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路径分析——基于熵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的阐释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21-127,共7页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扩展视角,构造了农民科学素质系统的耗散结构,以熵流变化促使农民科学素质系统实现更加有序的发展。从对内要优化有关要素控制,对外要加强有关要素流动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政府主导,宏观统筹...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扩展视角,构造了农民科学素质系统的耗散结构,以熵流变化促使农民科学素质系统实现更加有序的发展。从对内要优化有关要素控制,对外要加强有关要素流动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政府主导,宏观统筹;加大农民教育力度,发展内生动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物质文明建设;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等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科学素质 耗散结构理论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邹红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98,共5页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需要主动把准时代脉动,瞄准新质生产力,不断地完善育人机制,积极构建“四链”融合的政产学研用创新格局。文章基于耗散结构视角,研究了现代产业学院育人系统的开放性、...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需要主动把准时代脉动,瞄准新质生产力,不断地完善育人机制,积极构建“四链”融合的政产学研用创新格局。文章基于耗散结构视角,研究了现代产业学院育人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与涨落机制,分析了现代产业学院育人体系的弊端,提出并建立了能量输入、资源互补、“四链”融合以及监督评价反馈等机制,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耗散结构理论 “四链”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形塑机制、层级架构及运行特征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
3
作者 黄松洁 石伟平 刘晓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5,共9页
随着全球环境的复杂变化,职业教育系统需具备强大的自我适应与自我更新能力以响应外部变化,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系统内外部的... 随着全球环境的复杂变化,职业教育系统需具备强大的自我适应与自我更新能力以响应外部变化,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变动冲击、教育政策的灵活响应、教育理念的动态转向、教育参与者的活跃互动形塑了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通过环境调节、环境交互和自组织中心的建设,形成了外围层、中间层和核心层的秩序化多层级生态模型,价值共创、协力同心、因势利导、开拓创新是其运行特征。借鉴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建议通过打造创业教育开放边界,推动跨领域互动合作;加强创业课程建设,深化职校师资专业技能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从而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促进创业教育进一步内涵式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职业教育 创业学习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测度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磊 田双清 +1 位作者 张宽 陈文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7-313,共7页
耕地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研究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为保护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以我国西部重要商品粮基地四川省为研究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 耕地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研究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为保护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以我国西部重要商品粮基地四川省为研究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运用数学量化模型分析了该省2000—2013年耕地生态安全级别和演变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四川省近14a间耕地生态安全级别总体较安全;(2)2000—2008年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逐年得以改善,2008—2013年四川省耕地生态状况略呈下降趋势;(3)影响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压力因素、农业科技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因此提出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实施耕地生态安全恢复工程;结合"互联网+"建立覆盖全省的耕地生态安全监控网络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耗散结构理论 级别 影响因素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地下水系统演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姜纪沂 曹剑峰 +1 位作者 李升 王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4,127,共4页
地下水系统的演化是在天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以新的宏观状态取代旧的宏观状态的耗散过程。提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地下水系统演化机制的新思路。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演化过程处于非平衡有序状态且不可逆,与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系统的演化是在天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以新的宏观状态取代旧的宏观状态的耗散过程。提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地下水系统演化机制的新思路。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演化过程处于非平衡有序状态且不可逆,与地下水系统相关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强烈的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系统演变的影响显著。华北平原中部"冀枣衡"深层地下水漏斗是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下地下水系统异常涨落的产物。大规模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衡水市地下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含水介质空间结构变异等问题,地下水系统进入人为活动强烈干扰下的新的演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冀枣衡”漏斗 人为活动 地下水系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型室内设计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管雪松 赵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7-229,共3页
耗散结构是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可能形成的一种时空有序结构。普利高津把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作为耗散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耗散结构理论对于生态化室内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房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发生... 耗散结构是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可能形成的一种时空有序结构。普利高津把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作为耗散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耗散结构理论对于生态化室内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房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发生着物质与能量交换,它不可能达到绝对意义上的平衡。只有通过引进负的熵流,使系统形成远离平衡态的有序结构,才能使人与室内环境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室内设计 耗散结构理论 开放系统 生态型室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知识创新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姜文 汪应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共3页
尝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知识创新进行研究。阐述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知识创新的可行性,分析了耗散结构理论关于一般系统新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的条件在知识创新中的具体运用,从而相应地得出了新知识赖以形成的有关条件。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知识创新 开放系统 非线性相互作用 信息量 诱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哲学方法论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探索——以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唐为亮 杨前进 +5 位作者 邹程林 张帆 苏清委 蒋坤富 陈鹏 陈励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9-301,共3页
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同时对旅游耗散结构理论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初始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研究近况 乡村旅游 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跨学科科研团队知识整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2-136,共5页
大科学时代,跨学科团队已成为解决复杂、多维科学问题的重要组织形式,多学科间的知识整合是实现跨学科团队独特优势的关键。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工具,分析了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知识整合机理。首先分析了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耗散结构特征,及... 大科学时代,跨学科团队已成为解决复杂、多维科学问题的重要组织形式,多学科间的知识整合是实现跨学科团队独特优势的关键。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工具,分析了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知识整合机理。首先分析了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耗散结构特征,及其在知识整合过程中存在的熵减机制、学科互补机制、耦合机制及触发机制。构建了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的耗散结构演化模型,分析了跨学科团队知识系统的3种演化趋势及其形成稳定有序结构的基本条件。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跨学科科研团队知识整合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 知识整合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通风系统与耗散结构理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从陆 李树清 吴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1-13,共3页
把通风系统看成一个开放系统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 ,对通风系统的耗散条件和耗散行为进行研究 ,得到了通风系统稳定工作的条件以及通风参量与非平衡相变的关系 ,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和日常通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同时为通风系统数值模拟的... 把通风系统看成一个开放系统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 ,对通风系统的耗散条件和耗散行为进行研究 ,得到了通风系统稳定工作的条件以及通风参量与非平衡相变的关系 ,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和日常通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同时为通风系统数值模拟的参数选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耗散参量的研究 ,认识通风系统中参数作用方式 ,了解系统有序相变临界耗散趋势 ,理解整个通风系统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矿井通风系统 非平衡相变 开放系统 稳定工作 管理工作 系统优化 参数选定 数值模拟 参量 作用方式 有序相变 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无序和有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淑华 颜晓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耗散结构理论为研究高等教育系统提供了崭新视角。文章在介绍耗散结构理论后,阐述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有序和无序的状况及成因,并运用此理论分析了高教系统中无序和有序的博弈机制及高等教育系统达到宏观有序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高等教育系统 运作模式 博弈机制 有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从陆 吴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2-64,共3页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 ,以系统的影响参数作为切入点 ,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形成过程、系统平衡等进行描述 ,据此得出了一些探讨性结论 。
关键词 矿山安全 耗散结构理论 矿井通风系统 优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健儿 黄理稳 +1 位作者 吴建清 刘阳 《陶瓷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28-234,共7页
简要介绍了耗散结构的理论概念 ,并列举了几种材料制备及材料加工的实例 ,以阐明耗散结构理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材料加工 材料制备 非平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创新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建军 龚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
耗散结构的开放、非平衡、非线性和涨落有序的基本理论特征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与耗散结构异曲同工,它的目的与任务是一种典型的非平衡态,同时它的内容与环境处于开放状态,地位与功能存在... 耗散结构的开放、非平衡、非线性和涨落有序的基本理论特征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与耗散结构异曲同工,它的目的与任务是一种典型的非平衡态,同时它的内容与环境处于开放状态,地位与功能存在非线性,发展与创新依赖涨落原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创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必须要实施好四大行动、推进好四化建设、健全好四个系统、抓好一个体系、把握好六个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395
15
作者 陈晓东 杨晓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9,共14页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3年以来,...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3年以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动力源泉。通过对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数字产业化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但是,产业数字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更为显著。数字经济是未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我国要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产业化的战略布局、空间优化以及产业数字化的加速转型等措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产业结构升级 灰关联熵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在微波还原焙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岩 梁杰 +3 位作者 刘利军 许凯 陈瑞飞 张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归纳了形成耗散结构的4个条件,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微波还原焙烧低品位氧化锌矿的试验过程。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活性炭加入量4.26%,微波功率630W,加热时间10min,锌浸出率85.36%,铁浸出率33.25%。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微波 还原焙烧 低品位氧化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关涉下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策略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海艳 付兴奎 邵喜武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5,共3页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分析了新型农民素质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策略,力图使庞大的农村人力...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分析了新型农民素质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策略,力图使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新型农民 素质提升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的教育生态系统特征及其表现模态论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臻 吴迪龙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生态系统,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教育实际上表现出四种基本模态,即事业性模态、实践性模态、产业性模态和科学性模态,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种相对有序的"平衡态"。四种教育... 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生态系统,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教育实际上表现出四种基本模态,即事业性模态、实践性模态、产业性模态和科学性模态,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种相对有序的"平衡态"。四种教育模态的内在联系启示我们:事业性教育应当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实践性教育需自觉接受教育规划和教育理论的指导,科学性教育应当基于教育实践得以有效提升,产业性教育应当以事业性教育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系统 复杂性特征 表现模态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自然村落的未来发展——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单明 刘彦青 +4 位作者 马荣江 聂亚洲 丁星利 赖泽民 杨旭东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8,共8页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农村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并日益趋向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自然村落逐渐衰落甚至消亡。本文在分析了全国农村自然村落整体状况的基础上,选择山东某典型村落为实际对象...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农村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并日益趋向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自然村落逐渐衰落甚至消亡。本文在分析了全国农村自然村落整体状况的基础上,选择山东某典型村落为实际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分析了农宅闲置情况、人口分布状况等,由此总结出自然村落走向衰落的具体表现。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应从常规村落的开放激活、特色村落的深化保护和衰败村落的有机整合三个方面来构建出新的耗散结构,并提出通过加强已更新村落的内部管理来提升新系统的凝聚力和自组织能力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村落 农村空心化 耗散结构理论 乡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解答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努力 被引量:5
20
作者 向玉凡 冯文广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6-137,共2页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着重从系统的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态角度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外部的封闭禁锢与内部的近平衡态,得出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处于近平衡态的封闭系统,不符合产生新的更高级结构的条件,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中国近代科学远...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着重从系统的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态角度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外部的封闭禁锢与内部的近平衡态,得出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处于近平衡态的封闭系统,不符合产生新的更高级结构的条件,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中国近代科学远远落后于欧洲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李约瑟难题 封闭系统 近平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