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群体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校园霸凌现象及其治理
1
作者 董建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22期12-16,共5页
霸凌行为是一种发生在力量或地位不对等的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由某种明显意图引发的攻击性行为。学校由于聚集了地域、民族、生活习性等具有差异的学龄人群,成为霸凌行为频发的场所之一。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与学生主体、家庭、学校、社会... 霸凌行为是一种发生在力量或地位不对等的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由某种明显意图引发的攻击性行为。学校由于聚集了地域、民族、生活习性等具有差异的学龄人群,成为霸凌行为频发的场所之一。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与学生主体、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霸凌行为一般表现为一种群体行为,具有冲动和易怒、易受暗示和轻信、感情的夸大化和简单化等群体心理特征。为此,需要对不同群体给予分类指导,重视对群体核心人物进行重点教育,多方协同助力群体健康发展,以期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心理 校园霸凌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高校新教师群体心理的调适与整合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以财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09年第4期98-105,共8页
通过运用有关理论,分析转型期高校新教师群体心理存在教师角色意识模糊、教学上缺乏效能感、心理上缺少归属感、自我发展定位不明确、工作压力较大、工作难以获得新的成就感等问题,提出加强新教师群体心理的融合与凝聚,升华新教师的职... 通过运用有关理论,分析转型期高校新教师群体心理存在教师角色意识模糊、教学上缺乏效能感、心理上缺少归属感、自我发展定位不明确、工作压力较大、工作难以获得新的成就感等问题,提出加强新教师群体心理的融合与凝聚,升华新教师的职业认知,寻求社会支持,优化高校管理制度,增强新教师自身调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教师 群体心理 社会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群体心理特点及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振堂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3,共2页
教师群体是高校的基本群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显示出相近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现象对组成教师群体的个体以及群体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群体心理的研究和管理,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教师群体 群体心理 学校管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心理极化风险规避下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殷伟群 吴淑琴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随着"网络共和国"的日益壮大,网络舆情愈发波涛汹涌。汹汹舆情背后掩藏着网络群体心理极化这一"元凶"。通过对"郭美美事件"报道内容的分析,审视该事件中群体心理的极化过程,深入剖析其对网络舆情产生的... 随着"网络共和国"的日益壮大,网络舆情愈发波涛汹涌。汹汹舆情背后掩藏着网络群体心理极化这一"元凶"。通过对"郭美美事件"报道内容的分析,审视该事件中群体心理的极化过程,深入剖析其对网络舆情产生的或显性或隐性风险。借此从规避群体心理极化风险视角探讨引导网络舆情的有效路径,提出跨越群体隔离之障碍,构建网络"人行道"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心理 风险规避 网络舆情 郭美美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善灾后群体心理障碍的室内设计手法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建 孙美琪 陈杨 《城市建筑》 2021年第4期152-154,共3页
近年来,难以抗衡的自然灾害不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财产损失,还给灾后群体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为此,设计师开始不单单关注空间设计,试图通过色彩、家具、灯光、材质等设计手法打造出一个适合居住和疗愈身心的空间,引导灾后群体心理、生... 近年来,难以抗衡的自然灾害不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财产损失,还给灾后群体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为此,设计师开始不单单关注空间设计,试图通过色彩、家具、灯光、材质等设计手法打造出一个适合居住和疗愈身心的空间,引导灾后群体心理、生理健康的生活。本文以环境心理学、循证设计理论为导向,主张设计师要根据灾后群体受创的实际情况来定向设计不同的疗愈空间环境,希望通过疗愈空间的打造,能够帮助灾后心理障碍群体减轻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疗愈 灾后群体心理 环境心理 循证设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解领导班子内部冲突的群体心理结构分析
6
作者 赵泽洪 兰庆庆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28,共3页
领导班子内部冲突涉及领导制度、组织规范、行为模式等诸多问题,但任何外在行为都是内在心理的反映。班子成员之间常见的相互戒备、心照不宣、貌合神离就是班子冲突在群体心理中的写照,而群体心理的异化及调整涉及群体心理结构。因此,... 领导班子内部冲突涉及领导制度、组织规范、行为模式等诸多问题,但任何外在行为都是内在心理的反映。班子成员之间常见的相互戒备、心照不宣、貌合神离就是班子冲突在群体心理中的写照,而群体心理的异化及调整涉及群体心理结构。因此,从群体心理结构探讨领导班子内部冲突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心理 心理结构 内部冲突 领导班子 行为模式 领导制度 班子成员 貌合神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群体心理效应
7
作者 缪丽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在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开始,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放大镜的光束,追逐着一只拼命挣扎的蚂蚁,无论它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被炙热烘烤而死的命运,这个过程伴随着少年们洋洋得意的笑声,蚂蚁形体扭曲蜷缩而死去,身体上一缕青烟飘... 在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开始,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放大镜的光束,追逐着一只拼命挣扎的蚂蚁,无论它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被炙热烘烤而死的命运,这个过程伴随着少年们洋洋得意的笑声,蚂蚁形体扭曲蜷缩而死去,身体上一缕青烟飘起,少年们的神色突然变得严肃,一本正经地念诵了一段祷告词,仿佛如此就能得到赦免。这个残酷的游戏,隐喻着主人公玛莲娜在群体的罪恶与暴力之中无可逃避地走向毁灭的命运,施暴者为受害者定罪,迫害反而获得了正义感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佛如此 群体心理效应 拼命挣扎 施暴者 正义感 放大镜 受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群体心理现象的理论思考
8
作者 顾杰善 《北方论丛》 CSSCI 1990年第3期36-41,73,共7页
社会心理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而且存在着群体之间的心理差异。社会利益群体是人们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共同体,正是由于有着共同的物质利益要求,才有了共同的心理感受和直接... 社会心理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而且存在着群体之间的心理差异。社会利益群体是人们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共同体,正是由于有着共同的物质利益要求,才有了共同的心理感受和直接、间接的心理沟通。所谓群体心理,就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在参与社会不同实践中产生的情绪、动机、愿望,是人的精神主体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群体意识的初级层次。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改革时期群体心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群体 心理现象 社会共同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群体意识 心理差异 群体心理 历史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心理视角下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9
作者 高晓华 高晓云 《现代营销(下)》 2013年第10期64-64,共1页
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民族地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限制,高校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从群体心理视角探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群体... 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民族地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限制,高校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从群体心理视角探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心理 民族地区 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标准认识的群体心理调查分析
10
作者 王斌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1996年第3期12-14,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 自勒邦的《群体心理》发表以来,对群体心理的研究已有众多的学者提出了很多理论。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以下5种理论:一致性幻觉理论、感染理论、辐射理论、茁生理论和紧急规范论。在目前的情况下,每一种理论都不能全面解释... 一、问题的提出 自勒邦的《群体心理》发表以来,对群体心理的研究已有众多的学者提出了很多理论。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以下5种理论:一致性幻觉理论、感染理论、辐射理论、茁生理论和紧急规范论。在目前的情况下,每一种理论都不能全面解释群体的心理问题。在工作中,我们面临的是需要找出公司中班组这个群体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以便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找出标准化工作的切入点,以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本文专门报告用自拟问卷对班组的标准化意识现状调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群体心理 企业 技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际关系视野下的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专题简介
11
作者 崔丽娟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4期193-193,共1页
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个体需生活在一定的群体社会环境中,从国家和地区、种族或民族,到年龄、性别、血缘,诸多因素促使社会关系形成,从而构成不同的群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群体生活可以说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 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个体需生活在一定的群体社会环境中,从国家和地区、种族或民族,到年龄、性别、血缘,诸多因素促使社会关系形成,从而构成不同的群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群体生活可以说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一个人通常不仅仅只属于一个群体,而是若干群体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行为 群体心理 专题 生活方式 社会环境 社会关系 社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群体心理 增强教育实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海文 王宇航 《政工学刊》 2008年第11期58-59,共2页
关于群体心理的定义及特征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典型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是群体成员对某群体存在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共同利益和群体活动等方面的共同反映。
关键词 群体心理 教育实效 物质生活条件 群体成员 心理倾向 心理状态 社会关系 群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心理资本对矿工个体不安全行为的跨层次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海颖 李恩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为有效管理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群体心理资本影响个体不安全行为的跨层次模型。以山西省4个煤矿企业的81个班组团队为样本,通过多层线性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群... 为有效管理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群体心理资本影响个体不安全行为的跨层次模型。以山西省4个煤矿企业的81个班组团队为样本,通过多层线性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心理资本对个体不安全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群体心理资本正向作用于个体心理资本,且个体心理资本在群体心理资本与个体不安全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群体信任跨层次调节群体心理资本与个体不安全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即群体信任越高,群体心理资本与个体不安全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心理资本 不安全行为 群体信任 个体心理资本 跨层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
14
作者 朱媛 《成才之路》 2019年第5期9-9,共1页
依据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文章分析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提出明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群体心理特征 教育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议程设置与转型期受众群体心理的引导途径——以福建南平“校园砍杀事件”调查分析为例
15
作者 马晓磊 肖娟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6-10,共5页
福建南平实验小学"校园砍杀事件"发生以后,媒体的不实报道和政府的延迟反应引起网民不满,网络议程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本次事件中涉及的网络议程具有主客体互动性和颠覆性、与传统媒体的高度融合性、网络议题本身的亲民性等... 福建南平实验小学"校园砍杀事件"发生以后,媒体的不实报道和政府的延迟反应引起网民不满,网络议程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本次事件中涉及的网络议程具有主客体互动性和颠覆性、与传统媒体的高度融合性、网络议题本身的亲民性等特点。网络议程的产生、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切合了网民需求的结果,即与网民群体心理有重要关联。因此,保证政府议程、网媒议程以及网络中的个人议程所构成的三角模式能够顺畅地"循环",以心理承受能力为标准科学合理的划分群体类别,网络权威媒体将真实性与针对性并重,并且加强对网络个人议程的重视程度,才能正面有效地对群体心理进行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议程设置 群体心理 舆论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爆发期间民众群体心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宓 王皓 《国防科技》 2020年第3期5-10,共6页
本文从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种心理过程的角度对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民众群体心理进行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疫情期间民众群体心理的管理建议与对策,具体包括:引导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正确... 本文从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种心理过程的角度对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民众群体心理进行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疫情期间民众群体心理的管理建议与对策,具体包括:引导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正确群体认知、调节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消极群体情绪和控制可能引发次生危机的社会意志与行为倾向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群体心理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班子群体心理结构透视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群体心理 心理结构 正职领导 领导成员 行为冲突 个性因素 个性心理 心理对抗 集团意识 心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中的群体心理分析及政府应对——以抢盐事件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孟燃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42-149,共8页
当今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当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形成公共危机。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信息获取量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庞杂与混乱,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当今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当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形成公共危机。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信息获取量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庞杂与混乱,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从而误导人们的判断。公共危机一旦爆发,与其密切相关的就是群体心理。在公共危机中,其影响面与影响力不断拓展和加强,与大众的心理认知互相影响,形塑事件的结果。所以群体心理认知对解析公共危机的过程与结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发生在2011年年初的抢盐危机为例,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此次事件中公众群体心理的表现状态及其原因。在心理表现上,主要是恐慌和从众;在原因上,主要是一种不安全感,造成这种不安全感的因素分别是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所致,自身认识不足导致的摇摆不定,群体压力促成的被迫服从。这些原因并非孤立地发生作用,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心理认知。而改变这种认知,一方面需要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心理疏导沟通,一方面需要民众自身的努力,提高科学素养与理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群体心理 危机 从众 恐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性事件中新媒体话语生态对底层群体心理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舒瑾涵 赖二招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69-71,共3页
近年来我国风险社会不断深入,诸多问题日益登上群体性事件的舞台,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同时,随着新媒体作为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抒发情感、态度的重要平台,其话语生态的失当,使得风险社会中的矛盾易趋向极化,从而导致风险的扩大,这不仅会... 近年来我国风险社会不断深入,诸多问题日益登上群体性事件的舞台,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同时,随着新媒体作为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抒发情感、态度的重要平台,其话语生态的失当,使得风险社会中的矛盾易趋向极化,从而导致风险的扩大,这不仅会影响群体性事件的解决,也会牵涉到风险的升温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以群体性事件为背景及其发展脉络为主线,分析事件中新媒体话语生态的现状,以及话语生态异化对底层群体心理造成的影响。由此,通过相关机理的剖析,以期为建立新媒体健康话语理念提供指导,从而实现底层群体心理的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话语生态 底层群体心理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群体心理研究 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静波 《黑龙江财专学报》 1998年第2期69-71,共3页
注重群体心理研究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孙静波一、群体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群体是指有同一目标和行为规范并协同活动的人群结合体,群体心理是个体在组织中发挥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群体心理研究就是研究群体心理,通过群体... 注重群体心理研究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孙静波一、群体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群体是指有同一目标和行为规范并协同活动的人群结合体,群体心理是个体在组织中发挥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群体心理研究就是研究群体心理,通过群体的作用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群体心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积极性 群体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