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管前后注药进行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比较
1
作者 陆雄伟 高振起 +3 位作者 吕荣叶 由美香 程辉 张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硬膜外阻滞是我国临床麻醉的最主要麻醉方法之一。为了探索置管前、后注药对硬膜外阻滞效果及血压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上腹部手术80例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置管前后 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权重系数的浮置板系统多参数影响与匹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宪麦 黄厚龙 +3 位作者 徐磊 胡逸宁 仵雷振 邓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7-357,共11页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关键纽带,其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减振垫和减振扣件虽能有效减振,但其低刚度特性会增大钢轨和道床板位移,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实现减振垫浮置板系...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关键纽带,其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减振垫和减振扣件虽能有效减振,但其低刚度特性会增大钢轨和道床板位移,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实现减振垫浮置板系统的低动力响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某市域减振垫浮置板轨道隧道段为研究对象,应用MATLAB建立三维车-线-隧耦合数值模型,考虑低速和高速运营条件,以隧道壁减振和车辆乘坐舒适性为核心优化目标,选择车体垂向加速度、钢轨和浮置板垂向位移及隧道壁最大Z振级为分析指标,以扣件垂向刚度及阻尼、浮置板板下垂向刚度及阻尼和板厚作为系统设计参数进行工况设计,排除超限工况后,通过加权计分法得出不同车速和不同权重组合下的最优参数匹配,并分析上述5个系统设计参数对动力响应指标的组合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扣件阻尼对车体加速度、钢轨和浮置板位移的影响没有板下阻尼产生的影响大,板下阻尼的增加会轻微降低车体加速度和浮置板位移,隧道壁最大Z振级随着板下阻尼增加呈现非线性变化,其最小值出现在板下阻尼为0.15 MN·s/m^(3)处。钢轨和浮置板的位移受板厚的影响较小,较大的扣件刚度和板下垂向刚度可以减小钢轨的垂向位移,隧道壁最大Z振级与扣件和板下刚度呈明显正相关,减振垫道床配合使用减振扣件后,与原减振垫道床相比,可减小隧道壁的最大Z振级2.7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减振垫浮 参数匹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权重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悬置”的想象:当前出版从业者对AIGC的想象可供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湖伟 袁志坚 张子航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5,共14页
通过对全国15位出版从业者的深度访谈,发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内容生成与创造性逻辑、信息整合与知识库逻辑、自然交互与人性化逻辑方面与出版业存在内在关联。出版从业者基于自身对技术物质性和中介化体验的感知,形成了既期待又迟疑的... 通过对全国15位出版从业者的深度访谈,发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内容生成与创造性逻辑、信息整合与知识库逻辑、自然交互与人性化逻辑方面与出版业存在内在关联。出版从业者基于自身对技术物质性和中介化体验的感知,形成了既期待又迟疑的态度:技术驱动下内容生产、组织、服务有望系统升维;出版形态、业务范式发生迁移;人机关系、内容与渠道的关系、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或将被重构。被“悬置”的想象,成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供性的重要部分,亦将影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融入出版业的路径、进程及结果:高效生产物质性内容的想象,导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融入出版业的路径;中介体验创新迭代的想象,影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融入出版业的进程;人机互构情感态度的想象,决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融入出版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想象可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置于虚实之间:网络二次元用户的圈层话语实践与数字交往--以NGA二次元国家地理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雁飞 范豪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43,共13页
随着互联网社群结构的圈层化演进,网络语言同样呈现出圈层化趋势,圈外人不懂“圈内黑话”已成普遍现象。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探析艾泽拉斯国家地理论坛(NGA)二次元爱好者圈层话语使用与数字交往行为,发现数字空间中的... 随着互联网社群结构的圈层化演进,网络语言同样呈现出圈层化趋势,圈外人不懂“圈内黑话”已成普遍现象。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探析艾泽拉斯国家地理论坛(NGA)二次元爱好者圈层话语使用与数字交往行为,发现数字空间中的圈层话语是平台建构与个人展演共同作用的结果,呈现出极大的暧昧性;圈层话语成为个体数字交往的重要技术工具,形塑其数字世界的分身;由于虚拟关系与现实关系的脱嵌,个体圈层话语被悬置于虚拟世界,最终导致“自我”的悬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层化 话语实践 数字交往 话语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声眼镜在桡动脉置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蒋玲玲 吴云 +4 位作者 李锐 张杨 刘萍 黄成 张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9-833,共5页
目的比较智能超声眼镜和传统超声在桡动脉置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6—11月桡动脉置管困难患者94例,男41例,女53例,年龄≥18岁,BMI 18.5~31.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传统超声组(n=44)... 目的比较智能超声眼镜和传统超声在桡动脉置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6—11月桡动脉置管困难患者94例,男41例,女53例,年龄≥18岁,BMI 18.5~31.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传统超声组(n=44)和超声眼镜组(n=50)。由麻醉科医师实施传统超声或智能超声眼镜引导桡动脉置管,如操作者在10 min内未能成功实施动脉置管,则剔除。记录置管成功时间、置管总次数、置管过程中头部移动次数、首次置管成功例数、动脉导管损坏情况和动脉置管并发症(血肿和痉挛)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科医师人体工程学满意情况。结果与传统超声组比较,超声眼镜组桡动脉置管成功时间明显缩短(P<0.05),置管总次数、头部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动脉导管损坏率及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麻醉科医师人体工程学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智能超声眼镜可明显缩短动脉置管困难患者置管时间,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提高麻醉科医师人体工程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置管 置管困难 智能超声眼镜 床旁超声 手眼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线圈作动器式主动液阻悬置参数在线辨识 被引量:1
6
作者 范让林 刘东川 +1 位作者 贾博森 黄启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7-486,共10页
主动液阻悬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物理参数会受到温度变化、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移,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为确保主动液阻悬置的主动减振性能,提出一种在线辨识方法来准确获取其物理参数.该方法基于传感器数据和信号处理算法,通过监... 主动液阻悬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物理参数会受到温度变化、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移,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为确保主动液阻悬置的主动减振性能,提出一种在线辨识方法来准确获取其物理参数.该方法基于传感器数据和信号处理算法,通过监测主动液阻悬置的运行状态和响应特性来实现参数辨识.首先,根据已有的主动液阻悬置数学模型进行参数分析,选择容易发生变化且显著影响主动液阻悬置减振性能的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并推导出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传递特性表达式来描述主动液阻悬置的动态特性.然后,基于卡尔曼滤波(KF)算法进行参数在线辨识原理分析,并在Simulink中搭建基于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传递特性的参数辨识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KF算法均可以对参数进行准确并快速的辨识,对橡胶主簧体积刚度、橡胶主簧泵液活塞面积、动子质量、解耦膜黏性阻尼4个参数辨识的结果偏差最大为5.18%,基于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的参数辨识时间分别为0.30 s和0.25 s.最后,基于次级通道传递特性进行参数在线辨识台架实验,结果表明,KF算法对这4个参数的辨识精度均可达到90%以上,辨识时间为0.30 s.与仿真结果相比,辨识精度和速度并未出现明显差异,证明了辨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方法为确保主动液阻悬置的主动减振性能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主动减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液阻悬 初级通道 次级通道 参数在线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公有制产权的一种治理逻辑 被引量:1
7
作者 谭荣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共7页
“三权分置”源于农村承包地改革,旨在不改变公有制基础的前提下,将农用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民权益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三权分置实践是蕴含公有制产权的一种治理逻辑,即通过细化权利束,实现权... “三权分置”源于农村承包地改革,旨在不改变公有制基础的前提下,将农用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民权益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三权分置实践是蕴含公有制产权的一种治理逻辑,即通过细化权利束,实现权责明确、相互协同的治理目标。基于“载体—产品”的权利细分框架,这一逻辑可拓展至其他更广泛的自然资源领域,解释“二权”“三权”“四权”等产权结构的适用条件及效能。当然,细分在特定条件下还需“组合”来解决管理碎片化问题。作为公有制框架下的产权治理创新,三权分置不仅为中国在“央-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间的资源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全球自然资源治理贡献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经验与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 公有制 自然资源治理 产权细分 产权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静脉解剖变异及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置管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峰 余秀琴 +1 位作者 沈望 唐冰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3-736,共4页
股静脉作为下肢的主要静脉干,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途径之一。传统教科书缺乏对股静脉不同类型的解剖变异的总结,导致操作者的穿刺难度增加。超声引导为穿刺置管提供了可视化条件,但仍存在穿刺置管失败和各种并发症。操作者... 股静脉作为下肢的主要静脉干,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途径之一。传统教科书缺乏对股静脉不同类型的解剖变异的总结,导致操作者的穿刺难度增加。超声引导为穿刺置管提供了可视化条件,但仍存在穿刺置管失败和各种并发症。操作者往往根据个人习惯使用超声设备,可能无法完全发挥出该技术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股静脉的解剖变异类型及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置管的研究进展,可为医疗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解剖变异 超声 穿刺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非零位置约束:算法-硬件协同设计的DNN稀疏训练方法
9
作者 王淼 张盛兵 张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设备上的学习使得边缘设备能连续适应人工智能应用的新数据。利用稀疏性消除训练过程中的冗余计算和存储占用是提高边缘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学习效率的关键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对非零位置的假设,往往需要昂贵的代价用... 设备上的学习使得边缘设备能连续适应人工智能应用的新数据。利用稀疏性消除训练过程中的冗余计算和存储占用是提高边缘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学习效率的关键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对非零位置的假设,往往需要昂贵的代价用于实时地识别和分配零的位置以及对不规则计算的负载均衡,这使得现有稀疏训练工作难以接近理想加速比。如果能提前预知训练过程中操作数的非零位置约束规则,就可以跳过这些处理开销,从而提升稀疏训练性能和能效比。针对稀疏训练过程,面向边缘场景中典型的3类激活函数探索操作数之间的位置约束规则,提出:①一个硬件友好的稀疏训练算法以减少3个阶段的计算量和存储压力;②一个高能效的稀疏训练加速器,能预估非零位置使得实时处理代价被并行执行掩盖。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密集加速器和2个其他稀疏训练工作的能效比分别提升了2.2倍,1.38倍和1.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训练 非零位约束 DNN 稀疏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婵 李硕 +7 位作者 张海燕 张鹍 张宝宏 霍花 郑孝词 王颜 战颖 张学民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 :探索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初步效果,为国内开展此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既往研究和国内相关标准,制订并论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根据临床应用方案,应用该技术为10例癌症患者置入PICC... 目的 :探索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初步效果,为国内开展此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既往研究和国内相关标准,制订并论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根据临床应用方案,应用该技术为10例癌症患者置入PICC,观察穿刺置管过程;分析磁导航、心腔内电图和X线检查3种定位方式的定位情况;记录X线定位实际耗时及医疗支出;观察置管后28天内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感染(含穿刺点感染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访谈护士应用该技术的体验。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应用磁导航及时纠正原发性异位2例;心腔内电图均可见P波最大振幅,4例可见双向P波;X线定位确认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X线定位实际耗时(20.1±4.8)min,实际医疗支出91.5元/例;导管留置28天内未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或感染。置管护士认为该技术可以减少异位发生,愿意应用该技术。结论 :初步提示,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能够即刻纠正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异位,护士接受度较高,需要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导航 心腔内电图 尖端定位系统 异位 经外周静脉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 km/h地铁不同减振垫刚度下浮置板轨道减振特性
11
作者 任娟娟 罗磊 +3 位作者 张亦弛 张琦 章恺尧 邓世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6,178,共7页
目前国内地铁的最高运行时速已经达到160 km,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列车速度120 km/h及以下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进行时域分析、频响应分析及减振效果评价,但对160 km/h更高时速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核... 目前国内地铁的最高运行时速已经达到160 km,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列车速度120 km/h及以下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进行时域分析、频响应分析及减振效果评价,但对160 km/h更高时速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核心部件减振垫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减振垫及刚度下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减振特性。利用ABAQUS分析不同减振垫刚度下轨下结构的动力学性能,通过动力响应及减振计算分析发现,随着减振垫刚度的减小,钢轨和轨道板垂向位移和加速度有所增加,轨道结构减振效果有所增加;通过谐响应分析揭示垂向共振是轨道结构出现垂向振动波峰的根本原因。综合考虑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和减振性能,推荐选用面刚度0.012~0.024 N/mm3减振垫进行减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减振垫 减振性能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的现况调查
12
作者 李旭英 王童语 +2 位作者 袁忠 胡永红 林琴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对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5年1月使用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24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34家(13.... 目的:对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5年1月使用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24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34家(13.82%)医院开展了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其中2019年之后开展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的医院占82.35%(28/34),采用该技术进行置管的主要为置管困难、危重症以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16家(47.06%)医院设置了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操作标准流程,24家(70.59%)医院对实施该技术的人员开展过培训。66.04%(140/212)的医院未来有开展该技术的计划。结论: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率较低,开展意向较高,在制定操作标准流程、并发症管理以及专科护士再培训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入中心静脉导管 皮下隧道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密植移栽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白晓虎 杜国静 +3 位作者 张子浩 邱硕 赵博 田素博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0-308,共9页
针对密植蔬菜半自动移栽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用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钵苗盘和取投臂均与水平方向倾斜45°布置,取投苗爪在取苗位置和投苗位置之间直线往复运动,缩短了取苗行程。取投苗爪在取投... 针对密植蔬菜半自动移栽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用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钵苗盘和取投臂均与水平方向倾斜45°布置,取投苗爪在取苗位置和投苗位置之间直线往复运动,缩短了取苗行程。取投苗爪在取投臂上的安装位置固定,与钵苗间距和投苗杯间距对应,省略了分苗环节。钵苗盘移位机构通过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将钵苗输送到取苗位置,实现整排间隔取苗。传动部件采用滚珠丝杠模组,驱动采用步进电机,以PLC为控制器,实现了运动位置精确控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取投臂回程速度、取投苗爪插入深度和取投苗爪入土角对取投苗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取投臂回程速度为300 mm/s、取投苗爪插入深度为31 mm、取投苗爪入土角为10°时,实际取投成功率为97.0%。配备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栽植能力可达到7200株/h,满足密植移栽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密植移栽 取投苗装 移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匝道连续分流最小间距
14
作者 潘兵宏 彭俊宁 +4 位作者 马朝辉 周乾 卢涛 佘明星 刘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1-824,共14页
为便于驾驶员在立交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中连续分流的情况下及时识别前方路况,对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连续分流的最小间距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并考虑到实际工程意义与驾驶人行为,重新界定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连续... 为便于驾驶员在立交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中连续分流的情况下及时识别前方路况,对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连续分流的最小间距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并考虑到实际工程意义与驾驶人行为,重新界定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连续分流间距范围,并区分不同车道数的分流形式。其次,分析了不同匝道连续分流形式最不利行驶条件下车辆的行驶需求和特征,据此建立了匝道连续分流间距计算模型。最后,采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ecle,UAV)航拍方式及Tracker图像识别软件,分析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匝道连续分流区车辆运行速度、车头时距分布及换道行为特征等,确定模型中关键参数取值,通过计算提出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双车道和三车道匝道连续分流最小间距建议值。该研究可为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为完善相关规范与设计细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式立交 右转匝道左 连续分流 间距 换道模型 车头时距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床类型及播种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5
作者 王贺 李静 +5 位作者 顾春梅 那永光 王丽萍 萧长亮 王安东 周燕 《北方水稻》 2025年第5期6-13,共8页
设置钢骨架悬空置床和常规土壤置床两种置床类型以及三个播种时间,研究不同置床类型和播种时间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延后,无论是钢骨架悬空置床育秧还是常规土壤置床育秧,各处理秧苗素质指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3.5... 设置钢骨架悬空置床和常规土壤置床两种置床类型以及三个播种时间,研究不同置床类型和播种时间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延后,无论是钢骨架悬空置床育秧还是常规土壤置床育秧,各处理秧苗素质指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3.5叶期秧苗的秧龄、供水总量、供水间隔时间均减少,蒸发量占比逐渐增加,蒸腾量占比逐渐降低。2.5叶龄期,P1播种时间,常规土壤置床处理的1叶鞘长极显著大于钢骨架悬空置床处理,两种置床间的株高无显著差异;P2、P3播种时间,常规土壤置床处理的株高极显著高于钢骨架悬空置床处理,两种置床间的1叶鞘长无显著差异;P1、P2、P3播种时间,常规土壤置床处理的百株地上部干重、百株地下部干重、百株总干重均极显著大于钢骨架悬空置床处理。3.5叶龄期,P1、P2、P3播种时间,常规土壤置床的株高、3叶长、百株地上部干重、百株总干重均极显著地高于钢骨架悬空置床;在P1、P2播种时间,常规土壤置床的百株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极显著地高于钢骨架悬空置床;P3播种时间两种置床间的百株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床类型 播种时间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二冲程柴油机电辅助增压方式对能量利用的影响
16
作者 吴晗 黄延瑞 +6 位作者 王子玉 张丛 郭瑾朋 孙珑 张泽宇 石智成 李向荣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9,共9页
为解决对置活塞二冲程(opposed-piston two-stroke,OP2S)发动机低转速时排气能量不足的问题,开展辅助增压系统研究,改善增压能力。建立了电辅助增压OP2S整机一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前置、中置、后置电辅助增压方式下缸内能量与排气能量利... 为解决对置活塞二冲程(opposed-piston two-stroke,OP2S)发动机低转速时排气能量不足的问题,开展辅助增压系统研究,改善增压能力。建立了电辅助增压OP2S整机一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前置、中置、后置电辅助增压方式下缸内能量与排气能量利用率的特性。研究表明:废气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2300 r/min低转速工况下排气能量不足,无法稳定运行。电辅助增压可拓宽OP2S发动机稳定运行转速范围,且低转速排气能量的提升使原本无法稳定运行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也产生增压作用,增压比进一步提升,二者相互促进。中置式电辅助增压方式的缸内能量利用率最高,较最低的前置式高1.1个百分点,而不影响排气能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二冲程发动机 废气涡轮增压 电辅助增压 介入功率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悬置:传播场景中的邀请修辞及其叙事观念
17
作者 刘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50,共13页
邀请修辞的出场目的是克服传统修辞观念中的“劝服”模式,以创设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使得接受者能够自由且自主地建构意义,尤其是实现与修辞者的共同理解。在文本实践中,传统修辞学之“劝服”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符号实践是框架装置的生... 邀请修辞的出场目的是克服传统修辞观念中的“劝服”模式,以创设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使得接受者能够自由且自主地建构意义,尤其是实现与修辞者的共同理解。在文本实践中,传统修辞学之“劝服”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符号实践是框架装置的生产,即修辞者的叙事意图被悄无声息地植入文本内部,形成一定的框架装置,以此激活并引导接受者的认知框架。因此,为解决邀请修辞在传播场景中的“落地”问题,一种行之有效的修辞路径便是框架悬置,即将修辞框架从文本叙事中剥离出去,代之以事实框架的生产实践,以形成一个事实的而非话语的、自然的而非修饰的、即兴的而非预置的现实呈现模式。框架悬置的叙事策略主要有二:一是框架干预,即基于零度叙事理念,控制主体意图在文本中的暴力入侵;二是框架整合,即基于开放叙事理念,对作者意图和受众意图加以统合,创设一个开放的、对话的文本语义和实践空间。在具体的邀请修辞实践中,框架悬置需要同步考虑框架透明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邀请修辞 框架装 框架悬 零度叙事 框架整合 框架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熄火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隔振性能的优化方法
18
作者 殷智宏 林烁 上官利坚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1,共12页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会频繁地出现点熄火工况,提高点熄火工况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是改善汽车NVH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建立了某动力总成的十三自由度模型,在点熄火工况下,计算了悬置主动端的加速度,测试了各个悬置的主...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会频繁地出现点熄火工况,提高点熄火工况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是改善汽车NVH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建立了某动力总成的十三自由度模型,在点熄火工况下,计算了悬置主动端的加速度,测试了各个悬置的主、被动端和座椅导轨上振动加速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动力总成纵向加速度的振动剂量值为优化目标,悬置参数为优化变量,提出了悬置系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2种优化方法均可有效提高悬置系统的振动性能,其中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可以使悬置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可有效应对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系统 点熄火工况 瞬态振动性能 优化设计 区间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H型钢圆铝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性能分析
19
作者 李兵 李松霖 王良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43,共11页
研究内置H型钢圆铝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性能,分析各类参数对轴压承载力的影响,为该类构件轴压承载力计算提供参考。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模型,通过与现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典型构件进行全过程分析,包括荷载承... 研究内置H型钢圆铝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性能,分析各类参数对轴压承载力的影响,为该类构件轴压承载力计算提供参考。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模型,通过与现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典型构件进行全过程分析,包括荷载承担比、混凝土纵向应力分布和约束力发展,分析各类参数对其承载力和初始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置H型钢圆铝管混凝土中长柱在轴压过程中,混凝土承担荷载比例始终最高,H型钢约束力大于铝合金管约束力。混凝土强度与含铝率是影响其承载力的关键参数,长径比和含钢率是影响其初始刚度的关键参数。内置H型钢圆铝管混凝土中长柱各组成部分均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与初始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圆铝管混凝土 中长柱 轴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轴压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雪云 纪冬梅 +4 位作者 唐莉 路琴 郭伟成 杨超 姜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IJV)与锁骨下静脉(SCV)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via OVID)、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We...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IJV)与锁骨下静脉(SCV)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via OVID)、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3年8月3日。收集IJV与SCV置管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试验性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项研究,14096例患者,其中SCV置管(SCV组)患者6355例,IJV置管(IJV组)患者77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CV组患者血气胸[OR=0.23,95%CI(0.14~0.37)]、导管尖端异位[OR=0.16,95%CI(0.03~0.85)]发生风险均较IJV组高,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IJV组患者较SCV组高[OR=2.35,95%CI(1.31~4.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导管堵塞、导管局部血肿发生风险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导管细菌定植在亚组分析的合并结果中存在差异。结论较IJV,SCV患者发生血气胸、导管尖端异位的风险更高,而IJV置管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更高,两组患者在CRBSI、导管堵管、导管局部血肿发生风险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建议临床在选择深静脉置管部位时,更多考虑患者自身情况及深静脉置管操作的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置管 并发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