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蛋白质翻译终止因素的探讨
1
作者 耿丽丽 张杰 +1 位作者 朱延明 柏锡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翻译终止是蛋白质合成的最后一步,它包括肽酰t-RNA的水解以及新生肽链的释放。然而翻译终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终止过程,不仅有多种因素(如释放因子、终止密码子的上下游序列、反式作用因子)影响翻译终止的效率,而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调节... 翻译终止是蛋白质合成的最后一步,它包括肽酰t-RNA的水解以及新生肽链的释放。然而翻译终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终止过程,不仅有多种因素(如释放因子、终止密码子的上下游序列、反式作用因子)影响翻译终止的效率,而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调节基因表达的一个控制点。影响翻译终止效率因素的研究,对于蛋白质翻译调控及某些遗传病、癌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终止 释放因子 终止密码子的上下游序列 反式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四步:翻译终止后复合物的解体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鹏 张立强 静国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3-489,共7页
蛋白质合成过程一般被归纳为由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伸和合成的终止组成的三步曲.然而,随着对核糖体再循环因子(ribosomerecyclingfactor,RRF)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提出了蛋白质生物合成应是四步曲,这第四步就是翻译... 蛋白质合成过程一般被归纳为由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伸和合成的终止组成的三步曲.然而,随着对核糖体再循环因子(ribosomerecyclingfactor,RRF)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提出了蛋白质生物合成应是四步曲,这第四步就是翻译终止后核糖体复合物的解体,也就是通常说的核糖体循环再利用.简要地介绍了翻译终止后复合物解体的可能机制:核糖体再循环因子和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G在核糖体上协同作用催化这一过程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终止后核糖体复合物的解体 核糖体再循环因子 延伸因子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止密码的多种解读方式——延伸还是终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软林 梁爱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3-860,共8页
在大多数生物体中,核遗传密码是通用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组中已发现的非标准遗传密码的使用非常少。大多数非标准遗传密码通常是将1种或者2种终止密码子重新分配为有义密码子,至少保留1种密码子作为翻译终止信号。然而,近期有研究发现,在... 在大多数生物体中,核遗传密码是通用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组中已发现的非标准遗传密码的使用非常少。大多数非标准遗传密码通常是将1种或者2种终止密码子重新分配为有义密码子,至少保留1种密码子作为翻译终止信号。然而,近期有研究发现,在2种纤毛虫中,所有3种终止密码子既可编码氨基酸,又可作为翻译终止信号;此外,基于转录组的分析表明,在游仆虫的读码框内终止密码子处存在广泛的编程性核糖体移码现象。这些发现提示,终止密码子具有多种解读方式,其翻译终止过程可能依赖某些未知的调控元件。本文基于近期发现的纤毛虫中终止密码子模糊使用的现象,重点讨论了这些生物区分有义"终止"密码子和真正终止密码子的分子机制。对于这些生物体中终止密码子使用的特殊性及翻译终止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真核生物中的翻译终止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虫 翻译终止 终止密码子重新分配 编程性核糖体移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靶向突变拟南芥ERF 1-1基因 被引量:1
4
作者 熊伟 朱成新 +3 位作者 王玉婷 郑媛 刘琳 莫蓓莘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4-509,共6页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拟南芥真核生物释放因子1-1(eukaryotic release factor 1-1,ERF 1-1)基因进行高效率的靶向突变以获得该基因突变体,观察突变体表型并进一步探索ERF1-1基因在拟南芥中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根据原间隔序列邻...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拟南芥真核生物释放因子1-1(eukaryotic release factor 1-1,ERF 1-1)基因进行高效率的靶向突变以获得该基因突变体,观察突变体表型并进一步探索ERF1-1基因在拟南芥中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根据原间隔序列邻近模块序列(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的特异性,选择1对位于ERF1-1基因内部的靶点序列,并设计1对向导核糖核酸(guide ribonucleic acid,gRNA),将与这对gRNA序列碱基互补配对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序列构建到pHEE401载体中.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GV3101菌株,接着利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对拟南芥花序进行滴花法侵染.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平板筛选转基因T1代阳性苗并传代培养,通过测序检测每一代植株靶点附近是否发生编辑.采用目前最有效的CRISPR/Cas9基因靶向编辑技术突变拟南芥ERF1-1基因,成功获得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ERF1-1基因突变植株,在正常生长条件下ERF1-1突变植株与野生型相比具有轻微的生长发育缺陷表型.根据erf1-1突变植株的表型推测ERF1基因家族的成员ERF1-1、ERF1-2和ERF1-3可能在功能上冗余.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拟南芥ERF1基因功能研究提供遗传学方面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蛋白质翻译 翻译终止 真核生物释放因子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Ⅸ无义突变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聂欣 杨林花 +4 位作者 柴宝峰 申泉 张媛 张耀方 陈剑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49-752,共4页
本研究以含有fⅨ cDNA的pcDNA3.1质粒为模板构建4种包含不同类型无义突变的fⅨ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实现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采用以PCR为基础的定点突变法体外构建fⅨ基因无义突变体,并通过DNA序列分析进一步鉴定证实;应用脂质... 本研究以含有fⅨ cDNA的pcDNA3.1质粒为模板构建4种包含不同类型无义突变的fⅨ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实现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采用以PCR为基础的定点突变法体外构建fⅨ基因无义突变体,并通过DNA序列分析进一步鉴定证实;应用脂质体转化技术将野生型、突变型fⅨ表达载体分别瞬时转染COS-7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鉴定fⅨ mRNA在各组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4个突变型质粒除相应位点的无义突变外,未见其它突变,提示无义突变载体构建成功。实时定量PCR鉴定表明,各突变组真核表达载体已成功转染COS-7细胞株并能转录为mRNA。结论:采用以PCR为基础的定点突变法可在体外构建fⅨ真核表达载体,并可在COS-7细胞中表达,其转录过程中不引发mRNA降解,这为进一步研究无义突变引起FⅨ功能丧失及表达量降低的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IX 真核表达载体 血友病B 提前终止翻译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