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宫颈癌临床诊治指南英文版作了重要更新,为近4年最大变动。总体更新包括采用增添了宫颈癌放射治疗原则,采用了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International of Gyneco...今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宫颈癌临床诊治指南英文版作了重要更新,为近4年最大变动。总体更新包括采用增添了宫颈癌放射治疗原则,采用了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09年宫颈癌最新分期,但2010年中文版已先行采用了新的FIGO分期。部分更新可概括为治疗前影像学检查选择,微小浸润癌盆腔淋巴结处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适应证,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途径,盆腔脏器去除术限于中央型复发,化疗方案变更等6方面。展开更多
2022年12月20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ek,NCCN)公布了2023年第1版《NCCN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与2022年版本相比,此版指南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后续管理中无显著更新,但仍强调妊娠滋养...2022年12月20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ek,NCCN)公布了2023年第1版《NCCN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与2022年版本相比,此版指南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后续管理中无显著更新,但仍强调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精准评分,并采取规范的诊疗方案,更新了程序性死亡受体抑制剂等诊疗方案的优效性,从而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展开更多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近年来在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CI治疗在获得令人振奋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诱发多个系统的免疫反应,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虽然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近年来在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CI治疗在获得令人振奋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诱发多个系统的免疫反应,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虽然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其一旦发生,往往进展迅速,致死率高。2017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ESMO)发表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ESMO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联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NCCN后续对其进行了更新。本文将对上述指南中ICI相关心血管毒性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展开更多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总体预后不佳等特点。东西方胃癌人群在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模式及药物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快速推进,精准治疗理念的成熟和多学科治疗的推广...胃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总体预后不佳等特点。东西方胃癌人群在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模式及药物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快速推进,精准治疗理念的成熟和多学科治疗的推广等,临床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胃癌指南每年持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诊疗需求。本文就全球范围内三大权威胃癌指南最新版[包括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V5版(2024年12月发布)、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胃癌在线指南2024版(2024年9月发布)和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4年4月发布)]更新内容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与梳理,聚焦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胃结合部和胃腺癌的临床治疗策略,关注基于靶点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MMR)状态和新靶点如Claudin18.2(CLDN18.2)等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的精准实施和全程管理。其中,HER2阳性晚期胃癌进入全线抗HER2治疗时代,抗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成为一线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之后的新选择。除此之外,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新标准,基于MMR状态和PD-L1表达指导的诊疗模式将免疫治疗推向精准化,然而目前PD-L1表达检测在临床推广和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难。2024年发表的三大指南融合了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药物适应证的获批情况和医疗保健系统的实情等内容,尤其是CSCO胃癌指南基于中国自主研发药物的快速发展和针对中国人群研究适应证的成功获批进行了更新。三大指南在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新疗法的推荐和采用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不同指南内容展现出不同的视角与侧重,以丰富临床决策的维度,增强循证医学指南的临床适应性,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展开更多
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癌痛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带来焦虑、烦躁,导致晚期癌痛病人身心受到极大创伤。因此,有效的镇痛是晚期癌症病人姑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三阶梯...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癌痛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带来焦虑、烦躁,导致晚期癌痛病人身心受到极大创伤。因此,有效的镇痛是晚期癌症病人姑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成人癌痛指南进行治疗,10%~20%病人的疼痛属于难治性[1]。爆发痛发生率在40%~80%[2],而终末期癌痛病人中爆发痛的发生率可高达89%[3]。展开更多
文摘今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宫颈癌临床诊治指南英文版作了重要更新,为近4年最大变动。总体更新包括采用增添了宫颈癌放射治疗原则,采用了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09年宫颈癌最新分期,但2010年中文版已先行采用了新的FIGO分期。部分更新可概括为治疗前影像学检查选择,微小浸润癌盆腔淋巴结处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适应证,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途径,盆腔脏器去除术限于中央型复发,化疗方案变更等6方面。
文摘2022年12月20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ek,NCCN)公布了2023年第1版《NCCN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与2022年版本相比,此版指南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后续管理中无显著更新,但仍强调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精准评分,并采取规范的诊疗方案,更新了程序性死亡受体抑制剂等诊疗方案的优效性,从而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
文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近年来在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CI治疗在获得令人振奋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诱发多个系统的免疫反应,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虽然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其一旦发生,往往进展迅速,致死率高。2017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ESMO)发表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ESMO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联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NCCN后续对其进行了更新。本文将对上述指南中ICI相关心血管毒性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文摘胃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总体预后不佳等特点。东西方胃癌人群在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模式及药物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快速推进,精准治疗理念的成熟和多学科治疗的推广等,临床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胃癌指南每年持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诊疗需求。本文就全球范围内三大权威胃癌指南最新版[包括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V5版(2024年12月发布)、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胃癌在线指南2024版(2024年9月发布)和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4年4月发布)]更新内容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与梳理,聚焦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胃结合部和胃腺癌的临床治疗策略,关注基于靶点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MMR)状态和新靶点如Claudin18.2(CLDN18.2)等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的精准实施和全程管理。其中,HER2阳性晚期胃癌进入全线抗HER2治疗时代,抗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成为一线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之后的新选择。除此之外,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新标准,基于MMR状态和PD-L1表达指导的诊疗模式将免疫治疗推向精准化,然而目前PD-L1表达检测在临床推广和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难。2024年发表的三大指南融合了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药物适应证的获批情况和医疗保健系统的实情等内容,尤其是CSCO胃癌指南基于中国自主研发药物的快速发展和针对中国人群研究适应证的成功获批进行了更新。三大指南在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新疗法的推荐和采用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不同指南内容展现出不同的视角与侧重,以丰富临床决策的维度,增强循证医学指南的临床适应性,进而指导临床实践。
文摘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癌痛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带来焦虑、烦躁,导致晚期癌痛病人身心受到极大创伤。因此,有效的镇痛是晚期癌症病人姑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成人癌痛指南进行治疗,10%~20%病人的疼痛属于难治性[1]。爆发痛发生率在40%~80%[2],而终末期癌痛病人中爆发痛的发生率可高达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