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样本方案及支付方式下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与分析--基于CVM不同引导技术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坤鹏 牛海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4-180,共7页
针对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不同引导技术下的样本方案及支付方式,对焦作市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支付卡式CVM"出钱""义务劳动""出钱和义务劳动"3种支付方式的... 针对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不同引导技术下的样本方案及支付方式,对焦作市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支付卡式CVM"出钱""义务劳动""出钱和义务劳动"3种支付方式的单位面积耕地保护外部性具有一定差异,且"出钱和义务劳动"方式下居民耕地保护支付意愿(WTP)和单位面积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二分式下不同样本方案CVM测度结果的精度与投标值样本数量显著相关,与投标值样本数量均衡度的相关性则不显著。在同一总样本下,区域属性(城镇、农村)分类或合并,投标值的样本数量和均衡性是产生居民年户均耕地保护WTP差异性的根本原因;(3)在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基础上,采用"出钱和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及均分样本或分类均分样本方案设计,有助于CVM非使用价值评估结果精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价值评估法 支付方式 样本方案 耕地保护外部性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与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牛海鹏 肖东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76,共12页
为科学测度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论文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多层次边界,构建了省级边界和全国边界下典型区域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模型,并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区域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边界下河南省各... 为科学测度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论文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多层次边界,构建了省级边界和全国边界下典型区域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模型,并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区域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边界下河南省各地市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省级边界下,河南省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和赤字区各有9个地市,整体表现为西北部处于赤字区,东北部处于轻度盈余区,西南部处于中高度盈余区。全国边界下,随着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的提高,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数量比重降低、赤字区数量比重加大。在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0 kg、400 kg、420 kg和435 kg标准下,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地市)数量占比分别为88.89%、83.33%、77.78%和72.22%。(2)多层次作用边界下河南省各地市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具体表现为:同一地市从省级边界到全国边界下耕地保护外部性赤字减弱、盈余增强,或由赤字区转变为盈余区。总之,未来研究应依据不同作用边界下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主体功能区划,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科学界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接受区和给付区,制定科学的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作用边界 粮食主产区 耕地保护外部性 盈余/赤字 耕地保护区际补偿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M投标值子样本量对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精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坤鹏 牛海鹏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6期67-74,共8页
基于二分式CVM视角,剖析不同样本方案下各投标值子样本量对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精度的影响,有助于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科学制定。结果表明:(1)二分式CVM不同样本方案的总样本量及各投标值的子样本量与研究结果的精度影响密切,在其他... 基于二分式CVM视角,剖析不同样本方案下各投标值子样本量对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精度的影响,有助于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科学制定。结果表明:(1)二分式CVM不同样本方案的总样本量及各投标值的子样本量与研究结果的精度影响密切,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样本方案投标值子样本量的增加或减少,双边界二分式WTP估值结果较单边界二分式WTP估值结果更敏感;(2)当各投标值子样本量大于30份时,对双边界二分式居民耕地保护支付意愿WTP估计值的影响越来越小,且WTP估计值逐渐趋于稳定;(3)在二分式CVM研究中,当以WTP估值结果为参考值时,其各投标值子样本量至少应大于30份,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下估计量的统计效率相对较高,此条件下耕地保护外部性区间值可作为相关部门制定焦作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方案 投标值子样本量 二分式CVM 耕地保护外部性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及其外部性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牛海鹏 张安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29,共5页
研究目的: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和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探求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形态、产生的基础和作用过程不同,其中耕地... 研究目的: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和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探求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形态、产生的基础和作用过程不同,其中耕地利用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耕地利用外部效益的内部化则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应尽快建立和实施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外部效益 供体与受体 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 内部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