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拓扑结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性能
1
作者 殷杰 韩翎 +3 位作者 王珅 贾雪飞 张龙贵 祝桂香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通过溶液流延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拓扑结构带支链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Kx)薄膜,利用^(1)H NMR、GPC、TG、DSC、XRD、流变测试等方法对PBST-Kx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支化剂的引入不会影响PBST-Kx分... 通过溶液流延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拓扑结构带支链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Kx)薄膜,利用^(1)H NMR、GPC、TG、DSC、XRD、流变测试等方法对PBST-Kx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支化剂的引入不会影响PBST-Kx分子链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但随支化剂官能度的增加,PBST-Kx的支链数增加,Mn呈减小的趋势,分子量分布变宽。支化结构的引入增加了PBST-Kx的熔体黏度,使其具有更高的弹性和更长的松弛时间,且随着支化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支化度的增加,PBST-Kx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丁二酸丁二醇-对二甲酸丁二醇) 支化剂 熔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50改性的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镁/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孟祥亮 武钰铃 +1 位作者 曹成林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7,共6页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gO/Ag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基质中制备改性PBST/MgO/Ag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进...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gO/Ag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基质中制备改性PBST/MgO/Ag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纳米粒子与PBST基质的相容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显著提高。此外,复合薄膜还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B)的抑菌率均超过99%。在保鲜实验,使用3%改性抗菌剂所制复合膜(K5-PMA-3)包裹的樱桃番茄的质量损失率仅为5.6%。所有这些性能表明,制备的生物膜作为食品包装薄膜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对二甲酸丁二醇 氧化镁 表面改性 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淀粉材料迁移物的体外肾毒性
3
作者 王旭锴 陈聪颖 +4 位作者 让一峰 肖雪蔓 李银焕 王俊明 柳春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94,共12页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迁移物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sirtuin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l alpha,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介导的肾脏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迁移物能够增加HK-2细胞的肾脏损伤分子1质量浓度,升高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抗氧化因子水平。同时,迁移物能够上调HK-2细胞p-AMPK/AMPK比值,下调p-mTOR/mTOR比值和SIRT1、PGC-1α、NRF1、TFAM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PBAT-改性淀粉材料在接触不同种类食品模拟液时,其迁移物会诱发HK-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并且可能通过AMPK通路介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肾损伤,从而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改性淀粉共混材料 迁移物 肾损伤 氧化应激和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镁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张佳宁 郭睿劼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6,261,共5页
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基体,纳米氧化镁(MgO NPs)为抗菌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BST/MgO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了MgO NPs对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汽透过率(WVP)、氧气透过... 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基体,纳米氧化镁(MgO NPs)为抗菌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BST/MgO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了MgO NPs对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汽透过率(WVP)、氧气透过率(OTR)和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 NPs的加入改善了PBST基体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与PBST薄膜相比,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3.7%和32.2%,水蒸汽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降低了28.1%和23.6%,并具有良好的紫外阻隔性能。当MgO NPs质量含量为5%时,复合膜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对二甲酸丁二醇 纳米氧化镁 溶剂挥发法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醇酯流变性能研究
5
作者 裴婷婷 梁日辉 +2 位作者 卜雯玥 杨中开 赵国樑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22,39,共6页
有色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后,与甲醇(MeOH)酯交换并脱色提纯,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再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BHBT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得到双甲基碳酸丁二醇... 有色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后,与甲醇(MeOH)酯交换并脱色提纯,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再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BHBT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得到双甲基碳酸丁二醇酯(BMBC),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出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酯(clr-PBCT)共聚酯。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分别对clr-PBCT60和clr-PBCT70的熔融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2种clr-PBCT共聚酯的熔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征;当剪切速率小于1100 s^(-1)时,clr-PBCT60的可纺性要优于clr-PBCT70;二者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且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其粘流活化能(ΔE_(η))则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且clr-PBCT60共聚酯的ΔE_(η)明显低于clr-PBCT70;当剪切速率小于1100 s^(-1)时,clr-PBCT60样品熔体的结构黏度指数低于clr-PBCT70样品,剪切速率增大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有色纺织品 再生无色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碳酸丁二醇 流变性能 粘流活化能E_(η) 结构黏度指数(Δ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松香增容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6
作者 钱裕洁 王文刚 +4 位作者 皮秋月 王艳红 侯秀良 徐荷澜 刘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62,共11页
以聚合松香(PR)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LA/PBAT)共混纤维。采用拉伸试验、微观结构、热分析和流变测试分析评估了熔体和纤维的物化性能。PR的引入使得PBAT和PLA的玻璃... 以聚合松香(PR)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LA/PBAT)共混纤维。采用拉伸试验、微观结构、热分析和流变测试分析评估了熔体和纤维的物化性能。PR的引入使得PBAT和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融温度降低,促进了PBAT相的均匀分散,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增强了PBAT的非均相成核效应,提高了PLA的结晶温度,并在30%PR时观测到了直径小于2μm的微纤结构。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共混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与断裂强度均得到显著提升,断裂伸长率最多提高了近600%,同时断裂强度不仅得到了保留,还提升了2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己二酸丁二醇-对二甲酸丁二醇) 合松香 增容 共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丙三醇改性玉米淀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7
作者 杜云婷 王妤鑫 +2 位作者 邹金成 杨贞旋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1,共9页
为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淀粉(C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以氯化锂(LiCl)和丙三醇(Gly)构建新型复合改性剂,提出了一步共混制备改性CS/PBAT共混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 为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淀粉(C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以氯化锂(LiCl)和丙三醇(Gly)构建新型复合改性剂,提出了一步共混制备改性CS/PBAT共混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力学性能测试等考察了复合改性剂中LiCl对淀粉的作用效果,探究了复合改性剂对CS/PBAT共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ly/LiCl复合改性剂中LiCl的引入能够增强改性剂与淀粉羟基和PBAT酯基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进一步破坏淀粉的氢键和颗粒结构,从而降低CS/PBAT的结晶度,改善淀粉与PBAT的相容性,提高共混材料的韧性、耐水性和降解性能,表现出比单纯丙三醇改性更好的作用效果。采用Gly和LiCl质量比10:1的复合改性剂,在CS和PBAT质量比为50:75时改性CS/PBAT共混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断裂伸长率从改性前的21.9%提高到了271.7%,拉伸强度从改性前的13.4 MPa变为10.8 MPa,下降不大,显示出良好的改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 共混材料 氯化锂 丙三醇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的层状受限分布实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性能同步增强
8
作者 向阳 程慧强 +1 位作者 吴宏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9,共8页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共混物具有高表面硬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PC和PBT在阻燃体系上的差异导致共混物阻燃改性效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同步增强...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共混物具有高表面硬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PC和PBT在阻燃体系上的差异导致共混物阻燃改性效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同步增强。文中采用层叠复合挤出加工制备了PC/PBT交替层状共混物,调控不同阻燃剂在交替层状共混物基体中的层状受限分布,实现了共混物阻燃性能大幅提高的同时力学性能同步增强,成功解决了PC/PBT传统共混物在高阻燃和高强度、高韧性间的矛盾。研究表明,交替层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了48.1 MPa和15.8 kJ/m2,相较传统共混物分别提高了139.7%和89.7%,而且其阻燃等级达到了UL-94 V-0(1.5 mm),峰值放热率降低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共混物 阻燃 受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联噻唑-4,4′-二甲酸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改性及其性能
9
作者 罗昱嵩 王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5-1571,共7页
以1,4-丁二酸(SA)、1,4-丁二醇(BDO)和2,2′-联噻唑-4,4′-二甲酸二乙酯(BTDC-Et)为原材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BTDC-Et摩尔分数的聚丁二酸/2,2-联噻唑(E)-4,4-二甲酸(B)-丁二醇酯(S)(PBEBS)。通过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 以1,4-丁二酸(SA)、1,4-丁二醇(BDO)和2,2′-联噻唑-4,4′-二甲酸二乙酯(BTDC-Et)为原材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BTDC-Et摩尔分数的聚丁二酸/2,2-联噻唑(E)-4,4-二甲酸(B)-丁二醇酯(S)(PBEBS)。通过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凝胶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采用压差法气体渗透等技术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当SA、BDO和BTDC-Et的投料摩尔比为1∶2.5∶0.1时,PBEBS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达到4.1×10^(4),材料由脆性塑料转变为韧性塑料;同时,与PBS相比,阻隔性能提升了80倍。此外,PBEBS共聚酯的热稳定性随BTDC-Et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升高,分解温度T_(d,5%)由295℃升高至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联噻唑-4 4′-二甲酸 丁二酸丁二醇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钛催化剂上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孝恒 陈伟 +3 位作者 祝桂香 吕静兰 张艳霞 张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稀土-钛复合物为催化剂,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丁二醇和1,4-丁二酸为单体,制备了-系列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酯。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稀土-钛复合物为催化剂,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丁二醇和1,4-丁二酸为单体,制备了-系列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酯。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示差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了该系列共聚酯的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并对它们的宏观力学性能及生物降解性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实验结果表明,在共聚酯中当脂肪族单元的摩尔分数为60%~80%时,共聚酯具有较好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具有-定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催化剂 脂肪-芳香共 生物降解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丁二酸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耐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戚加磊 姚超 +3 位作者 左士祥 沈锐其 叶义风 桂豪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0,共9页
利用表面改性钛酸钾晶须(MPTW),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基复合材料,分析了MPTW的表面性质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聚合特性、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TW能与... 利用表面改性钛酸钾晶须(MPTW),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基复合材料,分析了MPTW的表面性质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聚合特性、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TW能与PBT发生原位化学接枝,促进MPTW在PBT基体中的分散,并模糊相界面;原位接枝的MPTW对PBT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影响PBT的半结晶时间。当MPTW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其中拉伸强度较纯PBT提高2倍,而冲击强度是纯PBT的3倍。同时,MPTW的添加明显提高了PTW的耐摩擦磨损性能。总体而言,制备的高强耐磨PBT复合材料,在工程塑料结构件、机械传动零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钾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结晶行为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纬编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晨曦 万爱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管理能力这5个指标进行测试,探究织物组织结构和单丝线密度对织物厚度、面密度、孔隙率及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在表征5个单项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聚类分析对这13款纬编单面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单丝线密度、孔隙率以及面密度与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显著相关;组织结构为平纹、单面提花(1)和单珠地网眼的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较好,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运动休闲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单面T恤面料 热湿舒适性 透气性 透湿率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选择性分布增韧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材料
13
作者 李桂丽 冯巧 +6 位作者 陈树芳 尹田欣 何彝昕 谢丹 毛辰静 邵春光 高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9,共7页
采用碳纳米管(CNTs)来调控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的微结构和宏观性能,探究了CNTs添加量对PLA/PBAT共混物结晶行为、相形貌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润湿理论量化分析了CNTs选择性分布的原因,探讨了C... 采用碳纳米管(CNTs)来调控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的微结构和宏观性能,探究了CNTs添加量对PLA/PBAT共混物结晶行为、相形貌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润湿理论量化分析了CNTs选择性分布的原因,探讨了CNTs增韧PLA/PBAT共混材料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CNTs选择性分布在PBAT中,显著增大了PBAT相的粒径,使共混材料相形貌粗化,暗示CNTs不具备增容作用;提高CNTs的添加量,共混材料拉伸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大幅提升;CNTs的质量分数为1%时,PLA/PBAT/CNTs试样的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与未添加CNTs的PLA/PBAT试样相比提高了2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碳纳米管 选择性分布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共聚物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的序列结构及结晶性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郭宝华 丁慧鸽 +2 位作者 徐晓琳 徐军 孙元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12-2316,共5页
制备了高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并通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无规共聚调节其生物可降解性及力学性能 ,得到了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不同生物降解速度的一系列共聚物 ,并对共聚物序列结构、热力学性能、结晶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 制备了高分子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并通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无规共聚调节其生物可降解性及力学性能 ,得到了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不同生物降解速度的一系列共聚物 ,并对共聚物序列结构、热力学性能、结晶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 ,PBS和 PBT分别结晶 .共聚物的结晶熔点符合无规共聚物的 Flory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序列结构 结晶性 缩合 丁二酸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热塑性淀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6
15
作者 潘宏伟 郎贤忠 +3 位作者 赵岩 张也 张会良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2-137,共6页
马来酸酐(MA)作为增容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热塑性淀粉(TPS)共混获得PBAT/MTPS共混物,并制备了吹塑薄膜。通过红外表征、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研究了共混体系及薄膜的分子之间相... 马来酸酐(MA)作为增容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热塑性淀粉(TPS)共混获得PBAT/MTPS共混物,并制备了吹塑薄膜。通过红外表征、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研究了共混体系及薄膜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热性能、表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MA能促使PBAT与TPS共混体系发生酯交换反应,PBA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提高,淀粉的粒径明显降低,拉伸强度比PBAT/TPS提高,获得了性能优良的生物降解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 热塑性淀粉 吹塑薄膜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酯化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晓慧 付志峰 +2 位作者 石艳 史君 陈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3-1278,共6页
采用直接酯化法,以对苯二甲酸(PTA)、己二酸(AA)和1,4-丁二醇(BG)为原料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PBAT)。实验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一催化剂A(醋酸锑)复合催化剂的活性高于钛酸四丁... 采用直接酯化法,以对苯二甲酸(PTA)、己二酸(AA)和1,4-丁二醇(BG)为原料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PBAT)。实验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一催化剂A(醋酸锑)复合催化剂的活性高于钛酸四丁酯催化剂;在n(PTA+AA)1n(BG)=1.40:1、酯化温度180~190℃,缩聚温度270~275℃的条件下,可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PBAT,且副反应少;所合成的PBAT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且维卡软化点和熔体流动指数较高,有利于后加工;^1H NMR表征结果显示,PBAT中的n(PTA):n(AA)与投料比中的n(PTA):n(AA)接近;通过堆肥实验证实了所合成的PBAT是一种降解性能良好的共聚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 1 4-丁二醇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勇 吴春红 +3 位作者 冯增国 刘凤香 张爱英 王连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6-381,共6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o-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 ) -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PBCG) ,用 NMR,GPC,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GPC分析显示 ,共聚物分子量均具有较为对称的单峰分布 ,多分散性指数低于 1 .70 .1 3C NMR谱结果表明 ,随 PCT摩尔分数 ( x PCT)从 1 0 %增至 60 % ,PBT平均序列长度由 4.0 2降到 1 .41 ;而 PCT平均序列长度则由 1 .1 7升至 2 .5 0 ,二者呈无规分布 .受硬段平均序列长度及结晶能力影响 ,硬段熔点及结晶度在 x PCT为 2 0 %~ 3 0 %处均达到最小值 ,可能是硬段间形成共晶所致 .TGA分析显示 ,引入芳香族聚酯组分 PCT确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测试说明 ,降低结晶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断裂延伸率 ,相反 ,则有助于增强弹性模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对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b-乙二醇 嵌段共 合成 结构表征 熔融缩 力学性能 热分析 序列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英 姜敏 +4 位作者 孙长江 张强 付志鹏 徐蕾 周光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2-1027,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探究了制备PEF/PBS共混物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共混温度、共混时间、螺杆转速、共混比例对PEF/P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热失重、...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探究了制备PEF/PBS共混物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共混温度、共混时间、螺杆转速、共混比例对PEF/P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热失重、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其热性能和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BS的含量为15%、共混温度为230℃,共混时间为90 s、螺杆转速为150 r/min时,为最佳共混制备条件,此时相容性最好,热性能良好,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最大,冲击强度相对纯PEF提高了6倍,拉伸强度提高了近20%,从而大幅提高了PEF的冲击强度,有效地增强了PEF的抗冲击韧性。这些工作为这一生物基聚酯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二甲酸乙二醇 丁二酸丁二醇 共混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等温结晶行为及等温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思思 庞素娟 +1 位作者 徐鼐 潘莉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44,共7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80/20)共混物,对其等温结晶行为、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和维卡软化点(VST)进行研究。并在110℃时,利用等温热处理控制样品的结晶度,研究结晶度对样品拉伸韧性和VST的影...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80/20)共混物,对其等温结晶行为、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和维卡软化点(VST)进行研究。并在110℃时,利用等温热处理控制样品的结晶度,研究结晶度对样品拉伸韧性和VST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样品结晶度由9%增大至最大值36%,PLA基体中的无定形部分不断发生结晶,样品的断裂伸长率由256%骤降至11%,而VST值则由58℃提高至143℃。这是由PLA无定形部分与结晶部分巨大的性能差异所造成。当结晶度在27%时,其VST值达到123℃,断裂伸长率维持在160%左右,在增韧和耐热性能之间取得较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己二酸-对二甲酸丁二醇 结晶 拉伸性能 维卡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降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爱英 冯增国 +1 位作者 张勇 巴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解降解性能 ,共聚物的溶胀率和失重率随聚醚组分含量而增大 ;通过调节共聚物的组分比可以达到调节降解速率的目的 .此外研究还表明 ,共聚物最初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软段和硬段相联的酯键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b-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嵌段共 降解行为 溶胀率 特性粘度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