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的脱耦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春秋 徐长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132,共5页
利用山东省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脱耦的时间过程和原因。结论认为:1997-2008年间,山东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过程,2004年是增减的拐点。2004-2008年间,建设占用成为山东省耕地流失的主... 利用山东省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脱耦的时间过程和原因。结论认为:1997-2008年间,山东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过程,2004年是增减的拐点。2004-2008年间,建设占用成为山东省耕地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2001-2004年与2005-2008年,山东省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均表明发生了明显的脱耦现象,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山东省经济增长逐渐摆脱了对耕地资源的依赖。相对1997-2000年,2001-2004年间山东省经济增长对耕地资源占用的压力呈减轻趋势,属于相对脱耦;与2001-2004年相比,2005-2008年间山东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成为绝对脱耦型。2005-2008年间,山东省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脱耦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继续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策略,可能并不会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建设占用 经济增长 脱耦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成效探索
2
作者 赵利华 龚剑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8-10,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状况及近5年河北省建设占用耕地情况与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现状分析,总结河北省15个试点项目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途径实施模式,研究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剥离利用程序、技术要求... 通过对国内外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状况及近5年河北省建设占用耕地情况与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现状分析,总结河北省15个试点项目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途径实施模式,研究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剥离利用程序、技术要求、资金投入来源、考核奖惩机制等;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使优质耕作层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建设占用耕地 河北省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1 位作者 张乐勤 包婷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7,共7页
研究目的:研究安徽省近年来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及其原因,以指导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耕地保护。研究方法:基于环境领域的脱钩理论,运用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参考Tapio等划分的脱钩状态类型,构建脱钩模型,计算脱钩弹... 研究目的:研究安徽省近年来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及其原因,以指导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耕地保护。研究方法:基于环境领域的脱钩理论,运用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参考Tapio等划分的脱钩状态类型,构建脱钩模型,计算脱钩弹性系数。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曲线呈"W"型变化;脱钩状态经历了波动调整期—过渡平稳期—波动调整期动态变化过程,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明显。研究结论:随着安徽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大建设占用耕地管理和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力度,走内涵挖潜之路,尤其是要通过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以补充有效耕地面积,有效遏制占用耕地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占用耕地 经济发展 脱钩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的退耦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郭琳 严金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5期48-53,共6页
采用退耦研究方法,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退耦关系,并归纳其空间分异特点,进而对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5年中国及其多数省份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已呈现相对于经济增... 采用退耦研究方法,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退耦关系,并归纳其空间分异特点,进而对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5年中国及其多数省份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已呈现相对于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以及总人口增长的退耦过程。在空间上,耕地占用相对于经济增长的退耦程度呈现中部大于西部,西部大于东部的特征;相对于城镇化水平增长的退耦程度呈现中部大于西部,西部略大于东部的特征;相对于总人口增长的退耦程度则呈现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西部的特征。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实施的积极效果已逐渐显现,经济增长、城镇化和人口增长驱动下的耕地占用压力已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设占用耕地 经济增长 退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建设占用耕地合理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7
5
作者 杜红亮 陈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8,共7页
中国现有的土地政策过分强调耕地保护但却没能阻止耕地继续快速地流失。因而中央政府试图用更加节约和集约地利用建设用地取代单纯控制耕地总量平衡的政策。于是,研究建设占用耕地是否合理成了一个更加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3... 中国现有的土地政策过分强调耕地保护但却没能阻止耕地继续快速地流失。因而中央政府试图用更加节约和集约地利用建设用地取代单纯控制耕地总量平衡的政策。于是,研究建设占用耕地是否合理成了一个更加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3个指标,即:建设占用耕地与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之比、建设用地与非农GDP之间的增长弹性和脱钩指数来评估地方因为经济发展造成的耕地占用是否合理,并利用全国的数据对指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3个指标结合起来使用能够比较好地完成评估建设占用的耕地数量是否合理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占用耕地 非农GDP 脱钩分析方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人口增长关系实证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庆 陈利根 张凤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通过观察1986-2006年中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机制,提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假设,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设占用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人口增长具有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 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通过观察1986-2006年中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机制,提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假设,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设占用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人口增长具有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建设占用耕地资源数量与人口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建设占用耕地资源数量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冲击响应强烈,而人口增长对建设占用耕地资源数量的冲击响应则相对较弱;进而验证建设占用耕地资源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增长之间存在从人口增长到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从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变化到人口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因此,为协调"人口—(土地)资源"的关系,我国政府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上,应同时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把"先补后占"、耕地转用许可制度等系列耕地保护政策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作为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设占用耕地数量 人口增长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城镇化水平的相互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18
7
作者 邓荣荣 吴燕 詹晶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6期89-94,102,共7页
本文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1986至2010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我国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双向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序列与城镇化水平序列具有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尽... 本文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1986至2010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我国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双向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序列与城镇化水平序列具有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尽管二者受随机干扰的影响可能会偏离长期均衡关系,但偏离是暂时的,建设占用耕地数量的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大于城镇化水平;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的影响强烈,建设占用耕地数量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微弱。因此,为了协调与缓解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我国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同时,应提高城镇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维护土地市场的正常供需秩序,做到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发展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 建设占用耕地数量 城镇化水平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钩理论的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红蕾 彭开丽 +1 位作者 刘超琼 王秉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对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安徽省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脱钩系数框架,以安徽省2002—2013年建设占用耕地变化情况为基础,采用省级时间序列开展。依据2013年各市脱钩系数差... [目的]对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安徽省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脱钩系数框架,以安徽省2002—2013年建设占用耕地变化情况为基础,采用省级时间序列开展。依据2013年各市脱钩系数差异对安徽省的16个地市进行区域划分,详细剖析不同区域的脱钩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结果]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在时间上呈现波动态势,其中农业经济发展与建设占用耕地偏强脱钩型,非农经济与建设占用耕地的脱钩态势仅仅在2005—2007年出现好转迹象,从2008年开始均出现反弹现象;2013年的脱钩情况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性,且脱钩类型分布情况与区域产业分工情况之间存在较强对应关系。[结论]政府应加强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审批和监管力度,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从而实现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强脱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占用耕地 脱钩分析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占用耕地空间差异的多尺度特征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胡伟艳 刘恬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6,共9页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占用耕地及其来源结构空间差异的多尺度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尺度方差等方法,从市级、县级、乡镇三个尺度测度分析武汉城市圈199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差异、来源结构差异及其尺度作用特征。研究结果:...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占用耕地及其来源结构空间差异的多尺度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尺度方差等方法,从市级、县级、乡镇三个尺度测度分析武汉城市圈199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差异、来源结构差异及其尺度作用特征。研究结果:(1)建设占用耕地在三个尺度上均存在空间差异,其中乡镇尺度空间差异最大,县级次之,市级尺度最小;尺度越低,对空间差异的贡献程度越高。(2)将建设占用耕地分为城镇建设占用耕地、农村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研究表明,三种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与整体差异基本相似,尺度水平越低,空间差异越大。(3)与农村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相比,城镇建设占用耕地和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空间差异较为显著,对整体差异的贡献在三个尺度上均占主导。研究结论:多尺度研究能较好地分析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区须加强乡镇尺度尤其是城镇和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管制,探索实施空间差别化管理,从而促进科学合理可持续地保护利用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建设占用耕地 空间差异 多尺度研究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祥凤 王冬艳 李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5-233,共9页
为探讨东北老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驱动力,该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为研究区,借助GIS软件,应用核密度估计对四平市2009-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驱动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2009-2015年四平市... 为探讨东北老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驱动力,该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为研究区,借助GIS软件,应用核密度估计对四平市2009-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驱动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2009-2015年四平市建设用地扩张了65 90.75 hm^2,平均每年增长1 098.46 hm^2,其中76.56%为耕地转化而来;2)建设占用耕地空间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空间集聚程度可分为5个等级,沿城市中心、道路扩散分布,属多核心扩张。3)2009—2015年四平市建设占用耕地的驱动力分别是经济、社会、政策因素中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工业企业发展、路网密度与项目开发因子,其中,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是主控因子,为主要驱动力。与已有众多相关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的是城市化、人口因素对其建设占用耕地的驱动较小。老工业城市计划性的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不完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政策因素中,除路网密度、项目开发外,开发区的批准设立、行政区划的调整等也对四平市建设占用耕地具有驱动作用;应打破东北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减少政府干预,提高市场活力。调整四平市的产业结构及重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科学规划,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主成分分析 东北老工业城市 建设占用耕地 驱动力 空间格局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飞 刘平辉 +1 位作者 俞斌传 吴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28-133,共6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临川区2006~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成果构建了脱钩模型并分析其脱钩状态及原因。结果表明: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关系并不稳定,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耕地保护压力较大...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临川区2006~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成果构建了脱钩模型并分析其脱钩状态及原因。结果表明: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关系并不稳定,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耕地保护压力较大。鉴于此,建议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进一步推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以及区域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建设占用耕地 主成分分析 脱钩分析 临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车德伦 谢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4期8381-8382,共2页
随着贵州省城镇化、工业化强省战略的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逐年增加,优质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以耕作层剥离为前提,实施区域坡耕地整治为措施,能有效促进耕作层再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该研究以耕作层试点剥离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耕作层剥离... 随着贵州省城镇化、工业化强省战略的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逐年增加,优质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以耕作层剥离为前提,实施区域坡耕地整治为措施,能有效促进耕作层再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该研究以耕作层试点剥离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耕作层剥离、"坡改梯"工程设计、生态防护等技术措施的研究,实现优质耕作层再利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耕地 坡改梯 耕作层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与利用的研究——以建阳区徐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占用耕地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江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117-119,共3页
耕地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对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质量改善、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建阳区徐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占用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项目周边覆土区、耕作层土壤存储区规划情况进行分析,合理确定... 耕地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对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质量改善、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建阳区徐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占用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项目周边覆土区、耕作层土壤存储区规划情况进行分析,合理确定耕作层剥离范围,保证剥离耕作层土壤质量和数量,有效地利用耕作层土壤资源,提高耕地质量等别与新增粮食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占用耕地 表土剥离 表土再利用 建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下达逐步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14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2期21-21,共1页
国土资源部日前下达2016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明确要加强和改进土地计划管理,从今年起土地计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控制,实行3年滚动编制、分年度下达,统筹新增和流量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工矿废弃地... 国土资源部日前下达2016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明确要加强和改进土地计划管理,从今年起土地计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控制,实行3年滚动编制、分年度下达,统筹新增和流量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同时下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计划 建设用地 建设占用耕地 资源主管部门 国土资源 补充耕地 双控 废弃地 耕地保护制度 节约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耕地非农业占用的人为影响机制与逆转策略
15
作者 钱乐祥 翁发春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S1期80-80,共1页
从分析福建人地关系变化的现状入手,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并阐述了福建耕地非农业占用的人为机制以及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缓解人地矛盾的对策.1.加强区域综合治理,减轻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耕地损失;2.加强耕地保护,严格控制非农业建... 从分析福建人地关系变化的现状入手,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并阐述了福建耕地非农业占用的人为机制以及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缓解人地矛盾的对策.1.加强区域综合治理,减轻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耕地损失;2.加强耕地保护,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3.加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弥补耕地的损失;4.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强化计划生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影响 非农业 计划生育工作 耕地保护 耕地后备资源 人地关系 数学方法 建设占用耕地 负面影响 人口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钩理论的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泓钢 林凡 张雅 《广东蚕业》 2018年第7期16-18,20,共4页
文章借助脱钩理论对城市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宜昌市为例,旨在为宜昌市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脱钩理论及方法,以宜昌市2007~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变化为基础对农业经济以及非农经济波动关系进行实... 文章借助脱钩理论对城市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宜昌市为例,旨在为宜昌市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脱钩理论及方法,以宜昌市2007~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变化为基础对农业经济以及非农经济波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宜昌市2007~2015建设占用耕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呈现了3种状态,即弱脱钩、扩张复钩、强脱钩。同期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在强脱钩与扩张复钩之间不断反复,总体表现为"M"型的循环。结论:政府需加强土地政策管理,宏观把控产业结构调整,保障耕地数量稳定的同时合理利用价值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占用耕地 经济发展 脱钩分析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及分区域面板数据建模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段玉婉 刘用 杨翠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文章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并利用各省的耕地面积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建模分区域重点分析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影响因素,发现各区域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政府政策对耕... 文章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并利用各省的耕地面积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建模分区域重点分析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影响因素,发现各区域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政府政策对耕地面积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建设占用耕地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广东省耕地质量时空格局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文举 刘振杰 +2 位作者 刘洛 李建华 王秋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89-293,共5页
我国正处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中,对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的广东省而言,耕地资源的情况更严峻。为对广东省"十三五"期间乃至以后科学有效管理和利用耕地资源、控制耕地面积与质量达到双平衡,完善全省耕... 我国正处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中,对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的广东省而言,耕地资源的情况更严峻。为对广东省"十三五"期间乃至以后科学有效管理和利用耕地资源、控制耕地面积与质量达到双平衡,完善全省耕地占用与补充的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信息,因此根据广东省耕地质量试点经验和实际情况,并征求国家及省内专家意见,提出一套适用于广东省耕地质量分等定级的研究方法,通过该方法对广东省及各区域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价并对时空格局特征进行具体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补充优等、高等、中等耕地面积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相比,均净增加。"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快的区域耕地补充潜力不足,较落后的区域是各质量等别耕地净增加的主要贡献部分。"十二五"期间,广东省4个研究区在建设占用耕地中均以占用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质量较优的水田居多,而补充的耕地主要为质量较低的旱地。"占优补劣"的情况在广东省中广泛分布,情况较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耕地 耕地质量 时空格局 建设占用耕地 补充耕地 转移矩阵 质量等别 耕地净增加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土地整理与建设用地 被引量:2
19
作者 呼志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年第S1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建设用地 土地开发 用地指标 控制指标 非农业 建设占用耕地 发展乡镇企业 计划管理 土地利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被引量:1
20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年第12期4-6,共3页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作出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决策部署,但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督察执法情况看,一些地方违规占用耕地植树造...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作出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决策部署,但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督察执法情况看,一些地方违规占用耕地植树造绿、挖湖造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变用途造成耕作层破坏,违法违规建设占用耕地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严重冲击耕地保护红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建设占用耕地 执法情况 工商资本 用途管制 违法违规 国土调查 非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