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的云南蓝果树群体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珊珊 康洪梅 杨文忠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907,共9页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云南蓝果树是国家和云南省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的代表性物种。为有效保护其遗传资源,本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特异性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析现存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云南蓝果树是国家和云南省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的代表性物种。为有效保护其遗传资源,本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特异性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析现存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经过遗传变异检测,本次研究中共获得SNP位点98498个,通过样品最低测序深度>2,样品缺失率<0.5,次要基因型频率(MAF)>0.05筛选以后,得到有效SNP位点6309个。基于过滤后的SNP,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云南蓝果树完成了群体的遗传分析,其中:系统进化树分析将云南蓝果树划分为3大类,研究分析了云南蓝果树各分类的私人等位基因数目(Private)、平均观测杂合度(H o)、平均期望杂合度(H e)、核苷酸多样性(π)和平均近交系数(F IS)5个遗传多样性参数;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云南蓝果树现存植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具有很高的遗传资源保存价值。本研究结果将为基于遗传管理的云南蓝果树就地保护、遗传资源保存和种群重建等保护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蓝果树 简化基因组测序 SNP 群体遗传分析 遗传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新安江流域温州光唇鱼群体遗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华兴 胡玉婷 +3 位作者 段国庆 凌俊 江河 潘庭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了解新安江流域温州光唇鱼(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的群体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采集6个不同地理群体共170个体,采用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b(mtDNA Cyt b)测序方法,研究群体遗传结构以及群体变化的历史动态。研究显示,温州光唇鱼... 为了解新安江流域温州光唇鱼(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的群体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采集6个不同地理群体共170个体,采用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b(mtDNA Cyt b)测序方法,研究群体遗传结构以及群体变化的历史动态。研究显示,温州光唇鱼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群体间检测到了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由于分化时间较短(上新世晚期),分子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温州光唇鱼约于335万年前发生过群体扩张事件。群体扩张时,全球处于末次冰川时期的早期,群体的扩张并未受到低温的影响,因此,推测新安江流域可能是潜在的冰期避难所。祖籍地重建分析结果表明,新安江流域温州光唇鱼起源于率水上游和练江上游,经过一系列的群体扩散–隔绝–分化事件,形成现今的分布。原种的鉴定为新安江流域光唇鱼群体保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流域 温州光唇鱼 MTDNA CYTB 群体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CAPN1基因遗传变异及其对胴体性状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武秀香 杨章平 +3 位作者 毛永江 施雪奎 黄必志 王安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1(CAPN1)基因在中国黄牛不同群体中的变异以及CAPN1基因作为影响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牛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对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共367个个体CAPN1基因...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1(CAPN1)基因在中国黄牛不同群体中的变异以及CAPN1基因作为影响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牛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对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共367个个体CAPN1基因Exon11-Exon16与Intron21遗传变异检测,运用GLM模型分析检测到的遗传变异与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CAPN1基因DNA序列中的2个突变位点A4558G和C4684T,分别检测到AA/AG/GG和CC/CT/TT 3种基因型,优势基因分别为A和G。效应分析结果表明,A4558G多态对骨重、胴体产肉率及肉骨比性状效应显著(P<0.05),C4684T多态对宰前活重、净肉重、胴体重、头重、骨重、前蹄重、网膜油重及肠系膜油重性状效应显著(P<0.05)。[结论]CAPN1基因可以作为肉牛胴体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的一个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蛋白酶1基因 群体遗传分析 胴体性状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CA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肉质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彩霞 赵生国 +1 位作者 李天科 雷赵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8,共5页
旨在分析早胜牛及其杂交牛CALCA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肉牛选育进程提供参考。利用PCR-SSCP技术对早胜牛、南杂牛、秦杂牛和西杂牛共362个个体的CALCA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 旨在分析早胜牛及其杂交牛CALCA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肉牛选育进程提供参考。利用PCR-SSCP技术对早胜牛、南杂牛、秦杂牛和西杂牛共362个个体的CALCA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早胜牛(平凉类群)遗传变异与经济性状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LCA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2个突变位点T3237A和G3289A,并检测到AA和AB2种基因型。相关性分析表明,CALCA基因突变位点与剪切力、眼肌面积、热胴体重和熟肉率显著相关(P<0.05),AA基因型个体剪切力、热胴体重和熟肉率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而AB基因型个体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其他性状在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初步推测CALCA基因的突变位点可以作为评定早胜牛肉质性状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CALCA基因 SNP 群体遗传分析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bMLST数据库分析蜡样芽胞杆菌群的遗传学
5
作者 万经 赵炜 +2 位作者 崔颖 毛展 周帼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168,共5页
以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ubMLST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Phyloviz、Mega和IQ-tree软件研究蜡样芽胞杆菌群的遗传学。结果表明,筛选后得到1 329株完整的蜡样芽胞杆菌群的菌株信息,其中蜡样芽胞杆菌(B. cereus)及变种864株、苏云... 以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ubMLST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Phyloviz、Mega和IQ-tree软件研究蜡样芽胞杆菌群的遗传学。结果表明,筛选后得到1 329株完整的蜡样芽胞杆菌群的菌株信息,其中蜡样芽胞杆菌(B. cereus)及变种864株、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及变种345株、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61株、韦氏芽胞杆菌(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假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分别为33、21和5株。群内占比很高的蜡样芽胞杆菌和苏云金芽胞杆菌具有丰富而复杂的遗传多样性,相互交织地散布于群内几乎所有的进化分支上,两者无法区分;炭疽芽胞杆菌在进化树上位于相对独立而保守的一个分支;韦氏芽胞杆菌与蕈状芽胞杆菌虽然在菌落形态上差异很大,但两者在系统进化树上位于同一个分支,同源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群 PubMLST数据库 多位点序列分型 群体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SNP数据的东亚人群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顾佳琪 江丽 +3 位作者 徐景怡 王寒 魏以梁 李彩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39-2752,共14页
目的东亚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有着广泛多样的语言。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划分为7个地理分区,人群主要分属世界七大语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融合等遗传历史。本文基于5147份世界人群个体的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 目的东亚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有着广泛多样的语言。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划分为7个地理分区,人群主要分属世界七大语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融合等遗传历史。本文基于5147份世界人群个体的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据,从地域及语言两个角度研究东亚人群尤其是中国人群与世界其他人群的遗传关系,研究中国人群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方法收集了5147份世界人群个体的高密度SNP数据,并对其进行质控、合并。通过频率差异分析方法对最终获得的32789个SNP进行统计学检验,并进一步使用主成分分析、系统发育树、祖先成分分析和D检验统计等方法,对东亚人群与世界其他人群的遗传关系,以及中国人群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东亚人群与非洲、美洲和欧洲人群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人群可分为7个亚群,不同人群间的遗传聚类与其地理分布、语系语族和族源历史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本文研究了中国人群与世界人群的遗传关系和差异,并系统研究了中国人群的遗传亚结构。这将丰富东亚人群的群体遗传学、法医遗传学等研究基础,为个体化医疗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遗传分析 法医遗传 东亚人群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地方猪TLR4基因第3外显子的SNP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丁月云 朱卫华 +4 位作者 薛玮纬 孟云 黄龙 张晓东 殷宗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7-1774,共8页
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皖南黑猪、圩猪、安庆六白猪、霍寿黑猪及长白猪5个群体共354个样本TLR4基因外显子3部分片段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旨在系统分析安徽地方品种猪TLR4基因的多态性,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和防御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提... 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皖南黑猪、圩猪、安庆六白猪、霍寿黑猪及长白猪5个群体共354个样本TLR4基因外显子3部分片段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旨在系统分析安徽地方品种猪TLR4基因的多态性,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和防御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依据。结果检测到2个突变:G417A、C1027A,其中,G417A为非错义突变,仅在皖南黑猪、圩猪和安庆六白猪群体中检测到,且只检测到GG、GA两种基因型,在该3群体均为低度多态,且均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C1027A为错义突变,且引起了编码氨基酸性质的改变,在皖南黑猪、圩猪、安庆六白猪、霍寿黑猪及长白猪群体中均检测到CC、CA、AA 3种基因型,在该5群体均为中度多态,且均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χ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G417A、C1027A各基因型的分布在皖南黑猪、圩猪、安庆六白猪、霍寿黑猪及长白猪5个中外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提示,安徽地方猪TLR4基因外显子3区序列相对保守、多态含量较低,群体遗传变异程度较小;C1027A位点多态性在猪种间分布的差异是否与品种抗病性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地方猪 TLR4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群体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肉牛类群CAPN1基因第9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彩霞 吴建平 +4 位作者 赵生国 蔡原 李天科 张娟 雷赵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通过研究部分肉牛类群CAPN1基因第9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与肉牛生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肉牛选育进程,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提供参考。采用PCR-SSCP技术对早胜牛(庆阳类群、平凉类群)、南杂牛(南德温牛×早胜... 通过研究部分肉牛类群CAPN1基因第9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与肉牛生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肉牛选育进程,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提供参考。采用PCR-SSCP技术对早胜牛(庆阳类群、平凉类群)、南杂牛(南德温牛×早胜牛庆阳类群)、秦杂牛(秦川牛×早胜牛平凉类群)、西杂牛(西门塔尔牛×早胜牛平凉类群)、荷斯坦奶公牛和澳洲黑牛共391头个体的CAPN1基因外显子9进行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早胜牛平凉类群遗传变异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CAPN1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突变位点G458C,并检测到GG、GC和CC 3种基因型。相关性分析表明,CAPN1的G458C位点与pH、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差异显著相关(P<0.05),CC基因型剪切力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GG和GC型(P<0.05),其他性状在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推测CAPN1基因的突变位点G458C可以作为牛肉嫩度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CAPN1基因 SNP 群体遗传分析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