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冬山茶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及CjCBF1互作蛋白筛选与分析
1
作者 侯茂洋 杨金霖 +4 位作者 崔灿 陈博 李伟 殷恒福 孙迎坤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7,共8页
低温是影响山茶在我国北方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扩大山茶的分布范围,提升北方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以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耐冬山茶岛城春早的叶片为材料,通过Gateway重组技术构建酵母文库,获得的初级文库总克隆数为1.44×10^(7)cfu,次... 低温是影响山茶在我国北方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扩大山茶的分布范围,提升北方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以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耐冬山茶岛城春早的叶片为材料,通过Gateway重组技术构建酵母文库,获得的初级文库总克隆数为1.44×10^(7)cfu,次级文库总克隆数为1.12×10^(7)cfu,重组阳性率为100%,酵母文库滴度为1.00×10^(8) cfu/mL,酵母克隆平均插入片段>1000 bp,符合建库标准。利用双酶切同源重组方式构建诱饵载体pGBKT7-CjCBF1,其在酵母细胞中无毒性及自激活活性。使用质粒共转法进行筛库,获得46个与CjCBF1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功能涉及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及响应胁迫等多个方面,选取CjRAV1作为候选蛋白。参考耐冬山茶转录组数据库和茶树基因组数据库设计引物,克隆得到CjRAV1基因,该基因CDS全长为1023 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34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7.99 ku,蛋白质等电点9.10,不稳定指数34.74,脂肪指数76.60。选取与CjRAV1同源性较近的物种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其与狭叶油茶、君迁子以及中华猕猴桃亲缘关系较近。为了降低筛库的假阳性概率,构建pGADT7-CjRAV1载体,与pGBKT7-CjCBF1进行点对点验证,证实二者之间存在互作关系,为后续深入研究耐冬山茶低温应答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酵母双杂交 CjCBF1 低温胁迫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翔 刘庆华 +4 位作者 王奎玲 刘庆超 王建萍 唐启和 刘天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078-1080,共3页
采用TTC法测定“长柱耐冬”、“深红皱瓣”、“花团锦簇”、“霜红”4个耐冬山茶品种的花粉活力和寿命,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4个耐冬山茶品种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深红皱瓣’花粉活力在开花期间显著优于‘长柱耐冬’、‘花... 采用TTC法测定“长柱耐冬”、“深红皱瓣”、“花团锦簇”、“霜红”4个耐冬山茶品种的花粉活力和寿命,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4个耐冬山茶品种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深红皱瓣’花粉活力在开花期间显著优于‘长柱耐冬’、‘花团锦簇’、‘霜红’3个品种,4个品种的花粉寿命最长可达到37d。4个品种的耐冬山茶柱头在开花1~7d内均具可授性。在1~4d可授性较强,不同的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花粉活力 柱头 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花粉储藏条件及其活力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贾文庆 王少平 +1 位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379,共6页
以山东青岛耐冬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冬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 以山东青岛耐冬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冬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GA3+900 g·L-1Ca(NO3)2;花粉最佳贮藏温度为-80℃;-80℃贮藏360 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原来的58.19%,3种保护酶活性较高,花粉抗氧化、衰老能力较强;贮藏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出现最高峰值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不同贮藏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作用不同,室温下POD、CAT为敏感性保护酶,4℃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20℃、-80℃下CAT为敏感性保护酶;3种保护酶活性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依次为:SOD>POD>C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花粉 萌发 贮藏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叶结构与耐寒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奎玲 黄鑫 +3 位作者 刘庆超 唐启和 刘庆华 孙玉林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对18个耐冬山茶品种的叶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测定了其半致死温度,探讨了叶片结构与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肉组织中栅栏组织所占的比例越大,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越大,品种耐寒性越强,反之亦然。叶肉组织结构及其比例关系可... 对18个耐冬山茶品种的叶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测定了其半致死温度,探讨了叶片结构与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肉组织中栅栏组织所占的比例越大,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越大,品种耐寒性越强,反之亦然。叶肉组织结构及其比例关系可作为不同品种抗寒性的形态结构指标。耐冬山茶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介于-13.1^-17.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叶结构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叶组织结构与品种分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奎玲 黄鑫 +3 位作者 刘庆华 牟少华 刘庆超 张启翔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6,共6页
对14个耐冬山茶品种的叶组织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探讨了叶组织结构与品种分类的关系.结果表明,耐冬山茶叶表皮、气孔、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晶细胞等可以作为品种分类的依据.
关键词 耐冬山茶 叶结构 品种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耐冬山茶的多样性特征及其保护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仁卿 张淑萍 +1 位作者 石竹 李力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共4页
青岛近海岛屿分布的山茶是典型的亚热带区系成分,因为其耐寒性强被当地人称为“耐冬”。通过研究耐冬山茶种群的形态和基因多样性特征,以及栽培种群与野生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和机制,对耐冬山茶种群的濒危原因和保护策略进行了分析和... 青岛近海岛屿分布的山茶是典型的亚热带区系成分,因为其耐寒性强被当地人称为“耐冬”。通过研究耐冬山茶种群的形态和基因多样性特征,以及栽培种群与野生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和机制,对耐冬山茶种群的濒危原因和保护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必须有效保护一定大小的野生种群及其生境,才能从根本上保持“耐冬”种群的多样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 耐冬山茶 多样性 形态 基因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抗寒基因CjCor1的全长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凯 孙迎坤 +2 位作者 王奎玲 刘庆华 高捍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3-759,共7页
COR基因是植物冷驯化过程中重要的功能基因。为研究Cor基因在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抗寒方面的功能,采取同源克隆的方法,从自然低温条件下的耐冬山茶叶片中分离到了617 bp的耐冬山茶同源COR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Cj Cor1。该序列全... COR基因是植物冷驯化过程中重要的功能基因。为研究Cor基因在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抗寒方面的功能,采取同源克隆的方法,从自然低温条件下的耐冬山茶叶片中分离到了617 bp的耐冬山茶同源COR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Cj Cor1。该序列全长完整,含有600 bp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Cj Cor1基因编码的199个氨基酸蛋白质,含有冷驯化蛋白家族WCOR413 Superfamily特有的保守域结构,在同属物种中的保守性极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低温(0℃以下时)条件下,相比南方山茶原种和常见栽培品种,Cj Cor1基因在耐冬山茶中具有较高表达量,且在耐寒性高的品种中的表达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CjCor1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花粉活力测定及人工授粉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成利 刘庆华 +3 位作者 王奎玲 刘庆超 张永帅 闫伟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0-72,75,共4页
通过天然授粉、人工杂交授粉、不去雄套袋及去雄不套袋4种方法对耐冬山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结实膨大率最高,人工授粉次之,不去雄套袋的结实膨大率最低为0。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耐冬山茶是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并且人工授... 通过天然授粉、人工杂交授粉、不去雄套袋及去雄不套袋4种方法对耐冬山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结实膨大率最高,人工授粉次之,不去雄套袋的结实膨大率最低为0。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耐冬山茶是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并且人工授粉结实膨大率并不高的植物。耐冬山茶的花粉生活力从35.71%~90.29%不等,不同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去雄 授粉 杂交 花粉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和雪椿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雅文 吴君 +2 位作者 白天 刘震 郑德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5-553,共9页
以耐冬和雪椿为材料,通过自然低温(2013年10月—2014年01月)和人工气候室控制低温(4、0、-4、-8、-12℃)2种处理方法,测定低温过程中样本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低温半致死温度和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探讨耐冬和雪椿的抗寒性及其生... 以耐冬和雪椿为材料,通过自然低温(2013年10月—2014年01月)和人工气候室控制低温(4、0、-4、-8、-12℃)2种处理方法,测定低温过程中样本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低温半致死温度和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探讨耐冬和雪椿的抗寒性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耐冬和雪椿叶片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耐冬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雪椿,且自然胁迫波动性较大;可溶性蛋白、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是先下降,当达到一定阈值后开始上升。但耐冬和雪椿生理指标的阈值存在差异,耐冬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在-8℃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雪椿的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都在0℃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而耐冬和雪椿的CAT酶活性都在4℃低温处理后就开始上升。经自然低温处理后耐冬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4.08℃,雪椿的为-11.93℃,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判定耐冬的耐寒性优于雪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 雪椿 低温胁迫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向涛 刘庆华 +1 位作者 王奎玲 律春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79,共4页
以耐冬山茶为材料,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耐冬山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耐冬山茶的光补偿点为32μmol/(m2.s),光饱和点1 233μmol/(m2.s),最适生长温度为18~20℃。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现单峰变... 以耐冬山茶为材料,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耐冬山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耐冬山茶的光补偿点为32μmol/(m2.s),光饱和点1 233μmol/(m2.s),最适生长温度为18~20℃。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现单峰变化曲线,最大光合速率出现在7月份10:00~12:00,影响光合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强、气孔导度、温度和气孔CO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光合特性 气孔导度 生理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奎玲 刘庆华 +2 位作者 刘庆超 唐启和 赵振冲 《中国城市林业》 2007年第1期54-56,共3页
对耐冬山茶野生资源状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耐冬山茶的野生分布区仅剩长门岩岛、大管岛和崂山顶三处,共有植株506株,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由于近年来的保护,残存野生植株生长状况良好。
关键词 野生资源保护 耐冬山茶 植株生长状况 资源状况 分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青岛沿海岛屿耐冬山茶濒临灭绝的原因及其就地保护问题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献溥 张春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2-278,共7页
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山茶花耐寒的原始种,著名的观赏植物,天然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和日本、朝鲜一带,黄海岛屿是其在我国分布的北缘。由于人为严重的破坏,天然分布的范围日益狭窄,已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本文对其现况、濒危的... 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山茶花耐寒的原始种,著名的观赏植物,天然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和日本、朝鲜一带,黄海岛屿是其在我国分布的北缘。由于人为严重的破坏,天然分布的范围日益狭窄,已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本文对其现况、濒危的原因和挽救措施作了详细的调查,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濒危种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向涛 刘庆华 +3 位作者 王奎玲 刘庆超 刘红 孙学武 《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0-31,29,共3页
采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耐冬山茶春季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3月、4月、5月的净光合速率值分别为3.62umolm-2s-1、3.55 umolm-2s-1、3.69 umolm-2s-1,5月&g... 采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耐冬山茶春季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3月、4月、5月的净光合速率值分别为3.62umolm-2s-1、3.55 umolm-2s-1、3.69 umolm-2s-1,5月>3月>4月,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月份>3月份>5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成利 史效玉 +2 位作者 马春花 殷秋燕 王福民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阔叶树种,山东是我国山茶科植物自然分布的最北端。用耐冬山茶种子作为供试材料,采用浸种、温度、浓硫酸、赤霉素等不同处理对耐冬山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冬山茶种子... 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阔叶树种,山东是我国山茶科植物自然分布的最北端。用耐冬山茶种子作为供试材料,采用浸种、温度、浓硫酸、赤霉素等不同处理对耐冬山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冬山茶种子在常温水中浸种24h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为85%;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浓硫酸处理60min发芽率最高,为80%;赤霉素以浓度为800mg.L-1的GA浸种效果较好,发芽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种子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胚状体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凯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84-187,199,共5页
为快速扩大耐冬山茶的种质资源以满足园林应用的需求,本实验对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中耐冬山茶幼胚中段和末段的胚状体和胚性愈伤诱导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授粉后15~21周的幼果,胚状体的诱导率随幼胚发育成熟度提... 为快速扩大耐冬山茶的种质资源以满足园林应用的需求,本实验对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中耐冬山茶幼胚中段和末段的胚状体和胚性愈伤诱导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授粉后15~21周的幼果,胚状体的诱导率随幼胚发育成熟度提高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但胚性愈伤的诱导效果与幼果成熟度之间无明显联系.在选用的8种激素组合中,1.0mg/L 6-BA和1.0mg/L 6-BA+0.2mg/L NAA的培养基对于胚状体诱导效果最佳,2.0/5.0mg/L 6-BA+0.5mg/L IBA的组合及1.0mg/L 6-BA培养基诱导胚性愈伤数量最多.此外,耐冬山茶胚状体在幼胚的末段部位发生较多,胚性愈伤在幼胚的中段部位较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幼胚 胚状体 胚性愈伤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抗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萍 李海梅 王翔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282-284,共3页
以3年生耐冬山茶为材料,进行耐寒性研究,采用人工冷冻处理,对不同处理温度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保护酶的活性、MD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耐冬山茶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SOD、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 以3年生耐冬山茶为材料,进行耐寒性研究,采用人工冷冻处理,对不同处理温度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保护酶的活性、MD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耐冬山茶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SOD、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也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说明叶片内保护酶的存在和活性的提高减轻了由膜脂过氧化引起的伤害,是植物组织提高抗寒性、避免低温伤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抗寒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的耐冬资源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协南 张淑珍 +2 位作者 曹俊训 孙志辉 牛锡彭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0-21,共2页
耐冬(Camellia japonica)为山茶科山茶属山茶花的一种。青岛东南沿海岛屿及海滨有自然分布,沿海陆地有数百年栽培历史。隆冬季节,冰封雪压,叶绿花红,群体花期长达半年之久,故得名“耐冬”。
关键词 耐冬 耐冬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优良单株选择及性状早期预测
18
作者 陈君帜 孙钊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共4页
根据2001年至2003年的田间调查,从北京和天津引种的12 000株“耐冬”山茶中筛选出抗冻优良单株56株。此外,对青岛植物园“耐冬”山茶55个性状的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营养器官性状与生殖器官性状具一定相关性。根据这些相关性,对筛... 根据2001年至2003年的田间调查,从北京和天津引种的12 000株“耐冬”山茶中筛选出抗冻优良单株56株。此外,对青岛植物园“耐冬”山茶55个性状的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营养器官性状与生殖器官性状具一定相关性。根据这些相关性,对筛选出的部分优良单株的花色和花型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荼 优良单株 选择 聚类分析 性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杂交育种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符喆 王奎玲 +1 位作者 刘庆超 刘庆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132,共6页
为探讨耐冬山茶杂交育种亲和性,培育适宜中国北方地区生长的山茶新品种。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以耐冬山茶为母本,设计36个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8个杂交组合可以结实,不同杂交组合结果率存在一定差异,种间杂交结果率高于品种。... 为探讨耐冬山茶杂交育种亲和性,培育适宜中国北方地区生长的山茶新品种。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以耐冬山茶为母本,设计36个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8个杂交组合可以结实,不同杂交组合结果率存在一定差异,种间杂交结果率高于品种。浙江红山茶、多齿红山茶、南山茶、埃尔克西朱瑞、舞台新秀、公正评奖团、红荣耀、狂想曲与耐冬山茶有较高的亲和性。杂交果实结实指数及种子质量均低于对照耐冬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杂交 结果率 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慧慧 王奎玲 +1 位作者 薛秋华 刘庆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5-138,154,共5页
重点探讨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pH值、不同培养基及不同类型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S+6-BA 2.0 mg.L-1+2,4-D 0.5 mg.L-1培养基是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耐冬山茶... 重点探讨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pH值、不同培养基及不同类型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S+6-BA 2.0 mg.L-1+2,4-D 0.5 mg.L-1培养基是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耐冬山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pH值以5.5较为合适;耐冬山茶叶柄作为外植体,诱导率和生长状况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冬山茶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