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佳 周灵芝 +5 位作者 劳承英 申章佑 李艳英 胡泊 黄渝岚 韦本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01-2411,共11页
【目的】研究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为阐释耕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旋耕、免耕和粉垄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水稻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 【目的】研究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为阐释耕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旋耕、免耕和粉垄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水稻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旋耕、免耕和粉垄处理文库覆盖率均较高,分别为98.96%、98.93%和99.04%。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粉垄处理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免耕处理(P<0.05,下同)。旋耕、免耕和粉垄处理分别获得2747、2734和2813个OTUs,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样本共检测到细菌类群206个种,隶属于47门48纲85目134科217属。物种群落组成分析表明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是水稻根际土壤细菌主要优势菌群,共占比69.96%~73.51%;不同耕作处理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菌群的相对丰度上,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和绿菌门的相对丰度在3种耕作方式间差异显著。旋耕和免耕处理间OTU水平相似性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菌群结构的差异性贡献率分别为43.15%和23.79%,细菌群落结构表现为粉垄处理受PC1影响明显、旋耕和免耕处理受PC2影响明显。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排序轴共解释69.09%细菌群落变化;速效磷、碱解氮和pH是影响细菌群落的重要因子,与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和绿菌门的群落分布显著相关。【结论】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不同耕作方式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上;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pH是影响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角度考虑,粉垄栽培优于旋耕和免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粉垄栽培 旋耕 免耕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滕应 徐莉 +2 位作者 邹德勋 李振高 骆永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88-1693,共6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是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重要传感器。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POPs高风险区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是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重要传感器。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POPs高风险区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Bs重度污染土壤中格兰氏阴性菌(16:1w9、cy17:0等)和厌氧微生物(18:1w7)的PLFAs组分含量较多,而格兰氏阳性菌(如i15:0、i17:0等)、放线菌(16:0(10Me))及真菌(18:2ω6,9)和好氧性微生物的PLFAs含量较低,表明PCB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结果为PCBs降解微生物资源的定向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污染土壤 土壤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 群落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湖表层沉积物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勇 沈吉 +1 位作者 王建军 张盛周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1期8-13,共6页
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考察东太湖表层沉积物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较高,DGGE指纹图谱样品的平均条带数为21.5±2个,群落结构多样性(... 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考察东太湖表层沉积物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较高,DGGE指纹图谱样品的平均条带数为21.5±2个,群落结构多样性(如Shannon-Wiener指数)在空间尺度上差异不明显;聚类分析表明放线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相邻采样位点群落结构较为相似,这可能与相邻位点沉积物理化性质类似有关。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东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放线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沉积物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群落结构多样性 空间分布 典型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垄耕作木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 被引量:13
4
作者 覃锋燕 杨慰贤 +5 位作者 彭晓辉 黎亮武 阳太亿 周佳 韦茂贵 申章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9-739,共11页
【目的】分析粉垄耕作下的木薯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为优化现有木薯栽培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耕作和粉垄耕作2种耕作方式栽培木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分... 【目的】分析粉垄耕作下的木薯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为优化现有木薯栽培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耕作和粉垄耕作2种耕作方式栽培木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木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主要优势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Alpha(α)多样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下同)。基于未加权Unifrac距离的置换多因素方差分析(PERMANOVA)结果显示,木薯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分类和系统发育Beta(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物种群落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木薯根际土壤的主要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和酸杆菌门,主要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放线菌纲、芽孢杆菌纲和γ-变形菌纲。在分类操作单元(OTU)水平,粉垄耕作与常规耕作方式木薯根际与非根际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pH、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对细菌群落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尤其对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和酸杆菌门分布的影响更明显。【结论】木薯粉垄耕作方式通过改善土壤耕作层的物理结构而减少木薯逆境胁迫,使得其根际土壤pH及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大于非根际土壤,进而引起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大于非根际土壤,其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木薯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属、芽单胞菌属、Ellin6067属和马赛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粉垄耕作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与季节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红远 于志超 +2 位作者 徐樱心 范丽清 罗广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5期25-29,共5页
采用手拣法对果园土壤动物进行分离提取,旨在了解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与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动物自身的生长生理特点和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的季节差异。单向蚓目、膜翅目两类的数目最高,是果园土... 采用手拣法对果园土壤动物进行分离提取,旨在了解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与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动物自身的生长生理特点和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的季节差异。单向蚓目、膜翅目两类的数目最高,是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群;蜘蛛目、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双尾目5类次之;它们的个体密度呈现出波动的形式,5月、6月呈现上升的趋势,7月达到了个体密度最大值,9月、10月又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种波动形式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季节的变化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多样性 个体密度 优势类群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老坛自然发酵泡菜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吕嘉枥 晁倩文 +1 位作者 刘秉坤 罗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3-59,共7页
传统自然发酵泡菜的菌群较多,对其风味品质影响较大,目前对泡菜中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较多的是以细菌为主,而对其中的真菌群落结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针对ITS1(ITS1-ITS2)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分析研究了... 传统自然发酵泡菜的菌群较多,对其风味品质影响较大,目前对泡菜中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较多的是以细菌为主,而对其中的真菌群落结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针对ITS1(ITS1-ITS2)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分析研究了陕西省西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老坛自然发酵泡菜样品(HBZ1、HBZ2、LHL2、LHL5、LHL6)的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78属的真菌,其中Saccharomyces(酿酒酵母属)在HBZ1、LHL2、LHL5、LHL6中的丰度分别为29.82%、27.04%、27.79%、51.95%;Dipodascus(双足囊菌属)在LHL2、LHL5中的丰度分别为5.79%、28.67%;Issatchenki(伊萨酵母属)在LHL2、LHL5、LHL6中的丰度分别为30.73%、0.91%、4.30%;Pichia(毕赤氏酵母属)在HBZ1、HBZ2中的丰度分别为6.02%、26.37%;Candida(念珠菌属)在LHL5中的丰度为24.79%;Fusarium(镰刀菌属)在HBZ1、HBZ2中的丰度分别为6.88%、7.33%;Tomentella(革菌属)在各样品中的丰度分别为5.65%、1.78%、4.63%、2.00%、15.85%.可见样品不同,其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泡菜 ITS 群落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黄芪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沙月霞 田兴芳 +1 位作者 贺彦怀 徐瑾瑜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9-958,共10页
为详细了解芽孢杆菌(Bacillus)浸种结合灌根处理对黄芪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提取黄芪内生细菌群落的总DNA后,采用植物微生物组测序技术检测黄芪根系及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的16SrRNA基因V3-V4序列,剖析黄芪根... 为详细了解芽孢杆菌(Bacillus)浸种结合灌根处理对黄芪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提取黄芪内生细菌群落的总DNA后,采用植物微生物组测序技术检测黄芪根系及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的16SrRNA基因V3-V4序列,剖析黄芪根部和茎叶部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显著影响黄芪幼苗根部和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了分类单元OTU(OperationalTaxonomicUnits)(序列数≥5)的数量;黄芪幼苗根部内生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是空白对照的2.27倍以上,茎叶部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约42.7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降低约19.38%;对根部与茎叶部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根部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及拟杆菌纲(Bacteroidia)丰度的影响趋势不一致;茎叶部的变形杆菌纲丰度降低约32.98%,增加了梭菌纲(Clostridia)、芽孢杆菌纲(Bacilli)、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和酸微菌纲(Acidimicro-biia)的相对丰度;芽孢杆菌处理组根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5%)为根瘤菌属(Rhizobium),空白对照为嗜酸菌属(Acidovorax);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S5浸种结合灌根后黄芪幼苗茎叶部优势菌属为嗜酸菌属,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J2浸种结合灌根后茎叶部没有相对丰度≥5%的细菌属,空白对照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增加了未分类根瘤菌(unclassifiedRhizobium)、芽孢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中慢生根瘤菌(Mesobradybioticrhizobium)和德沃斯菌(unclassified_Devosia)的种水平丰度,降低了未分类嗜酸菌(unclassifiedAcidophil)和纤维弧菌(Cellvibrio)的种水平丰度。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表明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增加了黄芪组织中参与代谢、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过程4个代谢通路的内生细菌相对丰度。总之,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显著提高黄芪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改变优势菌属,改善黄芪幼苗生长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黄芪 内生细菌群落 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结构 植物微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城市受纳河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
8
作者 韦丽妮 刘珊 +3 位作者 赵建亮 吴念念 徐茹 刘源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4,共1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地表径流所引发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河涌作为道路径流的主要受纳水体,正面临着显著的污染输入压力,对其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威胁。大型底栖动物因对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常被作为水体生态健康状况的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地表径流所引发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河涌作为道路径流的主要受纳水体,正面临着显著的污染输入压力,对其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威胁。大型底栖动物因对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常被作为水体生态健康状况的指示生物,能够有效反映城市河涌的生态扰动水平。本研究以广州市3类典型道路类型(城中村道路、高速公路、普通道路)所对应的受纳河涌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2年9月(平水期)、2023年2月(枯水期)、2023年7月(丰水期)和2023年10月(平水期)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通过分析不同道路类型受纳河涌中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22种,隶属于3门6纲10目15科,其中节肢动物门占据优势地位,其次为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摇蚊科与颤蚓科等典型耐污种在样点中广泛分布,说明研究区域河涌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胁迫。从季节变化来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和平均丰度在平水期相对较高,而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则明显下降,这一趋势可能与水动力条件及摇蚊属季节性丰度变化相关,平均生物量则受软体动物门的影响,在丰水期达到最高值。在空间分布上,城中村道路受纳河涌的物种数、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所对应的河涌,这可能与其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和污水处理措施较为合理有关。多样性评价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 M)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2022年平水期表现出较好生态状况,但随后呈下降趋势,反映出河涌生态系统可能正面临持续退化。不同河涌间的比较显示,城中村受纳河涌的多样性相对较高。生物完整性指数(BI)与Goodnight-Whitley修正指数(GBI)均表明研究区域的总体水质状况不佳,表明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冗余分析(RDA)表明,溶解氧(DO)、pH和总磷(TP)是影响底栖动物丰度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其中DO的解释贡献率最高(36.9%),表明其在调控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中具有核心作用。相比之下,水环境因子对生物量的解释并不显著,说明生物量变化可能更多受到种间关系、栖息地结构或其他未监测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不同道路类型所驱动的城市地表径流对受纳河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显著影响,强调了土地利用方式与污染控制措施在河涌生态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为城市水体生态修复与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纳河涌 底栖生物 群落结构多样性 道路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和感病香蕉品种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艳 曾凤花 +4 位作者 农倩 覃丽萍 窦同心 邱美莎 谢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5-375,共11页
【目的】分析抗病和感病香蕉品种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究香蕉抗枯萎病能力与香蕉根系微生物组的关联,为发掘利用香蕉枯萎病土著生防微生物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蕉枯萎病感病品种威廉斯B6和抗病品种中蕉9号为材料,在... 【目的】分析抗病和感病香蕉品种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探究香蕉抗枯萎病能力与香蕉根系微生物组的关联,为发掘利用香蕉枯萎病土著生防微生物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蕉枯萎病感病品种威廉斯B6和抗病品种中蕉9号为材料,在枯萎病发病初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发病严重期(孕蕾期)采集香蕉根系,采样前均调查香蕉发病情况;分别提取抗病和感病香蕉植株根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香蕉根系内生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通过Fastp和Flash软件对原始测序序列进行质控、拼接,利用RDP classifier和Silva数据库对序列进行比对、注释,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运用DPS 7.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随着香蕉的生长发育和枯萎病的越发严重,抗病品种中蕉9号在生长过程中相对感病品种威廉斯B6表现出极显著(P<0.01)的抗病能力。测序获得的2568个OTUs分属于32门89纲220目369科673属1139种。Alpha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中蕉9号根系细菌多样性高于感病品种威廉斯B6,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个品种根系细菌群落在发病初期和严重期的优势菌门无差异,但相对丰度随着香蕉的生长发生显著变化(P<0.05,下同)。在发病初期,感病和抗病香蕉植株根系细菌群落中主要优势菌属较单一;发病严重期细菌群落组成较丰富,其中抗病品种中有益微生物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拟无枝菌酸菌属(Amycolatopsis)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分析发现短杆菌属只在抗病品种香蕉根系中特异富集。NMDS和PCoA分析表明,感病与抗病香蕉植株根系细菌群落结构在发病初期大致相同,到发病严重期时2个品种间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感病与抗病香蕉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随着生长发育和发病进程而变化,优势菌门和菌属群落组成变化较大且差异显著,尤其是抗病品种中有益微生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感病与抗病香蕉植株根系微生物结构组成变化对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特异微生物的富集对香蕉抗枯萎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高通量测序 内生细菌 群落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降解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祯明 罗学刚 +1 位作者 樊有国 张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181-184,190,共5页
[目的]研究降解地膜残余组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环境友好型地膜研发过程中选择对土壤环境有最小负效应的聚乙烯分子量和降解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L9(34)设计试验,采用PCR-DGGE检测技术分析混入地膜粉末的土壤... [目的]研究降解地膜残余组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环境友好型地膜研发过程中选择对土壤环境有最小负效应的聚乙烯分子量和降解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L9(34)设计试验,采用PCR-DGGE检测技术分析混入地膜粉末的土壤在3a后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土壤自身性质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就聚乙烯因素而言,Mn=2 000(数均分子量,下同)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以大残留量处理的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之对照处理有明显变化;混入小分子量聚乙烯、大分子量大残留量聚乙烯的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复杂系数分别增加了18.7%和2.6%。[结论]不同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明显差异,且各处理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多表现出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态残膜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多样性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翀 廖萍 +6 位作者 张瀚能 杨雅琳 张琴 李艳宾 张利莉 赵珂 张小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5-1323,共9页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和胀果甘草(G.inflate)为研究对象,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甘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间及同一种类不同组织间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和胀果甘草(G.inflate)为研究对象,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甘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间及同一种类不同组织间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胀果甘草根(B1)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最丰富,光果甘草果(L4)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最差。对DGGE条带进行回收测序,共获得25条序列,归于枝顶孢属(Acremoni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绿僵虫草属(Metacordyceps)、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锤舌菌属(Leotiomycetes)、链格孢属(Alternaria)、帚枝霉属(Sarocladium)、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曲霉属(Aspergillus)11个真菌属,其中链格孢属为优势菌属,占总数的32%。甘草根、茎、叶、果、皮组织的内生真菌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根与茎组织多样性最丰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塔里木盆地药用植物甘草蕴藏着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分离内生真菌的植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内生真菌 多样性群落结构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羊板粪和颗粒有机肥配施的无客土重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植物生产力分析
12
作者 张玉芳 李希来 +3 位作者 寇建村 金立群 周怡志 马瑞明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5,共10页
探讨以颗粒有机肥和羊板粪为材料的矿区渣土土壤重构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的影响,为高寒矿区生态恢复提供参考。在青海木里矿区平地和坡地试验区,分别用不同用量羊板粪和颗粒有机肥构建土壤,羊板粪与矿山渣土配比设4个水平... 探讨以颗粒有机肥和羊板粪为材料的矿区渣土土壤重构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的影响,为高寒矿区生态恢复提供参考。在青海木里矿区平地和坡地试验区,分别用不同用量羊板粪和颗粒有机肥构建土壤,羊板粪与矿山渣土配比设4个水平,分别为0:10(0 m^(3)/m^(2),S_(0))、1.5:10(0.03 m^(3)/m^(2),S_(1))、3:10(0.06 m^(3)/m^(2),S_(2))、4.5:10(0.09 m^(3)/m^(2),S_(3)),颗粒有机肥施用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0 kg/m^(2)(M_(0))、1.2 kg/m^(2)(M_(1))、2.4 kg/m^(2)(M_(2))、3.6 kg/m^(2)(M_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羊板粪与颗粒有机肥配施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平地试验区植物地上生物量在M_3S_(0)处理下最大,土壤细菌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在M_(0)S_(1)处理下最大。坡地试验区植物地上生物量在M_(2)S_(3)处理下最大,土壤细菌ACE指数在M_(0)S_(1)处理下最大,Shannon指数在M_(2)S_(1)处理下最大。(2)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是重构土壤主要优势菌。(3)LEfSe分析表明,平地试验区M_(1)S_(0)处理下有4个显著差异的类群,分别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蒂莫内马赛菌(Massilia timonae)、草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和马赛菌属(Massilia);坡地试验区有6个显著差异的物种,M_(1)S_(0)处理下噬纤维菌目(Cytophagales),M_(1)S_(3)处理下罗丹诺杆菌科(Rhodanobacteraceae),M_(2)S_(2)处理下厚壁菌门(Firmicutes),M_3S_(0)处理下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和Bacteria,以及M_3S_(2)处理下的BIrii41。(4)土壤容重是影响坡地重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平地试验区采用M_(2)S_(3)处理,坡地试验区采用M_3S_(2)处理,植物地上生物量、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同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矿区 土壤重构 颗粒有机肥 羊板粪 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植物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广明 张琦 +2 位作者 曲娟娟 闫立龙 孙兴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对黑龙江省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PCR-DGGE图谱、DGGE聚类分析图谱、细菌群落丰富度(S)均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随着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剧发生了相... 对黑龙江省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PCR-DGGE图谱、DGGE聚类分析图谱、细菌群落丰富度(S)均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随着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剧发生了相应变化,Shannon-Weaver指数达极显著水平差异(P<0.01),且显著低于非矿区土壤。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铅锌质量分数较非矿区有明显地增加;土壤酶活性与非矿区土壤酶活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可见,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导致土壤环境质量发生变化,严重影响着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土壤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埋对干旱沙区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滕嘉玲 贾荣亮 赵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79-2187,共9页
作为干旱沙区常见干扰之一的沙埋显著影响着生物结皮的结构和功能,但其内在的生物学机理还不清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0(对照)、0.5(浅层)、2和10mm(深层)沙埋处理后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真藓(Bryum argenteum)结皮层细... 作为干旱沙区常见干扰之一的沙埋显著影响着生物结皮的结构和功能,但其内在的生物学机理还不清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0(对照)、0.5(浅层)、2和10mm(深层)沙埋处理后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真藓(Bryum argenteum)结皮层细菌群落物种组成与丰度的测定,研究了沙埋对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检测到沙坡头地区真藓结皮层细菌38门106纲181属,以放线菌、变形菌、蓝藻、浮霉菌、拟杆菌和酸杆菌等为主(占细菌群落的78.4%—83.0%);(2)PCA分析表明沙埋导致该地区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发生明显改变。无沙埋时,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中相对丰度最高的是蓝藻(18.6%),随着沙埋厚度的增加,依次变为变形菌(21.5%,沙埋厚度0.5mm)、浮霉菌(21.5%,沙埋厚度2mm)和放线菌(23.3%,沙埋厚度10mm);浅层沙埋显著增加了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中光合菌、固氮菌和产菌丝体细菌等关键功能菌的丰度,但深层沙埋降低了它们的丰度;(3)沙埋显著增加了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多样性(P<0.05)和物种丰富度(P<0.05),0.5mm沙埋后的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最高,2mm沙埋后的结皮层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揭示了沙埋对干旱沙区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沙埋对沙区生物结皮结构和生态功能影响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藓结皮 高通量测序技术 沙埋 细菌 群落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复种冬季马铃薯提高真菌α多样性和腐生真菌相对丰度促进秸秆腐解
15
作者 田茂平 姜东海 +5 位作者 邱智容 苗旭晨 夏银行 陈涛 张振华 赵紫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5-1091,共17页
【目的】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复种模式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秸秆在土壤中的降解程度。通过研究不同复种模式下秸秆的降解特征,为提高秸秆还田效益提供依据。【方法】培养试验的土壤取自3个三熟... 【目的】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复种模式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秸秆在土壤中的降解程度。通过研究不同复种模式下秸秆的降解特征,为提高秸秆还田效益提供依据。【方法】培养试验的土壤取自3个三熟复种地块:稻—稻—紫云英(RRA)、稻—稻—油菜(RRO)、稻—稻—马铃薯(RRP),和两个两熟复种地块:稻—稻—冬板田(RRN)、稻—稻—冬泡田(RRI),采集时间均为早稻扬花期。每个土壤均设不添加和添加秸秆(0.5 g秸秆与80 g风干土混合)两个处理,然后置于250 mL棕色瓶中厌氧培养120天。在培养期内,定期取样检测CO_(2)排放量,破坏性采集土样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4种秸秆降解酶活性,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真菌群落结构。【结果】与两熟复种模式相比,三熟复种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和漆酶活性。三熟与两熟复种土壤之间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RRP地块土壤真菌ASV数目、Chao1、ACE和Shannon指数,以及分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质的无茎真菌属(Acaul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粉枝孢属(Oidiodendron)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两熟地块。共现性网络分析发现,与RRN相比,RRO和RRP复种模式增加了土壤真菌网络的复杂性,提高了网络中子囊菌门、壶菌门等具有秸秆分解潜力的关键物种的数量。冗余分析及回归分析等发现,全磷是复种系统中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秸秆降解酶类活性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结论】相比于冬闲两熟复种模式,三熟复种模式可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提高秸秆降解酶活性,同时提高真菌α多样性以及增加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进而更有效地促进秸秆的分解。双季稻结合冬季复种马铃薯是促进还田秸秆腐解、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效复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模式 秸秆分解 秸秆分解酶活性 真菌群落结构α多样性 腐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16
作者 孙彩彩 董全民 +9 位作者 刘文亭 冯斌 时光 刘玉祯 俞旸 张春平 张小芳 李彩弟 杨增增 杨晓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5,共14页
土壤节肢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放牧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土壤为... 土壤节肢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放牧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土壤为主要生存场所的土壤节肢动物。为了明确不同放牧家畜及其混合比例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于2020年7月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设置中等放牧强度下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2混合放牧(MG1∶2)、牦牛藏羊1∶4混合放牧(MG1∶4)和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MG1∶6)5个放牧样地,以无放牧(CK)为对照样地,采集0~5 cm、5~10cm、10~15 cm的土样,利用干漏斗法(Tullgren法)分离土壤节肢动物,并进行鉴定统计。结果表明:1)试验样地分离得到的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为螨总科(Acaroidae)和甲螨总科(Oiibatida),分别占土壤节肢动物总捕获量的36.67%和41.14%,且在0~5 cm土层数量最多,具有表聚性;2)不同放牧方式对土壤节肢动物的组成、群落结构、密度及多样性存在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放牧降低了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螨总科的组成比例,而增加了甲螨总科的组成比例;无放牧样地与其他放牧方式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类群数均表现为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而均匀度指数与之相反;3)土壤节肢动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氮、全碳、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有机质、pH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平均密度、总类群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全氮、全磷、全碳、速效氮、速效磷在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速效钾、有机质在无放牧样地最高;pH、土壤含水量在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样地最高。综上所述,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藏羊单牧对于土壤节肢动物密度、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放牧方式 土壤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退化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昌飞 郑立 +5 位作者 高伟 迟雯丹 李倩 韩彬 丁金凤 徐希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滨海湿地退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其中湿地退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影响程度目前知之甚少。对北戴河大潮坪滨海湿地植被区和退化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和共现性关系的研究显示,滨海湿地植被区微生物香农指... 滨海湿地退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其中湿地退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影响程度目前知之甚少。对北戴河大潮坪滨海湿地植被区和退化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和共现性关系的研究显示,滨海湿地植被区微生物香农指数显著高于退化区的,细菌OTU注释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主要的细菌类群,它们相对丰度共占群落的85%~95%。厚壁菌门的芽胞杆菌纲(Bacilli)在退化区丰度显著高于植被区的,浮霉菌门的Planctomycetia和Phycisphaerae在植被区的丰度明显高于退化区的。环境因子分析表明,退化区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土壤多环芳烃(PAHs)质量比和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其中土壤PAHs质量比高于1.273 mg/kg时,微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含盐量和细菌的丰富度呈负相关关系。属间共现性关系(Co-occurrence)研究表明随着滨海湿地的退化,土壤中固碳细菌的生态学功能逐渐增强。对滨海湿地退化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和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滨海湿地 群落结构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坡头地区地衣和藓类结皮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漆婧华 刘玉冰 +3 位作者 李新荣 赵丽娜 张雯莉 王岩松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6-994,共9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共生真菌,可与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BSC)的隐花植物形成共生体,对荒漠植被的恢复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不同类型BSC的AMF群落结构及...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共生真菌,可与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BSC)的隐花植物形成共生体,对荒漠植被的恢复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不同类型BSC的AMF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较少,限制了AMF群落对BSC发育的作用和对荒漠生态系统贡献的理解。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固沙植被区地衣和藓类结皮及其下层土壤AMF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结皮类型AMF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发现,AMF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为:藓类结皮下层土壤>地衣结皮下层土壤>藓类结皮>地衣结皮。地衣和藓类结皮及其下层土壤AMF均属于球囊菌门、球囊菌纲,以球囊霉属、类球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巨孢囊霉属和一种未分类属为优势,且地衣和藓类结皮AMF群落在属水平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藓类结皮下层土壤中AMF群落物种组成与其他各组有显著差异,表明随着结皮的发育,AMF群落多样性增加,结皮演替与AMF群落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技术 群落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多代连栽引起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共现性网络特征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随着桉树人工林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合理经营措施导致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问题受到种植农户、科研群体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应用IlluminaMiseq PE300测序平台及共现性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特... 随着桉树人工林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合理经营措施导致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问题受到种植农户、科研群体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应用IlluminaMiseq PE300测序平台及共现性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特征、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及其环境驱动因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多代连栽模式对不同代次林分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除细菌丰富度),但集约化经营引起细菌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细菌共现性网络的复杂性和凝聚性均随代次增加明显下降,多代连栽模式引起Acidobacteria丰度显著增加,而Actinobacteria和Patescibacteria的丰度显著下降。土壤硝态氮、有机质含量和容重作为关键环境因子驱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栽代次 共现性网络 土壤细菌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蟹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3
20
作者 俞存根 宋海棠 姚光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220,共8页
依据1998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1999年2月(冬季)在东海26°00′—33°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对东海蟹类群落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蟹类优势种有双斑、银光梭子... 依据1998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1999年2月(冬季)在东海26°00′—33°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对东海蟹类群落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蟹类优势种有双斑、银光梭子蟹、细点圆趾蟹、长手隆背蟹、日本、武士、锈斑、三疣梭子蟹、泥脚隆背蟹、锐刺长蟹和纤手梭子蟹。其中银光梭子蟹、细点圆趾蟹、双斑和三疣梭子蟹是东海蟹类的主要优势种。常见种是艾氏牛角蟹、红星梭子蟹、绵蟹、变态、光掌、十一刺栗壳蟹、七刺栗壳蟹、象牙长螯蟹、卷折馒头蟹、直额、武装筐形蟹和显著琼娜蟹。种类组成特征方面,冬、春季蟹类少数优势种的优势性明显,秋季优势度种间差异不明显。种类数比较:东海南部最多(57种),中部次之(45种),北部最少(仅37种);不同季节间,春季最多(57种),其次是夏季(53种),秋、冬季较少(仅49种);水深越深的水域,种类数越多。多样性比较:冬、春、秋3季,从北到南,蟹类多样性逐渐增高,且随着水深加深而增大;夏季不同,水深小于40m的浅海多样性指数最高。东海蟹类共可分为3个生态类群,即广温广盐生态类群、高温广盐生态类群和高温高盐生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类 群落结构 优势种 多样性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