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3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相分离法制备梯度孔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
1
作者 田野 李沐霏 +9 位作者 林亚凯 唐元晖 汪林 王晓琳 赵志杰 卢瑞瑶 汤明 胡声威 冯可 张筱帆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74,共10页
本文在聚4-甲基-1-戊烯(PMP)/肉豆蔻酸(MA)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水溶性无毒非溶剂PolarClean,使得PMP/MA/PolarClean体系发生复合相分离,成功获得了表面致密、内部具有双连续梯度孔结构的PMP中空纤维膜;系统地探究了MA/PolarClean配比,以及... 本文在聚4-甲基-1-戊烯(PMP)/肉豆蔻酸(MA)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水溶性无毒非溶剂PolarClean,使得PMP/MA/PolarClean体系发生复合相分离,成功获得了表面致密、内部具有双连续梯度孔结构的PMP中空纤维膜;系统地探究了MA/PolarClean配比,以及PMP质量分数对中空纤维膜的形貌、强度、泡点、透气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PolarClean质量比为5∶1,且PMP质量分数为40%时,PMP中空纤维膜的综合性能与商品膜相仿,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1-戊烯 中空纤维膜 PolarClean 复合相分离法 梯度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制备与电致变色性能
2
作者 陈传胜 李熙瑞 张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9,共9页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证实WO_(3)/PEDOT纳米线阵列薄膜为核壳结构,X射线衍射花样和拉曼光谱证明核壳结构为六方相的WO_(3)核与非晶PEDOT薄壳层所组成。循环伏安曲线显示WO_(3)/PEDOT纳米线的电化学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WO_(3)/PEDOT纳米线在波长为633 nm处获得了对比度为78.2%、着色时间为4.6 s、褪色时间为2.0 s以及着色效率为78.6 cm^(2)/C的优异特性,由于核与壳层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结构的变色响应速度和循环稳定性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在智能显示、节能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3 4-乙烯二氧噻吩) 核壳纳米结构 溶剂热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结合魔芋葡甘聚糖/κ-卡拉胶涂膜处理对梨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怡 王佳艺 +6 位作者 黄雯 张映曈 凌军 李鹏霞 程顺昌 杨青松 周宏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9-256,共8页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魔芋葡甘聚糖/κ-卡拉胶(konjac glucomannan/κ-carrageenan,KGM/KC)涂膜处理对梨的保鲜效果,以‘苏翠1号’梨为实验材料,研究清水(对照组)、1-MCP、KGM/KC涂膜、1-MCP+KGM/KC涂膜...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魔芋葡甘聚糖/κ-卡拉胶(konjac glucomannan/κ-carrageenan,KGM/KC)涂膜处理对梨的保鲜效果,以‘苏翠1号’梨为实验材料,研究清水(对照组)、1-MCP、KGM/KC涂膜、1-MCP+KGM/KC涂膜4种处理对梨货架期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和KGM/KC涂膜处理均可以延缓梨货架期品质下降;与单独处理相比,1-MCP+KGM/KC涂膜处理可更有效地降低梨果实采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提高梨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减少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积累,延缓梨果实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综上,KGM/KC涂膜可以保持梨的货架期品质,1-MCP+KGM/KC涂膜处理可以更有效地延缓梨品质下降、延长梨的货架期,为其在梨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魔芋葡甘 Κ-卡拉胶 涂膜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中12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GC-MS法检测
4
作者 梁未未 刘悦 +4 位作者 林贤文 朱焕慧 孙立敏 陈晓晖 王松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7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水多孔有机PDMS海绵材料的制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合医用注射器、磁搅拌子及橡胶堵头完成该萃取装置的组装,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最优条件下,尿液中12种常见安眠药在0.1~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25~0.200μg/mL,定量下限为0.050~0.400μ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4.4%~112%,相对标准偏差为0.80%~9.4%。该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对尿液中安眠药的高效提取、富集,借助GC-MS即可实现快速检验,具有绿色、高效、简便、廉价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硅氧烷海绵 分散液液微萃取 苯二氮卓类药物 尿液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_(2)O_(4)尖晶石催化合成N-甲基吡咯烷酮
5
作者 孙立章 吕新宇 邱滔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85,共6页
本文以硝酸盐为金属源,NaOH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Al2O4(M=Zn,Mg,Cu,Co,Ni)系列尖晶石型催化剂。采用XRD、NH3-TPD、N2吸-脱附、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MAl_(2)O_(4)催化γ-丁内酯(GBL)和甲胺水溶液(40%)合成N-甲基吡咯烷... 本文以硝酸盐为金属源,NaOH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Al2O4(M=Zn,Mg,Cu,Co,Ni)系列尖晶石型催化剂。采用XRD、NH3-TPD、N2吸-脱附、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MAl_(2)O_(4)催化γ-丁内酯(GBL)和甲胺水溶液(40%)合成N-甲基吡咯烷酮(NMP),考察了催化剂元素组成、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质量空速对NMP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gAl_(2)O_(4)尖晶石催化效果最佳,在优化条件:反应温度280℃、质量空速0.5 h-1物料摩尔比为1:1.3、压力2 MPa下,NMP收率为99.14%,选择性高达9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催化剂 N-甲基吡咯烷酮 Γ-内酯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同步检测液态乳中4-甲基咪唑、糠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
6
作者 徐文龙 谢一嘉 +5 位作者 潘洋 廖丽娟 黄敏 杨寅玺 吴永泰 李冰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3,共7页
乳品加工中美拉德反应的有害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对于乳制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乳制品中4-... 乳品加工中美拉德反应的有害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对于乳制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乳制品中4-甲基咪唑(4-methylimidazole,4-MEI)、糠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含量的同步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牛奶最佳盐酸水解条件为温度110℃,时间6 h,HCl浓度10.6 mol/L。方法学验证表明,3种目标分析物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在1~3 ng/mL和3~10 ng/mL范围内。平均回收率范围为69.50%~79.0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的6种液态乳制品,结果显示高温灭菌乳4-MEI含量最高,超高温瞬时杀菌乳糠氨酸含量最高,巴氏杀菌乳CML含量最高。综上,该方法适用于液态乳制品中4-MEI、糠氨酸和CML的同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同步检测 4-甲基咪唑 糠氨酸 甲基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涂料中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1-乙烯基咪唑的含量
7
作者 王乐 项海波 张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取0.500 g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5 mL乙酸乙酯,超声提取15 min,加入20 mL甲醇,离心10 min。取0.500 g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25 mL甲醇,涡旋1 min,超声提取15 min,离心10 min。所得上清液均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采用高... 取0.500 g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5 mL乙酸乙酯,超声提取15 min,加入20 mL甲醇,离心10 min。取0.500 g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样品,加入25 mL甲醇,涡旋1 min,超声提取15 min,离心10 min。所得上清液均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以Acclaim^(TM) 120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体积比1∶9的乙腈-0.05%(体积分数)氨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1.0 mL·min^(-1)流量下等度洗脱分离3种咪唑类化合物,在检测波长211 nm(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和227 nm(1-乙烯基咪唑)下测定。结果显示,3种咪唑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5.0~20.0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5%~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剂型食品接触用涂料 水性食品接触用涂料 2-甲基咪唑 4-甲基咪唑 1-乙烯基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合成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改红 杜帅 +3 位作者 许航 徐月莹 石栋栋 毛多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了开发热稳定及释香稳定型烟用香料,采用离子液体催化法合成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对合成的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进行热稳定及热裂解分析,并考察其加入卷烟后向主流烟气粒相中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的情况。结果表明:以1... 为了开发热稳定及释香稳定型烟用香料,采用离子液体催化法合成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对合成的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进行热稳定及热裂解分析,并考察其加入卷烟后向主流烟气粒相中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的情况。结果表明:以1-丁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为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了4-甲基愈创木酚-2,3,4,6-四-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收率为49.3%;脱去乙酰基,得到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收率为87.3%;热重-微商热重(TG-DTG)分析表明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热稳定性优于4-甲基愈创木酚;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表明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在300、600、900℃的主要裂解产物均为4-甲基愈创木酚;烟丝加香方式和卷烟纸加香方式下烟气中4-甲基愈创木酚的释放量不同,加香效果不同;添加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加香卷烟燃吸时能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并且释香更均匀、逐口稳定性更好,效果优于添加4-甲基愈创木酚的;推测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可能是一种释香稳定的香料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 糖苷化 离子液体 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紫外吸收剂4-甲基苄亚基樟脑污染现状及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茜茜 柳鑫 赵晓乐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6,共9页
4-甲基苄亚基樟脑(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4-MB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紫外吸收剂,然而,4-MBC日益增长的使用量,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挑战。本文综述了4-MBC的环境污染现状、生物毒性效应及其降解途径。4-MBC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广... 4-甲基苄亚基樟脑(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4-MB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紫外吸收剂,然而,4-MBC日益增长的使用量,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挑战。本文综述了4-MBC的环境污染现状、生物毒性效应及其降解途径。4-MBC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广泛分布,以及其生物累积性和内分泌干扰特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显著威胁。尽管4-MBC的部分替代和降解技术已显示出潜力,但其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评估仍需加强。未来研究需聚焦于4-MBC的环境行为、毒性机制及高效降解技术的开发,以实现这一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有效管控,保护人类健康及地球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苄亚基樟脑 污染现状 毒性效应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气溶胶过滤的聚(丙交酯-己内酯)纳米纤维膜
10
作者 李昊林 李袁帅 +3 位作者 罗国营 李大红 胡晓波 袁明伟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本文以L-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制备了绿色可生物降解的聚(丙交酯-己内酯)(PLA-PCL)共聚物,并将其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过滤膜。经核磁共振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热重... 本文以L-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制备了绿色可生物降解的聚(丙交酯-己内酯)(PLA-PCL)共聚物,并将其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过滤膜。经核磁共振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面电镜、口罩过滤效率及气流阻力测试仪对电纺纤维膜进行分析与表征,研究了纺丝液中不同共聚物质量分数对纤维膜的结构与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LA-PCL共聚物结构与理论一致,成功合成了嵌段共聚物。随着纺丝液中共聚物质量分数的增加,纺丝液黏度升高,纤维的直径逐步均匀,纤维膜表面呈现粗糙变化趋势,纺丝3 h后对NaCl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9%,同时保持低压降。因此,PLA-PCL共聚物纤维膜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医用防护口罩过滤层过滤材料,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丙交酯-己内酯) 气溶胶过滤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增强平欧杂种榛幼苗对盐碱胁迫耐受性的生理机制
11
作者 马超 陈炜青 +3 位作者 刘在国 郝晶 赵梦炯 芦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1556,共16页
【目的】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盐碱胁迫下平欧杂种榛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增强平欧杂种榛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方法】选择生产中广泛推广栽培的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达维为试验材料,通过施加200 mmol·L^(-1)... 【目的】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盐碱胁迫下平欧杂种榛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增强平欧杂种榛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方法】选择生产中广泛推广栽培的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达维为试验材料,通过施加200 mmol·L^(-1)NaCl∶Na_(2)CO_(3)(1∶1)的盐碱胁迫(SA)处理,并结合0.2μmol·L^(-1)EBR处理,评估平欧杂种榛幼苗的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离子平衡和有机酸代谢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与SA处理相比,外源EBR显著提高了盐碱胁迫下平欧杂种榛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活性氧含量,促进了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改善了离子平衡,提高了有机酸含量,并调节了内源激素平衡。【结论】外源EBR通过多途径调节,显著增强了平欧杂种榛幼苗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为盐碱地农业提供了新的植物生长调节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盐碱胁迫 2 4-表油菜素内酯(EBR) 激素平衡 有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增韧聚乳酸
12
作者 韩闯 丁宁 +3 位作者 徐鹏武 杨伟军 钮德宇 马丕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乳酸(PLA)的增韧效率,以聚乳酸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预聚和扩链两步法合成了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PCLA),并将其作为改性剂,提升聚乳酸的韧性同时使其保持较高的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乳酸(PLA)的增韧效率,以聚乳酸二元醇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预聚和扩链两步法合成了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嵌段聚合物(PCLA),并将其作为改性剂,提升聚乳酸的韧性同时使其保持较高的强度。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等表征手段确认了PCLA的成功合成,并评估了其对PLA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2%(质量分数)的PCLA,可以使PLA的断裂伸长率由6.0%提高至150.4%,同时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76.7 MPa),这是由于PCLA与PLA基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CLA能均匀分散在PLA基体中,相尺寸仅为0.28μm;当PCLA质量分数提高至5%时,断裂伸长率提高至267.3%,而拉伸强度几乎不变,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透光率和较低的雾度。最后通过流变分析了共混物黏弹性的变化,PLA/PCLA共混物主要以黏性形变为主,其低黏度使得共混物容易发生剪切屈服和内部空化,促使共混物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大形变。这种增韧剂与增容剂一体的设计方案使得聚乳酸的增韧效率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己内酯多嵌段合物 乳酸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酸酯扩链改性对聚(4-羟基丁酸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子豪 陶安民 +3 位作者 李志 宋红玮 付小会 阚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2,共10页
聚(4-羟基丁酸酯)(P4HB)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脂肪族聚酯,具有韧性高、降解速率优异和降解产物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但较低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等限制了其加工应用。为了改善P4HB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选用芳香族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 聚(4-羟基丁酸酯)(P4HB)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脂肪族聚酯,具有韧性高、降解速率优异和降解产物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但较低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等限制了其加工应用。为了改善P4HB的熔体强度和结晶速率,选用芳香族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脂肪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做扩链剂,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的催化下通过熔融加工对P4HB进行扩链改性。通过优化催化剂和扩链剂的用量,系统研究了异氰酸酯扩链剂对P4HB熔体强度、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MDI可以更好地提升P4HB的熔体强度和力学性能,而HDI可以更好地提高P4HB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当P4HB与MDI的投料摩尔比为1:3时,P4HB的冲击强度由8.4 k J/m2提高到25.1 kJ/m2,熔体流动速率由158 g/10 min降低到20 g/10 min。当P4HB与HDI的投料摩尔比为1:2.5时,P4HB的结晶温度由20.8℃升高到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丁酸酯) 异氰酸酯 扩链 熔体强度 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14
作者 占晓 孙俊卓 张道海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4-1533,1542,共11页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4A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4A沸石(zeolite-SDBS和zeolite-KH550);然后,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4A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4A沸石(zeolite-SDBS和zeolite-KH550);然后,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采用FTIR、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和TGA对两种改性4A沸石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4A沸石含量(以PBAT质量为基准,下同)对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热性能、水蒸气透过性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4A沸石(中值粒径4.727μm、Zeta电位23.6 mV),zeolite-KH550和zeolite-SDBS的中值粒径(4.385和4.553μm)降低,表面负电荷增加(Zeta电位–46.2和–45.8 mV)。当zeolite-KH550和zeolite-SDBS含量为20%时,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15.4和13.5 MPa)比PBAT/4A沸石复合薄膜(12.6 MPa)分别提高了22.2%和7.1%;当zeolite-KH550和zeolite-SDBS含量为30%时,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断裂伸长率(331.0%和303.0%),比PBAT/4A沸石复合薄膜(266.0%)分别提高了24.4%和13.9%;当zeolite-KH550和zeolite-SDBS含量为40%时,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初始分解温度(370.9和370.7℃)比PBAT/4A沸石复合薄膜(366.1℃)均提高了1.3%。zeolite-SDBS更有利于诱导晶体成核,而不利于晶体生长;zeolite-KH550制备的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结晶温度相对较低,但结晶度相对较高。zeolite-KH550制备的PBAT/改性4A沸石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热降解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沸石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硅烷偶联剂 复合薄膜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 19A 4、PAX 1及miRNA124-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雅 刘慧 +2 位作者 任静静 李肖甫 智艳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4-744,共11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有关宫颈病变的DNA甲基化研究较多,但DNA甲基化作为宫颈病变的诊断及分流指标在临床实践中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FAM19A4、PAX1及miRNA124-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宫颈病变进展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 背景与目的:目前有关宫颈病变的DNA甲基化研究较多,但DNA甲基化作为宫颈病变的诊断及分流指标在临床实践中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FAM19A4、PAX1及miRNA124-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宫颈病变进展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HPV检测的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标本共129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不同宫颈病变中FAM19A4、PAX1及miRNA124-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3个基因甲基化改变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编号:2023-135-01)。结果: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4组: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o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or malignant lesions,NILM)组(4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组(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36例)和鳞癌(squamous cervical cancer,SCC)组(23例)。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FAM19A4、PAX1及miRNA124-2基因甲基化检出率逐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HSIL组FAM19A4、PAX1、miRNA124-2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81.2%、80.5%和71.8%,在SCC组3种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均高达100.0%;细胞学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31,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9%和80.4%;FAM19A4、PAX1及miRNA124-2基因单独诊断HSIL+(HSIL和SCC)时,PAX1甲基化诊断HSIL+的效能最高,AUC为0.925,灵敏度为92.8%,特异度为87.3%;两两联合诊断时,FAM19A4与PAX1联合诊断HSIL+的AUC为0.930,灵敏度为95.7%,特异度为87.1%;FAM19A4与miRNA124-2联合诊断HSIL+,AUC为0.895,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85.7%;PAX1联合miRNA124-2诊断HSIL+,AUC为0.928,灵敏度为95.7%,特异度为89.1%;PAX1、FAM19A4及miRNA124-2基因甲基化联合诊断HSIL+,AUC为0.928,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1.8%。结论:FAM19A4、PAX1及miRNA124-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诊断宫颈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潜力成为宫颈病变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19A4 PAX1 miRNA124-2 甲基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李欢欢 李瑾 +1 位作者 王鹏飞 钟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氯金酸的还原剂与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rGO/CMC/AuNPs)复合物。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氯金酸的还原剂与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rGO/CMC/AuNPs)复合物。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rGO/CMC/AuNPs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以NaBH 4为供氢体时,复合物对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取代度为0.665的CMC对GO的还原性最强,得到了C/O比为3.97的rGO。在rGO/CMC/AuNPs复合物中,球形或准球形AuNPs均匀分布在rGO表面。rGO/CMC/AuNPs复合物对4-NP的催化还原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剂活性。取代度为0.456的CMC制备的rGO/CMC/AuNPs中AuNPs平均粒径为(54.7±13.3)nm,以其为催化剂时,30℃反应30 min,4-NP转化率可达到98.1%,反应速率常数可达0.1520 min^(-1),反应活化能E a为31.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纳米金 甲基 催化性能 4-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碘化锂双催化体系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
17
作者 王艳 肖慧萍 马叶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2,35,共6页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应用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碘化锂(Li I)双催化体系,以苯甲醇(BnOH)为引发剂,协同催化单体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PCL),并利用高温凝胶色谱仪、超导核磁共振仪和...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应用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碘化锂(Li I)双催化体系,以苯甲醇(BnOH)为引发剂,协同催化单体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PCL),并利用高温凝胶色谱仪、超导核磁共振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以甲苯作为溶剂,ε-CL浓度为2.0 mol/L,n(ε-CL)∶n(DBU)∶n(LiI)∶n(BnOH)=100∶1∶1∶1,25℃时反应40 min得到的聚合物性能最优,此时PCL产率为98.5%,数均分子质量为22.8 kg/mol,分散性指数为1.15;②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产物PCL的熔融温度为58.4℃,结晶温度为25.7℃;③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碘化锂双催化体系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机理为“单体-活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开环 1 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 碘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介质中咪唑-4-甲基亚胺基硫脲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家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32,共10页
目的碳钢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中,为解决碳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问题。方法以氨基硫脲和咪唑-4-甲醛为原料合成了Schiff碱化合物咪唑-4-甲基亚胺基硫脲(MIT),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及质谱(EI-MS)表征... 目的碳钢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中,为解决碳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问题。方法以氨基硫脲和咪唑-4-甲醛为原料合成了Schiff碱化合物咪唑-4-甲基亚胺基硫脲(MIT),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及质谱(EI-MS)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将MIT化合物作为H_(2)SO_(4)介质中碳钢的缓蚀剂,分别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及腐蚀形貌分析研究了其在0.5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通过吸附模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研究了MIT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MIT在H_(2)SO_(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效率随其添加量的增大而提高,随腐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下降,293 K下其在0.5 mol/L H_(2)SO_(4)溶液中的最佳质量浓度为240 mg/L,对应的缓蚀效率可达95.4%。MIT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电化学缓蚀机理可解释为“几何覆盖效应”。在碳钢表面的MIT分子吸附属于化学和物理混合吸附(△G_(ads)^(°)=-31.62 kJ/mol,293K),且服从Langmuir吸附定律。结论MIT可有效抑制碳钢在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MIT的合成既为H_(2)SO_(4)溶液中碳钢的腐蚀防护开发了一种有效方法,也为其他酸性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作用 硫酸介质 咪唑-4-甲基亚胺基硫脲 碳钢 电化学测试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扩链改性
19
作者 石甜甜 寇雪晨 +3 位作者 黄浩 赵玲 杨曙光 王韵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8-346,共9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与扩链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DR)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材料(PBAT/ADR)。考察了ADR在不同共混温度下对PBAT熔体流动速率、端羧基含量、凝胶含量、热性...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与扩链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DR)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可生物降解的材料(PBAT/ADR)。考察了ADR在不同共混温度下对PBAT熔体流动速率、端羧基含量、凝胶含量、热性能、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DR含量的增加,PBAT/ADR的熔体流动速率显著降低,当ADR与PBAT质量比为1.8∶100时,熔体流动速率符合工业生产要求。此外,随着温度升高,PBAT/ADR的端羧基含量明显减少,而凝胶含量显著增加,PBAT与ADR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了支化大分子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PBAT/ADR的结晶温度略有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均有所上升。加入ADR后,PBAT的黏弹性显著增强,内部形成支化交联结构,加工性能改变。相较于纯PBAT,PBAT/ADR的抗拉强度变大,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其中最大抗拉强度为19.2 MPa,断裂伸长率为10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低 可生物降解 熔融共混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型聚4-甲基-ε-己内酯的光交联网络合成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郎思睆 肖艳 +2 位作者 李进杰 刘晏辛 郎美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73,共7页
采用季戊四醇(PE)引发4-甲基-ε-己内酯(MeCL)单体开环聚合,得到一系列具有四臂拓扑结构的星型聚4-甲基-ε-己内酯(PMCL),再以丙烯酰氯对PMCL末端羟基进行双键化改性,得到端基双键化星型预聚物,该预聚物与光引发剂混合后可在紫外照射下... 采用季戊四醇(PE)引发4-甲基-ε-己内酯(MeCL)单体开环聚合,得到一系列具有四臂拓扑结构的星型聚4-甲基-ε-己内酯(PMCL),再以丙烯酰氯对PMCL末端羟基进行双键化改性,得到端基双键化星型预聚物,该预聚物与光引发剂混合后可在紫外照射下交联成型。通过1 HNMR、GPC和旋转流变仪表征了PMCL预聚物的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质。研究表明:成功制备了PMCL预聚物,聚合反应可控,且通过改变臂长可调节预聚物的流变特性。此外,随着预聚物臂长的增加,交联样品的模量下降但断裂伸长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己内酯 拓扑结构 光交联 拉伸性能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