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交酯-乙交酯微球搭载鹿茸多肽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龚庆 宋秋莹 +2 位作者 邱莉晶 黄晓巍 赵文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观察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微球搭载的鹿茸多肽(VAP)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横断法复制大鼠外周神经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横断对照组(对照组)、VAP微... 目的:观察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微球搭载的鹿茸多肽(VAP)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横断法复制大鼠外周神经损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横断对照组(对照组)、VAP微球组(VAP组)、BMMSCs移植组(BMC组)和VAP微球联合BMMSCs移植组(VAP-BMC组),每组15只。造模7d后,对照组大鼠在横断坐骨神经区域注射PBS溶液,VAP组大鼠在相同位置注射含有载药PLGA微球的PBS溶液,BMC组大鼠注射含有BMMSCs的PBS溶液,VAP-BMC组大鼠注射含有载药PLGA微球和BMMSCs的PBS溶液。3个月后采用Basso、Breattie和Bresnahan (BBB)运动评级量表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二硫键异构酶(PDI)、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和半胱胺酸蛋白酶12 (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BB运动评级量表评估,与对照组比较,VAP组、BMC组和VAP-BMC组大鼠BBB评分升高(P<0.01),以VAP-BMC组大鼠BBB评分升高最明显。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VAP组、BMC组和VAP-BMC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更粗,轴突直径更长(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VAP组、BMC组和VAP-BMC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PDI和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VAP-BMC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GRP-7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PLGA微球搭载VAP联合BMMSCs可促进受损坐骨神经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交酯-乙交酯微球 鹿茸多肽 坐骨神经 内质网应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聚丙交酯乙交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学工 蒋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96-498,共3页
全反式维甲酸(al-trans-retinoicacid,ATRA)对白血病细胞具有诱导分化、成熟作用,已被广泛使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但是ATRA给药次数多(每日口服3~4次),峰浓度高,不良反应... 全反式维甲酸(al-trans-retinoicacid,ATRA)对白血病细胞具有诱导分化、成熟作用,已被广泛使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但是ATRA给药次数多(每日口服3~4次),峰浓度高,不良反应大。本研究以聚丙交酯乙交酯[p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聚丙乙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交酯复合乙交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钱骏 冯敢生 +5 位作者 TruebenbachJ Pereira PL Huppert PE Graepler F Eul T Claussen CD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目的 :在肝细胞癌动物模型上观察聚丙交酯复合乙交酯 (PLcG)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在雄性ACI大鼠 ( 15例 )肝包膜下植入MorrisHepatoma 392 4A肝癌小瘤块 ( 1mm3) ,移植术后 13天时行磁共振检查。再经正... 目的 :在肝细胞癌动物模型上观察聚丙交酯复合乙交酯 (PLcG)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在雄性ACI大鼠 ( 15例 )肝包膜下植入MorrisHepatoma 392 4A肝癌小瘤块 ( 1mm3) ,移植术后 13天时行磁共振检查。再经正中腹切开术和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插管进行以下介入治疗 :治疗组A( 40mgPLcG + 0 .0 5mg丝裂霉素 ,4例 )、对照组B( 0 .0 5mg丝裂霉素 + 0 .0 4mg碘化油 +肝动脉结扎 ,4例 )和对照组C( 1.5ml生理盐水 ,7例 )。插管术后 13天再次行磁共振术观察肝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在C组 ,肿瘤体积在实验期间增长 2 7.12倍 ,在B组 ,肿瘤体积增长 3.76倍 ,而在A组 ,肿瘤体积仅增长 2 .87倍。A组与C组肿瘤体积增长率在t检验时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动物实验中将PLcG微球运用于TACE可明显抑制肝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聚丙复合乙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交酯-乙交酯共混膜与梯度膜的体外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洪泽 齐民 +1 位作者 朱兴华 郭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以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50/50与75/25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制成薄膜,其中包括PLGA50/50单成分膜、PLGA75/25单成分膜、两者的共混膜以及成分非均匀分布的梯度膜,将4种不同类型的膜浸泡在37℃、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体外降解实验。对... 以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50/50与75/25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制成薄膜,其中包括PLGA50/50单成分膜、PLGA75/25单成分膜、两者的共混膜以及成分非均匀分布的梯度膜,将4种不同类型的膜浸泡在37℃、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体外降解实验。对4种膜降解过程中的分子量、质量损失、吸水率、pH值以及表面形貌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LGA梯度膜具有最平稳的降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乙交 共混膜 梯度膜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交酯-乙交酯聚合物(PLGA)涂层体外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萌 齐民 +4 位作者 刘洪泽 杨璠 赵红 杨大智 刘炼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0,共4页
为了防止心血管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目前采用将抑制平滑肌细胞生长的药物通过高分子载体涂在支架表面。由于支架植入体内后,涂层受到血液冲刷作用。本工作采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LGA作为载体,将PLGA薄膜置于体外循环冲刷装置中,在37... 为了防止心血管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目前采用将抑制平滑肌细胞生长的药物通过高分子载体涂在支架表面。由于支架植入体内后,涂层受到血液冲刷作用。本工作采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LGA作为载体,将PLGA薄膜置于体外循环冲刷装置中,在37℃、pH7.4的Hank’s模拟体液、模拟血流冲刷作用下的体外降解,并与静态降解作为对比。采用SEM、GPC1、H-NMR和DSC技术研究了聚合物在降解过程中形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失重率、组成和热性能的变化,并对降解机理进行探讨。与静态降解相比较,在流动体液中,高分子载体表面形貌、失重率以及分子量变化均较慢。上述结果与表面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乙交 体外循环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交脂-乙交酯纤维的温压成形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剑 易磊 +5 位作者 樊新 阮建明 刘莹 周智华 周忠诚 邹俭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2-1227,共6页
通过溶液沉析纺丝法制备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纤维,观察纤维的形貌并对其进行XRD和SEM表征。采用纤维温压成形法控制压力和温度得到条形的PLGA材料结合试样断口分析,研究成型压力与温度对PLGA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晶... 通过溶液沉析纺丝法制备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纤维,观察纤维的形貌并对其进行XRD和SEM表征。采用纤维温压成形法控制压力和温度得到条形的PLGA材料结合试样断口分析,研究成型压力与温度对PLGA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晶多孔结构的PLGA纤维可通过溶液沉析纺丝的方法获得,其孔径为0.1~1.0μm;压制压力和压制温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材料的抗弯强度、剪切强度和抗弯模量均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先增大后降低;在压制压力为105MPa,压制温度为160℃时,试样的力学性能比较理想,此时,其抗弯强度可达到187.3MPa,剪切强度达到100.1MPa,抗弯模量达到2.5GPa,可望作为非承重部位骨折愈合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沉析纺丝 聚丙-乙交纤维 温压成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微球复合 PLGA/β-TCP 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毋育伟 陆慧 +4 位作者 胡洪成 李丹 郭园 李子臣 唐志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制备载脂联素缓释骨支架材料,并评价其体外生物学性能。方法:利用离子乳化交联法制备负载脂联素的壳聚糖微球,应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β-TCP 支架材料并在其中包覆载药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体外释放... 目的:制备载脂联素缓释骨支架材料,并评价其体外生物学性能。方法:利用离子乳化交联法制备负载脂联素的壳聚糖微球,应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β-TCP 支架材料并在其中包覆载药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体外释放行为、检测材料浸提液对 MC3T3细胞凋亡和增殖作用等实验综合评价载药支架材料的性能及生物学活性。结果:微球直径均匀,载药支架孔径20~200μm 并相互穿通,载药率1.3%,包封率70.3%,在缓冲液中药物释放持续91 d。材料浸提液诱导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当,载药支架材料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载脂联素缓释骨支架材料具有缓释效果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丙-乙交(PLGA) Β-TCP 脂联素(A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微球搭载鹿茸多肽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龚庆 宋秋莹 +2 位作者 邱莉晶 黄晓巍 赵文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3-817,共5页
目的观察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微球搭载鹿茸多肽(velvet antler polypeptides,VAP)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阿仑... 目的观察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微球搭载鹿茸多肽(velvet antler polypeptides,VAP)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PLGA搭载VAP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3个月。运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钙离子(Ca2+)、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水平,通过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皮质平均厚度(bone cortical thickness,BCT)和骨小梁面积(femur trabecular area,FTA),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股骨Runx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和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表达水平。结果PLGA微球搭载VAP可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大鼠血清ACP、ALP、和OC含量,提高血清Ca2+、股骨BMD、BCT及FTA水平,同时提高大鼠股骨Runx2和BMP-2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PLGA微球搭载VAP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Runx2和BMP-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交酯-乙交酯微球 鹿茸多肽 去卵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微球复合PLGA/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林 李春艳 +3 位作者 何盼 付丽 周延民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22-1628,共7页
利用离子乳化交联法制备了负载肾上腺髓质素的壳聚糖微球,应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nHA)支架材料并在其中包覆载药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体外释放行为、材料溶血行为、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 利用离子乳化交联法制备了负载肾上腺髓质素的壳聚糖微球,应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nHA)支架材料并在其中包覆载药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体外释放行为、材料溶血行为、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测定、支架材料表面细胞荧光染色和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等手段综合评价载药支架材料的性能及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微球直径均匀,载药支架孔径大小合适并相互穿通.支架材料的溶血率小于5%,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载药支架及支架材料本身对成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成骨细胞的分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丙-乙交 纳米羟基磷灰石 肾上腺素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PLGA阳离子型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官习鹏 全大萍 +1 位作者 廖凯荣 麦堪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65-1968,共4页
采用单乳化-溶剂(O/W)挥发技术制备表面带正电荷的壳聚糖(CHS)修饰聚乙/丙交酯(PLGA)纳米微球(PLGA/CHS),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可控制在150~200nm内,在pH=4时,纳米微球表面电位最高为55mV.影响微球... 采用单乳化-溶剂(O/W)挥发技术制备表面带正电荷的壳聚糖(CHS)修饰聚乙/丙交酯(PLGA)纳米微球(PLGA/CHS),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可控制在150~200nm内,在pH=4时,纳米微球表面电位最高为55mV.影响微球粒径的主要因素是聚合物的浓度,CHS的分子量和浓度以及介质的pH值对微球表面电位也有明显影响.制备粒径较小而表面电位较高的PLGA/CHS纳米微球条件为:ρ(CHS)=3mg/mL,ρ(PLGA)=10mg/mL,Vo/Va=1/4.SEM图像显示经CHS修饰的PLGA的纳米微球形状规整,荧光显微观察和XPS分析结果证实CHS包覆于微球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纳米 -乙交共聚物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nHA/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11
作者 潘洁 汪德州 宋文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5-621,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为该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口腔低速手机于9只SD大鼠的颅骨制备2个对称的5 mm直径临界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植入nHA...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为该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口腔低速手机于9只SD大鼠的颅骨制备2个对称的5 mm直径临界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植入nHA/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照组(植入Bio-oss颗粒)和空白组(仅制备缺损而未填充材料),每组6个颅骨缺损模型。于术后当天、术后4周和术后8周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检查颅骨缺损修复效果;于第8周处死大鼠,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观察各组大鼠颅骨缺损区域骨小梁数量(Tb.N)、缺损区域骨小梁间距(Tb.Sp)、缺损区域骨小梁厚度(Tb.Th)和缺损区域新生骨量与缺损总体积的比值(BV/TV)。结果:肉眼观察,实验组大鼠颅骨缺损区域边界清晰,颗粒间隙内可见新生骨质;对照组大鼠颅骨缺损区域见颗粒状骨粉堆积,无明显吸收;空白组大鼠颅骨缺损中心区域有明显凹陷,无明显骨沉积。CT三维重建检查,在第8周,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大鼠有明显的的新骨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新骨沉积。micro-CT检查,在第8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颅骨缺损区Tb.N、Tb.Sp和Tb.Th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BV/TV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颅骨缺损区Tb.Sp、Tb.Th和BV/T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骨修复 Bio-Oss颗粒 骨组织工程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丙-乙交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聚合物包覆次血红素六肽微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天倚 赵继鹏 +4 位作者 雷莉妍 陈晓光 王立成 陈学思 王丽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6-241,共6页
采用水包油包水(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覆次血红素六肽(DhHP-6)的2种聚酯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体外缓释行为、高效液相(HPLC)检测、酶活力测定和初步的动物实验等表征,综合评价了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及体内生物活性.实验... 采用水包油包水(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覆次血红素六肽(DhHP-6)的2种聚酯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体外缓释行为、高效液相(HPLC)检测、酶活力测定和初步的动物实验等表征,综合评价了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及体内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载药微球球体圆整,粒径分布均匀,载药量高,能够实现体外缓释,并对细胞过氧化损伤和小鼠脑缺血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 次血红素六肽 乙交- 聚丙-乙交 聚乙二醇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Ⅱ型胶原复合rhBMP-2/bFGF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的缺损 被引量:7
13
作者 束志勇 查振刚 +4 位作者 汪炬 黄春华 刘宁 吴昊 王双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经Ⅱ型胶原涂层改性后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材料(PLGA-Ⅱ型胶原)用作生长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载体来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之间... 目的:探讨经Ⅱ型胶原涂层改性后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材料(PLGA-Ⅱ型胶原)用作生长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载体来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之间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中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A^E 5组,每组9只,用在兔右侧膝关节内侧髁钻孔的方式建立软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rhBMP-2+bFGF复合物,B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rhBMP-2复合物,C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bFGF复合物,D组植入单纯PLGA-Ⅱ型胶原支架材料,E组未植入任何材料。将A、B、C组统称为实验组,D、E组统称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复合材料对软骨缺损的修复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A组的效果最佳,对照组的软骨缺损的修复不明显,实验组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种带生长因子的复合体材料对兔软骨缺损的修复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LGA-Ⅱ型胶原复合物可用作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的载体材料。生长因子rhBMP-2、bFGF对软骨缺损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剂量比为0.5 mg∶50 ng时存在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乙交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活性可生物降解纳米复合材料PAP/op-HA/PLGA的制备及成骨活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邬海涛 于婷 +4 位作者 朱庆三 焦自学 危岩 章培标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1-1187,共7页
以苯胺五聚体(AP)与聚乳酸(PLA)的三嵌段共聚物(PAP)与表面接枝低聚乳酸的纳米羟基磷灰石(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的复合物共混,制备了电活性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PAP/op-HA/PLGA,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扫描和标准四探针法... 以苯胺五聚体(AP)与聚乳酸(PLA)的三嵌段共聚物(PAP)与表面接枝低聚乳酸的纳米羟基磷灰石(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的复合物共混,制备了电活性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PAP/op-HA/PLGA,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扫描和标准四探针法分析其电化学特性及电导率.采用ESEM观察其膜表面形貌,用接触角评价其亲水性.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NIH ImageJ图像分析和Real-time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扩展(细胞面积比)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此评价新型电活性纳米复合骨修复材料PAP/op-HA/PLGA的表面性质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AP/op-HA/PLGA的电导率较低(5×10-6 S/cm),但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能,PAP质量分数为0.1%时,材料的亲水性明显改善,成骨细胞的黏附和扩展明显增强.培养7 d时骨形态蛋白-2(BMP-2)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而对Ⅰ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表明PAP/op-HA/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五聚体 嵌段共聚物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丙-乙交 导电高分子 成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9
15
作者 于婷 刘娅 +3 位作者 王宇 景遐斌 章培标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9-1444,共6页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NIH ImageJ图像分析和Real-time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黏附面积比、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水平,以此评价新型骨修复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的表面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op-HA的表面接枝率为8.3%,掺入至PLGA后可形成富含钙磷的粗糙表面,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扩展和增殖,提高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骨形态蛋白-2(BMP-2)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材料的钙磷沉积能力.op-HA/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 聚丙-乙交(PLGA)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成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装载吴茱萸碱和Fe3O4纳米粒子的磁性药物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岩 王笑英 +3 位作者 吕言云 许文彬 郭轶 徐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66-2870,共5页
以单甲醚-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mPEG-PLGA)作为载体,采用溶液透析的方法共同装载抗癌药物吴茱萸碱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体外释放实验、普鲁士蓝染色、体外毒性实验和磁靶向研究,... 以单甲醚-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mPEG-PLGA)作为载体,采用溶液透析的方法共同装载抗癌药物吴茱萸碱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体外释放实验、普鲁士蓝染色、体外毒性实验和磁靶向研究,综合评价了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性能.结果表明,磁性药物载体胶束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能够实现药物缓释,具有磁靶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聚乙二醇/聚丙-乙交 吴茱萸碱 缓释 磁靶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接枝改性纳米生物玻璃/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表面性质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树君 于婷 +4 位作者 魏俊超 景遐斌 周延民 章培标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8-1023,共6页
以丙交酯开环聚合原位接枝改性的纳米生物玻璃(PLLA-g-BG)与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率,粒子分散性和表面元素分布,通过将兔成骨细胞种植于材料膜表面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法、NIH Im... 以丙交酯开环聚合原位接枝改性的纳米生物玻璃(PLLA-g-BG)与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率,粒子分散性和表面元素分布,通过将兔成骨细胞种植于材料膜表面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法、NIH 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平均黏附数量、扩展面积比、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综合评价新型改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聚乳酸表面接枝改性可明显改善纳米生物玻璃粒子的团聚;PLGA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改性PLLA-g-BG可明显促进兔成骨细胞的黏附、扩展与增殖;改性纳米生物玻璃的应用可提高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生物玻璃 表面改性 聚丙-乙交(PLGA) 复合材料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胶原特异性结合的BMP2模拟肽/PLGA3D打印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成骨诱导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国民 卢天成 +4 位作者 冀璇 贾汶沅 李亚龙 赵一安 罗云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2-1560,共9页
将胶原绑定结构域(CBD)多肽序列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模拟肽(BMP2-MP)序列连接制备具有胶原绑定能力的CBD-BMP2-MP,再将CBD-BMP2-MP与聚丙交酯-乙交酯/胶原(PLGA/COL)3D打印支架相结合,以支架表面的胶原成分为媒介,将CBD-BMP2-MP更有效地... 将胶原绑定结构域(CBD)多肽序列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模拟肽(BMP2-MP)序列连接制备具有胶原绑定能力的CBD-BMP2-MP,再将CBD-BMP2-MP与聚丙交酯-乙交酯/胶原(PLGA/COL)3D打印支架相结合,以支架表面的胶原成分为媒介,将CBD-BMP2-MP更有效地固定于骨修复材料上,达到对其进行改性的目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接触角测量仪对复合支架表面形貌、力学强度和亲水性等材料学性能进行评价.用荧光成像法评测CBD-BMP2-MP及BMP2-MP与支架材料的结合能力.在各组支架材料表面接种MC3T3-E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CCK-8、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茜素红染色及q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等细胞行为,研究CBD-BMP2-MP修饰的3D多孔PLGA/COL复合支架的生物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多孔支架具有形貌可控的孔隙结构,为细胞生长创造更有利的细胞微环境,支架表面胶原成分的加入提高了支架材料的亲水性,同时对支架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无任何影响,提高了复合支架本身的生物相容性.与普通BMP2-MP相比,CBD-BMP2-MP具有更好的胶原绑定能力,与复合支架的结合更稳定,提高了PLGA/COL复合支架对BMP2-MP的负载能力.支架表面负载CBD-BMP2-MP后具有极强的促细胞成骨分化能力.MC3T3-E1细胞表现出更高的钙沉积能力,并且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ALP,COL-I及OPN等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表明CBD-BMP2-MP多孔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诱导活性,在骨组织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特异结合性 骨形态发生蛋白2模拟肽 聚丙-乙交 3D打印支架 成骨诱导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高压法制作PLGA支架的三维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成杰 余斌 +1 位作者 全大萍 卢泽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制作不含有机溶剂、三维结构良好的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支架,使之符合组织工程骨修复的需要,探讨一种新型聚合物支架制作方法。方法将聚合物与氯化钠粉碎后,采用低热高压法制作PLGA泡沫结构支架,经密度法、氯化钠法测定... 目的制作不含有机溶剂、三维结构良好的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支架,使之符合组织工程骨修复的需要,探讨一种新型聚合物支架制作方法。方法将聚合物与氯化钠粉碎后,采用低热高压法制作PLGA泡沫结构支架,经密度法、氯化钠法测定其空隙率、开孔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和内部结构、测定孔径。结果利用此种方法制作的PLGA支架,空隙率达到90.0%和92.5%、孔径在200-250μm之间、开孔率为98.0%以上(P<0.01),平均氯化钠沥净时间为12~13h。结论使用低热高压法制作的组织工程支架,三维结构稳定,各项参数可控制;根据模具的大小可以制作不同体积的支架;依据盐的颗粒粒度与数量控制支架的孔径和空隙率,在制作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残留可能引起的对细胞的毒性。使用这种方法要对聚合物与氯化钠颗粒进行充分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高压法 PLGA 聚丙-乙交共聚合物 支架 三维结构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高压法制作PLGA支架的降解及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斌 高成杰 +1 位作者 全大萍 卢泽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研究低热高压法制作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支架在体外降解后生物力学和固有粘滞系数等的变化.方法将空隙率为90.0%和92.5%的PLGA在37℃生理盐水中降解观察8周,每周进行体积、质量丢失、粘滞系数衰减和抗压强度测试,同时观察降解... 目的研究低热高压法制作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支架在体外降解后生物力学和固有粘滞系数等的变化.方法将空隙率为90.0%和92.5%的PLGA在37℃生理盐水中降解观察8周,每周进行体积、质量丢失、粘滞系数衰减和抗压强度测试,同时观察降解液酸度变化.结果两组支架的质量丢失差异显著,各组粘滞系数在第1周后逐渐衰减,至第6周时衰减一半.支架抗压强度自第4周起减至原来的1/2,外形在4~8周观察期间发生显著坍塌.降解液中的pH值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在6.0~6.5之间,在前4周90.0%组比92.5%组pH值低,其后没有差别.结论低热高压法制作的PLGA支架生物力学性能是稳定的,半衰期为6周,适于在组织工程实验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聚丙-乙交 支架 生物力学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