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敦煌联珠纹图像研究
1
作者
李茹
马千里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6期189-195,共7页
莫高窟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其中出现于石窟壁画中作为纹饰的联珠纹图像便是有力证明。联珠纹源于中亚,通过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附着于莫高窟石窟上。联珠纹广泛分布于不同的图案中,以不同形式为壁画增加异彩。壁画中活跃的联珠纹饰虽源...
莫高窟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其中出现于石窟壁画中作为纹饰的联珠纹图像便是有力证明。联珠纹源于中亚,通过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附着于莫高窟石窟上。联珠纹广泛分布于不同的图案中,以不同形式为壁画增加异彩。壁画中活跃的联珠纹饰虽源于中亚文化,但表现形式却融合了中国本土文化,并且不同时代也有不同时代的特征与创新,直到今天依然发光焕彩。石窟中的联珠纹图像以其展现形式多样、功能多样、时代多样,兼具本土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为特点,既展示中西文化交流,又表现出本土文化强大的兼容性与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
装饰艺术
联珠纹
中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织锦联珠纹样在国潮服装中的设计应用
2
作者
施安然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7期32-34,共3页
研究唐代织锦连珠纹样的艺术和丝绸工艺成果,在国潮设计中将中国文化元素和时尚潮流结合应用于中国时装文化的魅力表现,显示出包容万象的大国风貌。
关键词
唐代丝绸
联珠纹
国潮服装设计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丝绸之路打通前后联珠纹的起源与流变
被引量:
13
3
作者
韩颖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6,共6页
联珠纹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流中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对联珠纹样的研究无疑是丝绸之路装饰艺术的重要着力点。联珠纹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颇受关注,然而相关讨论却并不多见。文章试图以丝绸之路为节点对联珠纹的起源与形式流变问题进行探...
联珠纹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流中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对联珠纹样的研究无疑是丝绸之路装饰艺术的重要着力点。联珠纹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颇受关注,然而相关讨论却并不多见。文章试图以丝绸之路为节点对联珠纹的起源与形式流变问题进行探讨,借助现有文献及彩陶、金银器皿和织物等实物载体,分别从丝绸之路打通之前联珠纹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打通之后联珠纹在中国的发展这两条发展脉络为线索来进行析解探源,从而解析联珠纹样在中国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纹
丝绸之路
起源
流变
形式特征
发展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流变
被引量:
10
4
作者
韩颖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6,共6页
在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下,联珠纹闪烁着独特的异域风格。联珠纹的形式特点一直以来都颇受学者们的关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对联珠纹的形式特点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试图以联珠纹织物为载体,以南北朝、隋、初唐、盛唐为时间顺序...
在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下,联珠纹闪烁着独特的异域风格。联珠纹的形式特点一直以来都颇受学者们的关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对联珠纹的形式特点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试图以联珠纹织物为载体,以南北朝、隋、初唐、盛唐为时间顺序,分别从联珠纹的联珠圈、主辅纹样和织造工艺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来分析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特点发展,试图总结出联珠纹由"西域"到"中土"发展变化的形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联珠纹
织物
形式特点
西域
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隋唐莫高窟看联珠纹寓意的演变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振华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本文基于图像学分析,以连贯发展的视角系统地阐明这一演变所伴随的寓意的改变,并联系联珠纹的历史背景资料,对其演变过程进行宗教、文化和装饰风格方面分析。
关键词
莫高窟
联珠纹
演变
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珠纹与宝相花、团花纹样文化内涵流变考
被引量:
11
6
作者
顾萍
王芳超
林泽洋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联珠纹产生于中亚的萨珊王朝,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经粟特人传入中国并风行一时,为中国装饰纹样带来了新的图案组织模式。联珠纹传入我国后就开始向着本土化方向发展,唐代完成了向一般团窠纹的转变。隋唐以后虽然其纹样骨架——联珠...
联珠纹产生于中亚的萨珊王朝,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经粟特人传入中国并风行一时,为中国装饰纹样带来了新的图案组织模式。联珠纹传入我国后就开始向着本土化方向发展,唐代完成了向一般团窠纹的转变。隋唐以后虽然其纹样骨架——联珠圈不存在了,但其团窠的图案形式却内化为各种形式内容的团花图案,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纹
宝相花
团花
团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联珠纹在丝绸图案设计创新中的启示
被引量:
3
7
作者
邓晓珍
《丝网印刷》
2021年第4期7-14,共8页
以唐代联珠纹的出现、东西方元素相互交融、艺术风格逐步形成的发展脉络,探究联珠纹艺术风格对丝绸图案创新设计的借鉴作用。吸收与融合,是唐代联珠纹的重要设计哲学,对现代丝绸图案的本土化创新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联珠纹
图案设计
应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联珠纹锦元素在女鞋设计创作中的应用探索
8
作者
万蓬勃
石玉娇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7期116-120,共5页
新时代,女性在鞋靴消费时已不再满足于鞋靴产品的美观性、舒适性等浅层需求,而表现出更加注重追求个性表达、心理满足及文化内涵等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本文以联珠纹锦为着眼点,通过设计实践探索联珠纹锦在现代女鞋设计中运用的创意思路,...
新时代,女性在鞋靴消费时已不再满足于鞋靴产品的美观性、舒适性等浅层需求,而表现出更加注重追求个性表达、心理满足及文化内涵等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本文以联珠纹锦为着眼点,通过设计实践探索联珠纹锦在现代女鞋设计中运用的创意思路,归纳联珠纹锦在鞋履设计中应用的原则与方法,以激发设计师对联珠纹锦及其他传统元素的挖掘与创新,赋予传统文化元素以“新生命”的同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鞋靴产品消费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需求
联珠纹
锦
女鞋设计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珠纹汉藏文化同形同构的特质
被引量:
3
9
作者
常乐
刘瑞璞
贾荣林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8,共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联珠纹通过波斯萨珊、中亚等地的文化商贸交流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又通过唐蕃古道传入西藏,并形成藏式风格。文章以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的丝绸上联珠图案的结构形式和联珠之间纽的图形为研究线索,探讨图案在传播中经历不...
魏晋南北朝时期联珠纹通过波斯萨珊、中亚等地的文化商贸交流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又通过唐蕃古道传入西藏,并形成藏式风格。文章以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的丝绸上联珠图案的结构形式和联珠之间纽的图形为研究线索,探讨图案在传播中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经过对汉地联珠纹和藏式联珠纹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藏传佛教使联珠图形的联珠形式以圆形及藏地特有的兽首纽联珠框架的样式,体现联珠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主体,并赋予其宗教意义,表现出藏汉的联珠纹同形同构的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纹
团窠纹
西藏
佛教
纽纹
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朝联珠纹的艺术特征分析及设计创新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晓
初晓玲
孙素叶
《服装设计师》
2022年第7期134-144,共11页
联珠纹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诞生的一种纹样,其对称沉稳及典雅之美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审美,对联珠纹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的社会发展及文化交流等。联珠纹的兴盛时期是在唐朝,论文以唐朝联珠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
联珠纹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诞生的一种纹样,其对称沉稳及典雅之美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审美,对联珠纹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的社会发展及文化交流等。联珠纹的兴盛时期是在唐朝,论文以唐朝联珠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概念渊源、发展沿革、在不同载体上的应用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镜射原理的现代图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创新实践,探索民族的和时尚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传承的和创新的融合方法,为传统图案的现代设计提供一种理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纹
唐朝
现代设计
艺术特征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藏唐代时期丝路宗教联珠纹织物纹样考
被引量:
11
11
作者
程雅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5,共9页
丝路联珠纹织物东渡入日后留下了大量遗珍,却甚少引起学术关注,这些特殊的宗教联珠纹织物对研究欧亚丝绸贸易与宗教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针对日本现存的联珠纹织物纹样与中原、中亚地区出土品进行对比,采用文史、考古学、图像学相...
丝路联珠纹织物东渡入日后留下了大量遗珍,却甚少引起学术关注,这些特殊的宗教联珠纹织物对研究欧亚丝绸贸易与宗教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针对日本现存的联珠纹织物纹样与中原、中亚地区出土品进行对比,采用文史、考古学、图像学相关方法,并放置于欧亚大陆丝路贸易交往与宗教传播的背景下进行分类分析,结论将填补国内对于宗教类联珠纹织物的研究空白。研究表明,隋唐时期丝绸订制贸易已非常专业化与细分化,开始针对不同宗教教徒进行纹饰细分,织造者极有可能为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中亚粟特人或生活在中原的粟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联珠纹
佛教
琐罗亚斯德教
法隆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珠纹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方法探析
被引量:
4
12
作者
王晓
初晓玲
李艾真
《服装设计师》
2022年第2期88-93,共6页
中西文化的交融产生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联珠纹,它的特征会因时空、地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分析联珠纹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征,结合其在服饰设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演变出联珠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即直接应用法、间...
中西文化的交融产生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联珠纹,它的特征会因时空、地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分析联珠纹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征,结合其在服饰设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演变出联珠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即直接应用法、间接应用法。并发现了间接应用的三点设计方法:分解与重构、构成方式变化、抽象提取。联珠纹在积极传承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工艺进行创新,古为今用,使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的联珠纹能够发扬光大,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纹
服饰设计
艺术特征
应用方法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唐朝织锦联珠纹的流变看唐朝对异域文化的吸收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昕璐
《艺术探索》
2014年第6期81-82,共2页
唐朝织锦对联珠纹的吸收与改造体现在内填饰物的丰富与改造,工艺技术与图案构成的革新等方面。其发展变化体现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体现了唐朝的文化自觉与民族自信,也使得联珠纹至今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唐朝织锦
联珠纹
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风东化--浅析联珠纹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演变
被引量:
5
14
作者
陈熊俊
梁昭华
《美术大观》
2008年第4期177-,共1页
联珠纹是我国隋唐时期典型的服饰纹样.其特点是以一些彼此稍有间隔的小珠组成联珠圈,用以围饰主题.组成的纹样有的是单独形象,有的则是两两相对,在圆与圆相接处,多用朵花压叠,通常以主题形象命名纹样,如"联珠莲花纹"、....
联珠纹是我国隋唐时期典型的服饰纹样.其特点是以一些彼此稍有间隔的小珠组成联珠圈,用以围饰主题.组成的纹样有的是单独形象,有的则是两两相对,在圆与圆相接处,多用朵花压叠,通常以主题形象命名纹样,如"联珠莲花纹"、.联珠四骑士狩猎纹"等.联珠纹曾是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典型的纹样之一.早在东晋时期由波斯经中亚传人我国新疆地区,至唐代运用最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样
隋唐时期
联珠纹
装饰主题
联
珠圈
服饰图案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形联珠纹骨架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5
作者
胡荒静琳
李斌
《服饰导刊》
2021年第6期96-102,共7页
[研究意义]圆形联珠纹骨架是联珠纹的基本骨架,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研究方法]文章基于"联珠纹"的文献,采用资料收集、文献研究、实物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目前对于圆形联珠纹...
[研究意义]圆形联珠纹骨架是联珠纹的基本骨架,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研究方法]文章基于"联珠纹"的文献,采用资料收集、文献研究、实物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目前对于圆形联珠纹骨架有圆形骨架、套环骨架、簇二、簇四形骨架、团窠骨架。通过平面运用圆形联珠纹骨架在现代女装设计中是最为频繁的手法。圆形联珠纹骨架通过平面数码印花的手法运用到现代女装中,体现了图案清晰、美观大方、优雅知性等特点。另外还通过半立体手法和立体造型手法,将圆形联珠纹骨架应用与现代女装设计中,凸显服装的层次感和时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纹
圆形骨架
现代女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珠纹图案在隋代的发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嘉欣
《艺海》
2021年第5期116-118,共3页
联珠纹作为装饰图案的使用在我国早有出现,是我国传统装饰图案的一种。在隋代莫高窟中的使用达到高峰,联珠纹图案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通商贸易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探讨外部环境对于联珠纹图案发展起到的推进作用...
联珠纹作为装饰图案的使用在我国早有出现,是我国传统装饰图案的一种。在隋代莫高窟中的使用达到高峰,联珠纹图案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通商贸易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探讨外部环境对于联珠纹图案发展起到的推进作用,从而了解社会背景与文化发展之中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探讨联珠纹在隋代的发展来探析一种装饰图案的广泛使用与其外部环境的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纹
隋代
历史条件
通商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萨珊联珠纹在中国的式微
17
作者
张琼月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4期167-168,共2页
萨珊联珠纹作为一种外来纹样,对中国的纹样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在到达中国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繁盛以后,却几乎在一夕之间热度骤减,地位被新的纹样取代.本文具体分析萨珊联珠纹式微的几个表象原因,进而分析当时历史发展趋势下萨...
萨珊联珠纹作为一种外来纹样,对中国的纹样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在到达中国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繁盛以后,却几乎在一夕之间热度骤减,地位被新的纹样取代.本文具体分析萨珊联珠纹式微的几个表象原因,进而分析当时历史发展趋势下萨珊联珠纹式微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珊
联珠纹
中国化
新审美
历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夏迦陵频伽莲瓣联珠纹金头饰造型探讨
18
作者
晁淑兰
《艺术家》
2020年第2期158-158,共1页
经对比分析,西夏迦陵频伽莲瓣联珠纹金头饰的工艺造型、装饰风格与已经出土的其他西夏金银器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其迦陵频伽造型与莲瓣联珠纹的大量使用充分证明了该时期的西夏文化受到了唐宋文化深刻的影响。在西夏文化中,迦陵频伽是佛...
经对比分析,西夏迦陵频伽莲瓣联珠纹金头饰的工艺造型、装饰风格与已经出土的其他西夏金银器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其迦陵频伽造型与莲瓣联珠纹的大量使用充分证明了该时期的西夏文化受到了唐宋文化深刻的影响。在西夏文化中,迦陵频伽是佛和西方净土的象征,而莲瓣联珠纹在唐宋文化中象征着吉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物的装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头饰
联珠纹
金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联珠对龙纹的图案构成研究
19
作者
杨颜宁
刘大玮
+1 位作者
谷雨珊
王永进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6期191-193,共3页
唐代服饰文化伴随时代繁荣趋于完美、整体和成熟,对其织物图案进行研究,是了解其时代风尚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唐代联珠对龙纹为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收集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唐代联珠对龙纹的图案研究现状中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点及其意义与...
唐代服饰文化伴随时代繁荣趋于完美、整体和成熟,对其织物图案进行研究,是了解其时代风尚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唐代联珠对龙纹为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收集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唐代联珠对龙纹的图案研究现状中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点及其意义与可行性。文章首先对唐代联珠对龙纹的渊源、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背景进行分析;继而结合同时期文献资料和图像,对其造型元素进行梳理分析与考证;最后探讨唐代联珠对龙纹图案所体现的艺术特征,以期填补和完善现有唐代联珠对龙纹研究中的不足,为唐代织物纹样及其时代风貌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联珠纹
龙纹
唐草
织物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象内敛,开拓新变——中唐晚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发微
20
作者
陈振旺
吴雨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5,共8页
吐蕃统治晚期,敦煌石窟艺术依然以京洛文化为正统,受密教和波罗艺术影响,表现出融合与转折的特征。本时期石窟建筑形制和藻井纹样内容有向隋代和初唐回归的特征,莲花纹和三兔纹回归,与时代背景相呼应表现出“复古”特征。中唐晚期藻井...
吐蕃统治晚期,敦煌石窟艺术依然以京洛文化为正统,受密教和波罗艺术影响,表现出融合与转折的特征。本时期石窟建筑形制和藻井纹样内容有向隋代和初唐回归的特征,莲花纹和三兔纹回归,与时代背景相呼应表现出“复古”特征。中唐晚期藻井中心莲花纹趋向收敛和拘谨,有别于初盛唐,正是中唐“低沉内敛”时代背景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莫高窟藻井图案
莲花纹
联珠纹
三兔共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联珠纹图像研究
1
作者
李茹
马千里
机构
敦煌研究院
出处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6期189-19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藏经洞出土布帛画研究”(项目编号:22BZJ022)
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世族与石窟:敦煌李氏及其相关洞窟研究”(项目编号:2021-SK-YB-2)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莫高窟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其中出现于石窟壁画中作为纹饰的联珠纹图像便是有力证明。联珠纹源于中亚,通过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附着于莫高窟石窟上。联珠纹广泛分布于不同的图案中,以不同形式为壁画增加异彩。壁画中活跃的联珠纹饰虽源于中亚文化,但表现形式却融合了中国本土文化,并且不同时代也有不同时代的特征与创新,直到今天依然发光焕彩。石窟中的联珠纹图像以其展现形式多样、功能多样、时代多样,兼具本土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为特点,既展示中西文化交流,又表现出本土文化强大的兼容性与生命力。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
装饰艺术
联珠纹
中西文化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125 [文化科学]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织锦联珠纹样在国潮服装中的设计应用
2
作者
施安然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7期32-34,共3页
文摘
研究唐代织锦连珠纹样的艺术和丝绸工艺成果,在国潮设计中将中国文化元素和时尚潮流结合应用于中国时装文化的魅力表现,显示出包容万象的大国风貌。
关键词
唐代丝绸
联珠纹
国潮服装设计
文化交流
Keywords
Tang Dynasty silk
Lianzhu pattern
China-chic fashion design
cultural exchange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绸之路打通前后联珠纹的起源与流变
被引量:
13
3
作者
韩颖
张毅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5AG004)
文摘
联珠纹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流中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对联珠纹样的研究无疑是丝绸之路装饰艺术的重要着力点。联珠纹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颇受关注,然而相关讨论却并不多见。文章试图以丝绸之路为节点对联珠纹的起源与形式流变问题进行探讨,借助现有文献及彩陶、金银器皿和织物等实物载体,分别从丝绸之路打通之前联珠纹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打通之后联珠纹在中国的发展这两条发展脉络为线索来进行析解探源,从而解析联珠纹样在中国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
联珠纹
丝绸之路
起源
流变
形式特征
发展脉络
Keywords
linked-pearl pattern
silk road
origin
evolution
form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vein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流变
被引量:
10
4
作者
韩颖
张毅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5AG004)
文摘
在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下,联珠纹闪烁着独特的异域风格。联珠纹的形式特点一直以来都颇受学者们的关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对联珠纹的形式特点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试图以联珠纹织物为载体,以南北朝、隋、初唐、盛唐为时间顺序,分别从联珠纹的联珠圈、主辅纹样和织造工艺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来分析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特点发展,试图总结出联珠纹由"西域"到"中土"发展变化的形式特征。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联珠纹
织物
形式特点
西域
中土
Keywords
Silk Road
linked-pearl pattern
fa b r ic
form characteristics
west region
central China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隋唐莫高窟看联珠纹寓意的演变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振华
机构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文摘
本文基于图像学分析,以连贯发展的视角系统地阐明这一演变所伴随的寓意的改变,并联系联珠纹的历史背景资料,对其演变过程进行宗教、文化和装饰风格方面分析。
关键词
莫高窟
联珠纹
演变
寓意
分类号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珠纹与宝相花、团花纹样文化内涵流变考
被引量:
11
6
作者
顾萍
王芳超
林泽洋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
出处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基金
2015年度西安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XK111
文摘
联珠纹产生于中亚的萨珊王朝,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经粟特人传入中国并风行一时,为中国装饰纹样带来了新的图案组织模式。联珠纹传入我国后就开始向着本土化方向发展,唐代完成了向一般团窠纹的转变。隋唐以后虽然其纹样骨架——联珠圈不存在了,但其团窠的图案形式却内化为各种形式内容的团花图案,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联珠纹
宝相花
团花
团窠
分类号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联珠纹在丝绸图案设计创新中的启示
被引量:
3
7
作者
邓晓珍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丝网印刷》
2021年第4期7-14,共8页
基金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项目编号:AJ2011-24。
文摘
以唐代联珠纹的出现、东西方元素相互交融、艺术风格逐步形成的发展脉络,探究联珠纹艺术风格对丝绸图案创新设计的借鉴作用。吸收与融合,是唐代联珠纹的重要设计哲学,对现代丝绸图案的本土化创新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联珠纹
图案设计
应用创新
Keywords
lianzhu pattern
pattern design
application innovation
分类号
TS14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联珠纹锦元素在女鞋设计创作中的应用探索
8
作者
万蓬勃
石玉娇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7期116-120,共5页
基金
2020年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项目“鞋靴造型设计”(2020110676)
2021年陕西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究”(21Y090)。
文摘
新时代,女性在鞋靴消费时已不再满足于鞋靴产品的美观性、舒适性等浅层需求,而表现出更加注重追求个性表达、心理满足及文化内涵等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本文以联珠纹锦为着眼点,通过设计实践探索联珠纹锦在现代女鞋设计中运用的创意思路,归纳联珠纹锦在鞋履设计中应用的原则与方法,以激发设计师对联珠纹锦及其他传统元素的挖掘与创新,赋予传统文化元素以“新生命”的同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鞋靴产品消费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
消费需求
联珠纹
锦
女鞋设计
设计原则
Keywords
consumer demand
linked beaded brocade
women's shoes design
design principle
分类号
TS94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珠纹汉藏文化同形同构的特质
被引量:
3
9
作者
常乐
刘瑞璞
贾荣林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8,共7页
基金
北京服装学院"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定额专项学科建设中国传统服饰传承"项目(NHFZ20180119)
文摘
魏晋南北朝时期联珠纹通过波斯萨珊、中亚等地的文化商贸交流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又通过唐蕃古道传入西藏,并形成藏式风格。文章以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的丝绸上联珠图案的结构形式和联珠之间纽的图形为研究线索,探讨图案在传播中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经过对汉地联珠纹和藏式联珠纹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藏传佛教使联珠图形的联珠形式以圆形及藏地特有的兽首纽联珠框架的样式,体现联珠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主体,并赋予其宗教意义,表现出藏汉的联珠纹同形同构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
联珠纹
团窠纹
西藏
佛教
纽纹
丝绸之路
Keywords
peal-linked pattern
cluster pattern
Tibet
Buddhism
linked pattern
the Silk Road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朝联珠纹的艺术特征分析及设计创新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晓
初晓玲
孙素叶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出处
《服装设计师》
2022年第7期134-144,共11页
文摘
联珠纹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诞生的一种纹样,其对称沉稳及典雅之美融合了中西方的艺术审美,对联珠纹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的社会发展及文化交流等。联珠纹的兴盛时期是在唐朝,论文以唐朝联珠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概念渊源、发展沿革、在不同载体上的应用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镜射原理的现代图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创新实践,探索民族的和时尚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传承的和创新的融合方法,为传统图案的现代设计提供一种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
联珠纹
唐朝
现代设计
艺术特征
设计方法
Keywords
Lianzhu Pattern
Tang Dynasty
Modern Design
Artistic Features
Design Method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藏唐代时期丝路宗教联珠纹织物纹样考
被引量:
11
11
作者
程雅娟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5BG090)
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YSC014)
+2 种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1501054A)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苏教师﹝2016﹞15号)
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6M591888)
文摘
丝路联珠纹织物东渡入日后留下了大量遗珍,却甚少引起学术关注,这些特殊的宗教联珠纹织物对研究欧亚丝绸贸易与宗教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针对日本现存的联珠纹织物纹样与中原、中亚地区出土品进行对比,采用文史、考古学、图像学相关方法,并放置于欧亚大陆丝路贸易交往与宗教传播的背景下进行分类分析,结论将填补国内对于宗教类联珠纹织物的研究空白。研究表明,隋唐时期丝绸订制贸易已非常专业化与细分化,开始针对不同宗教教徒进行纹饰细分,织造者极有可能为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中亚粟特人或生活在中原的粟特人。
关键词
唐代
联珠纹
佛教
琐罗亚斯德教
法隆寺
Keywords
Tang dynasty
pearl roundel patterns
Buddhism
Zoroastrianism
Horyuji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珠纹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方法探析
被引量:
4
12
作者
王晓
初晓玲
李艾真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出处
《服装设计师》
2022年第2期88-93,共6页
文摘
中西文化的交融产生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联珠纹,它的特征会因时空、地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分析联珠纹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征,结合其在服饰设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演变出联珠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即直接应用法、间接应用法。并发现了间接应用的三点设计方法:分解与重构、构成方式变化、抽象提取。联珠纹在积极传承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工艺进行创新,古为今用,使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的联珠纹能够发扬光大,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
联珠纹
服饰设计
艺术特征
应用方法
传承创新
Keywords
Lian Zhu Pattern
Clothing design
Artistic character
application method
inheritance innovation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唐朝织锦联珠纹的流变看唐朝对异域文化的吸收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昕璐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2014年第6期81-82,共2页
文摘
唐朝织锦对联珠纹的吸收与改造体现在内填饰物的丰富与改造,工艺技术与图案构成的革新等方面。其发展变化体现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体现了唐朝的文化自觉与民族自信,也使得联珠纹至今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唐朝织锦
联珠纹
装饰
分类号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风东化--浅析联珠纹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演变
被引量:
5
14
作者
陈熊俊
梁昭华
机构
西安工程科技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西安工程科技大学
出处
《美术大观》
2008年第4期177-,共1页
文摘
联珠纹是我国隋唐时期典型的服饰纹样.其特点是以一些彼此稍有间隔的小珠组成联珠圈,用以围饰主题.组成的纹样有的是单独形象,有的则是两两相对,在圆与圆相接处,多用朵花压叠,通常以主题形象命名纹样,如"联珠莲花纹"、.联珠四骑士狩猎纹"等.联珠纹曾是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典型的纹样之一.早在东晋时期由波斯经中亚传人我国新疆地区,至唐代运用最为广泛.……
关键词
纹样
隋唐时期
联珠纹
装饰主题
联
珠圈
服饰图案
敦煌
分类号
J523.5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形联珠纹骨架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5
作者
胡荒静琳
李斌
机构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城市服务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出处
《服饰导刊》
2021年第6期96-102,共7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Y075)。
文摘
[研究意义]圆形联珠纹骨架是联珠纹的基本骨架,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研究方法]文章基于"联珠纹"的文献,采用资料收集、文献研究、实物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目前对于圆形联珠纹骨架有圆形骨架、套环骨架、簇二、簇四形骨架、团窠骨架。通过平面运用圆形联珠纹骨架在现代女装设计中是最为频繁的手法。圆形联珠纹骨架通过平面数码印花的手法运用到现代女装中,体现了图案清晰、美观大方、优雅知性等特点。另外还通过半立体手法和立体造型手法,将圆形联珠纹骨架应用与现代女装设计中,凸显服装的层次感和时尚度。
关键词
联珠纹
圆形骨架
现代女装
Keywords
linked-pearl pattern
round skeleton
modern women’s wear
分类号
TS941.26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珠纹图案在隋代的发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嘉欣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
出处
《艺海》
2021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文摘
联珠纹作为装饰图案的使用在我国早有出现,是我国传统装饰图案的一种。在隋代莫高窟中的使用达到高峰,联珠纹图案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通商贸易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探讨外部环境对于联珠纹图案发展起到的推进作用,从而了解社会背景与文化发展之中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探讨联珠纹在隋代的发展来探析一种装饰图案的广泛使用与其外部环境的密不可分。
关键词
联珠纹
隋代
历史条件
通商贸易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萨珊联珠纹在中国的式微
17
作者
张琼月
机构
四川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4期167-168,共2页
文摘
萨珊联珠纹作为一种外来纹样,对中国的纹样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在到达中国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繁盛以后,却几乎在一夕之间热度骤减,地位被新的纹样取代.本文具体分析萨珊联珠纹式微的几个表象原因,进而分析当时历史发展趋势下萨珊联珠纹式微的必然性.
关键词
萨珊
联珠纹
中国化
新审美
历史事件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夏迦陵频伽莲瓣联珠纹金头饰造型探讨
18
作者
晁淑兰
机构
宁夏师范学院
出处
《艺术家》
2020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基金
2019年宁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西夏王陵中迦陵频伽(妙音鸟)的艺术造型研究”(项目编号:NXSFYB1919).
文摘
经对比分析,西夏迦陵频伽莲瓣联珠纹金头饰的工艺造型、装饰风格与已经出土的其他西夏金银器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其迦陵频伽造型与莲瓣联珠纹的大量使用充分证明了该时期的西夏文化受到了唐宋文化深刻的影响。在西夏文化中,迦陵频伽是佛和西方净土的象征,而莲瓣联珠纹在唐宋文化中象征着吉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物的装饰中。
关键词
金头饰
联珠纹
金银器
分类号
K876.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联珠对龙纹的图案构成研究
19
作者
杨颜宁
刘大玮
谷雨珊
王永进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6期191-193,共3页
基金
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20301990131)。
文摘
唐代服饰文化伴随时代繁荣趋于完美、整体和成熟,对其织物图案进行研究,是了解其时代风尚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唐代联珠对龙纹为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收集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唐代联珠对龙纹的图案研究现状中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点及其意义与可行性。文章首先对唐代联珠对龙纹的渊源、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背景进行分析;继而结合同时期文献资料和图像,对其造型元素进行梳理分析与考证;最后探讨唐代联珠对龙纹图案所体现的艺术特征,以期填补和完善现有唐代联珠对龙纹研究中的不足,为唐代织物纹样及其时代风貌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
唐代
联珠纹
龙纹
唐草
织物图案
分类号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内敛,开拓新变——中唐晚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发微
20
作者
陈振旺
吴雨涵
机构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5,共8页
基金
2023深圳大学人文社科振兴计划项目《敦煌艺术的转译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SZUG2023GS10)
深圳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敦煌艺术再生融入专题设计课程路径及方法探索》(SZUGS2023JG12)。
文摘
吐蕃统治晚期,敦煌石窟艺术依然以京洛文化为正统,受密教和波罗艺术影响,表现出融合与转折的特征。本时期石窟建筑形制和藻井纹样内容有向隋代和初唐回归的特征,莲花纹和三兔纹回归,与时代背景相呼应表现出“复古”特征。中唐晚期藻井中心莲花纹趋向收敛和拘谨,有别于初盛唐,正是中唐“低沉内敛”时代背景的体现。
关键词
中晚唐
莫高窟藻井图案
莲花纹
联珠纹
三兔共耳
分类号
J19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敦煌联珠纹图像研究
李茹
马千里
《西部文艺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代织锦联珠纹样在国潮服装中的设计应用
施安然
《丝网印刷》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丝绸之路打通前后联珠纹的起源与流变
韩颖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流变
韩颖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隋唐莫高窟看联珠纹寓意的演变
王振华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联珠纹与宝相花、团花纹样文化内涵流变考
顾萍
王芳超
林泽洋
《中国艺术时空》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唐代联珠纹在丝绸图案设计创新中的启示
邓晓珍
《丝网印刷》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传统联珠纹锦元素在女鞋设计创作中的应用探索
万蓬勃
石玉娇
《中国皮革》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联珠纹汉藏文化同形同构的特质
常乐
刘瑞璞
贾荣林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唐朝联珠纹的艺术特征分析及设计创新
王晓
初晓玲
孙素叶
《服装设计师》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日本藏唐代时期丝路宗教联珠纹织物纹样考
程雅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联珠纹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方法探析
王晓
初晓玲
李艾真
《服装设计师》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唐朝织锦联珠纹的流变看唐朝对异域文化的吸收
刘昕璐
《艺术探索》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西"风东化--浅析联珠纹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演变
陈熊俊
梁昭华
《美术大观》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圆形联珠纹骨架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
胡荒静琳
李斌
《服饰导刊》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联珠纹图案在隋代的发展
陈嘉欣
《艺海》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萨珊联珠纹在中国的式微
张琼月
《艺术科技》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西夏迦陵频伽莲瓣联珠纹金头饰造型探讨
晁淑兰
《艺术家》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唐代联珠对龙纹的图案构成研究
杨颜宁
刘大玮
谷雨珊
王永进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气象内敛,开拓新变——中唐晚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发微
陈振旺
吴雨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