周彤 冀克俭 邓卫华 马开宝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六氟双酚A和4,4′–二氟二苯酮为原料,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采用新的合成工艺合成含三氟甲基聚芳醚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及X射线衍射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合成的聚芳醚... 以六氟双酚A和4,4′–二氟二苯酮为原料,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采用新的合成工艺合成含三氟甲基聚芳醚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及X射线衍射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合成的聚芳醚酮与传统工艺合成的树脂的热性能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2.6℃,氮气中5%热失重温度为517.1℃;80 kHz下含三氟甲基聚芳醚酮的介电常数为1.55,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室温下能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氯仿、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合成 热性能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及其聚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智力 唐孝芬 +2 位作者 孟洁云 张兴祥 石海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以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醇钠-酰氯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DEGOEMA),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PDEGOEM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测试了PDEGOEMA的分子... 以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醇钠-酰氯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DEGOEMA),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PDEGOEM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测试了PDEGOEM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对DEGOEMA和PDEGOEMA的结构、相变行为、热稳定性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单体及其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稳定的结构、良好的结晶性能、高相变焓及良好热稳定性的相变材料.PDEGOEMA的起始吸热温度为41℃,起始放热温度为36℃,热焓为73 J/g,在314℃以下热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加工或使用温度较高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相变材料 梳状合物 自由基 (二乙二醇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00%可再生聚三亚甲基醚二元醇聚氨酯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刁森森 阮朦梦 王贵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0-339,共10页
采用100%可再生聚三亚甲基醚(PO3G)和聚乙二醇等与1,6-己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合成了不同PO3G含量的聚氨酯(PU)水凝胶。利用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流变仪、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 采用100%可再生聚三亚甲基醚(PO3G)和聚乙二醇等与1,6-己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合成了不同PO3G含量的聚氨酯(PU)水凝胶。利用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流变仪、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O3G含量对PU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3G质量分数的降低,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PU软段的结晶能力提高,PU的吸水溶胀度增加,初级溶胀行为由Fickian扩散转向non-Fickian扩散,PU水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降低。随着PO3G质量分数增加,PU及其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酯 乙二醇 甲基二元醇 水凝胶 溶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介电含氟聚硫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晓玲 王经逸 +3 位作者 王志文 王华欣 刘凯 卢鑫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3,共6页
采用4,4′-二氨基二苯硫醚(SDA)、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HFBAPP)为二胺单体,4,4′-联苯醚二酐(ODPA)为二酐单体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系列含氟聚硫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及吸水性进行测试。结果... 采用4,4′-二氨基二苯硫醚(SDA)、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HFBAPP)为二胺单体,4,4′-联苯醚二酐(ODPA)为二酐单体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系列含氟聚硫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及吸水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介电性能及光学透明性;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40.7~251.6℃,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高于480℃和514℃,800℃下残碳率达50%;1 MHz下的介电常数为2.27~2.99,介质损耗因数低至0.0047~0.0056;可见光范围内,薄膜的最高透过率可达88.75%;薄膜的吸水率为0.95%~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基团 甲基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型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淑飞 费晓亮 +6 位作者 王帅 孙明达 张乐 王恒国 孙磊 李耀先 杨清彪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18-520,537,共4页
研究了以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和低含氢硅油为原料,甲苯为溶剂,自制的催化剂,制备Si-C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选择相对分子量为1 000的聚醚,n(硅氢键)∶n(聚醚)=1∶1.2,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为30×10-6,甲苯用... 研究了以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和低含氢硅油为原料,甲苯为溶剂,自制的催化剂,制备Si-C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选择相对分子量为1 000的聚醚,n(硅氢键)∶n(聚醚)=1∶1.2,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为30×10-6,甲苯用量为总反应体系质量的25%。合成的聚醚改性硅油透明,性能优越,使用范围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油 烯丙基乙二醇甲基 含氢硅油 硅氢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基聚乙二醇存在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强 强西怀 张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2400)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以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AIBI,VA-440)为引发剂,通过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各种单体均... 以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2400)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以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AIBI,VA-440)为引发剂,通过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各种单体均参加了共聚反应;通过测定乳液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黏度,考察了APEG-2400、AIBI及DMC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PEG-2400用量为3.0%,AIBI用量为1.2%,DMC用量为3.0%时,可制得具有良好外观且性能稳定的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乙二醇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丙烯酸酯 无皂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负载二醋酸碘苯试剂的制备及其参与“一锅法”合成2,5-二取代唑衍生物的研究
7
作者 余早鲜 余腊妹 +2 位作者 朱小燕 刘文 盛寿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3-527,共5页
聚乙二醇(MW=4000)与3-碘苯甲酸在4-二甲胺基吡啶(DMAP)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存在下于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得到聚乙二醇负载3-碘苯甲酸酯,继而在醋酸介质中与四水过硼酸钠作用制得聚乙二醇负载的二醋酸碘苯试剂.在该试剂及三氟... 聚乙二醇(MW=4000)与3-碘苯甲酸在4-二甲胺基吡啶(DMAP)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存在下于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得到聚乙二醇负载3-碘苯甲酸酯,继而在醋酸介质中与四水过硼酸钠作用制得聚乙二醇负载的二醋酸碘苯试剂.在该试剂及三氟甲磺酸作用下,α-甲基芳酮和腈能以优良的产率一锅法生成2,5-二取代唑衍生物.同时,聚乙二醇支撑的二醋酸碘苯试剂在此反应中显示出较好的反应活性,反应条件温和,并且可循环使用,对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二醋酸碘苯 氟甲磺酸 α-甲基芳酮 2 5-二取代唑 一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状水性聚氨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春柳 陶灿 +2 位作者 鲍俊杰 黄毅萍 许戈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23,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N220)、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N120)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改变N120的质量分数合成一系列梳状非离子水性聚氨酯(NPU),再添加LiClO4制备不同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N220)、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N120)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改变N120的质量分数合成一系列梳状非离子水性聚氨酯(NPU),再添加LiClO4制备不同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锂离子与醚氧基(C-O-C)作用结果表明,当N120质量分数为25%时,锂离子与C-O-C络合数量达到最大;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此时达到最大值,为3.08×10^(-6)S/cm,温度与离子电导率关系基本符合Arrhenius方程。热学和力学测试结果显示,随着N120含量增加,SP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耐热性增加,拉伸强度降低,而断裂生长率增加,当N120质量分数为1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0.5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合物电解质 梳状水性氨酯 甲基丙烷乙二醇单甲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法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志芬 谭海生 +1 位作者 刘剑明 李志舒 《热带农业科学》 2003年第4期17-21,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AA、BA、MMA为单体,SDS、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试验结果表明:当单体中AA、BA、MM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6%、4%,乳化剂、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重量的3%、0.8% 时,制得的...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AA、BA、MMA为单体,SDS、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试验结果表明:当单体中AA、BA、MM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6%、4%,乳化剂、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重量的3%、0.8% 时,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乳液合法 制备工艺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十二烷基硫酸钠 乙二醇辛基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状热塑性聚氨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有信 任乃青 +5 位作者 丛冰 鲍俊杰 陶灿 许戈文 黄毅萍 程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3,共7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Ymer-N120)、聚对苯二甲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TPA-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合成了系列具有梳状结构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再在TPU中加入锂盐得到系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 以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Ymer-N120)、聚对苯二甲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TPA-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合成了系列具有梳状结构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再在TPU中加入锂盐得到系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研究了TPA-1000和Ymer-N120加入量对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SPEs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随着Ymer-N120含量的增加,SPE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拉伸强度减小,其中以质量比m(TPA-1000)∶m(Ymer-N120)=1∶2制备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4)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0.88 MPa、80℃时离子电导率为1.07×10^(-4) S/cm,以SPE4组装的LiFePO_4/SPE4/Li全固态电池在80℃、0.2 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38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氨酯 固态合物电解质 甲基丙烷乙二醇单甲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聚丙烯酸共轭物的制备及其抗凝血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妮妮 王松 朱鹤孙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56,共4页
将川芎嗪侧链甲基氧化成羟甲基,然后与聚丙烯酸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用下进行接枝反应生成川芎嗪-聚丙烯酸共轭物(TMPZ-PAA).红外和紫外分析结果表明,共轭物中川芎嗪侧链羟甲基取代产物与聚丙烯酸通过酯键连接,川芎嗪的接枝率为29.4%.... 将川芎嗪侧链甲基氧化成羟甲基,然后与聚丙烯酸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用下进行接枝反应生成川芎嗪-聚丙烯酸共轭物(TMPZ-PAA).红外和紫外分析结果表明,共轭物中川芎嗪侧链羟甲基取代产物与聚丙烯酸通过酯键连接,川芎嗪的接枝率为29.4%.样品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由体外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血小板聚集实验作为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TMPZ-PAA共轭物的凝血时间比母药川芎嗪以及2-羟甲基-3,5,6-三甲基吡嗪、2,5-二羟甲基-3,6-二甲基吡嗪、川芎嗪-聚乙二醇共轭物等一系列川芎嗪衍生物的体外凝血时间明显延长,显示了良好的抗凝血活性.通过比较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与凝血时间的测定结果,初步探讨了TMPZ-PAA共轭物的抗凝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川芎嗪 共轭物 血小板 制备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时间 抗凝血性能 甲基吡嗪 甲基吡嗪 抗凝血活性 甲基 反应生成 碳二亚胺 二环己基 分析结果 甲基取代 凝血活酶 评价标准 乙二醇 测定结果 凝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水乳液体系的黏度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建 胡冬冬 +2 位作者 包磊 赵玲 刘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7-972,共6页
采用超临界CO_2、H_2O和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三甲基壬基醚(TMN-6)构建了水包CO_2的乳液体系,探索了CO_2/水乳液体系的形成条件,利用高压落球黏度计测试了CO_2/水乳液体系的黏度,考察了TMN-6质量浓度、体系温度、CO_2压力及m_(H_2O)∶m_(C... 采用超临界CO_2、H_2O和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三甲基壬基醚(TMN-6)构建了水包CO_2的乳液体系,探索了CO_2/水乳液体系的形成条件,利用高压落球黏度计测试了CO_2/水乳液体系的黏度,考察了TMN-6质量浓度、体系温度、CO_2压力及m_(H_2O)∶m_(CO_2)对乳液体系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5~40℃,10~25 MPa,m_(CO_2)∶m_(H_2O)=(2∶8)^(5∶5),TMN-6质量浓度在0.2%~1.5%条件下,可形成稳定的CO_2/水乳液体系;乳液体系的黏度随TMN-6质量浓度的增加、CO_2压力的升高、温度的降低及m_(H_2O)∶m_(CO_2)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随着TMN-6质量浓度的增加,CO_2/水乳液体系黏度与温度和压力的相关性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乳液体系 黏度 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三甲基壬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PPS-胺复配体系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娜 刘海涛 +3 位作者 刘晓玲 吴芳 仉莉 葛际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化学驱中加入碱会导致地层结垢等问题。为了既能发挥碱高效的协同作用,又减轻含碱复合驱油体系对地层的伤害,同时考虑到小分子有机胺碱性较强、成本较低等因素,本文报道了二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DNPPS)分别与甲基胺、三甲胺和三乙胺... 化学驱中加入碱会导致地层结垢等问题。为了既能发挥碱高效的协同作用,又减轻含碱复合驱油体系对地层的伤害,同时考虑到小分子有机胺碱性较强、成本较低等因素,本文报道了二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DNPPS)分别与甲基胺、三甲胺和三乙胺有机碱复配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碱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各DNPPS/有机碱体系与桩西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单一的有机胺或DNPPS与桩西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均较高;而在DNPPS/有机胺复配体系中,甲基胺与低浓度DNPPS复配即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且随甲基胺质量分数增加,有机胺复配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DNPPS浓度范围也逐渐增大。三甲胺体系与三乙胺体系相似,当有机胺的质量分数大于某一数值后,动态界面张力明显下降后再上升,最终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氧丙烯磺酸盐 甲基 甲胺 乙胺 有机碱 复配 协同效应 超低界面张力 桩西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参数对高比表面积介孔催化剂La-Co-Zr-O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志强 孟明 +1 位作者 李倩 查宇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3-1219,共7页
采用双表面活性剂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混合物)分解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nLa+nCo)/(nLa+nCo+nZr)和不同温度焙烧的系列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La-Co-Zr-O。运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 采用双表面活性剂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混合物)分解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nLa+nCo)/(nLa+nCo+nZr)和不同温度焙烧的系列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La-Co-Zr-O。运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CO和C3H8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组分配比和焙烧温度等参数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108~266m2·g-1)和分布集中的孔径(3.4~3.9nm),Zr含量较高的样品比表面积较大。XRD结果表明,样品中的活性组分钴物种主要以Co3O4形式存在;XPS和H2-TPR结果表明,样品中可还原的晶格氧的数量、活动度以及表面钴原子浓度均与催化剂对CO和C3H8的氧化性能密切相关。原子比为0.5的样品中,较多的晶格氧易于在相对低温下还原;而原子比为0.7的样品表面钴原子浓度较高,这使得两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经650℃焙烧的样品仍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108m2·g-1)和分布集中的介孔孔径(最可几孔径约3.8nm),且催化活性下降幅度也很小,表明该系列介孔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抗烧结能力和介孔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o-Zr-O催化剂 CO氧化 C3H8氧化 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 乙二醇辛基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荷电纳滤膜的研究
15
作者 曹绪芝 李本刚 纪景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8-99,121,共3页
通过紫外辐照接枝法在酚酞基聚芳醚酮(PEK-C)超滤膜表面依次接枝苯乙烯磺酸钠(SS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制成了一种亲水性、表面载有两种不同电荷的纳滤膜。通过测定膜对不同盐溶液表观截留率的变化,系统研究了单体浓度... 通过紫外辐照接枝法在酚酞基聚芳醚酮(PEK-C)超滤膜表面依次接枝苯乙烯磺酸钠(SS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制成了一种亲水性、表面载有两种不同电荷的纳滤膜。通过测定膜对不同盐溶液表观截留率的变化,系统研究了单体浓度、接枝时间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成的亲水性两性纳滤膜对高价正负离子组成的盐(MgSO4)及低价正离子、高价负离子组成的盐(Na2SO4)都显示出很好的截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接枝 酚酞基 两性纳滤膜 苯乙烯磺酸钠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增塑剂共混物相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介观模拟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思彤 董可海 +4 位作者 唐岩辉 裴立冠 王鑫 夏成 孔令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8-316,共9页
为解决含能钝感增塑剂应用于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的问题,研究了增塑剂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TMETN)、硝化甘油(NG)、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与粘合剂预聚物聚乙二醇(PEG)的相容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PEG、TMETN、NG、B... 为解决含能钝感增塑剂应用于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的问题,研究了增塑剂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TMETN)、硝化甘油(NG)、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与粘合剂预聚物聚乙二醇(PEG)的相容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PEG、TMETN、NG、BTTN四种纯物质的溶度参数及分子内和分子间径向分布函数,得到相容性优劣顺序为:TMETN/PEG>BTTN/PEG>NG/PEG。BTTN分子中的亚甲基和TMETN的结构削弱了自身分子间作用、降低了与PEG溶度参数的差值;分析了共混物的结合能及分子间径向分布函数,认为增塑剂与PEG相容的本质为“分子间以非键作用相结合,范德华作用占主要比重”。此外,增塑剂与PEG分子的极性越相近、范德华作用的占比越大;通过介观模拟得到体系的介观形态演变过程,发现NG/PEG及BTTN/PEG易发生相分离、TMETN/PEG仅发生轻微的同相归并。最终得出:含能钝感增塑剂TMETN与PEG的相容性优于BTTN及NG,可以考虑将其代替或部分代替NG、降低NEPE推进剂的感度,为低易损战术武器的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PEG) 甲基乙烷硝酸酯(TMETN) 相容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介观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ETN与PEG相容性影响因素的介观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思彤 董可海 +2 位作者 夏成 裴立冠 唐岩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1-279,共9页
为预测增塑比、温度、PEG相对分子质量对TMETN/PEG相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介观动力学模拟,计算了TMETN(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和预聚物PEG(聚乙二醇)的溶度参数(δ)、有序度参数和体系密度分布等。结果表明,随着增塑比增... 为预测增塑比、温度、PEG相对分子质量对TMETN/PEG相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介观动力学模拟,计算了TMETN(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和预聚物PEG(聚乙二醇)的溶度参数(δ)、有序度参数和体系密度分布等。结果表明,随着增塑比增大,体系更容易达到平衡状态、相容性更好,PEG、TMETN聚集情况均得到改善,并且PEG的改善程度更大,这与"加大增塑剂用量会减弱PEG的结晶性"规律一致。随温度升高,PEG、TMETN的极性均增大,同时极性差值增大、介观粒子的有序度参数增大,这均表明体系的相容性变差;并且发现温度对PEG的影响更大,温度越高,体系相容性变差的幅度越大。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PEG的极性不断减弱,导致体系的相容性变差,不过变差的幅度在减小;此外,通过"高相对分子质量PEG分子间径向分布函数与TMETN的差异更大"也可得出体系相容性变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烷硝酸酯(TMETN) 乙二醇(PEG) 相容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介观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