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流射频四极加速器耦合单元的物理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欧阳华甫 徐韬光 +2 位作者 关遐令 罗紫华 许文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用二维程序SUPERFISH和三维程序MAFIA对射频四极加速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通过模拟 ,确定了射频四极加速器中工作模的射频电场的分布 ,完成了射频四极加速器的耦合单元、调谐块和起始单元的设计。设计耦合单元必须使射频四极加速对干扰... 用二维程序SUPERFISH和三维程序MAFIA对射频四极加速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通过模拟 ,确定了射频四极加速器中工作模的射频电场的分布 ,完成了射频四极加速器的耦合单元、调谐块和起始单元的设计。设计耦合单元必须使射频四极加速对干扰不敏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射频四极加速器 物理设计 MAFIA 分段耦合 谐振频率 调谐块 耦合单元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维轮轨耦合单元及OpenSees实现 被引量:3
2
作者 古泉 李维泉 +3 位作者 国巍 刘永斗 蒋丽忠 余志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05,共8页
基于轮轨竖向非线性接触关系,提出一种新型通用二维轮轨耦合单元模型,并在有限元OpenSees软件平台上实现。所提单元由轮节点和所有可能与之接触的梁单元节点组成,通过建立和求解关于轮轨作用力的一元三次方程,得到轮轨之间的接触力,计... 基于轮轨竖向非线性接触关系,提出一种新型通用二维轮轨耦合单元模型,并在有限元OpenSees软件平台上实现。所提单元由轮节点和所有可能与之接触的梁单元节点组成,通过建立和求解关于轮轨作用力的一元三次方程,得到轮轨之间的接触力,计算由轮轨相互作用产生的耦合单元各节点力,定义为单元内力。通过与文献中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单元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此模型分析高速列车通过桥梁时在轨道不平顺激励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此耦合单元模型易于集成到有限元计算平台中,能与已有的列车模型、轨道和桥梁等模型联合使用,能够考虑轨道不平顺和轮轨脱离等情况,可用来分析复杂竖向车桥耦合系统的动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耦合单元 赫兹力 轨道不平顺 地震作用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耦合单元模型在涂抹层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刚 傅少君 侯建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37-1641,共5页
在充分考虑涂抹层效应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以四结点等参单元耦合六结点等厚度接触面单元的耦合单元,来模拟排水井地基中的涂抹层,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分析了2个算例,计算结果合理可靠,表明构造的耦合单元模型可以有... 在充分考虑涂抹层效应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以四结点等参单元耦合六结点等厚度接触面单元的耦合单元,来模拟排水井地基中的涂抹层,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分析了2个算例,计算结果合理可靠,表明构造的耦合单元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耦合单元 涂抹层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中的高梯度问题及Bezier耦合单元建模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攀 石刚 孔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1,共6页
高梯度是工程中关键的特征之一 ,本文讨论和研究描述高梯度问题的函数逼近 ,包括 :多项式函数逼近、复合函数逼近、Bezier函数逼近。基于Bezier函数描述 ,构建了一维Bezier耦合单元、六节点三角形耦合单元、八节点矩形耦合单元 ,这些单... 高梯度是工程中关键的特征之一 ,本文讨论和研究描述高梯度问题的函数逼近 ,包括 :多项式函数逼近、复合函数逼近、Bezier函数逼近。基于Bezier函数描述 ,构建了一维Bezier耦合单元、六节点三角形耦合单元、八节点矩形耦合单元 ,这些单元都具有较好的高梯度描述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梯度问题 函数逼近 Bezier函数 Bezier耦合单元 建模技术 材料加工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耦合单元模型在涂抹层模拟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刚 罗照新 李安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
研究目的:排水井的材料性能与周围的土层有很大的不同,在数值计算时需要在涂抹层处设置接触单元来进行模拟,但一般的接触面单元大多仅仅考虑单元的应力-应变,不能反映涂抹层的渗透性问题。为了能同时考虑排水井沉降与周围土层沉降的差... 研究目的:排水井的材料性能与周围的土层有很大的不同,在数值计算时需要在涂抹层处设置接触单元来进行模拟,但一般的接触面单元大多仅仅考虑单元的应力-应变,不能反映涂抹层的渗透性问题。为了能同时考虑排水井沉降与周围土层沉降的差异性及普通接触面单元无法反映涂抹层渗透性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推导出一种新型单元来对涂抹层进行模拟。研究结论:在充分考虑涂抹层效应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以20结点六面体等参单元耦合16结点等厚度接触面单元的耦合单元,来模拟排水井地基中的涂抹层,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分析了两算例,计算结果合理可靠,表明构造的耦合单元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耦合单元 涂抹层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耦合单元模型在涂抹层模拟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刚 罗照新 李安洪 《科学技术通讯》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在充分考虑涂抹层效应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以二十结点六面体等参单元耦合十六结点等厚度接触面单元的耦合单元,来模拟排水井地基中的涂抹层,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分析了两算例,计算结果合理可靠,表明构造的耦合... 在充分考虑涂抹层效应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以二十结点六面体等参单元耦合十六结点等厚度接触面单元的耦合单元,来模拟排水井地基中的涂抹层,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分析了两算例,计算结果合理可靠,表明构造的耦合单元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耦合单元 涂抹层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实体单元耦合的串联管路动力学建模及降应力优化
7
作者 刘芳名 孙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7-1286,1333,共11页
针对空间串联管路迫切需要减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管-实体单元耦合的空间串联管路有限元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执行了以降低应力响应为目标的卡箍布局优化.详细描述了建模理念,即卡箍及管接头等应力较大区域采用实体单元建模,其他区... 针对空间串联管路迫切需要减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管-实体单元耦合的空间串联管路有限元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执行了以降低应力响应为目标的卡箍布局优化.详细描述了建模理念,即卡箍及管接头等应力较大区域采用实体单元建模,其他区域采用管单元建模,最终将各部分耦合起来完成整体建模.创建了具体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的流程.以典型的串联管路为对象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所创模型的合理性.执行了降应力优化,获得了系统最优卡箍布局,优化后的系统基频最大共振应力相较于初始状态降低了2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实体单元耦合 串联管路 动力学建模 降应力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阵列天线单元耦合与辐射场合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占旗 张立军 +4 位作者 鲁辉 张一恒 冷永清 王梓屹 廖先华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独立设计了一款S波段,带宽115 M的微带天线,并用其组成了两种阵列天线形式,分析了其单元耦合特性的不同,并用电屏蔽介质分析了去耦对辐射场的影响。进而,从软件仿真和理论分析两个角度重点分析了微带天线辐射场直接合成的方向图特性,得... 独立设计了一款S波段,带宽115 M的微带天线,并用其组成了两种阵列天线形式,分析了其单元耦合特性的不同,并用电屏蔽介质分析了去耦对辐射场的影响。进而,从软件仿真和理论分析两个角度重点分析了微带天线辐射场直接合成的方向图特性,得到了增益、辐射场、主副瓣与单元间距的关系,对未来设计微带阵列天线起到了前期预测天线特性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阵列天线 单元耦合 辐射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有限单元耦合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岳健广 钱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238,共7页
结构非线性数值计算分析应真实反映局部损伤破坏细节,以作为损伤演化全过程分析的依据。对同类构件,有限单元耦合方法可以解决破坏细节与整体模拟的空间尺度差异问题。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梁与实体单元、梁与壳单元以及壳与实体单... 结构非线性数值计算分析应真实反映局部损伤破坏细节,以作为损伤演化全过程分析的依据。对同类构件,有限单元耦合方法可以解决破坏细节与整体模拟的空间尺度差异问题。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梁与实体单元、梁与壳单元以及壳与实体单元的耦合方程,适用于结构的损伤数值计算。对某RC框架结构原位推覆试验的损伤数值分析表明,有限单元耦合模型能正确反映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并且能准确反映局部损伤破坏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原理 单元耦合方程 损伤全过程分析 原位推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整桥面引起大跨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万信华 胡晓燕 +1 位作者 郝行舟 朱宏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71,共6页
由于桥梁上的车辆荷载是一个带有质量的振动系统,从而使得桥梁在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比一般结构动力系统的响应问题更复杂。通过建立车桥耦合单元,形成汽车桥梁整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例,研究了由于桥面不平整... 由于桥梁上的车辆荷载是一个带有质量的振动系统,从而使得桥梁在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比一般结构动力系统的响应问题更复杂。通过建立车桥耦合单元,形成汽车桥梁整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例,研究了由于桥面不平整,汽车以各种速度通过桥梁时斜拉桥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单元 动力响应 非平整桥面 斜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桥梁施工节段长度的车—线—桥耦合系统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宏印 卢海林 +1 位作者 陈旭勇 王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3,共7页
为提高车—线—桥耦合振动计算的效率,对桥梁结构和轨道结构进行离散,并采用较短的轨道单元得到任意长度组合的轨道—桥梁耦合单元,由此建立基于桥梁施工节段长度的车—线—桥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Newmark-β方法对模型直接积分求解... 为提高车—线—桥耦合振动计算的效率,对桥梁结构和轨道结构进行离散,并采用较短的轨道单元得到任意长度组合的轨道—桥梁耦合单元,由此建立基于桥梁施工节段长度的车—线—桥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Newmark-β方法对模型直接积分求解,进行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采用所建的有限元模型以及对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函数进行逆傅里叶变换生成的任意波长轨道随机不平顺,分析桥上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敏感波长。结果表明:由所建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得到满意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当车速大于175km·h^(-1)时,桥梁振动加速度、轨道位移和列车中间车辆1位轮对的轮轨接触力对轨道不平顺敏感的波长均为1~5m,轨道振动加速度对轨道不平顺敏感的波长为0.03~1m,中间车辆车体振动加速度受波长为0.03~1m短波不平顺的影响很小但受其他波长不平顺的影响较大。因此,高速铁路养护维修应重点关注5m以下波长的轨道不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线—桥耦合 振动分析 有限元法 耦合单元 节段长度 轨道不平顺 敏感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状态空间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逄焕平 董满生 侯超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0-1614,共5页
文章将时变的线性动力系统分解成时变的线性动力系统和时不变的线性动力系统的叠加,利用时不变的线性动力系统的模态矩阵降低分析的维数,同时利用状态空间理论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有限元法分析的状态空间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 文章将时变的线性动力系统分解成时变的线性动力系统和时不变的线性动力系统的叠加,利用时不变的线性动力系统的模态矩阵降低分析的维数,同时利用状态空间理论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有限元法分析的状态空间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单元 模态空间 状态空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耦合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紫怡 杨维明 +2 位作者 谢绰 朱星宇 彭菊红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459,共5页
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2GHz的传统结构的微带阶梯耦合带通滤波器,采用分形耦合结构进行谐波抑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分形耦合单元比传统结构的耦合单元使滤波器二次谐波减小了25dB,通带插入损耗小于-0.55dB;通过对分形耦合单元进行优化,... 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2GHz的传统结构的微带阶梯耦合带通滤波器,采用分形耦合结构进行谐波抑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分形耦合单元比传统结构的耦合单元使滤波器二次谐波减小了25dB,通带插入损耗小于-0.55dB;通过对分形耦合单元进行优化,可使滤波器二次谐波抑制性能进一步改善37dB,而通带性能几乎不受影响。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带通滤波器 分形耦合单元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调流电感的超宽带紧耦合阵列天线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杰 张宏伟 +1 位作者 于志华 刘朝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2-65,共4页
基于阵列天线依靠阵元间电磁耦合拓展带宽的理论,提出阵元调流电感加载技术,设计一种新型超宽带相控阵天线。相比于一般紧耦合阵列天线,将工作带宽从5倍频程提高至8.8倍频程。通过对天线进行加工与测试,验证其具备良好的波束特性和较高... 基于阵列天线依靠阵元间电磁耦合拓展带宽的理论,提出阵元调流电感加载技术,设计一种新型超宽带相控阵天线。相比于一般紧耦合阵列天线,将工作带宽从5倍频程提高至8.8倍频程。通过对天线进行加工与测试,验证其具备良好的波束特性和较高的辐射效率。其结果是该阵列天线可广泛应用于具备侦察、干扰、探测、通信等多功能电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耦合 调流电感 超宽带 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平面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
15
作者 董军 张尧 +2 位作者 李国华 刘亚立 王秀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基于Python程序,将杆单元位移不连续、理想刚杆两种力学对象关联统一,开展平面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并实现一种基于“变量标记”的自由度集中处理的计算模式.基于虚功原理引入并推证刚体荷载传递定理,表明耦合单元、刚杆及忽略某一... 基于Python程序,将杆单元位移不连续、理想刚杆两种力学对象关联统一,开展平面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并实现一种基于“变量标记”的自由度集中处理的计算模式.基于虚功原理引入并推证刚体荷载传递定理,表明耦合单元、刚杆及忽略某一自由度的有限元内置算法处理过程中,实质是将单元刚度矩阵进行“刚化”处理.算例分析表明,“变量标记”的计算模式与单元刚度矩阵的“刚化”处理,具有力学模型的普适性和统一性、编程的可行性以及结果的可靠性等特点,能解决平面任意杆系结构的建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主从结点”、“刚杆”等建模方法,对于进一步开展有限元二次开发、大变形以及非线性等功能性扩展等有重要的参加价值,证明将Python程序应用于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杆系结构 PYTHON 有限元分析 耦合单元 主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FEM耦合法切缝药包爆破机理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6
作者 程兵 汪海波 宗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0-307,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切缝药包爆破机理,在AUTODYN内运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单元(SPH FEM)耦合法构建了装药不耦合系数为2.0的切缝药包爆破模型,分析装药爆炸初期的爆轰产物膨胀过程、爆轰产物粒子运动速度及炮孔周围岩体损伤演化历程... 为了进一步研究切缝药包爆破机理,在AUTODYN内运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单元(SPH FEM)耦合法构建了装药不耦合系数为2.0的切缝药包爆破模型,分析装药爆炸初期的爆轰产物膨胀过程、爆轰产物粒子运动速度及炮孔周围岩体损伤演化历程。结果表明:对于切缝方向,由于没有切缝管的约束作用,爆轰产物粒子能够以较高的速度向前运动,粒子最大运动速度可达到4750m s^-1,最前端粒子在3.5μs到达孔壁,切缝方向岩体开始产生损伤破坏,且随着切缝管内爆轰产物的继续膨胀,切缝方向岩体进一步受到破坏;对于非切缝方向,切缝管的约束作用使得爆轰产物粒子膨胀受阻,粒子最大运动速度仅为800 m s^-1,同时切缝管在爆轰产物的推动下缓慢向炮孔壁运动,12.6μs切缝管到达炮孔壁,非切缝方向岩体开始产生损伤,但损伤展布区域较小,且非切缝方向炮孔壁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单元(SPH-FEM)耦合 AUTODYN 切缝药包 爆破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基础柔性梁的重载轮胎面内胎体与胎侧耦合建模及参数辨识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志浩 高钦和 +1 位作者 刘准 王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5,共8页
提出一种针对胎侧径向长度和胎体宽度比值(扁平比)接近1的重载子午轮胎的面内中低频试验模态分析、动力学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针对重载轮胎扁平比大的特点,开展柔性胎体与周向分布胎侧单元耦合的试验模态测试方法研究;建立考虑胎体面... 提出一种针对胎侧径向长度和胎体宽度比值(扁平比)接近1的重载子午轮胎的面内中低频试验模态分析、动力学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针对重载轮胎扁平比大的特点,开展柔性胎体与周向分布胎侧单元耦合的试验模态测试方法研究;建立考虑胎体面内弯曲和充气效应、胎侧惯性力和分段刚度的胎体-周向分布胎侧-轮毂耦合动力学模型,推导轮胎面内耦合固有频率解析解;开展结构参数辨识研究,预测高阶模态固有频率。结果表明:(1)重载轮胎在0~180 Hz和180~300 Hz频段内分别为柔性胎体与周向分布胎侧单元的同向与反向振动;(2)基于柔性胎体-周向分布胎侧单元-轮毂质量块耦合的模态分析和动力学建模方法可准确表征300 Hz范围内重载轮胎面内振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动力学 重载子午胎 柔性胎体-周向分布胎侧单元-轮毂质量块耦合 欧拉梁 试验模态分析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多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整体传递矩阵法 被引量:22
18
作者 柴山 刚宪约 +2 位作者 姚福生 曲庆文 赵又群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2,共5页
提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中耦合单元的概念,导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给出了几个算例. 整体传递矩阵法是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各转子同时对系统状态向量进行传递,求得多转子轴系的整体传递矩阵... 提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中耦合单元的概念,导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给出了几个算例. 整体传递矩阵法是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各转子同时对系统状态向量进行传递,求得多转子轴系的整体传递矩阵方程,代入整体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即可得到多转子轴系的临界转速. 与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相比,整体传递矩阵法不必将多转子系统在耦合单元处分割开来,不引入未知内力和位移,也不必建立分割处的平衡方程或变形协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单元 多转子系统 整体传递矩阵 临界转速 转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旋转机械整机固有频率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永强 朱亮 +1 位作者 刘宇 刘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78-1180,共3页
工程中分析多转子系统固有特性常采用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由于具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用子结构法计算时处理繁琐,编制通用程序困难.为克服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的缺点,给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过程.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 工程中分析多转子系统固有特性常采用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由于具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用子结构法计算时处理繁琐,编制通用程序困难.为克服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的缺点,给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过程.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将各转子通过耦合单元联接起来,该方法不会引入未知内力和位移,也不必建立分割处的平衡方程或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各向同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由计算结果可见,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精度较高,它保持了传递矩阵法编程简单、计算工作量小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为开发通用软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传递矩阵 耦合单元 多转子系统 固有频率 子结构法 状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瞬时脱离的列车作用下桥梁振动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宏印 张海龙 +1 位作者 陈志军 黄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5,共5页
采用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并将其线性化,推导了考虑车轮瞬时脱离的车-桥耦合分析单元,解决了传统分析中"车轮密贴"假设的不足;应用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耦合系统动力方程,并给出了其组装和求解思路;编制... 采用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并将其线性化,推导了考虑车轮瞬时脱离的车-桥耦合分析单元,解决了传统分析中"车轮密贴"假设的不足;应用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耦合系统动力方程,并给出了其组装和求解思路;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对现有铁路桥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车桥共振时,桥梁动力响应会显著增大,而移动力模型结果更偏于安全,脉冲型不平顺会激起强烈的高频振动,使桥梁加速度响应显著增加;未发生脱离时,考虑和不考虑脱离模型所得结果一样,而发生脱离时,后者结果将不准确,而前者准确模拟出了脱离现象;应采用考虑车轮脱离的模型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同时应重视线路养护维修和桥梁变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车-桥耦合单元 车轮瞬时脱离 HERTZ接触 车-桥共振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