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群特异性抗原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丹 杨伏春 +8 位作者 高立 李凯 祁小乐 高玉龙 刘长军 张艳萍 崔红玉 潘青 王笑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32,共6页
为制备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群特异性抗原σB的多克隆抗体,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NDRV-SD19/6201株σB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为制备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群特异性抗原σB的多克隆抗体,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NDRV-SD19/6201株σB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NDRV群特异性抗原σB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约55 ku,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能与His-标签抗体及ND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获得高效价多克隆抗体,效价1∶12 800以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多株NDRV毒株,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活性。研究为建立NDRV血清学诊断方法提供了材料,同时为探究σB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群特异性抗原蛋白 σB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杆菌膜表面抗原分析
2
作者 张兴群 陆学东 刘泽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采用SDS-PAGE#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tingtechnique)对痢疾杆菌膜表面抗原进行了分析,测定了主要蛋白的分子量。依电泳凝胶染色和免疫印迹图谱,分析了痢疾菌4个群的主要抗原及福氏菌... 采用SDS-PAGE#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tingtechnique)对痢疾杆菌膜表面抗原进行了分析,测定了主要蛋白的分子量。依电泳凝胶染色和免疫印迹图谱,分析了痢疾菌4个群的主要抗原及福氏菌的群特异性抗原和两个型的型特异性抗原,并比较了志贺氏菌属(Shigella)实验选用菌株的抗原蛋白。同时,对几种菌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PAGE 群特异性抗原 痢疾杆菌 膜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Ⅰ亚群禽腺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昌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4期38-38,共1页
腺病毒科目前被分为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和禽腺病毒属,其中禽腺病毒属包含14个与禽类有关的腺病毒种,它们具有共同的抗原性。根据群特异性抗原的差异,禽腺病毒属被分为3个亚群,Ⅰ亚群禽腺病毒主要引起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和肌胃... 腺病毒科目前被分为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和禽腺病毒属,其中禽腺病毒属包含14个与禽类有关的腺病毒种,它们具有共同的抗原性。根据群特异性抗原的差异,禽腺病毒属被分为3个亚群,Ⅰ亚群禽腺病毒主要引起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和肌胃糜烂症,Ⅱ亚群禽腺病毒主要引起火鸡出血性肠炎,Ⅲ亚群禽腺病毒主要引起鸡减蛋综合征。根据六邻体基因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已分离的I亚群禽腺病毒可进一步分为禽腺病毒A、B、C、D、E 5个种,包含12个血清型(血清1、2、3、4、5、6、7、8a、8b、9、10、11型)。其中,血清4型Ⅰ亚群禽腺病毒感染是我国家禽中流行的优势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中和试验 禽腺病毒 出血性肠炎 鸡包涵体肝炎 优势血清型 混合感染 群特异性抗原 腺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