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月辉 文三立 肖尊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9,共7页
对自行研制出的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粉 ,经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并结合电镜观察 ,表明该材料是一种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及肌肉无刺激作用、不含热原物质的生物医用材料 ,在动物体内不引起排异反应 ,在骨创面可诱导新骨形成。说... 对自行研制出的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粉 ,经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并结合电镜观察 ,表明该材料是一种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及肌肉无刺激作用、不含热原物质的生物医用材料 ,在动物体内不引起排异反应 ,在骨创面可诱导新骨形成。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生物相容性 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9-101,共3页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陶瓷,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固相含量等因素对坯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单体含量为2%(质量分数)、引发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0%(质量分数)的浆料凝胶注模而成的坯...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陶瓷,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固相含量等因素对坯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单体含量为2%(质量分数)、引发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0%(质量分数)的浆料凝胶注模而成的坯体强度最高(>31MPa)。SEM形貌分析表明,经凝胶注模工艺制备的陶瓷,其结构均匀并有较高的气孔率;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有机物粘连是获得高强度坯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凝胶注模 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化锂的羟基磷灰石陶瓷烧结性能的分析
3
作者 梁列峰 翁杰 姜法兴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作为骨植入材料的多孔羟基磷灰石(HA)陶瓷存在机械性能缺陷;多孔HA陶瓷制备过程中发现LiCl对HA陶瓷烧结性能有显著影响;系列实验中采用不同LiCl含量制备HA陶瓷样品。SEM及显微硬度测试表明LiCl的引入可提高HA陶瓷致密度,HA颗粒融合连接... 作为骨植入材料的多孔羟基磷灰石(HA)陶瓷存在机械性能缺陷;多孔HA陶瓷制备过程中发现LiCl对HA陶瓷烧结性能有显著影响;系列实验中采用不同LiCl含量制备HA陶瓷样品。SEM及显微硬度测试表明LiCl的引入可提高HA陶瓷致密度,HA颗粒融合连接,气孔减少,显微硬度增高,LiCl能作为添加物调节HA陶瓷的烧结特征,并改善其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LICL 烧结性能 颗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方式对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性能和蛋白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慧杰 朱向东 +2 位作者 王辛龙 范红松 张兴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0-774,共5页
以常规马弗炉和微波烧结两种方式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对其相组成、微观形貌、表面zeta电位以及蛋白吸附行为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尽管两种烧结方式制备的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具有相同的相组成,但是它们的微观结构、表面zeta电... 以常规马弗炉和微波烧结两种方式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对其相组成、微观形貌、表面zeta电位以及蛋白吸附行为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尽管两种烧结方式制备的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具有相同的相组成,但是它们的微观结构、表面zeta电位和蛋白吸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常规烧结,微波烧结得到的颗粒具有丰富的微孔隙和接近于纳米尺度的晶粒尺寸,其表面zeta电位值更小,能够吸附更多的牛血清白蛋白和更少的溶菌酶.微波烧结在制备高生物活性纳米羟基磷灰石陶瓷上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常规和微波烧结 表面特性 蛋白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陶瓷表面微沟槽的制备及其对成骨细胞早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哲 肖占文 +1 位作者 范红松 张兴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7,共7页
利用超声探针在铝合金圆片上雕刻微米沟槽图案作为模板,并成功地将此沟槽图案转移到羟基磷灰石(HAP)陶瓷表面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显示3种沟槽宽度分别为20、40和60μm,与预先设计沟槽的尺寸一致;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沟槽化... 利用超声探针在铝合金圆片上雕刻微米沟槽图案作为模板,并成功地将此沟槽图案转移到羟基磷灰石(HAP)陶瓷表面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显示3种沟槽宽度分别为20、40和60μm,与预先设计沟槽的尺寸一致;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沟槽化HAP表面的纯水润湿性随沟槽宽度的减小而明显提高。对体外培养在三种沟槽尺寸HAP表面成骨细胞(MC3T3-E1)的形态观察、细胞核染色计数以及细胞取向角测量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沟槽化的HAP表面具有引导成骨细胞沿沟槽方向铺展的作用,而且这种引导作用随着沟槽变窄而显著增强,但这种引导作用并没有对成骨细胞的早期(30 h)增殖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表面微沟槽 微图案制备系统 取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诱导成骨的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欧亚 陈安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75-279,共5页
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种植体埋植于狗背部肌肉内,分别于植入后1、2、4和8月处死动物,取出种植体,将其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一月的种植体孔隙内充满了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二、四和八月的种植体孔隙内有较... 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种植体埋植于狗背部肌肉内,分别于植入后1、2、4和8月处死动物,取出种植体,将其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一月的种植体孔隙内充满了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二、四和八月的种植体孔隙内有较多量的新骨组织形成,种植体固有完整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膜。本研究从组织形态学说明了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具有诱导骨形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内种植 骨诱导 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晨 于景媛 李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1-251,共11页
本文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孔隙呈现梯度分布的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Ag-HA)陶瓷。研究了造孔剂分布、烧结温度和载Ag含量对梯度多孔Ag-HA陶瓷孔隙度的影响。分析了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测量了烧结后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压缩性能... 本文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孔隙呈现梯度分布的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Ag-HA)陶瓷。研究了造孔剂分布、烧结温度和载Ag含量对梯度多孔Ag-HA陶瓷孔隙度的影响。分析了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测量了烧结后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压缩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层造孔剂含量增加,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孔隙度增大,抗压强度减小;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大,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孔隙度减小,抗压强度增大;当造孔剂分布为20%-10%-20%(质量分数),压制压力为100 MPa,烧结温度为1150℃,Ag含量为2.0%(摩尔分数)时,烧结后梯度多孔2.0Ag-HA陶瓷的孔隙度为24.7%,抗压强度为12.6 MPa。XRD分析表明烧结产物为掺杂Ag离子的HA相。SEM观察表明烧结样品的孔隙呈现梯度分布。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抗菌实验表明:随载Ag含量和孔隙度的增大,梯度多孔Ag-HA陶瓷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增加,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性能,而纯HA陶瓷未表现出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Ag羟基磷灰石陶瓷 梯度多孔 孔隙度 抗压强度 抑菌圈 杀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囊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陶瓷生物相容性和成骨作用研究
8
作者 聂利 王明 +2 位作者 曾兴琪 李洁仪 李丛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牙囊干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rDFCs)在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上的附着增殖以及成骨因子表达情况,探索二者间生物相容性。方法 10只6 d龄SD大鼠,雌雄各半,处死后剥离双... 目的观察大鼠牙囊干细胞(rat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rDFCs)在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上的附着增殖以及成骨因子表达情况,探索二者间生物相容性。方法 10只6 d龄SD大鼠,雌雄各半,处死后剥离双侧下颌骨磨牙区牙囊组织,通过组织块酶消化法获得rDFCs,rDFCs与CHA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rDFCs与CHA黏附增殖情况,RTPCR法测定rDFCs、rDFCs-CHA及rDFCs成骨诱导组黏附增殖5、7、9 d成骨基因OPN、ALP、Osterix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rDFCs在CHA上能正常黏附、生长、增殖,4 d时细胞开始相互接触,成片状黏附于CHA表面,7 d时,细胞外基质已完全覆盖CHA表面。RT-PCR结果显示rDFCs与CHA共培养5、7、9 d时,CHA促进了成骨基因OPN、ALP、Osterix的表达,rDFCs-CHA组与rDFCs组相比,Osterix基因表达:7 d时前者是后者267倍;OPN基因表达:7 d时是24.7倍,ALP基因表达:5 d时rDFCs-CHA组是rDFCs组的3.1倍(P<0.01)。结论 CHA能促进rDFCs黏附、增殖、成骨分化及表达成骨因子,二者生物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干细胞 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 扫描电镜 生物相容性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例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治疗牙周和根尖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丛华 向学熔 杨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治疗152例牙周及根尖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牙周骨缺损和或并有根尖骨缺损患者152例,完善根管治疗,常规牙周... 目的分析应用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治疗152例牙周及根尖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牙周骨缺损和或并有根尖骨缺损患者152例,完善根管治疗,常规牙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后,行翻瓣术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填充骨缺损,置海奥胶原生物膜,每隔6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植入后的牙周牙槽骨和根尖骨缺损区骨组织愈合情况,检查探诊出血、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松动度和牙槽骨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1~4年的追踪观察,有效138例,总有效率90.8%,无效14例,占9.2%。术后牙周骨缺损患者中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PD)较基线(5.80±0.86)mm明显变浅[术后6个月PD值(3.33±0.64)mm,P<0.05];术后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较之基线(6.10±0.83)mm变化明显[术后6个月CAL值为(3.52±0.32)mm,P<0.05]。结论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作为骨组织支架材料能广泛应用于口腔科骨修复和骨替代等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牙周骨缺损 根尖骨缺损 海奥胶原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用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机械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静 黄慧 +3 位作者 胥春 张富强 靳喜海 高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研制具有优良机械力学性能的口腔种植用羟基磷灰石(HAp)-氧化锆(ZrO2)复合陶瓷。方法按照HAp∶ZrO2体积比分组(A组4∶6,B组5∶5),运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HAp-ZrO2复合陶瓷。测定各组瓷块的体积密度、三点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及硬度;... 目的研制具有优良机械力学性能的口腔种植用羟基磷灰石(HAp)-氧化锆(ZrO2)复合陶瓷。方法按照HAp∶ZrO2体积比分组(A组4∶6,B组5∶5),运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HAp-ZrO2复合陶瓷。测定各组瓷块的体积密度、三点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及硬度;比较各组试件的机械性能差异。结果A组和B组陶瓷体积密度分别为(4.87±0.03)g/cm3和(4.57±0.05)g/cm3,陶瓷相对密度分别为99.47%和99.13%;表观气孔率分别为(3.74±1.5)%和(2.54±1.1)%;上述数值与理论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陶瓷的弯曲强度、硬度明显大于B组:(598±65)MPavs(442±31)MPa,(9.7±0.1)Gpavs(9.5±0.1)Gpa(P均<0.0.1);两组断裂韧性相近:(2.6±0.2)MPa.m1/2vs(2.5±0.2)MPa.m1/2(P>0.0.5)。结论Hap-ZrO2复合陶瓷中随着Hap组分含量的增加及ZrO2含量的减少,其机械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氧化锆陶瓷 三点弯曲强度 断裂韧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富强 李静 +3 位作者 黄慧 胥春 靳喜海 高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制备保持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的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方法湿球磨法制备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复合粉体,复合陶瓷素坯制作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 目的制备保持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的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方法湿球磨法制备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复合粉体,复合陶瓷素坯制作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陶瓷的晶相与超微结构。结果复合陶瓷经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其中有羟基磷灰石相和四方相氧化锆,未发现其他物质以及其他相的氧化锆。扫描电镜下氧化锆相呈白色,羟基磷灰石相呈黑色;黑白区域间隔存在,呈现均匀散在分布,白色区域略多于黑色区域,未见明显孔隙存在。结论用放电等离子法制备得到的复合陶瓷均匀、致密,无明显气孔存在,无羟基磷灰石或氧化锆单一组分的团聚,提示两组分在烧结过程中未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陶瓷 放电等离子烧结 X线衍射分析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活性陶瓷根管充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寿桃 王世平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89年第4期213-214,共2页
本研究用粉末型羟基磷灰石活性陶瓷,对患牙髓和根尖周炎的患牙作根管充填,通过3个月到一年的临床观察表明,此材料在根管内未发现体积变化。材料与管壁间无空隙。不引起牙齿的颜色变化。临床有效率为95%。许多研究及本研究结果表明,羟... 本研究用粉末型羟基磷灰石活性陶瓷,对患牙髓和根尖周炎的患牙作根管充填,通过3个月到一年的临床观察表明,此材料在根管内未发现体积变化。材料与管壁间无空隙。不引起牙齿的颜色变化。临床有效率为95%。许多研究及本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活性陶瓷与牙齿及骨组织结构相似。可以超出根尖孔。其X线的阻光度与牙齿相似,能观察根管充填程度。其缺点是操作不够方便,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活性陶瓷 根管充填 X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电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榕芳 肖秀峰 +1 位作者 林岚云 陈古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4-308,共5页
在 0 .0 1 0 5 mol/L Ca( NO3) 2 ,0 .0 0 63 mol/L NH4 H2 PO4 ,0 .1 mol/L Na NO3,p H=4.6的电解液中 ,控制温度 60~ 2 0 0℃ ,恒电流 0 .4m A/cm2 ,通过水热电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实验结果表明 ,涂层晶体端面呈六边形棒状结... 在 0 .0 1 0 5 mol/L Ca( NO3) 2 ,0 .0 0 63 mol/L NH4 H2 PO4 ,0 .1 mol/L Na NO3,p H=4.6的电解液中 ,控制温度 60~ 2 0 0℃ ,恒电流 0 .4m A/cm2 ,通过水热电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实验结果表明 ,涂层晶体端面呈六边形棒状结构 ,涂层组分为缺钙磷灰石 Ca1 0 - x( HPO4 ) x( PO4 ) 6 - x( OH) 2 - x.经 80 0℃烧结后涂层分解为 HA和 β-TCP的混合物 .随温度升高 ,涂层 n( Ca) /n( P)不断增大 ,涂层组分逐渐接近计量比的HA.涂层质量和结合强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 ,在 1 60℃时达到最大值 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植入体 表面改性技术 羟基磷灰石陶瓷涂层 生物医用材料 水热电沉积法 表面形貌 组分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根尖乳头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和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上的粘附、增殖及成骨分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林 何淞 +1 位作者 吴稀 杨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提取、鉴定人根尖乳头干细胞(hSCAPs),接种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HAP)和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PDA-HAP)上,对比两种支架的细胞粘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方法:(1)改良组织块法提取hSCAPs,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STRO-... 目的:提取、鉴定人根尖乳头干细胞(hSCAPs),接种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HAP)和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PDA-HAP)上,对比两种支架的细胞粘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方法:(1)改良组织块法提取hSCAPs,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STRO-1、CD90、CD146、CD45、CD34。(2)hSCAPs分别接种于HAP组和PDA-HAP组,DAPI和鬼笔环肽分别对细胞核和骨架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计数行统计分析。(3)hSCAPs分别接种于HAP组和PDA-HAP组,培养1、3、5、7 d,CCK8测量A值检测细胞增殖情况。(4)hSCAPs接种于HAP组和PDA-HAP组,培养1、7、14 d,检测ALP活性,Real-time PCR检测ALP、OCN和Runx2表达量。结果:(1)所提hSCAPs表达STRO-1(+)、CD90(+)、CD146(+)、CD45(-)、CD34(-)。(2)PDA-HAP组较HAP组上附着的hSCAPs数目更多(P<0.001),且PDA-HAP上的细胞相较HAP上的面积更大,伸展更充分,可见明显的细胞触角。(3)HAP和PDA-HAP培养hSCAPs1、3、5、7 d毒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4)ALP活性:诱导第1天、14天两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7天PDA-HAP组明显高于HAP组(P<0.001)。Real-time PCR:ALP的表达情况与ALP活性结果一致;Run x2于1、7、14 d均为PDA-HAP组高于H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N第1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14天PDA-HAP组均较HAP组高(P<0.05)。结论:PDA-HAP较HAP能明显促进hSCAPs粘附、成骨相关特异基因ALP、Runx2、OCN的表达,促进hSCAP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根尖乳头干细胞 聚多巴胺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建民 林昌健 +1 位作者 冯祖德 田昭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698-703,共6页
在医用合金Ti6A14V基底上研究了电流密度、阴极电位和电解液温度等实验条件对磷酸钙生物陶瓷电沉积层的组成、结构和表面形貌等特性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感耦等离子体原子... 在医用合金Ti6A14V基底上研究了电流密度、阴极电位和电解液温度等实验条件对磷酸钙生物陶瓷电沉积层的组成、结构和表面形貌等特性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技术对磷酸钙陶瓷沉积层进行了表征.依据各种用酸钙盐的热力学性质,采用低温城液后处理的方法将前驱体转化为均匀单一的多孔状纯羟基历灰石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磷酸钙陶瓷 电沉积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ZP增韧HA复合材料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淑华 罗承萍 王迎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9,共5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四方氧化锆多晶 (TZP)增韧羟基磷灰石 (HA)复合材料的微观相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结果表明 ,氧化锆的加入没有改变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 ,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生物活性没有降低 .氧化锆以三种晶形存在 ,即单斜氧化锆...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四方氧化锆多晶 (TZP)增韧羟基磷灰石 (HA)复合材料的微观相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结果表明 ,氧化锆的加入没有改变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 ,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生物活性没有降低 .氧化锆以三种晶形存在 ,即单斜氧化锆、四方氧化锆和立方氧化锆 .单斜氧化锆的出现说明材料内发生了四方氧化锆 (t_ZrO2 )向单斜氧化锆 (m_ZrO2 )马氏体相变 ,这种马氏体相变有利于提高HA材料的韧性 .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加入ZrO2 后 ,材料的断裂韧性明显提高 .同时对TZP增韧HA材料的增韧机制进行了探讨 ,并认为ZrO2 对HA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和相变诱发微裂纹增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 四方氧化锆多晶 复合材料 增韧机制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生物材料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材料在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的动物实验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倩 尼加提.吐尔逊 +1 位作者 王艳 吴佩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材料在犬前牙区拔牙位点的引导新骨形成作用。方法: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微创拔除实验犬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A组犬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 目的:比较两种材料在犬前牙区拔牙位点的引导新骨形成作用。方法: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微创拔除实验犬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A组犬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C组空置(对照)。三组实验犬在1个月末各处死1只,在3个月末各处死1只。取实验样本,进行标本测量,利用CBCT分析进行骨形成密度的评估。结果:所有位点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OAM组与天博组牙槽嵴宽度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OAM组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天博组(P<0.05);牙槽嵴高度丧失OAM与天博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OAM与天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值比较结果可见愈合后期OAM吸收快于天博(P<0.05)。结论:OAM具有良好的位点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保存 骨诱导活性材料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HA/TCP修复去势大鼠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王平 张民 +1 位作者 李刚 卫小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24-628,共5页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双相生物陶瓷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2,rhBMP-2)的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30只8个...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双相生物陶瓷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2,rhBMP-2)的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30只8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对照组(10只)行假手术。术后12周确定实验组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两组大鼠双侧股骨外侧髁上造成直径3 mm骨缺损。同时实验组随机植骨分为两组:单纯HA/TCP组和rhBMP-2/HA-TCP复合材料组;对照组全部植入rhBMP-2/HA-TCP复合材料。植骨术后4、8和12周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组织学、X射线、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实验HA/TCP组4周时材料周围存在密度减低区,缺损部位新生骨量明显低于实验复合材料组,12周时新生骨板界面可见类骨质,材料吸收较快;实验复合材料组12周时材料大部分降解转化为新骨,可见成熟的骨小梁和骨髓组织,有编织骨形成。与单纯HA/TCP组相比,4、8周时实验复合材料组缺损部位X射线、骨密度以及生物力学值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复合材料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A/TCP双相生物陶瓷是rhBMP-2较理想的载体材料,复合后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能够明显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与磷酸三钙双相生物陶瓷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质疏松 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通报 第25卷 第1~6期 总目次
19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228,共17页
关键词 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 纳米粉体 硅酸盐水泥 波特兰水泥 TiO 表征 微晶玻璃 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工艺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