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草酸乙二醇酯-co-琥珀酸乙二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柳明珠 郭宏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65,共5页
采用熔融缩合聚合的方法 ,在醇、酸等摩尔比的前提下 ,琥珀酸与草酸的摩尔比为 1/ 2 2 ,催化剂为 0 .2 5 % (质量 ) ,热稳定剂为 0 .0 1% (质量 ) ,分阶段升温反应 ,制得了高分子量 ( Mw=5 .7× 10 5)的聚 (草酸乙二醇酯 - co-琥... 采用熔融缩合聚合的方法 ,在醇、酸等摩尔比的前提下 ,琥珀酸与草酸的摩尔比为 1/ 2 2 ,催化剂为 0 .2 5 % (质量 ) ,热稳定剂为 0 .0 1% (质量 ) ,分阶段升温反应 ,制得了高分子量 ( Mw=5 .7× 10 5)的聚 (草酸乙二醇酯 - co-琥珀酸乙二醇酯 )。实验结果表明 ,该脂肪族聚脂不仅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 ,而且在相容剂的作用下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乙二醇-co-琥珀酸乙二醇) 合成 性能 研究 草酸 琥珀酸 乙二醇 熔融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在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娇婷 林乐迎 +1 位作者 黄浩 罗国安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以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为载体,研究其对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理化性质、体外溶出度的影响,为蛇床子素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法(XRD)对... 目的以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为载体,研究其对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理化性质、体外溶出度的影响,为蛇床子素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法(XRD)对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结果固体分散体的DSC、XRD图谱与原料药及其物理混合物均不同,蛇床子素-TPGS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均高于原药,30 min累积溶出度:原料药26.0%,固体分散体94.0%,固体分散体的溶出率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蛇床子素-TPGS形成了低共熔物,以TPGS作为蛇床子素的载体,可加速其体外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 固体分散体 溶出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及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胜利 何丹 +2 位作者 钟萌 杨梅 张景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考察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方法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考察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在不同肠段... 目的考察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方法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考察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游离药物的2.13、2.61倍;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0.84、1.77、1.48、4.99倍,有效渗透率(Peff)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1.56、2.06、2.82、7.17倍。结论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有良好的促吸收效果,并能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 药代动力学 在体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巩凯 王理国 陈敬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2-657,共6页
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由维生素E经两步酯化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1000(PEG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以离子液体1-(N',N'-二甲胺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助溶剂、维生素E与琥珀酸酐摩尔比为1∶1.2,在80℃... 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由维生素E经两步酯化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1000(PEG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以离子液体1-(N',N'-二甲胺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助溶剂、维生素E与琥珀酸酐摩尔比为1∶1.2,在80℃条件下反应4 h,维生素E琥珀酸酯(TAS)的产率为90%。以1-丙磺酸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甲苯为反应体系,TAS与PEG1000摩尔比为1∶2,在100℃下反应5 h,PEG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收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绿色催化 维生素E琥珀酸 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米托蒽醌前药胶束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雅晗 平其能 宗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为了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疗效,将米托蒽醌(MTO)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通过丁二酸连接臂化学键合形成前体药物(TPGS-MTO)。该前药在水中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HPLC测定MTO的载药量为(18.61±0.24)%;粒径电位仪测得的胶... 为了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疗效,将米托蒽醌(MTO)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通过丁二酸连接臂化学键合形成前体药物(TPGS-MTO)。该前药在水中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HPLC测定MTO的载药量为(18.61±0.24)%;粒径电位仪测得的胶束粒径为(25.61±0.92)nm,多分散指数PDI为0.22±0.04,Zeta电位为-(3.98±0.09)m V;透射电镜(TEM)显示胶束为均匀的类球形结构;体外生理环境下24 h内粒径无明显变化;体外研究显示胶束在生理条件下无突释现象,24 h释放量为9.04%,随着p H降低,释放速率加快;细胞摄取实验表明,TPGS-MTO胶束可有效促进MCF-7细胞对药物的摄取,6 h的摄取量较MTO溶液提高1.18倍。MTT法结果显示,胶束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CF-7/MDR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尤其对耐药株细胞,TPGS-MTO表现出优于MTO的抑制效果。TPGS-MTO有望开发为一种水溶性抗肿瘤前药制剂,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 米托蒽醌 前药 胶束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被siRNA的叶酸改性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嫚嫚 程勇 +4 位作者 饶鹏 张贵阳 刘昊 肖雷 刘加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65-1871,共7页
目的构建可以稳定负载并有效释放siRNA的叶酸改性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FA-TPGS)纳米材料并观测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毒性和剪切型X-框结合蛋白1(XBP1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FA-TPGS与罗丹明B(RhB)标记的XBP1 siRNA按... 目的构建可以稳定负载并有效释放siRNA的叶酸改性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FA-TPGS)纳米材料并观测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毒性和剪切型X-框结合蛋白1(XBP1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FA-TPGS与罗丹明B(RhB)标记的XBP1 siRNA按照5∶1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包被XBP1 siRNA的纳米复合物(FT@XBP1)。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对FT@XBP1表征,同时计算XBP1 siRNA从FT@XBP1纳米载体中释放的药量。应用扫描电镜(SEM)、CCK-8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FT@XBP1的细胞毒性,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T@XBP1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XBP1s的抑制作用。结果FA-TPGS与siRNA具有良好的结合作用,其中FT@XBP1的平均粒径为(200±20)nm。相对释放结果提示,酸性环境(pH 5.0)有利于siRNA从FT@XBP1中释放。CCK-8和凋亡实验均显示,FT@XBP1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较小,且FT@XBP1处理可显著抑制RAW264.7中XBP1s蛋白的表达(P<0.001)。结论叶酸修饰的TPGS纳米载体可有效包载XBP1 siRNA,抑制巨噬细胞XBP1s表达且细胞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 SIRNA 巨噬细胞 X-框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玉洁 刘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通过地塞米松体内给药建立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模型,普通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并统计凋亡率,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定性定量研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1000VE琥珀酸酯(TPGS)对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TPGS能够抑制地塞米松诱导... 通过地塞米松体内给药建立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模型,普通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并统计凋亡率,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定性定量研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1000VE琥珀酸酯(TPGS)对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TPGS能够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降低凋亡率,该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在低浓度(1倍需要量和5倍需要量)下最为显著,当浓度升高至10倍需要量和20倍需要量时,凋亡率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1 000维生素E琥珀酸 地塞米松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皂皮皂素微乳液的制备、表征及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奇晏 林诗叶 +3 位作者 米亚妮 钱跃威 滕慧 陈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15,共7页
选用毒性小、刺激性低且有P-糖蛋白抑制剂作用的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和乳化效果强的天然植物化合物皂皮皂素(quillaja saponin,QS),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复配... 选用毒性小、刺激性低且有P-糖蛋白抑制剂作用的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和乳化效果强的天然植物化合物皂皮皂素(quillaja saponin,QS),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复配为乳化剂,再以油酸乙酯为油相,异丙醇为助乳化剂,配制TPGS-QS微乳液。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测定仪观察微乳液液滴形貌、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结果:TPGS-QS微乳液具体配制方法为m(油酸乙酯)∶m(质量分数0.02%TPGS溶液)∶m(质量分数1.5%QS溶液)∶m(RH40)∶m(异丙醇)=30∶6.6∶6.6∶39.4∶17.5,所用溶液均以纯水配制。该微乳液外观淡黄、澄清、透明,流动性强,液滴呈均一规则的圆球形,为O/W型乳液,微乳液平均粒径为(48.89±0.08)nm,Zeta电位为(-4.513±0.564)mV。为验证TPGS-QS微乳液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测定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及其对HepG2和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现该微乳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半抑制质量浓度为67.15 mg/mL,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几乎不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甚至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对细胞有增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 皂皮皂素 微乳液 抗氧化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勇 吴春红 +3 位作者 冯增国 刘凤香 张爱英 王连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6-381,共6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分布 ,多分散性指数低于 1 .70 .1 3C NMR谱结果表明 ,随 PCT摩尔分数 ( x PCT)从 1 0 %增至 60 % ,PBT平均序列长度由 4.0 2降到 1 .41 ;而 PCT平均序列长度则由 1 .1 7升至 2 .5 0 ,二者呈无规分布 .受硬段平均序列长度及结晶能力影响 ,硬段熔点及结晶度在 x PCT为 2 0 %~ 3 0 %处均达到最小值 ,可能是硬段间形成共晶所致 .TGA分析显示 ,引入芳香族聚酯组分 PCT确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测试说明 ,降低结晶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延伸率 ,相反 ,则有助于增强弹性模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b-乙二醇 嵌段共 合成 结构表征 熔融缩 力学性能 热分析 序列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酯硫酸钠的合成及分散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晓丹 杨效益 +3 位作者 李萍 郭朝华 李建波 李全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9-454,共6页
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1000和三氧化硫等为原料合成了分散剂琥珀酸酯硫酸钠(MAPEG1000-OSO3Na),并用该分散剂将硫酸钡配成悬浮液。采用FTIR,TEM等方法分析了分散剂的结构及分散性能,考察了合成分散剂的适宜条件、配制悬浮液的适宜条件、... 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1000和三氧化硫等为原料合成了分散剂琥珀酸酯硫酸钠(MAPEG1000-OSO3Na),并用该分散剂将硫酸钡配成悬浮液。采用FTIR,TEM等方法分析了分散剂的结构及分散性能,考察了合成分散剂的适宜条件、配制悬浮液的适宜条件、悬浮液的粒径分布及形貌。实验结果表明,MAPEG1000-OSO3N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SO3)∶n(MAPEG1000)=2.6∶1、反应温度60℃、三氧化硫浓度6%(φ),反应时间25 min。采用MAPEG1000-OSO3Na配制分散性较好的硫酸钡悬浮液时,其适宜条件为:p H=8,MAPEG1000-OSO3Na含量10%(w)。MAPEG1000-OSO3Na的加入能够改善硫酸钡颗粒的团聚现象,未加分散剂时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380μm,当MAPEG1000-OSO3Na含量为8%(w)时,硫酸钡颗粒平均粒径为1.97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乙二醇 三氧化硫 琥珀酸硫酸钠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酯磺酸盐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伏益 葛赞 +3 位作者 史立文 毛雪彬 雷小英 钟凯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161,192,共7页
用月桂酸与聚乙二醇-400进行酯化反应,酯化产物顺酐化再与亚硫酸钠进行磺化反应生成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琥珀酸酯磺酸盐。采用FT-I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乳液粒径、表面张力、接触角、发泡力、抑菌性能进行检测;将合成产物应用于皮... 用月桂酸与聚乙二醇-400进行酯化反应,酯化产物顺酐化再与亚硫酸钠进行磺化反应生成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琥珀酸酯磺酸盐。采用FT-I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乳液粒径、表面张力、接触角、发泡力、抑菌性能进行检测;将合成产物应用于皮革加脂处理,利用SEM观察皮革加脂前后的微观状态和形貌,并测试皮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琥珀酸酯磺酸盐的乳液粒径为4.77 μm,Zeta电位为97.26 mV,泡沫体积为646 mL,临界胶束浓度(cmc)为8.59×10^(-4) mol/L,接触角为63.1°;其对黑曲霉、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色葡萄球菌较为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20和15 g/L;SEM结果表明,加脂后皮革的纤维束更细小,纤维间距变大;皮革抗张强度从22.07 MPa提高至28.24 MPa,断裂伸长率从64.7%降至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磺酸盐 月桂酸 乙二醇 抑菌性能 皮革加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诚 梁琨 +2 位作者 安叡 王新宏 尤丽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2-498,共7页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透射电镜和粒径仪进行表征,超滤离心法测定包封率。MTT法评价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毒活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平均粒径1...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透射电镜和粒径仪进行表征,超滤离心法测定包封率。MTT法评价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毒活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平均粒径126.7 nm,PDI 0.182,Zeta电位-10.1 mV,包封率78.8%,载药量18.38%。其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IC_(50)为0.034μmol/mL。结论与TPGS未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相比,该方法制备的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粒径更小,稳定性更好,包封率更高,而且具有更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 脂质体 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TPGS) 制备 体外抗肿瘤活性 人肝癌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勇林 王梦元 +4 位作者 姚军善 刘超 叶妮雅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98,110,共5页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无规共聚,合成二元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然后,在催化剂BF3/Et2O的作用下,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的环氧基团开环,与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mPEG)发生接枝(grafting-onto)反应,获得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的特点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可控性好,后修饰反应获得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效率高,为研究接枝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 (甲基丙烯酸甲-co-甲基丙烯酸环氧丙) 单甲氧基封端的乙二醇 两亲性梳型接枝共物P(MMA-co-GMA)-g-m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经合成气制可降解聚乙醇酸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叶林敏 黄乐乐 +2 位作者 段新平 袁友珠 谢素原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自2009年以来,煤经合成气制乙二醇产业在我国迅速扩张,预计到2022年,我国煤制乙二醇总产能将增至1368万t/a。日渐成熟的煤制乙二醇技术进一步带动了煤经合成气制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乙醇酸的技术发展,即将煤制乙二醇技术中的草酸二甲酯选... 自2009年以来,煤经合成气制乙二醇产业在我国迅速扩张,预计到2022年,我国煤制乙二醇总产能将增至1368万t/a。日渐成熟的煤制乙二醇技术进一步带动了煤经合成气制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乙醇酸的技术发展,即将煤制乙二醇技术中的草酸二甲酯选择性加氢为乙醇酸甲酯,再经聚合反应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聚乙醇酸既定位为聚酯行业的高端产品,也用于生产可完全降解聚酯制品,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材料,在“限塑令”实施的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和需求空间,因此,开展煤经合成气制可降解聚乙醇酸这一分支技术的研发,对丰富煤制乙二醇产业的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煤经合成气制可降解聚乙醇酸技术的研发进展,论述了草酸二甲酯选择性加氢制乙醇酸甲酯单体和乙醇酸甲酯聚合制聚乙醇酸的技术原理,以及该技术路线的工程设计方案和可行性。对于乙醇酸甲酯单体的合成,其技术关键在于通过设计和调整催化剂的结构、组分以及优化反应条件,实现草酸二甲酯的高转化率和乙醇酸甲酯的高选择性。对于乙醇酸甲酯制聚乙醇酸,目前主要有2种工艺技术,即以乙醇酸甲酯为原料或经乙醇酸的直接缩聚法和经乙交酯的开环聚合法。聚合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聚乙醇酸的产品质量:直接缩聚法生成低分子量的聚乙醇酸,开环聚合法可以生成高分子量的聚乙醇酸。发展煤经合成气制可降解聚乙醇酸技术,将有利于我国煤制乙二醇产业的发展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酸 乙醇酸甲 草酸二甲 可降解 煤制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爱婷 鄢丹 齐宪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考察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两种包载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聚合物胶束:普通胶束(DSPE-mPEG2000-Micelles,DM)和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 目的考察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两种包载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聚合物胶束:普通胶束(DSPE-mPEG2000-Micelles,DM)和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1000)的聚合物胶束(TPGS1000/DSPE-mPEG2000-Micelles,TDM)。评价胶束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尾静脉注射4T1/Luc细胞建立小鼠肺转移模型,评价胶束治疗后的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和结节数量。结果所制备的载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包封率>85%,载药量约为3%,粒径约为20 nm,zeta电位约为-4 mV,且TDM包封率和载药量更高,粒径更小。两种聚合物胶束均可降低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减少肺部结节数量,且TDM作用更强。结论含TPGS1000的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TDM具有较好的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 合物胶束 乳腺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和醇改性可降解PET的合成表征和对比 被引量:9
16
作者 姚雅文 兰建武 +2 位作者 石坤 黄夏 贺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5,共6页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1,6–己二酸(AA)、1,6–己二醇(HG)和乙二醇(EG)为原料,将结构相近的AA和HG分别引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合成了可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己二酸乙二醇酯(PEA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1,6–己二酸(AA)、1,6–己二醇(HG)和乙二醇(EG)为原料,将结构相近的AA和HG分别引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合成了可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己二酸乙二醇酯(PEA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PHET),对比相似结构酸和醇对PET性能影响差别。采用乌式黏度计对PEAT和PHET的特性黏度进行了测试,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失重(TG)分析对其化学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对比,通过酶降解,检测PEAT和PHET的可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地合成了PEAT与PHET,且其为无规共聚物。AA和HG的加入,使聚酯的熔点和热分解温度有所降低,而且与PET相比,可降解性能明显提高。对比PEAT和PHET可知,PHET的热稳定性略优,可降解性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己二酸乙二醇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对苯二甲酸己二醇 熔融缩 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PLGA-TPGS纳米粒处方筛选及体外稳定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红 高萌 +5 位作者 关欣 董浩 董仁超 丛中笑 张成鸿 田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制备槲皮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QPTN)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QPTN进行体外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单一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主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乳化剂TPGS溶液浓...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制备槲皮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QPTN)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QPTN进行体外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单一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主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乳化剂TPGS溶液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QPTN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在单一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并制备6批QPTN。通过影响因素、加速、长期实验考察其中3批QPTN的体外稳定性。结果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及工艺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为3∶10,TPGS溶液的浓度为0.05%,超声功率为200 W时超声6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6批QPTN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55.4±2.7)nm、(21.6±1.5)%和(93.7±2.9)%。体外稳定性实验中,QPTN在影响因素、加速、长期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确定了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和工艺,自制QPTN粒径较小,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体外显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纳米粒 乳酸羟基乙酸共物-维生素E乙二醇1000琥珀酸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放与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18
作者 张宇 尹庆水 +2 位作者 周初松 蒋刚彪 张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68-1572,共5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Chitosan-Polyethlyene glycols-Succinate,CH/PEG-SA)丝裂霉素C(MM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与体内防粘连效果。方法自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丝裂霉素C薄膜(CH/PEG-SA/MMC),体外释药测定药物释放浓度... 目的研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Chitosan-Polyethlyene glycols-Succinate,CH/PEG-SA)丝裂霉素C(MM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与体内防粘连效果。方法自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丝裂霉素C薄膜(CH/PEG-SA/MMC),体外释药测定药物释放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探讨膜片结构与释药的关联性;置入SD大鼠脊柱背侧治疗4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免疫组化、组织学检查比较,观察该释药系统对硬膜外瘢痕的治疗作用。结果MMC液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593x3-2.563x2+25.944x-0.236,确定系数为1.000。药物缓释膜片中MMC均能从膜片向PBS液中扩散。释放量逐渐增加,于第12天时维持释放量达最大,为14.9616μg/ml,于第18、32天出现两次释放高峰,分别为14.4824μg/ml和11.4092μg/ml,明显高于成纤维细胞50%抑制率质量浓度(ID50,10.4713μg/l)。其余时间以较低浓度间断释放维持,且释放量逐渐减少,于第60天3周累积释放量为0.1793μg/ml,直至药物释放完全。不同膜片组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2.085、P=0.000)。CH/PEG-SA/MMC膜释药系统可明显抑制硬膜外瘢痕的含量,并可促进瘢痕规则排列,减少术后瘢痕增生压迫脊髓及神经根的机会。结论本实验提高膜片的柔韧性,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成膜性更好更有效地避免药物突释,保持一定时间的药物释放。该膜片能有效地减少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抑制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一种预防瘢痕粘连的良好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琥珀酸 丝裂霉素C 复合材料 药物释放系统 瘢痕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A载药微囊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侃 张琰 +1 位作者 苄卿卿 郎美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4-370,共7页
采用复乳法-液中干燥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牛血清蛋白(BSA)的聚乙二醇-b-聚(6-(乙酸苄酯)-ε-己内酯-co-ε-己内酯(PEBCL)微囊。分别研究了聚合物结构以及制备条件对微囊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载药微囊在pH=7.4的磷酸盐... 采用复乳法-液中干燥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牛血清蛋白(BSA)的聚乙二醇-b-聚(6-(乙酸苄酯)-ε-己内酯-co-ε-己内酯(PEBCL)微囊。分别研究了聚合物结构以及制备条件对微囊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载药微囊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研究表明:微囊的平均粒径13~30μm,微囊对BSA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最高可以达到14.18%和75.90%,药物的释放行为可控,PEBCL微囊作为蛋白质类药物载体有望在临床上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乙酸苄)-ε-己内 乙二醇-b-(6-(乙酸苄)-ε-己内-co-ε-己内) 复乳法-液中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酚及其衍生物保护自由基诱导的生物大分子损伤和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静静 田丹丹 +1 位作者 高玉星 肖春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44-152,共9页
本研究对比了生育酚(tocopheryl,VE)、生育酚琥珀酸酯(α-tocopheryl succinate,α-TOS)、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对自由基诱导的蛋白质、脂质、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 本研究对比了生育酚(tocopheryl,VE)、生育酚琥珀酸酯(α-tocopheryl succinate,α-TOS)、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对自由基诱导的蛋白质、脂质、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TPGS对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明显,α-TOS次之,VE效果最弱。α-TOS、TPGS均能显著降低Hep G2细胞存活率(P<0.05),其中TPGS效果更佳,而VE对HepG2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这可能是由于两亲性的TPGS疏水端吸附在生物大分子表面,亲水端在缓冲液中充分伸展,形成较大的空间位阻,保护生物大分子免受自由基攻击;同时,更好的水溶性使TPGS更易透过生物膜,提高了其在Hep G2细胞内的有效浓度。本研究可为生育酚衍生物应用于健康营养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生育酚琥珀酸 生育酚乙二醇1000琥珀酸 生物大分子 HEP 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