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都区耕地地力评价与马铃薯施肥对策
1
作者 贺诚 刘德才 陈英秀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乐都区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重点环节,通过野外调查等11项系统工作,确定1476个样点数据作为耕地地力评价点位,并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和马铃薯适宜性评价模型。根据马铃薯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和土壤养分数据出具... 乐都区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重点环节,通过野外调查等11项系统工作,确定1476个样点数据作为耕地地力评价点位,并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和马铃薯适宜性评价模型。根据马铃薯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和土壤养分数据出具不同肥力等级下马铃薯施肥推荐方案,为乐都区马铃薯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马铃薯适宜性评价 配方推荐 施肥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华中丘陵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鲁明星 贺立源 +3 位作者 吴礼树 徐辉 黄魏 邓银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101,共6页
在G IS支持下,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养分状况、理化性状、剖面性状、立地条件、土壤管理等5个方面13个影响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以鄂州市为研究试区,采取专家打分和特尔斐法确定... 在G IS支持下,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养分状况、理化性状、剖面性状、立地条件、土壤管理等5个方面13个影响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以鄂州市为研究试区,采取专家打分和特尔斐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隶属函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市40892.4 hm2耕地中,一至六等地分别占耕地的3.39%、19.18%、39.21%、31.08%、6.32%、0.82%,这一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该研究结果不仅直接应用于试区农业生产,而且为我国华中丘陵区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在方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层次分析 模糊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级耕地地力评价及土壤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冯耀祖 耿庆龙 +4 位作者 陈署晃 郭继超 董巨河 贾登泉 高永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81-2286,共6页
【目的】以沙湾县为例,研究新疆县级耕地生产潜力及耕地土壤障碍因素,为分区改良利用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在GIS支持下,充分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成果,利用新疆沙湾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4 002个,采... 【目的】以沙湾县为例,研究新疆县级耕地生产潜力及耕地土壤障碍因素,为分区改良利用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在GIS支持下,充分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成果,利用新疆沙湾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4 002个,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3个方面12个影响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沙湾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全县的78 060 hm2耕地中,一至五等地分别占耕地的10.55%、37.80%、37.57%、9.10%和1.93%。耕地土壤障碍因素有:(1)土壤部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处于不同程度缺乏状况;(2)土壤结构存在不同的土壤障碍层次;(3)部分土壤存在盐渍化障碍。【结论】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将沙湾县分为三个改良利用片并提出改良利用方向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地力评价 障碍因素 层次分析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与分析逻辑 被引量:38
4
作者 赵彦锋 程道全 +2 位作者 陈杰 孙志英 张化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7-1208,共12页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选取的主导性、独立性原则在实践中不易落实;耕地地力评价试图应用到多尺度空间,却没有适应不同时空尺度的明确任务定位,从而很少考虑评价指标选择的尺度适应性。本文运用地学、农学、系统科学的观点,建立了针对上述问...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选取的主导性、独立性原则在实践中不易落实;耕地地力评价试图应用到多尺度空间,却没有适应不同时空尺度的明确任务定位,从而很少考虑评价指标选择的尺度适应性。本文运用地学、农学、系统科学的观点,建立了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逻辑,认为:第一,耕地地力评价的任务、评价技术路线和评价指标对地力的指示意义均具有时空尺度特征。第二,评价指标应区分为直接说明作物光、温、水、养分满足程度的指标和间接指示这些条件的指标。大空间范围的耕地地力评价以长时效,低空间精度为特征,着重表现区域地理障碍和资源约束,宜选取稳定性和间接性评价指标;小空间范围以即时状态的耕地地力评价为主,并具有较高的空间精度,评价指标应具有即时性和直接性特征。第三,土地—作物—管理条件构成土地利用系统的整体,随土地系统的作物需求、土地和管理条件的变化,评价指标对耕地地力的意义应辩证分析。第四,共同说明光、温、水、养分的某一方面性质的自然土地条件和人工土地条件应作为整体对待,综合为一个指标,而不应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指标体系 分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江西省乐平市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龙惠芳 郭熙 +2 位作者 赵小敏 夏昆 郭大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9-363,共5页
在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数据,收集整理相关图件和其它资料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乐平市为试点,将G IS技术、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累加法等引入到耕地资源管理中,通过探讨1∶50 000县域耕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建立县域土壤资... 在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数据,收集整理相关图件和其它资料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乐平市为试点,将G IS技术、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累加法等引入到耕地资源管理中,通过探讨1∶50 000县域耕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建立县域土壤资源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对县域耕地地力状况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湖县耕地地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丽莉 盛建东 +2 位作者 武红旗 朱高飞 牛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54-1960,共7页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博湖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州博湖县为例,选取与剖面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管理和立地条件相关的13个因子作为指标,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博湖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州博湖县为例,选取与剖面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管理和立地条件相关的13个因子作为指标,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全县耕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在博湖县19 141.27hm^2耕地中,一~四等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为5.37%、43.47%、31.87%、19.29%。【结论】博湖县耕地地力处于中等水平,三、四等地主要受自然因素土壤理化性质不良、肥力较低、盐渍化程度高和人为因素土壤管理水平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影响因素 GIS 层次分析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地力评价——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乔亮 王丹 +4 位作者 高明 华颖 莫建兵 王新菊 李如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农村宅基地复垦后补充的耕地应兼顾数量和质量,对其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可以为全面掌握复垦后耕地地力情况,为复垦耕地的后续培肥、利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三峡库区的涪陵区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665个宅基地复垦片块的土壤样品,选取16... 农村宅基地复垦后补充的耕地应兼顾数量和质量,对其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可以为全面掌握复垦后耕地地力情况,为复垦耕地的后续培肥、利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三峡库区的涪陵区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665个宅基地复垦片块的土壤样品,选取16项参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并结合GIS地统计学空间分析功能,综合评价了宅基地复垦后的耕地地力水平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耕地地力平均等级为3.03等,处于中等水平;3等地最多,占总样本数的52.18%;其次为4等地和2等地,1等地和5等地分布最少。从空间分布来看,由于区域内存在地形地势、自然条件、土壤类型的差异,样点乡镇内部各等级耕地均有分布;沿江、坪上、后山区的平均耕地等别为2.82等、3.15等和3.19等,耕地地力基本沿地形地势、海拔高度的增高呈沿江、坪上、后山区域依次递减的趋势。在提升耕地地力上沿江区应着重改善耕地的灌排和路沟条件;坪上区应注重调整土壤的p H和提高有效磷含量;后山区需增加耕层厚度,提高宅基地拆除物的利用,减少土壤中砾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耕地地力评价 宅基地复垦 耕地质量 模糊数学 GIS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市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雪梅 柴仲平 +1 位作者 武红旗 龚双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66,共5页
为了掌握阿克苏市耕地地力基本情况和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运用GIS技术和综合指数法对阿克苏市耕地土壤进行了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市1,2,3级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3.81%,绝大部分耕地处于中上等水平,耕地生产潜... 为了掌握阿克苏市耕地地力基本情况和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运用GIS技术和综合指数法对阿克苏市耕地土壤进行了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市1,2,3级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3.81%,绝大部分耕地处于中上等水平,耕地生产潜力总体较高。地力等级相对较低的耕地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壤盐渍化,其次是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锌和有效锰的含量相对较低。利用评价结果对阿克苏市现有耕地进行改良利用分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实现了耕地改良利用分区的定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指数法 耕地地力评价 改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洛阳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艳粉 任圆圆 陈伟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0-474,共5页
以洛阳市为例,在GIS构建的软件平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V4.0的基础上,通过定性选择和定量分析构建了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价、多因子综合评价等数学方... 以洛阳市为例,在GIS构建的软件平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V4.0的基础上,通过定性选择和定量分析构建了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价、多因子综合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模型,实现了洛阳市耕地地力的定量化评价并完成了数据库的构建.结果表明,洛阳市耕地地力部等级分为6级,粮食数量和质量都比较安全,满足当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地力评价 粮食安全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秦安县耕地地力评价单元划分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蔡立群 张兴嘉 董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4-230,共7页
将数字化好的秦安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求交生成耕地资源评价单元,并分别对评价单元数据层中实体面积小于7 000、15 000m2的小多边形进行合并及不合并多边形,从而对三种不同的小多边形合并方法产生的评价单元分别... 将数字化好的秦安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求交生成耕地资源评价单元,并分别对评价单元数据层中实体面积小于7 000、15 000m2的小多边形进行合并及不合并多边形,从而对三种不同的小多边形合并方法产生的评价单元分别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比较。结果表明:以实体面积小于15 000 m2合并多边形得到的评价单元,由于评价单元面积较大,致使地貌类型作为评价因子的贡献率较小,从而影响评价结果,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合并多边形得到的评价单元,由于评价单元过小,定点测到的数据空间插值后不能具体到很小面积的区域上,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结论:地貌类型作为重要的参评因子及研究区域地域面积大小共同决定评价单元面积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评价单元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和硕县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土壤改良分区制图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磊 盛建东 武红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9,共8页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GIS方法对区域内耕地土壤改良利用进行分区。[方法]应用和硕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专题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11728个,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GIS方法对区域内耕地土壤改良利用进行分区。[方法]应用和硕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专题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11728个,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12个影响因子,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运用GIS手段实现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空间制图。[结果]和硕县耕地总面积为30 073.32 hm^2,根据地力水平分为四个等级,一至四级地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47%、34.91%、38.18%和16.43%。[结论]从耕地自然条件出发,得到了和硕县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利用区、耕地土壤微肥改良利用区、耕地环境条件改良利用区和耕地土壤不良质地构型的空间分布。和硕县耕地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改良分区的空间表达有助于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地力评价 改良利用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尺度转换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亚丽 周扬 +4 位作者 翟晓艺 郭世界 蔚霖 黄珺嫦 程道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7-331,共5页
针对当前县际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能直接对比汇总、市域评价不能有效利用县级评价成果的难题,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对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尺度转换方法进行研究。在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县际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能直接对比汇总、市域评价不能有效利用县级评价成果的难题,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对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尺度转换方法进行研究。在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概念性产量和标准样地县的县域-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尺度转换方法;实证研究表明现有漯河市各县(区)与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吻合情况存在差异,其中舞阳县一致性最好;以舞阳县为标准样地县,构建标准样地县耕地地力等级与概念性产量关系表,以此为标准,调整其它县(区)耕地地力等级,生成市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通过各县(区)粮食概念性产量与调整后耕地地力等级的变差分析验证调整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各县(区)概念性产量与调整后的地力等级均呈现显著的一致性,表明调整生成的市域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提出的尺度转换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尺度转换方法 一致性分析 概念性产量 标准样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新疆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署晃 耿庆龙 +4 位作者 张昀 庄羽 董巨河 贾登泉 赖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库车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在GIS支持下,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成果,利用新疆库车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7 352个,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选取了土壤管理、...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库车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在GIS支持下,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成果,利用新疆库车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7 352个,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3个方面12个影响因子,【结果】全县73 553.52 hm2耕地可分为6级,其中一级地7 713.07 hm2、二级地20 526.13 hm2、三级地14 621.53hm2、四级地11 987.8 hm2、五级地11 302.33 hm2、六级地7 402.53 hm2,分别占库车县耕地总面积的10.49%、27.91%、19.88%、16.3%、15.37%和10.06%。【结论】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地力评价 层次分析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青海省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月梅 杨文辉 韩燕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69,共4页
采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对青海省乐都县耕地地力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全县24 982.44hm2耕地可分为5级,其中,一等地IFI(地力综合指数)>0.814,面积为858.29hm2,占总面积的3.44%;二等地IFI 0.660~0.814,面积3 621.8... 采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对青海省乐都县耕地地力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全县24 982.44hm2耕地可分为5级,其中,一等地IFI(地力综合指数)>0.814,面积为858.29hm2,占总面积的3.44%;二等地IFI 0.660~0.814,面积3 621.80hm2,占14.5%;三等地IFI 0.455~0.660,面积8 002.61hm2,占32.03%;四等地IFI 0.390~0.455,面积9 236.56hm2,占36.97%;五等地IFI<0.390,面积3 263.85hm2,占13.06%。并采用归纳法,建立了包含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和土壤管理等地力要素的乐都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青海 耕地地力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地力评价可持续研究发展方向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鹏飞 孙先明 +1 位作者 龚素华 刘洪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6-882,共7页
结合参与耕地地力评价的实际经验和众多研究成果,综合西南山地丘陵农业区的特点,分析了该项研究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及原因,探讨了当前该项研究工作的不足,提出以下可持续研究发展方向:首先,可以在参评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结合参与耕地地力评价的实际经验和众多研究成果,综合西南山地丘陵农业区的特点,分析了该项研究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及原因,探讨了当前该项研究工作的不足,提出以下可持续研究发展方向:首先,可以在参评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以气候和地势为依据,将研究大区分为几个地力评价亚区,分亚区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水田旱地交错分布区的地力评价工作,尤以西南地区为甚,基于水田旱地实际地块的地力水平及其权重的差异性,建议最好能够分开进行评价。再者,可以注重评价单元赋值的过程中插值方法的选择,可在对采集数据全局认识的基础上,再选择合适的点面赋值方法。此外,在地力评价工作过程中,注意每一细节的完成,因为这些细节的处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结构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区 耕地地力评价 评价指标 权重系数 可持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耕地地力评价及养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聪 赵小敏 +3 位作者 郭熙 谢文 余锦鹏 张佳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21-425,共5页
在应用GIS软件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耕地为评价对象,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壤图的叠加获取评价单元,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选取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状况和土壤管理等4个方面的13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遴选土壤样点获取耕地... 在应用GIS软件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耕地为评价对象,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壤图的叠加获取评价单元,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选取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状况和土壤管理等4个方面的13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遴选土壤样点获取耕地养分数据,在评价单元获取相应属性数据后,结合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省级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度模型,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采用累积频率曲线法对江西省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并对耕地等级及其养分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此耕地地力评价实现了自动化、批量化和可视化,评价结果对测土配方施肥和今后耕地资源的管理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省级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土壤养分 江西省 分等定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贵州省赫章县耕地地力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莉婕 童倩倩 +4 位作者 孙长青 赵泽英 彭志良 李裕荣 李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802,806,共6页
以云贵高原典型区赫章县耕地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GIS的县级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赫章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赫章县耕地地力共划分为6个等级,一级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68%,二级地占7.20%,三级地占3.3... 以云贵高原典型区赫章县耕地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GIS的县级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赫章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赫章县耕地地力共划分为6个等级,一级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68%,二级地占7.20%,三级地占3.38%,四级地占28.77%,五级地占35.04%,六级地占24.9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实地调查法对赫章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的结果符合赫章县耕地地力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贵州省赫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咸阳市区耕地地力评价——以秦都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雪娇 常庆瑞 +2 位作者 刘钊 王路明 徐会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112,118,共6页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秦都区耕地地力进行评价。以关中平原的陕西省秦都区为研究区,借助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在耕地地力调查的基础上,从立地条件、土壤性质、肥力状况、土壤管理4方面选取12项指标,对研...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秦都区耕地地力进行评价。以关中平原的陕西省秦都区为研究区,借助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在耕地地力调查的基础上,从立地条件、土壤性质、肥力状况、土壤管理4方面选取12项指标,对研究区耕地地力进行自动化、定量化和可视化评价。结果表明:秦都区耕地地力可分为4级,l—4级地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2.08%,39.72%,7.35%,0.85%,该地区耕地地力水平较高。本研究分析了各级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研究区农业生产,而且为关中平原开展耕地地力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关中平原 耕地地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东丽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雄杰 苏丽娜 +3 位作者 宋治文 王建春 张国海 刘瑾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42-45,50,共5页
应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对天津市东丽区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详细介绍了评价的全过程,包括确定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评价因子隶属函数模型的建立、耕地地力综合评价与分等定级、评价结果检验等,最终将... 应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对天津市东丽区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详细介绍了评价的全过程,包括确定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评价因子隶属函数模型的建立、耕地地力综合评价与分等定级、评价结果检验等,最终将东丽区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丽区 评价因子 耕地地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区耕地地力评价与中低产田改良措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钱飞跃 徐凤 王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2874-2876,共3页
充分应用GIS技术,选择立地条件、剖面组成、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等4大因素9项基本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建成淮安市淮阴区耕地资源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耕地生产性能综合指数(IFI),采用累积频率曲线法,将淮阴区6.47万hm2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 充分应用GIS技术,选择立地条件、剖面组成、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等4大因素9项基本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建成淮安市淮阴区耕地资源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耕地生产性能综合指数(IFI),采用累积频率曲线法,将淮阴区6.47万hm2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并结合生产需要,进行淮阴区耕地地力评价与中低产田改良专题分析,分析淮阴区区域耕地利用途径和利用保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阴区 耕地地力评价 中低产田 改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