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芯纱种类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导电包芯纱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贾陈诺瓦 张勇 +2 位作者 朱威岩 刘赛 唐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5,共9页
为制备具有良好服用性能的纳米纤维导电包芯纱,以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作为包覆纤维,分别以涤纶纱、芳纶纱、涤纶-棉混纺纱为芯纱,制备3种PAN纳米纤维包芯纱,并利用吡咯原位聚合得到表面负载聚吡咯(PPy)的PAN纳米纤维导电包芯纱... 为制备具有良好服用性能的纳米纤维导电包芯纱,以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作为包覆纤维,分别以涤纶纱、芳纶纱、涤纶-棉混纺纱为芯纱,制备3种PAN纳米纤维包芯纱,并利用吡咯原位聚合得到表面负载聚吡咯(PPy)的PAN纳米纤维导电包芯纱,综合比较分析了3种导电包芯纱的形貌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芯纱本体结构对导电包芯纱形貌和增重率均有影响,芯纱表面毛羽影响包覆纤维的贴合性,芯纱表面毛羽越少、刚性越弱,纳米纤维包覆越贴合;芯纱毛羽有助于导电包芯纱增重率的增加,相比于PAN纳米纤维/涤纶导电包芯纱(增重率39.29%),PAN纳米纤维/芳纶导电包芯纱和PAN纳米纤维/涤纶-棉导电包芯纱的增重率分别为53.49%和52.63%;此外,纳米纤维导电包芯纱的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电导率较原纱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PAN纳米纤维/涤纶-棉导电包芯纱具有最大的电导率(293.39 mS/cm);在10%形变下循环拉伸2000次后PAN纳米纤维导电包芯纱电信号输出相对稳定,表现出良好的电力学性能和循环耐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纱线 芯纱种类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包芯纱 聚吡咯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载型聚丙烯腈/SiO_(2)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制备及其隔热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新庆 季东圣 +5 位作者 李舒畅 杨晨 张宗宇 刘实诚 王航 田明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针对传统气凝胶纤维后处理操作复杂、加工不稳定等问题,且为有效集成纳米气凝胶与纳米纤维功能和结构优势,本文围绕新型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成形与结构调控的关键难题,利用溶液喷射同轴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PAN)与SiO_(2)气凝胶通过一步... 针对传统气凝胶纤维后处理操作复杂、加工不稳定等问题,且为有效集成纳米气凝胶与纳米纤维功能和结构优势,本文围绕新型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成形与结构调控的关键难题,利用溶液喷射同轴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PAN)与SiO_(2)气凝胶通过一步法制备PAN/SiO_(2)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复合纳米纤维中SiO_(2)气凝胶质量浓度对纤维形态结构、稳定性、孔径分布、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AN/SiO_(2)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形态结构上呈三维卷曲状,SiO_(2)气凝胶的引入使纤维表面形成多孔褶皱型结构,且纤维表面的微孔、介孔含量随SiO_(2)气凝胶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多;该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当SiO_(2)气凝胶质量浓度为6 mg/mL时,PAN/SiO_(2)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在40℃的导热系数低至0.03738 W/(m·K),未来在服用保暖、工业隔热、军用热红外屏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溶液喷射同轴纺丝技术 气凝胶复合纤维 SiO_(2)气凝胶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复合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董锋 王航 +2 位作者 滕士英 庄旭品 程博闻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共7页
为发挥纳米纤维膜在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作用并实现连续化生产,通过自制静电辅助溶液喷射纺丝实验机,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直径和纺丝工艺参数的关系。利用在线复合方式连续制备了不同直径梯度... 为发挥纳米纤维膜在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作用并实现连续化生产,通过自制静电辅助溶液喷射纺丝实验机,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直径和纺丝工艺参数的关系。利用在线复合方式连续制备了不同直径梯度复合的PAN纳米纤维膜并将其用于空气过滤领域,并对纤维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纺丝工艺参数可有效地实现对纤维直径的控制;同时由该技术所制得的复合膜在消除静电后,通过物理筛分作用,对0.4μm的癸二酸二辛酯粒子具有99.923%的过滤效率和117 Pa的压降,对大于0.8μm的粒子具备100%的过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宏量制备 直径调控 复合纤维 高效空气过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酯复合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大伟 王清清 +3 位作者 魏取福 蔡以兵 乔辉 徐凤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7,44,共4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纤维的直径分布、整体形貌及单根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PAN、PAN/PVAc、PVAc...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纤维的直径分布、整体形貌及单根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PAN、PAN/PVAc、PVAc纳米纤维膜的化学组成;同时借助热重(TG)分析了PVAc的加入对复合纤维膜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AN)∶m(PVAc)=5∶5、质量分数为10%时,所得纤维膜最有利于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膜;PAN与PVAc之间产生配位键,从而提高了纤维膜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聚醋酸乙烯酯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 聚合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接枝聚丙烯腈的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初生复合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龙 李常清 徐樑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0-42,共3页
碳纳米管(CNTs)被修饰后表面接枝上聚丙烯腈(PAN),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复合纺丝液,并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PAN/CNTs初生复合纤维。采用FT-IR,HRTEM,TG等方法分析CNTs表面修饰前后状况,用XRD和SEM分析接枝CNTs对PAN初生纤维结构的影响。... 碳纳米管(CNTs)被修饰后表面接枝上聚丙烯腈(PAN),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复合纺丝液,并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PAN/CNTs初生复合纤维。采用FT-IR,HRTEM,TG等方法分析CNTs表面修饰前后状况,用XRD和SEM分析接枝CNTs对PAN初生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表面成功接枝上PAN,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接枝CNTs的加入使PAN初生纤维的结晶度从36.92%提高到38.81%,晶粒尺寸从4.40nm增大到4.89nm,初生复合纤维的断面结构更加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纳米 湿法纺丝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苯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柔性空气电池阴极
6
作者 李晓强 孙倩 +4 位作者 秦晓雨 王辉 王烨晨 李大伟 高德康 《服装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95-100,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并在其表面原位合成聚苯胺(PANI),制备PANI/PAN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四探针电阻仪、热重分析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PANI/PAN纳米纤维膜进行一系列物理...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并在其表面原位合成聚苯胺(PANI),制备PANI/PAN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四探针电阻仪、热重分析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PANI/PAN纳米纤维膜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能测试。以浸有KCl溶液的水性薄膜为电解质层,将PANI/PAN纳米纤维膜与锌金属片组装成柔性空气电池,并对其进行放电性能测定。该空气电池在2000 s内放电电流大于0.5 mA,电压大于0.4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柔性空气电池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静电纺超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晴碧 刘琴 +4 位作者 顾迎春 彭旭 李静静 蒋洁 陈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21,26,共7页
为获得比常规静电纺丝纤维直径更细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采用复合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醋酸丁酸纤维素(PAN/CAB)复合纳米纤维,再溶解掉复合纳米纤维中的CAB组分,得到超细PAN纳米纤维并对其进行氨基化改性后用于吸附直接红23(... 为获得比常规静电纺丝纤维直径更细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采用复合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醋酸丁酸纤维素(PAN/CAB)复合纳米纤维,再溶解掉复合纳米纤维中的CAB组分,得到超细PAN纳米纤维并对其进行氨基化改性后用于吸附直接红23(DR23)染料。研究了PAN和CAB的混合比例、纺丝溶液质量分数和纺丝液挤出速度3个因素对所得PAN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并比较了常规静电纺和复合静电纺制备出的PAN纳米纤维改性后的染料吸附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得的PAN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在50~80 nm范围内,其中当PAN和CAB的质量比为15∶85、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15%、纺丝液挤出速度为1.5 m L/h、纺丝电压为10 k V、接收距离为20 cm时,得到的PAN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50 nm;改性后纳米纤维对DR23的平衡吸附量达83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复合静电纺 超细纳米纤维 醋酸丁酸纤维 相分离 染料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复合滤材的制备及其气液过滤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锋 姬忠礼 齐强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3,共6页
为探究纳米纤维物性参数对复合滤材气液过滤性能的影响,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普通玻璃纤维滤材上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层,以3层堆叠方式得到不同纳米纤维层面密度和纤维直径的复合滤材。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癸二酸二辛酯(DEHS)为... 为探究纳米纤维物性参数对复合滤材气液过滤性能的影响,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在普通玻璃纤维滤材上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层,以3层堆叠方式得到不同纳米纤维层面密度和纤维直径的复合滤材。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癸二酸二辛酯(DEHS)为实验介质,通过滤材气液过滤性能实验装置分析了不同复合滤材的过滤效率、压降和品质因子。结果表明:复合滤材的稳态过滤效率和压降均随着纳米纤维层面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稳态品质因子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面密度为0.4 g/m2时达到最大值;在面密度相等的条件下,纳米纤维直径由706.5 nm降低到520.1 nm,滤材的稳态过滤效率和品质因子均随着纳米纤维直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加,表明在复合滤材中宜选用纤维直径较小的纳米纤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复合滤材 过滤性能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鑫 赵莹 李妮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热处理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PANNFs/PU)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形貌结构,采用多功能拉伸仪测...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聚氨酯(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热处理复合纳米纤维膜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PANNFs/PU)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形貌结构,采用多功能拉伸仪测试纤维膜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分析发现,PANNFs/PU复合膜力学性能受混纺溶液中占比多的一方影响,当混纺溶液中PAN和PU质量比为4∶6时,得到的PANNFs/PU复合膜断裂应力达到152.1 MPa,断裂伸长达到178.8%,较其他质量比PANNFs/PU复合膜,整体所表现的力学性能佳;当混纺溶液PAN和PU质量比为4∶6时,混纺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到18%时,和PAN/PU复合纳米纤维膜相比,PANNFs/PU复合膜断裂应力增长了3倍左右,达到217.8 MPa,断裂伸长增长了2.5倍左右,达到3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聚氨酯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锌含量对聚丙烯腈/醋酸锌复合纳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惠全 李妮 +2 位作者 王徐伟 陈泽鲁 熊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3,108,共5页
以聚丙烯腈(PAN)和醋酸锌[Zn(Ac)2]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Zn(Ac)2含量的PAN/Zn(Ac)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对各... 以聚丙烯腈(PAN)和醋酸锌[Zn(Ac)2]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Zn(Ac)2含量的PAN/Zn(Ac)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对各种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直径以及直径分布随Zn(Ac)2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Zn(Ac)2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AN的化学结构;PAN/Zn(Ac)2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晶度以及晶粒尺寸随Zn(Ac)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Zn(Ac)2含量对复合纤维的分解温度及残留物的质量影响较大;复合纤维膜在空气环境中高温煅烧后得到的物质为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醋酸锌 聚丙烯腈 复合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增强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滤料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行燕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共3页
为改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滤料的力学和过滤性能,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交联剂、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杂化材料制备PAN复合纳米纤维滤料,并对其形态结构、透气性、热稳定性和过滤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添加PMDA后... 为改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滤料的力学和过滤性能,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交联剂、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杂化材料制备PAN复合纳米纤维滤料,并对其形态结构、透气性、热稳定性和过滤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添加PMDA后纤维间出现熔融、交联现象,纤维间黏结力增强,复合滤料断裂强力提高了119.4%,高达14.7 MPa,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增加,过滤效率高达99.99%,当PMDA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滤料品质因数达到最大值0.095 P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滤料 聚丙烯腈 过滤效率 纳米纤维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缓释聚丙烯腈/薰衣草精油/β-环糊精纳米纤维/棉混纺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12
作者 郝林聪 夏鑫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了制备满足力学性能且具有芳香功能的混纺纱线,以芳香缓释微胶囊为原料,利用离心-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聚丙烯腈/薰衣草精油/β-环糊精(PAN/OEL/β-CD)纳米纤维,结合传统纺纱工艺,制备PAN/OEL/β-CD纳米纤维/棉混纺纱线,利用微观成像系... 为了制备满足力学性能且具有芳香功能的混纺纱线,以芳香缓释微胶囊为原料,利用离心-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聚丙烯腈/薰衣草精油/β-环糊精(PAN/OEL/β-CD)纳米纤维,结合传统纺纱工艺,制备PAN/OEL/β-CD纳米纤维/棉混纺纱线,利用微观成像系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聚丙烯腈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制备出的PAN/OEL/β-CD纳米纤维形貌均匀、无明显串珠,微胶囊与PAN之间没有新的化学键产生;PAN/OEL/β-CD纳米纤维以3种形式分布在纱线内部;热重分析表明PAN/OEL/β-CD纳米纤维的含量约占纱线7%;混纺纱线3℃条件下21天芳香保持率为95.58%,25℃条件下为8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微胶囊 纳米纤维 混纺纱线 缓释 聚丙烯腈 薰衣草精油 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丙烯腈多层纳米纤维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应黎君 常怀云 熊杰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将不同浓度的聚丙烯腈纺丝液依次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多层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孔隙率、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和过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多层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均较高,由4种质量分数为14%、12%、10%和8%的聚丙烯腈纺丝液依... 将不同浓度的聚丙烯腈纺丝液依次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多层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孔隙率、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和过滤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多层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均较高,由4种质量分数为14%、12%、10%和8%的聚丙烯腈纺丝液依次纺丝制备的四层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最高,分别为54.7%和11.0m2/g,且此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优异。静电纺PAN多层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值也较高,由质量分数分别为14%和8%两种纺丝液循环1次纺丝制备二层的纳米纤维膜过滤效率最高,对所有测试粒径的粒子的过滤效率都高于99.99994%,过滤阻力为863Pa,随循环次数增加,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有所降低,过滤阻力则明显降低,这与多层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多层纳米纤维 复合纤维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聚丙烯腈基杂化复合纤维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旺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1,共6页
聚丙烯腈是用于静电纺丝的主要高分子聚合物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基杂化复合纤维,或再经预氧化炭化制备纳米碳纤维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为了对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基有机无机杂化复合微纳米纤维及其碳纤维更... 聚丙烯腈是用于静电纺丝的主要高分子聚合物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基杂化复合纤维,或再经预氧化炭化制备纳米碳纤维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为了对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基有机无机杂化复合微纳米纤维及其碳纤维更深入的了解,介绍了静电纺丝的相关基本原理和技术进展。对以聚丙烯腈为主要聚合物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有机及无机化合物,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基杂化复合纤维的主要类型、改性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对聚丙烯腈基杂化复合纤维及其碳纤维开展了许多实际应用研究,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燃料电池、离子电池和电容器等新能源材料,卫生过滤材料,水处理及气体净化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材料,催化剂载体材料,传感器材料,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杂化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纺壳聚糖分散碳纳米管/聚丙烯腈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海涛 董炎明 +2 位作者 周花 曾志群 沈新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4-569,共6页
多壁碳纳米管(MWNTs)通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后与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进行复合,将得到的复合材料通过凝胶纺丝法制备出不同复合比例的MWNTs/聚丙烯腈纤维.将不同纺丝方法以及不同比例MWNTs对拉伸强度、模量、取向度、结晶结构的影响进行比... 多壁碳纳米管(MWNTs)通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后与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进行复合,将得到的复合材料通过凝胶纺丝法制备出不同复合比例的MWNTs/聚丙烯腈纤维.将不同纺丝方法以及不同比例MWNTs对拉伸强度、模量、取向度、结晶结构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通过电镜观察MWNTs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相比于湿法纺丝,通过凝胶纺丝法制备的复合纤维,MWNTs取向更好,分散更为均匀,纤维拉伸强度、模量都得到显著提高.对比未加MWNTs的对照样,在这个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MWNTs复合时,拉伸强度提高37%,弹性模量提高11.68%,并且声速取向度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纺丝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 纳米 复合纤维 壳聚糖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李银辉 李旭冉 +2 位作者 梁建国 李朋伟 张锦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自供电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良好的柔性和舒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掺杂三甲基氨硼烷(TMAB)柔性全有机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研究了纺丝电压和辊筒转速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压电和铁... 自供电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良好的柔性和舒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掺杂三甲基氨硼烷(TMAB)柔性全有机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研究了纺丝电压和辊筒转速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压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为21 kV和辊筒转速为1000 r/min时,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输出性能最佳,输出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可达2.60 V和0.59μA。在同样的纺丝条件下,剩余极化强度最大值为0.34μC/cm^(2)。经过6000次敲击循环测试,所制备的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输出电压保持稳定。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可实时监测手指关节弯曲,行走和跳跃等状态,在可穿戴电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三甲基氨硼烷 复合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雷勇 何水剑 +2 位作者 陈水亮 郭乔辉 侯豪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81-3186,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纤维(PANI/CNF)复合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孔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组成、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并运用循环伏安(CV)法和计时...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纤维(PANI/CNF)复合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孔分布及比表面积测定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组成、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并运用循环伏安(CV)法和计时电位法测试了PANI/CNF布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NI/CNF复合材料具有粗糙的毛刺结构,PANI沿碳纳米纤维均匀分布;PANI/CNF电极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良好;在100mA·g-1电流密度下,当PANI含量为44.4%(w)时,复合材料比电容量高达587.1F·g-1,比能量为66.1Wh·kg-1,电流密度为800mA·g-1时比功率可达1014.2W·kg-1;在5A·g-1的电流密度下,1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衰减28%.PANI/CN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是一种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苯胺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量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导电聚苯胺纳米复合纤维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大庆 丁鹤雁 刘俊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66,169,共4页
为实现碳纳米管在树脂内形成一体化导电网络,从而制备出透明导电性能最优的有机透明导电涂层,必须把导电性的碳纳米管纤维在树脂内有效地组装成一体化导电结构网络。本文报道运用在树脂内可以自组装的导电苯胺来实现碳纳米管纤维自组装... 为实现碳纳米管在树脂内形成一体化导电网络,从而制备出透明导电性能最优的有机透明导电涂层,必须把导电性的碳纳米管纤维在树脂内有效地组装成一体化导电结构网络。本文报道运用在树脂内可以自组装的导电苯胺来实现碳纳米管纤维自组装的方法,合成出了导电聚苯胺纳米薄膜均匀包覆的碳纳米管/导电聚苯胺纳米复合纤维,并运用透射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以及四探针法表面电阻测试仪对合成出的具有精细微观结构的纳米复合纤维进行了表征,发现合成出了理想的碳纳米管/导电聚苯胺纳米复合纤维,并且其导电性较碳纳米管和导电聚苯胺自身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种特殊结构的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为组装高性能的聚合物基透明导电涂层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这种自组装方法为各种纳米纤维的组装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导电聚苯胺 纳米复合纤维 合成 表征 自组装 透明导电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包覆纤维素纳米晶/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红霞 徐阳 +2 位作者 周昌兵 韦春 樊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6-170,共5页
首先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PANI)包覆纤维素纳米晶(CNC)(CNC@PANI)纳米复合物,进而采用共混法制备CNC@PANI与rGO的复合电极材料(CNC@PANI/rGO)。研究不同苯胺与CNC的用量比对所得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 首先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PANI)包覆纤维素纳米晶(CNC)(CNC@PANI)纳米复合物,进而采用共混法制备CNC@PANI与rGO的复合电极材料(CNC@PANI/rGO)。研究不同苯胺与CNC的用量比对所得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ANI成功地包覆在CNC的表面,且PANI通过在CNC表面的包覆,可明显改善其分散性和比表面积,以及与石墨烯的复合效果。CNC@PANI-1/rGO复合电极材料在20mV/s扫描速率下的比电容可高达309F/g,远远高于PANI/rGO复合电极材料的155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纤维纳米 石墨烯 复合材料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种类对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梓润 韦春 +1 位作者 龚永洋 徐子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80,87,共6页
基于绿色可再生的剑麻纳米纤维素,采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CNF/G)分散液,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聚苯胺(CNF/G/PANI)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 基于绿色可再生的剑麻纳米纤维素,采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CNF/G)分散液,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剑麻纳米纤维素/石墨烯/聚苯胺(CNF/G/PANI)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侧重研究石墨烯的种类对CNF/G/PANI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纳米片(GNS),聚苯胺(PANI)和剑麻纳米纤维素(CNF)穿插于GNS中,产生较多的孔洞,复合材料的比电容最高值达到322.25 F/g,内阻仅为0.77Ω,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1000次,复合材料的电容保持率达到7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纳米纤维 石墨烯 聚苯胺 复合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