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考马斯亮蓝G-250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永刚 杨光瑞 +3 位作者 马雪青 冷非凡 马建忠 王晓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74-2479,共6页
采用多种光谱技术结合圆二色谱技术研究了考马斯亮蓝G-250(CBBG-250)相互作用于牛血清白蛋白(BSA),探究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荧光光谱结果表明BSA与CBBG-250结合形式是静态猝灭,随CBBG-250浓度增加,其形成常数随温度逐渐减小,结合比为... 采用多种光谱技术结合圆二色谱技术研究了考马斯亮蓝G-250(CBBG-250)相互作用于牛血清白蛋白(BSA),探究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荧光光谱结果表明BSA与CBBG-250结合形式是静态猝灭,随CBBG-250浓度增加,其形成常数随温度逐渐减小,结合比为1∶1,根据Stern-Volmer曲线计算焓变值(ΔH)和熵变值(ΔS)分别为-4.38kJ·mol^(-1)和-6.16J·mol^(-1)·K^(-1),均小于零,证明该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CBBG-250的加入引起BSA结构的变化,随着CBBG-250溶液浓度的增加,BSA中色氨酸微环境极性被改变,在1 600~1 700cm^(-1)(酰胺带Ⅰ)和1 600~1 500cm^(-1)(酰胺带Ⅱ)处的特征吸收带蓝移。其中1 650cm^(-1)移动至1 710cm^(-1),1 544cm^(-1)移动到1 573cm^(-1),显示BSAα-螺旋(1 650~1 658cm^(-1))和β-折叠(1 620~1 640cm^(-1),1 675cm^(-1))结构发生变化,且α-螺旋含量比结合前有所降低。圆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的作用力使得BS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α-螺旋含量由42.15%下降至1.27%,该结果进一步被分子建模对接技术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分子模拟 马斯g-250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的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染色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江南 吴开力 +1 位作者 黄强 潘苏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60-561,共2页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几乎无背景的考马斯亮蓝G2 5 0 (CBBG2 5 0 )染色方法 .该方法所用试剂仅为稀盐酸和CBBG2 5 0 ,CBBG2 5 0的工作浓度为 0 0 0 15 % ,灵敏度达 0 0 2 μg/带 ,染色 2h达 70 % ,4h以上或染色过夜即可充分染色 .与...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几乎无背景的考马斯亮蓝G2 5 0 (CBBG2 5 0 )染色方法 .该方法所用试剂仅为稀盐酸和CBBG2 5 0 ,CBBG2 5 0的工作浓度为 0 0 0 15 % ,灵敏度达 0 0 2 μg/带 ,染色 2h达 70 % ,4h以上或染色过夜即可充分染色 .与以往的考马斯亮蓝染色方法相比 ,该方法有经济方便、灵敏度高、几乎无背景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染色方法 马斯G250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马斯亮蓝G250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宗会 谭蓉 付维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0-463,共4页
在pH3.60的HCl-NaOAc缓冲介质中,考马斯亮蓝G250(CBBG)溶液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褪色波长分别在584nm(CBBG-CTMAB体系)和582nm(CBBG-CPB体系)处,在此波长处阳离子表面活... 在pH3.60的HCl-NaOAc缓冲介质中,考马斯亮蓝G250(CBBG)溶液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褪色波长分别在584nm(CBBG-CTMAB体系)和582nm(CBBG-CPB体系)处,在此波长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褪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从而建立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光度法.在最大褪色波长处,CS的浓度在0-1.97×10^-5mol/L(CTMAB体系)、0~2.31×10^-5mol/L(CPB体系)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4×10^4L/(mol·cm)(CTMAB体系)和1.31×10^4L/(mol·cm)(CPB体系),检出限为8.03×10^-7mol/L(CTMAB体系)和1.02×10^-6mol/L(CPB体系).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用于水样中CS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马斯G250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 溴化四乙基铵 溴化四丁基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马斯亮兰G-250法测定丹麦红牛乳蛋白质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志科 王毅 李林强 《黄牛杂志》 1996年第2期28-29,共2页
乳蛋白主要由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组成,含量多少是判断乳质的一项主要指标。本文比较多种蛋白质测定方法的优缺点,选用国外普遍应用的考马斯亮兰G-250测定乳蛋白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灵敏,测定精度高,回收率在96%以上,是一... 乳蛋白主要由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组成,含量多少是判断乳质的一项主要指标。本文比较多种蛋白质测定方法的优缺点,选用国外普遍应用的考马斯亮兰G-250测定乳蛋白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灵敏,测定精度高,回收率在96%以上,是一种较理想测定各种乳产品蛋白质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g-250 测定 丹麦红牛 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马司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羊毛酶减量
5
作者 张茜 张健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42,共4页
文章研究了考马司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羊毛酶减量的可行性,分析了羊毛织物经过木瓜蛋白酶s、avinase、woolase 3种酶单独处理、经过3种不同氧化前处理后,再经过同种酶处理和不同种酶处理的织物减量率与工作残液中析出的蛋白质浓度的线... 文章研究了考马司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羊毛酶减量的可行性,分析了羊毛织物经过木瓜蛋白酶s、avinase、woolase 3种酶单独处理、经过3种不同氧化前处理后,再经过同种酶处理和不同种酶处理的织物减量率与工作残液中析出的蛋白质浓度的线性关系。实验表明,不同的处理工艺不会影响这种线性相关性,同时也充分证明了考马司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羊毛酶减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马司g-250 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马斯亮蓝G250褪色光度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瑛 陈新 薛翠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77,481,共4页
在约0.008 mol.L-1硫酸介质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使考马斯亮蓝G250(CBB G250)显著褪色。在CCB G250的吸收峰582 nm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降低值(ΔA)与羟自由基(.OH)浓度在25 mg.L-1以下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根据Fenton反应及... 在约0.008 mol.L-1硫酸介质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使考马斯亮蓝G250(CBB G250)显著褪色。在CCB G250的吸收峰582 nm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降低值(ΔA)与羟自由基(.OH)浓度在25 mg.L-1以下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根据Fenton反应及与方程式所示的化学计量关系,可用过氧化氢的浓度代表羟自由基浓度。用过氧化氢标准溶液对此反应体系作精密度试验,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6)为0.6%。应用此方法对抗坏血酸等9种抗氧化剂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方便地应用于抗氧化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色光度法 FENTON反应 羟基自由基 马斯G2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电泳中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孟祥 余本勋 +3 位作者 张时龙 何友勋 叶永印 李雪松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37,共3页
为了优化与改进蛋白质电泳中传统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CBB)R-250染色法凝胶背景深、脱色时间长、试剂消耗多等弊端,通过优化试验,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的CBB R-250染色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染色液配制中降低了... 为了优化与改进蛋白质电泳中传统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CBB)R-250染色法凝胶背景深、脱色时间长、试剂消耗多等弊端,通过优化试验,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的CBB R-250染色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染色液配制中降低了甲醇、冰醋酸的比例,增加了硫酸铵成分,从而有效改善了染色效果,改进后的方法,染色几乎无背景,不需专用脱色液,只需用清水洗涤即可观察效果,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节约了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蛋白质染色 马斯R-250 染色方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测定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0
8
作者 王卫国 吴强 +2 位作者 胡宝坤 包东武 赵永亮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用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法三种方法对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 ,并同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在蛋白质量浓度 0 1~ 1 0mg/mL范围内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双缩脲法大于 5 0 % ,紫外吸收法大于 ... 用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法三种方法对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 ,并同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在蛋白质量浓度 0 1~ 1 0mg/mL范围内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双缩脲法大于 5 0 % ,紫外吸收法大于 30 % ,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法最低可小于 3%。考马斯亮蓝G - 2 5 0染色法简单 ,迅速 ,且相对较为准确 ,是测定灰树花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蛋白质含量 测定方法 马斯g-250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微孢子虫侵染后柞蚕5龄雌雄个体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和组成的变化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臧敏 秦萍 +4 位作者 王勇 钟亮 秦利 王振东 姜义仁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添食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Np),通过测定与分析不同性别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和组成变化的差异,为探究柞蚕对柞蚕微孢子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提供依据。感染柞蚕微孢子虫的不同性别柞蚕5龄幼虫的血淋巴蛋白质... 以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添食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Np),通过测定与分析不同性别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和组成变化的差异,为探究柞蚕对柞蚕微孢子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提供依据。感染柞蚕微孢子虫的不同性别柞蚕5龄幼虫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随蚕体发育进程出现不同的变化: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分别在添食Np后24 h与48 h,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且持续至添食后96 h,其中雌性个体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又极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1);在添食Np后120 h,雌、雄个体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DS-PAGE分析表明,添食Np后的柞蚕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组成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均显示出20条分子质量在20.1~97.2 kD的蛋白条带,其中雌、雄个体在添食后96 h,大小约44 kD的蛋白条带明显加深,大小约28 kD的蛋白条带雌性个体在添食后144 h、雄性个体在添食后120 h明显加深,且雄性个体在添食后120~168 h大小约42 kD的蛋白条带明显加深,但在添食后192 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说明Np侵染后,柞蚕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雌雄个体间的变化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微孢子虫 柞蚕5龄幼虫 雌雄个体 血淋巴蛋白质 马斯g-250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脱色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亚中 王军 蒲春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35,共2页
PAGE是蛋白质分析、比较和特性鉴定的有效方法 ,常规SDS -PAGE分析蛋白过程中考马斯亮蓝色素脱除过程耗时低效。改变脱色液配方 ,使用 2 0 %的乙醇和 10 %冰醋酸作为脱色剂 ,在脱色液中放置 3~ 5片纸巾吸附色素 ,并在脱色过程中换纸 1... PAGE是蛋白质分析、比较和特性鉴定的有效方法 ,常规SDS -PAGE分析蛋白过程中考马斯亮蓝色素脱除过程耗时低效。改变脱色液配方 ,使用 2 0 %的乙醇和 10 %冰醋酸作为脱色剂 ,在脱色液中放置 3~ 5片纸巾吸附色素 ,并在脱色过程中换纸 1~ 2次 ,可缩短脱色时间 3~ 4h ,减少脱色液用量 2~ 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PAGE 马斯R-250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含量的同步荧光法研究
11
作者 闫迎华 杨艳杰 +4 位作者 万笑云 崔凤灵 张强斋 党晓云 渠桂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基于胞苷酸(CM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白蛋白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胞苷酸为分子探针,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Δλ值、介质、试剂用量、离子强度、加... 基于胞苷酸(CM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白蛋白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胞苷酸为分子探针,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Δλ值、介质、试剂用量、离子强度、加入顺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白蛋白在2.76~552.0μg·mL-1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4,方法的检测限可达0.13μg·mL-1.用本方法对人血清、唾液和尿液等样品进行测定并做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7.8%~103.6%之间.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差为1.16%.并用CBB法做了对照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苷酸(CMP) 人血清白蛋白(HSA) 马斯g-250(cbb)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ford法测量不同加工工艺鹿茸蛋白含量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靳梦亚 董玲 +5 位作者 戴俊东 魏宝霞 朱美玲 侯成波 莫美 隗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2-594,I0003,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鹿茸加工工艺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radford法分别测定鲜品鹿茸、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直接冻干鹿茸、匀浆鹿茸、冻干加保护剂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鹿茸、冻干加保护...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鹿茸加工工艺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radford法分别测定鲜品鹿茸、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直接冻干鹿茸、匀浆鹿茸、冻干加保护剂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鹿茸、冻干加保护剂40℃,10天鹿茸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鹿茸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的蛋白质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鹿茸鲜品、直接冻干、匀浆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冻干加保护剂40℃10天、冻干加保护剂、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经秩和检验统计分析,与鹿茸鲜品相比,其它各组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煮炸鹿茸相比,其它各组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此外,鹿茸匀浆组显著低于鹿茸直接冻干组(P≤0.05);鹿茸冻干品组显著低于鹿茸匀浆组和鹿茸直接冻干组(P≤0.05)。结论:鹿茸加工过程中的冻干、粉碎、匀浆、加热等工艺均会影响鹿茸中蛋白质的含量。加工工艺的步骤越多,工艺越复杂,对活性蛋白质成分的破坏作用越大。特别是鹿茸传统煮炸工艺中的高温加热与去血操作极易造成鹿茸中活性蛋白质成分的破坏和损失。与传统煮炸工艺相比,冻干工艺在低温下进行,有利于保持鹿茸中蛋白类成分的含量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马斯g-250 蛋白质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