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形成路径与规避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汪立 熊雯颖 +3 位作者 曾智洋 吕添贵 邱滋璐 谭永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研究目的:以“内涵阐释—风险辨识—路径分析—规避体系”为逻辑主线,客观认识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类型、风险来源与形成路径,探究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偏移风险新命题,以期为提高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政策的稳定性与... 研究目的:以“内涵阐释—风险辨识—路径分析—规避体系”为逻辑主线,客观认识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类型、风险来源与形成路径,探究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偏移风险新命题,以期为提高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主要包括组织矛盾、保障滞后、利益冲突和监管缺失;(2)规划冲突与权责模糊、资金技术的双重约束、多元主体利益冲突以及对非耕行为的负激励程度不足是造成政策执行偏移的主要风险源;(3)“制度环境—利益互异—执行偏移”的逻辑主线,可解释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偏移风险的形成路径;(4)规避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偏移风险,需借助规划管理、资金技术、利益分配和科技预警等手段。研究结论:耕地“进出平衡”政策的执行,应重视政策演化不同阶段不同偏移风险的差异性,构建相应的风险规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进出平衡”政策 偏移风险 形成路径 规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现实情景模拟的耕地“进出平衡”政策绩效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章礼杰 邹镰钊 江舒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302,共9页
探究情景模拟下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实施绩效与影响,有助于完善该政策机制和促进耕地保护。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构建现实情景(政策实施情景)和反现实情景(惯性发展情景)下的农用地内部转换决策效用函数、土地利用需求预测模型和基于元... 探究情景模拟下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实施绩效与影响,有助于完善该政策机制和促进耕地保护。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构建现实情景(政策实施情景)和反现实情景(惯性发展情景)下的农用地内部转换决策效用函数、土地利用需求预测模型和基于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的土地利用转换潜力综合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格局变化,对该政策未来实施绩效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该政策实施有效减少了广州市耕地的流失,政策实施情景中2020—2030年耕地流向非耕农用地的面积减少了20.40km^(2);2)该政策实施对耕地和园地的景观格局影响较大,政策实施情景中耕地的聚集程度更高,但园地的破碎程度更大;3)政策实施情景中2020—2030年广州市农用地内部地类数量比例保持平衡,较多园地恢复为耕地,且各地类分布更加均匀。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未来在广州市的实施绩效良好,有效减少了耕地流失,维持了农用地内部结构比例,促进了园地向耕地转换,对保持耕地数量动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 模型 情景模拟 进出平衡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蓝田县耕地进出平衡实施路径研究与探讨
3
作者 杜佩 王小辉 +2 位作者 贺丹 陈燕 秦玉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96-102,共7页
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国家提出耕地“进出平衡”,这是继“占补平衡”后对耕地用途管制的另一重大举措。目前,全国及各地方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和实施细则,针对耕地“进出平衡”现实中落地的指... 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国家提出耕地“进出平衡”,这是继“占补平衡”后对耕地用途管制的另一重大举措。目前,全国及各地方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和实施细则,针对耕地“进出平衡”现实中落地的指导性不足。为此在阐述耕地“进出平衡”的相关政策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以陕西省蓝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从研究内容、现状基础、科学测算转进转出规模,以及进出平衡分析等方面探讨其具体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该实施路径实现了与现有耕地集中连片,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优化了耕地空间分布。同时,发现存在实施困境,包括农户积极性不高且自发改变种植结构;政府各部门管理职责未落实到位;补充耕地后期管护难度大。因此,提出相应建议,如多渠道完善种植粮食作物补贴政策,提高农户积极性;厘清政府各部门分工职责,协同办公形成合力;加强日常监督监管,切实有效保护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进出平衡 实施路径 实施困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保护背景下耕地恢复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贵州耕地进出平衡管理为例
4
作者 熊伟 唐书朋 +2 位作者 黄康江 田山 胡红妹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273-275,279,共4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恢复为耕地是落实“进出平衡”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探究了贵州省在实施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恢复为耕地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恢复为耕地是落实“进出平衡”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探究了贵州省在实施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恢复为耕地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贵州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恢复 耕地进出平衡 其他农用地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静宁县2021-2023年耕地“进出平衡”探析
5
作者 何文艳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7期55-57,共3页
实施耕地“进出平衡”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该文总结了甘肃省静宁县2021—2023年耕地转出、转入情况,分析了耕地“进出平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出台配套支持政策、重视耕地质量提升、加强后... 实施耕地“进出平衡”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该文总结了甘肃省静宁县2021—2023年耕地转出、转入情况,分析了耕地“进出平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出台配套支持政策、重视耕地质量提升、加强后期管护、探索指标有偿使用机制、制定详尽规划和指标储备方案等建议,以确保耕地“进出平衡”制度的有效实施,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进出平衡 稳定性评价 耕地质量 后期管护 指标有偿使用机制 静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耕地保护的作用
6
作者 陈惠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61-63,共3页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与农业发展矛盾,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政策要求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进行同等面积的耕地补充,以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对此,介绍了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与农业发展矛盾,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政策要求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进行同等面积的耕地补充,以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对此,介绍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基本概况,评估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改进与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土地利用效率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进出平衡”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海宁 刘洋 +2 位作者 徐玲 韩建业 徐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264-267,共4页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和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严格管控耕地与其他农用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的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和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严格管控耕地与其他农用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的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南京市2020和2021年耕地“进出平衡”实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市已有实践,从明确转进转出规则、加强项目资金保障、完善指标交易机制、加强全流程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和管理办法,推动“进出平衡”制度的路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进出平衡” 实施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十五五”:大食物观理念下的耕地用途管制政策优化
8
作者 张丽娟 林文声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4,共9页
随着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践行“大食物观”理念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势在必行。但是,逐渐强化的耕地用途管制政策难以完全适配大食物观发展理念。在实践措施上,耕地用途管制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践路径不相契合;在实践过程... 随着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践行“大食物观”理念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势在必行。但是,逐渐强化的耕地用途管制政策难以完全适配大食物观发展理念。在实践措施上,耕地用途管制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践路径不相契合;在实践过程中,耕地用途管制的政策执行与大食物观内涵不匹配;在实践结果上,耕地用途管制下的食物生产供给与大食物观背景下的消费需求不适配。据此,“十五五”时期应当贯彻落实占补平衡新机制和“以补定占”新要求,优化耕地利用弹性调控机制,构建耕地种植的分区分类管理机制,完善设施农业用地规划和管理措施,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建立食物供需结构的动态统计监测体系和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耕地用途管制 占补平衡 进出平衡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粮化”视角下耕地进出平衡实施困境分析与完善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涂丹 夏敏峰 +1 位作者 徐进军 程赛娥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深入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对加强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西省耕地进出平衡实施现状,对当前耕地进出平衡的实施困境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耕地转进资金来源无保障、“占优补劣”现象较为普遍、跨区域指标交易... 深入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对加强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西省耕地进出平衡实施现状,对当前耕地进出平衡的实施困境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耕地转进资金来源无保障、“占优补劣”现象较为普遍、跨区域指标交易规则不明确、转进地块后期管护缺失等多方面问题,提出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完善耕地进出平衡的资金保障、建立耕地质量评估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进出平衡 “非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平衡”背景下的耕地恢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青华 郝继坤 尚月敏 《河北农业》 2024年第6期67-68,共2页
为牢守耕地红线、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国家实施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战略,严控耕地“非粮化”。耕地恢复作为整治耕地“非粮化”的主要方式,是土地进入耕地的重要途径,在全国各地开始了普遍探索。本文通过分析耕地“进出平衡”现状,总结... 为牢守耕地红线、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国家实施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战略,严控耕地“非粮化”。耕地恢复作为整治耕地“非粮化”的主要方式,是土地进入耕地的重要途径,在全国各地开始了普遍探索。本文通过分析耕地“进出平衡”现状,总结落实进出平衡面临的关键问题,分析开展耕地恢复项目的主要难点、堵点,提出推进耕地恢复的合理化建议,确保本地耕地恢复工作可以更好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进出平衡” 耕地恢复 耕地“非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进出平衡”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应对策略研究
11
作者 吴雪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51-53,共3页
在阐述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实施现状,并针对耕地“进出平衡”制度的落实难点,探讨了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制度的相关策略,为推进耕地“进出平衡”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耕地 “进出平衡”制度 难点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义市耕地保护与“进出平衡”策略的研究与实施
12
作者 张鑫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43-45,共3页
以孝义市为例,全面分析了全市耕地保护的现状,探讨了“进出平衡”策略在本地的应用与实施途径,通过对现有政策的评估与改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孝义市及类似地区的耕地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进出平衡 可持续土地利用 农业发展 孝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条政策措施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13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2期17-17,共1页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国土调查成果中各类非耕地地类,均可作为补充耕地来源。按照“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开垦耕地为辅”的原则,优先将从平原和低坡度耕地中流出的园地、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恢复为耕地,因地制宜推动园林地迁移到坡度相对较大的地区、耕地迁移到平原或低坡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建设 补充耕地 优质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 政策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 农用地 国土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成效与局限 被引量:98
14
作者 孙蕊 孙萍 +1 位作者 吴金希 张景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6,共6页
1997年至今,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实施了十余年,其政策目标也经历了由"耕地占补过程"的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的发展变化。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情况、耕地总量和粮食产量3个指标分别评价不同时期的政策效果。自2... 1997年至今,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实施了十余年,其政策目标也经历了由"耕地占补过程"的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的发展变化。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情况、耕地总量和粮食产量3个指标分别评价不同时期的政策效果。自2001年全国各省(区、市)从总体上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数量平衡"上的要求;但是我国耕地总量却持续下降,补充耕地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我国粮食产量与耕地数量、质量变化情况也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国内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事实上,我国"耕地占补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暴露出政策效果的局限性,如:"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等违法用地现象未根本遏制;"占优补劣"进一步引发生态恶化;"先占后补"继续发酵社会不公。从公共政策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政策目标上,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过多地强调于确保补充耕地与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平衡",而忽视了耕地占补过程的"质量平衡"和"生态平衡"等多重目标;在政策内容设计上,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更加偏重于对"占用耕地"及其补偿的要求,但缺少对"补充耕地"环节的规范,从而导致我国耕地质量整体水平下降;在政策执行中,由于该政策在客观上增大了耕地供给难度,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目标的非一致性导致行政角色偏差。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和公众参与机制4个方面提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政策分析 政策演变 政策目标 政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体互动模式探究——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蕊 孙萍 +1 位作者 吴金希 张景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213-216,共4页
基于政策网络的研究视角,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实证分析。鉴于网络结构、行动者及网络互动的关联性,深入剖析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构成,以及各种主体在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互动模式关系变化,从而揭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基于政策网络的研究视角,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实证分析。鉴于网络结构、行动者及网络互动的关联性,深入剖析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构成,以及各种主体在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互动模式关系变化,从而揭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运行的阻隔及根源——行政权力运用不当导致政策执行偏差、对边缘主体权利不够重视,以及政策网络未形成合力等。因此,以政策网络视角透视政策过程,即各种主体利用公共政策作为"网络规则",相互交换资源、调整利益,各种行动者之间形成互为合作、竞争、协助或对抗等多种关系类型,从而推动政策网络运行,以及影响政策结果和走向。最后,在政策网络视阈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政策网络 行动者 网络结构 网络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 被引量:47
16
作者 黄贤金 濮励杰 尚贵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2-6,共5页
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中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政策环境适应性、政府博弈行为以及政策运行的经济可行性等问题 ,提出 :1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和变化了的政策环境 ,实施有区域差异的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规范政府行为 ,... 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中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政策环境适应性、政府博弈行为以及政策运行的经济可行性等问题 ,提出 :1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和变化了的政策环境 ,实施有区域差异的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规范政府行为 ,减少政策运行中的博弈行为 ;3重建适应政策实施的农地产权制度 ;4建立建设项目耕地占用指标有偿转让制度 ,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提升耕地占用成本 ;5加强政策实施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和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改革土地复垦制度 ,推进农地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政策 建议 改革 中国 农地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内涵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50
17
作者 林培 程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12-14,共3页
耕地保护是保证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保证一定规划期内区域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其实质是保护土地的生产力能生产足够的粮食 ,从而在其规划期内支持其区内人口的生活需要。在当前狠抓耕地面积平衡的同时 ,应研究评... 耕地保护是保证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保证一定规划期内区域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其实质是保护土地的生产力能生产足够的粮食 ,从而在其规划期内支持其区内人口的生活需要。在当前狠抓耕地面积平衡的同时 ,应研究评价区域土地单位生产潜力的简易方法、指标与分区等。在耕地保护中应重点保护基本农田 ,执行分级农田的保护及总体规划和分区控制使用的原则 ,加强土地管理、土地整理及土地复垦等工作 ,改善和提高耕地的质量及生态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蕊 孙萍 吴金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330-333,共4页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诠释"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核心概念...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诠释"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我国占补平衡政策的相关研究,从公共政策研究视角指出了我国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 政策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对策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吴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3,共4页
目前,以县为单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途径存在"占优补劣"、过分依赖土地开发、补充耕地后期管护缺失、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开发、"易地占补"难以监管等诸多现实困境,应围绕回归建设用地单位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主... 目前,以县为单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途径存在"占优补劣"、过分依赖土地开发、补充耕地后期管护缺失、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开发、"易地占补"难以监管等诸多现实困境,应围绕回归建设用地单位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主体和国土部门行使耕地保护监管本位职能这一核心,以所占耕地产能为依据,按照阶梯费率形成的耕地复垦费来倒逼用地单位加强耕地保护,同时,把土地整治作为耕地补充的实施平台,通过加强对土地整治效果的监督、确保耕地产能的占补平衡来体现国土部门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的监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政策落实 现实困境 完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应用——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蕊 孙萍 +1 位作者 张景奇 吴金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前,内容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黑箱技术"(Black Box Technique)在分析长时段的政策演变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可以测度出政策文本有关主题的本质、问题和发展趋势。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耕地... 目前,内容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黑箱技术"(Black Box Technique)在分析长时段的政策演变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可以测度出政策文本有关主题的本质、问题和发展趋势。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三维扫描,分别从政策的纵向层级、横向构成和出台时间的多维视角构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谱系,系统分析出台政策的数量、类型和特点;再对政策内容文本进行编码统计;最后从频数合计、频数排序,以及主题词频数升降变化趋势等维度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内容分析方法 话语 编码 主题词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