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种清热活血类中药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1
作者 李旭阳 吴娅丽 +8 位作者 王晴 秦玺 赵娅 郑博文 张明亮 王晓艳 陈小菲 唐进法 李伟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92-3496,共5页
目的研究10种清热活血类中药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苯唑西林药敏实验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根据生物膜形成实验筛选具有高产膜能力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杀菌浓度,棋... 目的研究10种清热活血类中药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苯唑西林药敏实验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根据生物膜形成实验筛选具有高产膜能力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杀菌浓度,棋盘法测定部分抑菌浓度指数,选取联合抗菌活性为明显协同效应的药物,绘制其时间-杀菌曲线。结果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5株耐甲氧西林,产膜能力最强为417号;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为痰热清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其中丹红注射液具有杀菌作用。苯唑西林、利奈唑胺、多西环素及头孢唑林与中药注射液联用具有部分协同作用,与环丙沙星联合无明显协同作用,与万古霉素联合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与庆大霉素联合主要为无关作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奈唑胺具有较强协同作用,而联合利奈唑胺在细菌生长初期具有显著协同抑制活性。结论中药注射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与抗生素联合后抑菌能力增强,可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清热活血 抗生素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乳球菌Q13细菌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
2
作者 刘爽 王金丽 +3 位作者 梁安健 杨洋洋 朱成林 唐俊妮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8,共9页
为探究乳酸乳球菌Q13所产细菌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菌机制,利用乳酸乳球菌Q13细菌素对MRSA进行处理,对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情况... 为探究乳酸乳球菌Q13所产细菌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菌机制,利用乳酸乳球菌Q13细菌素对MRSA进行处理,对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情况、生物被膜形成、DNA复制情况等进行分析,并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研究细菌素对MRSA被膜形成基因、毒力基因、与DNA复制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Q13细菌素对MRSA的MIC为0.78 mg/mL,能够明显抑制MRSA生长,扫描电镜观察发现Q13细菌素可破坏MRSA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流出;MRSA细胞在不同浓度Q13细菌素处理下核酸和蛋白泄漏量均明显提高,当Q13细菌素质量浓度为1 MIC时,核酸和蛋白泄漏量分别提高了614.71%、1173.91%;Q13细菌素对MRSA生物被膜有抑制和清除作用,当Q13细菌素质量浓度为1 MIC时,对被膜抑制率与清除率分别达到95.03%、56.14%;与抗生素药物复合使用时,抗生素对Q13细菌素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经Q13细菌素处理的MRSA细胞DNA含量有所减少;Q13细菌素处理可引起耐药基因、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毒力基因、与DNA复制有关基因表达下调。综上,Q13细菌素将来可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到食品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细菌素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感染的药物及辅助治疗进展
3
作者 陈晓棋 许世航 +2 位作者 韩福友 黄成强 张小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2-587,共6页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implant-associated infection,IAI)、创面慢性伤口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在移植物或天然组织表面形成MRSA生物膜时,MRSA的耐药性和致病...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骨科植入物相关感染(implant-associated infection,IAI)、创面慢性伤口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在移植物或天然组织表面形成MRSA生物膜时,MRSA的耐药性和致病性增强,导致病情反复、持续。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抗MRSA生物膜治疗新手段。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文献报道有关抑制MRSA生物膜形成或根除MRSA生物膜的药物,如天然药物、合成药物,以及增强药物疗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如纳米技术、光化学疗法、水凝胶法、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等,旨在为MRSA生物膜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生物膜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药物临床综合评价
4
作者 刘心如 李梦露 +4 位作者 龚金红 王禹基 苏丹 周鑫叠 商晶晶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目的多方位评价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疗药物综合价值,解决人工关节MRSA感染难题。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归纳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收集临床综合评价证据,以评价指南为准则进行... 目的多方位评价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疗药物综合价值,解决人工关节MRSA感染难题。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归纳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收集临床综合评价证据,以评价指南为准则进行不同维度的评价;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匿名问卷评价,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治疗人工关节感染治疗药物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模型,采用yaahp分析软件对各方向的临床综合评价证据进行评分;通过该软件分析权重计算MRSA治疗药物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及利奈唑胺各级指标的最终临床综合评价权重,得出利奈唑胺临床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结论在人工关节MRSA感染的治疗药物中,利奈唑胺临床综合价值更高,可为人工关节MRSA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人工关节感染 临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对耐甲氧西林与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选择性
5
作者 黄睿 刘治国 +1 位作者 钟柳 饶静一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0-429,共10页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烷基化反应制备了季铵化聚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QDMA),并系统评估其抗菌活性、生物被膜清除性能以及血液、细胞相容性。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PQDMA展现出区别于阳离子抗生素庆大霉素的抗菌选...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烷基化反应制备了季铵化聚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QDMA),并系统评估其抗菌活性、生物被膜清除性能以及血液、细胞相容性。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PQDMA展现出区别于阳离子抗生素庆大霉素的抗菌选择性:相较于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PQDMA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更强的膜极化效应,并对MRSA生物被膜具有更强的渗透性。这种反常的抗菌选择性可能源于MRSA耐药相关的膜结构重塑,增强了阳离子聚合物与细菌细胞膜的结合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聚二基氨基乙基基丙烯酸酯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选择性杀菌 杀菌机理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陈璐 尚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CAP患者870例,根据致病的病原菌将患者分为MSSA致CAP组(n=... 目的 对比分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肺炎链球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CAP患者870例,根据致病的病原菌将患者分为MSSA致CAP组(n=51)和肺炎链球菌致CAP组(n=81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MSSA致CAP组患者的发热率(62.75%)低于肺炎链球菌致CAP组患者(79.49%);相较于肺炎链球菌,MSSA致CAP患者住院时间长(OR=2.016,P=0.016)、入住ICU率高(OR=3.024,P<0.001)、ICU住院时间长(OR=1.829,P=0.004)、应用机械通气率高(OR=2.243,P=0.002)、入院30 d内死亡率高(OR=2.623,P<0.001)、发病后1年死亡率高(OR=2.779,P=0.033)。结论 MSSA致CAP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轻微,但预后差于肺炎链球菌致CA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型分布及在不同遗传基因背景下的耐药谱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梁进 付明霞 +4 位作者 李娜 王凤霞 陈宇佳 胡远芳 纪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7,共9页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及E-test条检测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作为确证实验,比较头孢西丁(FOX)和(或)苯唑西林(OXA)作为表型检测方法筛选MRSA的能力。采用PCR法检测MRSA菌株的分子分型,包括S.aureus A蛋白分型(spa)、附属基因调节器分组(agr)、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aureus染色体盒mec分型(SCCmec)。结合药物敏感实验和分子分型结果,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结果:通过检测mecA基因共获得39株MRSA。通过检测FOX和OXA共获得51株表型MRSA。spa分型中,共鉴定出包括5种新型(t20226、t20227、t20228、t20229和t20230)在内的57种不同型别,主要为t309(30.9%)、t078(11.8%)和t437(11.8%)。agr分型,94.9%的MRSA属于agrⅠ。MLST分析MRSA种群,ST59克隆(61.5%)最流行,其次为ST72(20.5%)。87.2%的MRSA携带Ⅳ型SCCmec,其中亚型Ⅳa 24株,亚型ⅣF 10株。结论:MRSA的主要基因型为ST59-t437-agrⅠ-Ⅳa,其耐药谱主要表现为FOX-OXA-青霉素(PEN)-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 苯唑西林 抗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羊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笑笑 马小娟 +4 位作者 胡嘉莘 李建龙 古莱姆拜尔·谢日普 佟盼盼 郭庆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4-491,共8页
近年来在家畜体内及动物性食品中多次检测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该菌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患呼吸道疾病羊携带的病原菌,本研究从阿克苏6个规模化羊场共采集280份(136份病羊和144份健康羊)鼻拭... 近年来在家畜体内及动物性食品中多次检测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该菌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患呼吸道疾病羊携带的病原菌,本研究从阿克苏6个规模化羊场共采集280份(136份病羊和144份健康羊)鼻拭子样品,分别划线接种于BHI脱纤维绵羊血平板和高盐甘露醇琼脂平板,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初步从136份病羊和144份健康羊鼻拭子样品中分别分离到34株及62株共计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通过PCR分别扩增SA的nuc基因及MRSA的mecA基因,结果进一步显示分离到96株SA,其中24株(25%)为MRSA,且均为从患病羊中分离。通过PCR检测MRSA的6种常见毒力基因。结果显示,24株MRSA中clfa、hla及pvl的检出率均为100.0%,tst、fnb B和sec的检出率分别为41.2%(10/24)、45.7%(11/24)和33.6%(8/24)。将24株MRSA分别以10^(4)cfu/mL~10^(8)cfu/mL感染小鼠,通过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统计死亡率,观察死亡小鼠脏器的剖检病变,并再次从组织中分离细菌,以评估分离的MRSA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感染8 h后各组小鼠开始出现临床症状,10^(8)cfu/mL和10^(7)cfu/mL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全部死亡;10^(6)cfu/mL~10^(4)cfu/mL感染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83.3%、83.3%及33.3%;对照组小鼠72 h内全部健活。剖检可见死亡小鼠肺脏表面大面积出血,肝脏、脾脏肿大,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变化,可从死亡小鼠的肺脏中再次分离到MRSA。最终确定22株MRSA对小鼠具有致病性。采用K-B纸片法检测24株MRSA对9类15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24株MRSA的耐药基因mecC、blaZ(β-内酰胺类)、ermA(大环内酯类)、Aac(6')/aph(2'')、aph(3')-Ⅲ、Ant(4')-Ia(氨基糖苷类)、qnr A(喹诺酮类)和tetM(四环素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4株MRSA对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及氨曲南,头孢菌素类的氨苄西林全部耐药,其中14株MRSA为多重耐药(58.3%,14/24),主要以3重耐药菌株为主,占42.8%(6/14),其次分别为4重耐药(28.6%,4/14)、5重耐药和6重耐药(均为14.3%,2/14)的菌株。但也有部分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株MRSA中检测到6种耐药基因,其中mecC、blaZ的检出率达100%;tetM的检出率为79.2%(19/24);ermA的检出率为37.5%(9/24);Aac(6')/aph(2'')、aph(3')-Ⅲ、Ant(4')-Ia的检出率均为25.0%(6/24),且这些MRSA携带3~6种耐药基因。通过实验结果分析24株MRSA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均呈正相关,且未检测到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 A,与MRSA对该类药物环丙沙星敏感的结果也一致。本研究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患呼吸道疾病的羊中分离的MRSA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小鼠的致病性均较强,且对多种药物耐药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可能与羊患呼吸道疾病有关。本研究为新疆阿克苏地区羊呼吸道疾病病原学的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呼吸道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致病性 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时艳杰 张颖 +5 位作者 甘雨 赵玥 尹江涛 梁丽喆 曲妮妮 李国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0,I0013-I0018,共12页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应用16SrDNA分析射干止咳胶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肺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大鼠MRSA肺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0只/组,分别为阴性对...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应用16SrDNA分析射干止咳胶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肺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大鼠MRSA肺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0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苏黄止咳胶囊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滴鼻感染MRSA连续5 d,造模期间同时灌胃给药,1次/d,连续14 d,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纯水。末次给药前1 d进行粪便采集,放入-80℃保存,准备进行16SrDNA高通道测序。末次给药后1 h,对所有存活动物麻醉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肺组织病理切片。根据6组大鼠的病理报告和血常规结果,取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射干止咳胶囊低、中剂量组、苏黄止咳胶囊组各组6只大鼠粪便进行16SrDNA测序。结果通过16SrDNA测序,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方面,与阴性对照组比,虽然模型组有上调的趋势,但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射干止咳胶囊菌群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有下调的趋势,并向阴性对照组接近,但是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大鼠的优势菌门,与模型组相比,射干止咳胶囊分别上调了拟杆菌门、下调了变形菌门。通过菌群基因功能预测,与模型组相比,其中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是射干止咳胶囊中、低剂量组共同作用的代谢通路。结论射干止咳胶囊可能通过上调了拟杆菌门、下调了变形菌门改善了MRSA肺炎大鼠的肠道内稳态,从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发挥对MRSA肺炎大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肠道菌群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谷雪妹 周芳芳 +1 位作者 林明 王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50-3154,共5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及其联合3种抗生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对26株临床分离的MRSA的MIC值;棋盘法测定小檗碱... 目的观察小檗碱及其联合3种抗生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对26株临床分离的MRSA的MIC值;棋盘法测定小檗碱联合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对MRSA的MIC值,观察小檗碱对MRSA的抑菌效果;时间杀伤曲线研究小檗碱联合抗生素对MRSA的抑菌动力学。结果26株MRSA对苯唑西林耐药,5株对庆大霉素耐药,17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6株对阿米卡星耐药,22株对克林霉素耐药,19株对环丙沙星耐药,21株对红霉素耐药,18株对莫西沙星耐药,1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7株对四环素耐药,26株均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小檗碱对USA300的MIC值为128μg/mL,对26株MRSA的MIC范围为32~256μg/mL。小檗碱与庆大霉素联合后,4株(80%)呈相加作用;小檗碱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后,3株(17.64%)呈相加作用;小檗碱与阿米卡星联合后,4株(66.67%)呈协同作用,1株(16.67%)呈相加作用。64μg/mL小檗碱联合16μg/mL庆大霉素抑菌效果最好;64μg/mL小檗碱联合64、32μg/mL左氧氟沙星抑菌效果最好;32μg/mL小檗碱联合4μg/mL阿米卡星对MRSA02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结论小檗碱对MRSA有较理想的抑菌效果;小檗碱联合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对MRSA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联合用药 抗生素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和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儿童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海亭 王玉亭 +3 位作者 孙琳 刘涛 于嘉智 王春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 目的对比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1月至2022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脓液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8例急性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类分为MRSA组(24例)和MSSA组(44例)。对比分析MRSA组和MSSA组起病初期最高体温、炎症指标、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部位、有无关节炎、住院天数、手术次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发病部位、并发症、年龄、发病时间、起病初期最高体温、白细胞升高程度、中性粒细胞升高程度、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A组和MSSA组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分别为(93.99±61.38)mg/L和(65.90±49.14)mg/L,住院天数分别为(39.75±15.16)天和(29.52±8.45)天,手术次数分别为(3.58±1.61)次和(2.68±0.77)次;MRSA组、MSSA组分别有11例(11/24,45.83%)、9例(9/44,20.45%)伴有临近关节炎;在同时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患儿中(MRSA组18例、MSSA组40例),MRSA组和MSSA组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比值分别为(2.17±0.98)和(1.46±1.07);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MS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相比,MRSA引起的急性骨髓炎易合并关节炎,需要接受更多次手术治疗,住院时间较长。MR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在起病初期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较高,在同时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患儿中,MR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的比值较MS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毒银花散中各药及药物不同配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雨芬 姜爽 +6 位作者 宋伍 姜涛 刘畅 周豪芳 唐亚婷 魏琳 苏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目的研究《外科正宗》中回毒银花散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菌能力以及毒力因子α-溶血素(α⁃hemolysin,Hla)活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同时探究回毒银花散最佳配比为古... 目的研究《外科正宗》中回毒银花散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菌能力以及毒力因子α-溶血素(α⁃hemolysin,Hla)活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同时探究回毒银花散最佳配比为古方新用提供实验支撑。方法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纸片扩散法(K⁃B法)分析回毒银花散及组方中各味药对MRSA菌株USA300的抑制效果,溶血实验、Hla中和实验、Hla寡聚实验、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实验验证药物以何种形式抑制毒力因子Hla的活性,生物被膜形成实验评价回毒银花散对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最后正交实验探究回毒银花散的最佳配比。结果回毒银花散抑制MRSA菌株,MIC_(90)为64 mg/mL,MBC为256 mg/mL,抑菌圈直径为(7.50±0.50)mm。回毒银花散还通过抑制Hla的释放抑制Hla的活性,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MEC)为16 mg/mL,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MEC为8 mg/mL。回毒银花散中金银花、黄芪只影响MRSA溶血活性以及生物被膜形成但不抑制细菌的生长,两药溶血活性MEC以及生物被膜形成MEC均为32 mg/mL;甘草抑菌能力较强,MIC_(90)为8 mg/mL,生物被膜MEC为1 mg/mL,在亚抑菌浓度下未表现出抑制溶血活性。最后正交实验显示,当回毒银花散中金银花、黄芪、甘草比例为1∶2∶4时,MIC_(90)为16 mg/mL,溶血活性MEC为8 mg/mL,生物膜形成MEC为4 mg/mL,均为9组中最低。结论回毒银花散在亚抑菌浓度下可影响MRSA的溶血活性以及生物被膜形成,其中金银花、黄芪、甘草的最佳比例为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回毒银花散 α-溶血素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救治与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诗喻 王薇 +2 位作者 朱荻绮 沈捷 曹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736,共9页
患儿,男,6岁10月龄,因“反复发热2个月,精神不佳半天”就诊于我院。患儿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改良体-肺循环分流术后出现发热,多次血培养提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阳性,超声心动... 患儿,男,6岁10月龄,因“反复发热2个月,精神不佳半天”就诊于我院。患儿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改良体-肺循环分流术后出现发热,多次血培养提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阳性,超声心动图示管道不通畅,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予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美罗培南等抗感染,患儿用药后骨髓抑制明显,感染控制不佳,行急诊手术摘除赘生物、中央分流术后仍反复发热,改用康替唑胺抗感染治疗后患儿病情改善,感染稳定控制,随访半年患儿无反复感染,未见脏器损伤及骨髓抑制现象,超声心动图示血流通畅。本病例拟为临床医师应对此类复杂感染提供临床思路,并对儿童耐药菌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 康替唑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屈菜红碱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苑庆欣 刘阔 +4 位作者 包旭华 高东阳 李鹤 宋军 周志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70-4678,共9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活性及探究其抗菌机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及最小杀菌浓度分析CHE对MRSA的抗菌活性;检测CHE对MRSA细胞... 本研究旨在阐明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活性及探究其抗菌机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及最小杀菌浓度分析CHE对MRSA的抗菌活性;检测CHE对MRSA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通透性,结合电镜观察MRSA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从而对CHE抗菌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检测CHE对MRSA菌株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与ROS相关因子造成的影响,并结合荧光定量及转录组学技术进一步验证CHE抗菌机制。结果表明,CHE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μg·mL^(-1),最小杀菌浓度为12.5μg·mL^(-1)。CHE可通过破坏MRSA菌株细胞细胞壁及细胞膜,发挥抗菌作用。且CHE处理后可抑制MRSA呼吸链SdhABC等基因表达,从而阻断呼吸链电子传递,使ROS水平升高从而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本研究对CHE抗MRSA的抗菌机制进行探究,为临床防治MRSA感染提供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屈菜红碱 抗菌机制 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侧耳素衍生物PCI对48株牛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的抗菌活性
15
作者 马丹倩 张贺超 +2 位作者 齐显龙 李剑勇 李准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1,87,共6页
为了探讨截短侧耳素衍生物PCI对48株牛乳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的体内外抗菌活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PC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标准菌株,以及48株牛乳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 为了探讨截短侧耳素衍生物PCI对48株牛乳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的体内外抗菌活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PC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标准菌株,以及48株牛乳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行了小鼠大腿感染试验。结果表明,PC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的MIC均为0.0078μg/mL,对牛源MRSA临床菌株的MIC为0.0078~0.125μg/mL;小鼠大腿感染试验结果表明,PCI减轻了肌肉组织的变性和坏死,且大腿组织载菌量显著低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组(P<0.05),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01)。综上所述,PCI对48株牛乳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能够减轻MRSA造成的大腿肌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侧耳素衍生物PCI 牛乳腺炎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氰碘柳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膜的抗菌活性
16
作者 唐海涛 朱勇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620,共10页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的耐药性已成为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难题,研究针对多重耐药金葡菌及其生物膜的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将药物重新利用,探讨抗寄生虫药物氯氰碘柳胺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及其生物膜的...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的耐药性已成为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难题,研究针对多重耐药金葡菌及其生物膜的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将药物重新利用,探讨抗寄生虫药物氯氰碘柳胺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及其生物膜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微量肉汤稀释实验和纸片扩散实验检测金葡菌对氯氰碘柳胺的敏感性。采用时间-抑菌/杀菌曲线结合平板稀释菌落计数检测氯氰碘柳胺的抑菌效率和杀菌活性;扫描电镜联合荧光探针SYTOX Green和DiSC3(5)研究氯氰碘柳胺对金葡菌的杀菌机制;亚抑菌浓度的氯氰碘柳胺连续作用检测其对金葡菌耐药的影响;96孔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氯氰碘柳胺的抗生物膜活性;CCK-8试剂盒检测氯氰碘柳胺的细胞毒性。结果:氯氰碘柳胺对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为0.125~1.000μg/mL。纸片扩散实验发现80μg的氯氰碘柳胺即可出现抑菌圈,且随着药量增加抑菌圈直径明显增大。亚抑菌浓度(0.031μg/mL)的氯氰碘柳胺可显著抑制金葡菌的增殖,使细菌浊度从0.26±0.00减少到0.11±0.01(t=16.06,P<0.001),且随着氯氰碘柳胺浓度的升高,其抑菌活性越强。0.25×MIC的氯氰碘柳胺可抑制金葡菌增殖12 h,1×MIC的氯氰碘柳胺可抑制金葡菌增殖长达24 h以上,且活菌数量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减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氯氰碘柳胺可有效破坏金葡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SYTOX Green和DiSC3(5)的荧光强度明显升高。即使经过亚抑菌浓度氯氰碘柳胺的25 d连续作用,仍未产生耐药性。0.062 5μg/mL的氯氰碘柳胺即可显著抑制金葡菌生物膜的形成,使其形成量从1.29±0.16减少到0.62±0.04(t=11.62,P<0.001),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μg/mL的氯氰碘柳胺还可显著清除已形成的生物膜,使生物膜量从1.62±0.34减少到0.51±0.39(t=4.84,P<0.01)。此外,氯氰碘柳胺的细胞毒性极低,其对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脏细胞LO2的半数抑制浓度均大于64μg/mL。结论:氯氰碘柳胺对金葡菌及其生物膜具有强抗菌活性且对人体细胞毒性低,有望为金葡菌相关感染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碘柳胺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老药新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内生细菌KLXD06粗蛋白的提取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梅 龚明福 +1 位作者 罗燕 管芩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4-335,共2页
雪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菌株KLXD06是从雪胆中分离筛选的1株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细菌。采用硫酸铵盐沉淀法提取KLXD06产生的抑菌粗蛋白,结果表明,用硫酸铵... 雪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菌株KLXD06是从雪胆中分离筛选的1株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细菌。采用硫酸铵盐沉淀法提取KLXD06产生的抑菌粗蛋白,结果表明,用硫酸铵盐沉淀法能提取KLXD06发酵液的抑菌粗蛋白,抑菌粗蛋白对MRSA的抗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胆 内生细菌 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 抑菌粗蛋白 提取 抗菌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单用及联合利福平或磷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梅清 喻婷 +3 位作者 朱玉林 程君 叶英 李家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4-947,共4页
目的在体外探讨万古霉素单用及其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防耐药突变浓度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肉汤法富集浓度为1010... 目的在体外探讨万古霉素单用及其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防耐药突变浓度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肉汤法富集浓度为1010 CFU.ml-1细菌,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上述抗菌药物单用及联合使用对10株MRSA临床分离株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和耐药频率。结果万古霉素单用对上述10株MRSA的选择指数为16~64;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选择指数下降为2~16和1~8,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选择指数下降2~32倍,其耐药频率也大幅下降。结论万古霉素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均可降低其单用对MRSA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防止耐药突变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利福平 磷霉素 联合用药 药突变浓度 药突变选择窗 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及其提取物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华德兴 彭青 +2 位作者 曾香连 姚芬 钱元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研究绿茶及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并分析其主要抗菌成分。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各种茶叶的水浸出物及茶叶的主要成分对MRSA的MIC。纸片扩散法观察绿茶浸出物和茶叶主要成份与抗生素合用对MRSA的协同... 目的研究绿茶及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并分析其主要抗菌成分。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各种茶叶的水浸出物及茶叶的主要成分对MRSA的MIC。纸片扩散法观察绿茶浸出物和茶叶主要成份与抗生素合用对MRSA的协同抗菌情况。结果①绿茶浸出物对MRSA的MIC范围为0.125-0.5%,青茶浸出物为0.125-0.5%,白茶浸出物为0.0625-0.25%,红茶浸出物为0.5%,黑茶浸出物为0.25-0.5%。②茶多酚对MRSA的MIC范围为128-256μg/mL,茶色素为256-512μg/mL,茶多糖为512-1024μg/mL,茶皂素和咖啡因则均大于1024μg/mL。③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替唑、米诺环素、四环素与绿茶浸出物合用的抑菌圈明显大于单用抗生素的抑菌圈,红霉素和氯霉素单用/合用的抑菌圈相同,环丙沙星加入绿茶浸出物后抑菌圈反而减小。④茶多糖、茶皂素、茶色素、咖啡因与苯唑西林单用/合用的抑菌圈均相同,茶多酚与苯唑西林合用的抑菌圈明显大于单用苯唑西林的抑菌圈,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苯唑西林合用的抑菌圈明显大于各自单用的抑菌圈。结论各种茶叶对MRSA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绿茶和白茶的抗菌作用最强。绿茶抗MRSA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并且茶多酚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四环素抗MRSA有增效作用,但对其它类抗生素呈无关或拮抗作用。茶多酚中的2个单体ECg和EGCg能增强苯唑西林的抗MRS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茶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甲氧西林敏感和耐甲氧西林菌株演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登峰 段新华 +4 位作者 吴建勇 杨学云 李建军 李娜 王治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6-1425,共10页
为研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以及甲氧西林敏感(MSSA)和耐甲氧西林(MRSA)菌携带的耐药基因、MRSA的SCCmec基因型,揭示牛源MSSA与MRSA之间的演化相关性和MRSA起源和扩散途径,对2009年以来中国五省区不同牛场分离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研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以及甲氧西林敏感(MSSA)和耐甲氧西林(MRSA)菌携带的耐药基因、MRSA的SCCmec基因型,揭示牛源MSSA与MRSA之间的演化相关性和MRSA起源和扩散途径,对2009年以来中国五省区不同牛场分离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对确定的12株MSSA和MRSA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SCCmec基因型分型和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研究。54株菌的药敏结果显示,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菌株分别为88.8%、81.5%、88.9%、90.7%、92.6%、94.4%、79.6%、63.0%和70.4%。其中,对所测10种抗生素完全耐药的占5.6%,对5种以上耐药的占85.2%,6株(11.1%)对头孢西丁耐药。12株MSSA和MRSA菌株的药敏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株MRSA对10种抗生素耐药;6株MSSA菌中,新疆分离株对2~4种抗生素耐药,其它省区分离株对7种以上抗菌素耐药。12株MSSA和MRSA菌均检出ermC和tetK基因;6株MRSA中均检出aac(6′)/aph(2″)基因,5株检出tetM基因,4株检出aph(3′)-Ⅲ基因;6株MSSA均未检出aac(6′)/aph(2″)和aph(3′)-Ⅲ,4株检出tetM基因。用多重PCR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显示,5株为SCCmec IV,1株未能分型;12株菌的MLST分型发现,所有菌株分为ST50、ST965、ST6、ST97和ST9序列型。经eBURST v3分析,MRSA分布在CC7、CC4、CC21和CC9四个克隆复合群(CCs)中,MSSA分布在CC7和CC32克隆复合群中。以上研究表明,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仅耐药严重,且表现多重耐药;MRSA基因型以SCCmec IV为主。对牛源SCCmec IV型MRSA与同型人源MRSA的耐药谱分析发现有较大差异,推测位于质粒或转座子上的耐药基因可能插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导致耐药基因在不同菌株间传播。根据ST97中有MSSA和MRSA以及牛源MRSA与人源MRSA的MLST比较,确认我国牛源MRSA是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由来源于不同克隆复合群的MSSA获得SCCmecIV而产生,推测同一克隆株MRSA的扩散并不是MRSA大范围出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基因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CCmec分型 多位点测序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