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隔振与动力吸振器的联合减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红灵 张培强 张鲲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针对单层主动隔振系统,研究主动隔振对隔振对象振幅的影响。发现存在临界频率,对于临界频率以下的激励,主动隔振会加剧隔振对象的振动。临界频率是阻尼的函数,选择合适的阻尼可使临界频率尽量小,但存在下限。引入动力吸振器能有效降低... 针对单层主动隔振系统,研究主动隔振对隔振对象振幅的影响。发现存在临界频率,对于临界频率以下的激励,主动隔振会加剧隔振对象的振动。临界频率是阻尼的函数,选择合适的阻尼可使临界频率尽量小,但存在下限。引入动力吸振器能有效降低隔振对象低频响应的振幅,分析表明,对于舰船的低频噪声,主动隔振与动力吸振器联合减振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隔 临界频率 动力吸 联合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飞轮隔振与吸振联合减振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虞自飞 周徐斌 +1 位作者 申军烽 周春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7-903,共7页
分析了抑制卫星飞轮振动的方法,提出了隔振为主、吸振为辅的联合减振方案。研究了会聚式隔振系统参数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针对会聚式隔振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圆周分布式吸振方法和相应的吸振系统,分析表明会聚式隔振系统在4个方向的... 分析了抑制卫星飞轮振动的方法,提出了隔振为主、吸振为辅的联合减振方案。研究了会聚式隔振系统参数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针对会聚式隔振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圆周分布式吸振方法和相应的吸振系统,分析表明会聚式隔振系统在4个方向的隔振效率达90%以上。根据会聚式隔振系统在X平动方向隔振效率较低的问题,建立了会聚式隔振和圆周分布式吸振的联合减振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联合减振系统较单纯的隔振系统在X平动方向减振效率提高近50%,且不改变其他方向的减振性能。因此,联合减振设计方法合理可行,适用于卫星飞轮等主要振源的振动抑制,并为飞轮联合减振系统的工程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 圆周分布式系统 联合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机器人小腿减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毛伟伟 周烽 +2 位作者 梁青 冯瑜 阎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3-298,共6页
针对双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的优化控制问题,为保证双足机器人行走时上身平台的稳定性以利于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提出一种具有主被动联合减振抗冲功能的小腿结构设计方案。采用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并使用Matlab中的Sim Me... 针对双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的优化控制问题,为保证双足机器人行走时上身平台的稳定性以利于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提出一种具有主被动联合减振抗冲功能的小腿结构设计方案。采用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主动控制减振方法,并使用Matlab中的Sim Mechanics工具箱,建立双足机器人减振小腿机械仿真模型,通过主动和被动减振分别抑制低频和高频振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主被动联合减振方法成功衰减了来自足部所受的冲击,弥补了传统被动减振无法有效抑制低频振动的情况,能够保障双足机器人上身平台的稳定性,为双足机器人稳定行走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足机器人 小腿设计 主被动联合减振 优化控制 自抗扰控制算法 SimMechani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