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硅油和羧基硅油自组装超分子膜形貌及成膜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良仙 安秋凤 +2 位作者 王科峰 王前进 门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8-51,共4页
以氨基硅油(ASO)和羧基硅油(CAS)为构筑基元,在乙酸乙酯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超分子聚集体ASO/CAS。以单晶硅和棉纤维织物作载膜基质,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ASO/CAS的成膜性及膜形貌进行研... 以氨基硅油(ASO)和羧基硅油(CAS)为构筑基元,在乙酸乙酯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超分子聚集体ASO/CAS。以单晶硅和棉纤维织物作载膜基质,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ASO/CAS的成膜性及膜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SO/CAS在单晶硅上形成的膜微观形貌呈规则蜂巢状,膜不均匀,在2μm×2μm范围其均方根粗糙度为0.862 nm。和空白棉纤维织物相比,装有ASO/CAS膜的棉纤维表面条纹状沟壑明显减弱、针刺消失,纤维表面变得光滑。且自组装膜与水的接触角从处理前的0°上升到89.5°,使织物由亲水变为疏水。XPS分析表明,在ASO与CAS自组装形成ASO/CAS时确实存在静电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羧基硅 自组装 超分子 膜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羧基硅RCAS的合成及氨基硅/长链羧基硅超分子膜形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科峰 安秋凤 +1 位作者 黄良仙 李献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氨基硅烷、十二烷基硅烷与D4的共聚反应制备了中间体氨基/十二烷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RASO),再用RASO与马来酸酐反应获得了长链羧基硅(RCAS),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乙酸乙酯溶剂中通过超分子组装... 通过氨基硅烷、十二烷基硅烷与D4的共聚反应制备了中间体氨基/十二烷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RASO),再用RASO与马来酸酐反应获得了长链羧基硅(RCAS),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乙酸乙酯溶剂中通过超分子组装获得了单晶硅表面的ASO/RCAS超分子膜,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膜的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O/RCAS超分子膜形貌,完全不同于氨基硅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和RCAS形成的硅膜的形貌,其表面针状或柱状的直立亮峰大大减少,长链烷基的倾斜弱化了表面规则有序的窗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羧基硅 氨基 超分子膜 原子力显微镜 膜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电荷氨基硅/羧基硅共混乳液的膜形貌与应用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安秋凤 门靖 +3 位作者 王科峰 王前进 黄良仙 贾顺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2-35,共4页
以质量分数为25%的阳离子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微乳(ASE)和阴离子羧烃基聚硅氧烷微乳(CSE)为原料,经水相静电自组装、团聚形成反电荷ASE/CSE共混乳液。以单晶硅作载膜基质,采用静态浸渍法将ASE/CSE附着在基质表面使之成... 以质量分数为25%的阳离子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微乳(ASE)和阴离子羧烃基聚硅氧烷微乳(CSE)为原料,经水相静电自组装、团聚形成反电荷ASE/CSE共混乳液。以单晶硅作载膜基质,采用静态浸渍法将ASE/CSE附着在基质表面使之成膜,然后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电脑测控柔软度仪等仪器对ASE/CSE的成膜形貌及应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SE/CSE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可在单晶硅基质表面成膜,与单组分硅乳成膜形貌明显不同。在单晶硅表面,ASE/CSE所成的复合硅膜表面很粗糙,平均厚度达12.45nm,存在众多岛屿。共混硅乳ASE/CSE整理棉织物的柔软性能较之空白织物明显提升,并赋予织物特殊的油滑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羧基硅 反电荷微乳 膜形貌 棉纤维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与羧基硅超分子膜形貌及其应用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科峰 安秋凤 +1 位作者 黄良仙 王前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0,共5页
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和羧烃基聚硅氧烷(CAS-2)作为构筑基元,获得了单晶硅表面的ASO-1/CAS-2超分子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研究了超分子膜形貌及其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氨基硅和羧基硅超分子膜(ASO-1/CAS... 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和羧烃基聚硅氧烷(CAS-2)作为构筑基元,获得了单晶硅表面的ASO-1/CAS-2超分子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研究了超分子膜形貌及其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氨基硅和羧基硅超分子膜(ASO-1/CAS-2)明显呈规则有序的窗棂状形貌。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ASO-1比例的增加,织物的柔软性不断提高,但是织物的白度和吸湿性却降低。当ASO-1与CAS-2的质量比为1∶1时,所得织物的柔软性最好且具有独特的油润手感。基于不同黏度ASO-1所构筑的超分子ASO-1/CAS-2整理织物其白度及吸湿性差别不大,但柔软性却随ASO-1黏度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羧基硅 超分子 形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郝丽芬 安秋凤 +1 位作者 丁宇 许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氨丙基的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FASO),然后FASO与马来酸酐反...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氨丙基的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FASO),然后FASO与马来酸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羧基化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FCAS),FCAS经乳化并用于山羊蓝湿革的防水处理。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ζ电位分析仪及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产物结构、乳液粒子形态、粒径大小与分布、ζ电位及坯革粒面水静态接触角(WC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预期结构。乳胶粒表面光滑,呈规则圆球状,平均粒径约为78 nm,粒径分布窄,乳液ζ电位为-37.53 mV。蓝湿革经其质量1.92%的FCAS有效物处理后,粒面WCA可高达144.5°,具有良好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硅 聚甲基三氟丙基氧烷 皮革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十二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在皮革防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许伟 安秋凤 +2 位作者 丁宇 郝丽芬 熊浩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13,共5页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D-109)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十二烷基/氨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RASO),然后RASO与马来酸酐反应制...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D-109)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十二烷基/氨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RASO),然后RASO与马来酸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羧基/十二烷基改性聚硅氧烷(RCAS),RCAS经乳化并用于山羊蓝湿革的防水处理.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ζ电位分析仪及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产物结构、乳液粒子形态、粒径大小与分布、ζ电位及坯革粒面水静态接触角(WC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预期结构.乳胶粒表面光滑,呈规则圆球状,平均粒径约为110nm,粒径分布窄,乳液ζ电位为-24.09mV.蓝湿革经其质量1.92%的RCAS有效物处理后,粒面WCA可达126°,具有较好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硅 羧基 十二烷基改性 皮革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聚醚有机硅表面活性剂CPES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29
7
作者 安秋凤 杨刚 +1 位作者 李明涛 王前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0-643,666,共5页
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了一种羧基化聚醚有机硅表面活性剂CPES。用IR和1HNMR对CPES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张力(γ)、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后的浊点改变及对氨基硅油的乳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PES有良好... 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了一种羧基化聚醚有机硅表面活性剂CPES。用IR和1HNMR对CPES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张力(γ)、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后的浊点改变及对氨基硅油的乳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PES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CMC为4μmol/L,γCMC为32.58 mN/m;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和AEO-8配伍后,当w(CPES)分别达到37.5%、50%时,体系浊点消失;将其与阳离子氨基硅乳(氨值为0.3、0.6 mmol/g)复配后,乳液在3000 r/min离心15 min的条件下稳定,浊点可提高到1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表面活性剂 聚醚有机 羧基改性聚醚 氨基油的微乳化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聚醚有机硅表面活性剂CPES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安秋凤 杨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7,64,共4页
用全自动界面张力仪研究了羧基化聚醚有机硅表面活性剂CPES水溶液的界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发泡稳泡性、增溶力以及配伍性等。结果表明,CPES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及发泡稳泡性能,其CMC为4×10-6mol/L,γcmc为32.58dyn/cm。5g/L... 用全自动界面张力仪研究了羧基化聚醚有机硅表面活性剂CPES水溶液的界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发泡稳泡性、增溶力以及配伍性等。结果表明,CPES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及发泡稳泡性能,其CMC为4×10-6mol/L,γcmc为32.58dyn/cm。5g/L CPES水溶液对5#机油的增溶力达到了44.32%,而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的增溶力则达到了71.4%。将CPE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有助于改善体系的浊点。而CPES与阴、阳离子树脂、助剂相混使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表面活性剂 聚醚有机 羧基改性聚醚 表面张力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催化内炔的硅羧基化反应机理及区域选择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义 周晋 +1 位作者 刘会 禚淑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64-1871,共8页
用CO2作为原料,在过渡金属催化下生成新的碳碳键是很重要的.在这类反应中,杂原子官能团和CO2同时与不饱和的底物被催化生成高功能化的羧酸衍生物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金属铜催化剂催化内炔的... 用CO2作为原料,在过渡金属催化下生成新的碳碳键是很重要的.在这类反应中,杂原子官能团和CO2同时与不饱和的底物被催化生成高功能化的羧酸衍生物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金属铜催化剂催化内炔的硅羧基化反应机理.根据炔烃上甲基和苯环两个取代基的相对位置,提出了两条反应路径(path I:甲基和path II:苯环).计算结果表明炔烃插入Cu-Si键既是速率决速步骤也是区域选择决速步骤.在path I中,炔烃插入Cu-Si键的自由能为112.8 k J mol–1,而在path II中为127.6k J mol–1.显然,path I比path II在动力学上更有利,这与实验上两条路径对应产物的产率97:3是一致的.分析表明区域选择性是由炔烃取代基甲基和苯环的电子效应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选择性 炔烃 羧基 CO2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聚醚有机硅紫外线吸收剂CPE-MUVS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月英 安秋凤 郝丽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8-1223,共6页
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了一种羧基化聚醚有机硅紫外线吸收剂CPE-MUVS。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CPE-MUVS进行乳化得到了透明乳液,用马尔文公司的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测出乳液平均粒径为33.08 nm,Zeta电... 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了一种羧基化聚醚有机硅紫外线吸收剂CPE-MUVS。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CPE-MUVS进行乳化得到了透明乳液,用马尔文公司的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测出乳液平均粒径为33.08 nm,Zeta电位-41.24 mV。氨基硅乳(ASO-1)/CPE-MUVS复配体系用于棉织物后整理的结果表明,ASO-1/CPE-MUVS能改善棉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并能明显降低棉织物的弯曲刚度,增强棉织物的亲水性,对棉织物的白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有机 羧基改性聚醚 紫外线吸收剂 复配 棉织物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