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稻飞虱发生量的线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洪凡 黄建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20,共5页
为明确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控制害虫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重要害虫稻飞虱为例,运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别对扫网法、吸虫器法和目测法3种调查取样方法下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中稻飞虱动态发生量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动态值进行了线性... 为明确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控制害虫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重要害虫稻飞虱为例,运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别对扫网法、吸虫器法和目测法3种调查取样方法下有机稻田和化防稻田中稻飞虱动态发生量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动态值进行了线性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2年3种调查取样方法下,其中2010年扫网和2011年目测取样法下有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稻飞虱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值分别为-0.8506和-0.8638。化防稻田中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稻飞虱发生量不具有相关性。本研究认为群落多样性的高低是控制稻飞虱发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多样性指数 稻飞虱发生量 线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高寒草甸生物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守顺 于健龙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61,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氮、磷、钾肥不同组合,测定了高寒草甸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施肥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220、220和110kg/hm^2时(N3P5K3),莎草科牧草鲜重为337.72g/m^2,较对照处理...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氮、磷、钾肥不同组合,测定了高寒草甸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施肥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220、220和110kg/hm^2时(N3P5K3),莎草科牧草鲜重为337.72g/m^2,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了3.17倍(P<0.05)。施肥对莎草科牧草鲜重的影响要高于禾本科牧草和杂类草,施钾肥对莎草科牧草和杂类草生物量并无显著影响。氮肥对群落多样性指数H、E、P有显著影响,而磷钾肥则无显著影响。莎草科牧草鲜重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氮肥、磷肥对莎草科牧草鲜重有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氮磷钾肥在提高高寒草甸群落生物量的同时,也降低群落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生物量 高寒草甸 群落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鹏 李桂亭 +2 位作者 张新才 江俊起 王向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对淮北棉田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害虫35种,捕食性天敌24种;害虫优势种为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主要为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 对淮北棉田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害虫35种,捕食性天敌24种;害虫优势种为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主要为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猎蝽、小花蝽、青翅隐翅虫。该区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在棉株上的分布特点为:四点亮腹蛛、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小花蝽、青翅隐翅虫为下部>中部>上部;烟粉虱、棉盲蝽为上部>中部>下部;华姬猎蝽7月30日前为上部>下部>中部,8月9日后为下部>上部>中部;棉蚜在6月20日前为上部>下部>中部,在6月30日后为下部>上部>中部;棉叶螨前期主要分布在下部,后期向上转移;龟纹瓢虫在7月10日前为上部>中部>下部,7月20日之后为下部>上部>中部。群落均匀度在棉花生长发育前期较低,中期逐渐上升,后期又逐渐下降;集中度的变化趋势与均匀度相反;多样性在棉花生育中期最高。以物种为单位和以功能团为单位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害虫 捕食性天敌 群落动态 群落均匀度 群落集中度 群落多样性指数 生态位 功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柽柳防护林伴生草本植物对盐渍土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闫凌骁 杨红军 +4 位作者 郭瑾昊 崔倩 宋爱云 孙景宽 马金昭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55-5969,共15页
选取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大致相同密度柽柳林下伴生草本植物群落土壤为对象,测定分析了其pH、电导率、盐分、养分含量、草本植物群落α、β多样性指数等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定量评价了不同草本植物群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解析了不... 选取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大致相同密度柽柳林下伴生草本植物群落土壤为对象,测定分析了其pH、电导率、盐分、养分含量、草本植物群落α、β多样性指数等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定量评价了不同草本植物群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解析了不同因子在滨海盐渍土改良中的作用和贡献。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柽柳防护林下引入不同草本植物群落对降低土壤盐分、缓解土壤碱化、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的帮助,并且不同草本植物群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以芦苇为优势种的草本植物群落在抑盐培肥、防止碱化等方面效果最佳。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对土壤改良效果有较大影响。土壤化学性质分析表明不同草本植物群落对盐渍土改良呈现出不同的生态功能:在降低土壤盐分、提升有效氮方面,以灰绿藜作为优势种的草本植物群落效果最好;在提升土壤全磷养分方面,芦苇群落效果最好;在提升土壤全钾、有效磷、速效钾方面,以盐地碱蓬为优势种的草本植物群落效果最好。在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柽柳防护林构建过程中,以芦苇作为优势种的草本植物群落(搭配碱蓬、灰绿藜、鹅绒藤、盐地碱蓬、狗尾草)建议被优先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耐阴草本植物 柽柳防护林 土壤质量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