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与分析师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明情 蔡晓仪 谢军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网络社交媒体被视为资本市场的“传感器”,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挖掘股吧论坛文本信息构建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指标,研究在意见分歧导致的复杂信息环境下,分析师是在更大程度上利用“经验法则”简化信息,进... 网络社交媒体被视为资本市场的“传感器”,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挖掘股吧论坛文本信息构建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指标,研究在意见分歧导致的复杂信息环境下,分析师是在更大程度上利用“经验法则”简化信息,进而降低预测质量,还是“逆水行舟”,进行实地调研以提高其预测准确性。研究发现,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会引起分析师的关注和持续跟踪,分析师也更倾向于“逆水行舟”,即会增加调研频率,积极做出盈余预测修正,提升其预测准确性。在进一步分析中分别从内在驱动和外在冲击两方面考察投资者关注度和2013年最高法《司法解释》发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探讨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对提高分析师预测质量的作用路径。上述结果表明,分析师向市场传递了增量信息,进一步佐证了证券分析师“信息中介有用观”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交媒体意见分歧 分析师预测 投资者关注 司法解释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推理网络的社交媒体药物不良反应关系抽取
2
作者 何忠玻 佘朝阳 +2 位作者 严馨 邓忠莹 徐广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5-172,共8页
为了解决中文医疗社交媒体用户问诊记录中跨句实体引起的长距离依赖及语义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推理网络的药物不良反应关系抽取模型。对文本构造一个异构的提及图,增加文档节点,将所有提及节点通过文档边连接到文档节点上,更好地... 为了解决中文医疗社交媒体用户问诊记录中跨句实体引起的长距离依赖及语义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推理网络的药物不良反应关系抽取模型。对文本构造一个异构的提及图,增加文档节点,将所有提及节点通过文档边连接到文档节点上,更好地建模文档中长距离依赖;对提及图使用关系图卷积网络获得每个提及节点的文档感知表示,通过合并提及图中指向同一实体的提及节点构建实体级图。采用一种链路预测机制解决实体图中不直接相连实体对的关系抽取问题,通过预测各自关联实体的关系来进一步推理出目标实体对的关系。在获取的“好大夫在线”网站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有效提高文档级关系抽取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医疗社交媒体 药物不良反应 关系抽取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评价指标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邝岩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9,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网络暴力严重破坏网络生态,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对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发现预防与治理网络暴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助于防范化解网络内容风险,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信息生态理论,... [研究目的]网络暴力严重破坏网络生态,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对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发现预防与治理网络暴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助于防范化解网络内容风险,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4个维度构建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网络暴力案例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结论]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由11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构成,涵盖网络暴力防治效果的过程性要素和结果性要素。实证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可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动态评估和提升其网络暴力防治效果的指引,并有助于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网络暴力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信息生态理论 社交媒体 评价指标体系 防治效果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网络口碑对消费者新产品接受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4
作者 李婉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6-69,共4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网络口碑分解为内容质量、情感倾向、传播广度和互动性四个维度指标,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研究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网络口碑对消费者新产品接受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社交媒体网络口碑能够显著...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网络口碑分解为内容质量、情感倾向、传播广度和互动性四个维度指标,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研究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网络口碑对消费者新产品接受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社交媒体网络口碑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从细分维度来看,网络口碑的内容质量、情感倾向、传播广度和互动性对消费者新产品接受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分别通过提升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度、信任度、关注度和价值认同而对消费者新产品接受度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新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新产品接受度 社交媒体营销 商贸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东地区意见领袖与意见网络挖掘
5
作者 张宏邦 张毅远 +1 位作者 刘通 杨帆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7,共9页
[研究目的]中东地区已成为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合作伙伴,辨识该地区主要网络社群和意见领袖,能够窥见其意见网络及舆论特征,进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研究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聚焦网络叙事,利用全球舆论社群分... [研究目的]中东地区已成为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合作伙伴,辨识该地区主要网络社群和意见领袖,能够窥见其意见网络及舆论特征,进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研究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聚焦网络叙事,利用全球舆论社群分割表征数据,识别涉及“一带一路”的中东网络社群,探讨中东地区国际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主导下的传播结构及特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7个中东地区主要网络社群,挖掘了其中官方与非官方的核心网络意见领袖,探究其网络结构和传播特征,揭示了中东复杂的舆论生态,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南-北”权力图谱下的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意见领袖 意见网络 叙事网络 社交媒体 中东地区 场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图注意力网络与多特征融合的跨社交媒体用户识别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毕达天 张雪 +1 位作者 孔婧媛 陈功坤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26,共14页
跨社交媒体用户识别对于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以及用户偏好的全方位识别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存在数据表达能力弱、忽略用户信息的动态性和关联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异质特征嵌入与实体动态关联的跨社交媒体用户... 跨社交媒体用户识别对于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以及用户偏好的全方位识别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存在数据表达能力弱、忽略用户信息的动态性和关联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异质特征嵌入与实体动态关联的跨社交媒体用户识别模型。首先,整合用户的基本属性、生成内容和社交结构信息,构建各个社交媒体的异质信息网络;其次,通过设计新的元路径识别策略构造邻接矩阵,使用异质图注意力网络模型汇聚用户节点信息,增强节点特征的表示能力;再其次,引入了3种连续时间衰减函数,对跨社交媒体的实体相似矩阵进行加权,增强实体之间的动态关联;最后,融合单社交网络和跨社交网络中的以上特征,利用多层感知机实现跨社交媒体用户的识别和预测。在微博-知乎真实数据集中的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模型的整体性能优于其他基准模型,特别是线性衰减函数,其展现了最佳效果,且本文提出的元路径识别策略对提升用户识别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用户识别 异质网络 注意力机制 命名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网络辟谣回音室效应分析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晰巍 孙哲 +1 位作者 姜奕冰 李玥琪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7,共15页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因其受众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重要媒介。鉴于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如何有效控制谣言传播和及时进行辟谣,对网络谣言的辟谣工作和网络空间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提出...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因其受众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重要媒介。鉴于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如何有效控制谣言传播和及时进行辟谣,对网络谣言的辟谣工作和网络空间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提出网络辟谣主题识别及用户情感态度划分的方法,根据LDA算法确定划分主题数,在最优主题数下构建用户层级和社区层级的回音室网络,并给出社交媒体网络辟谣的回音室效应分析模型,确立了回音室效应分析公式及检验参数。结合“东航MU5735坠机”网络舆情话题中网络谣言辟谣数据进行分析,对6个网络辟谣主题进行识别和情感分布进行分析,并结合6个辟谣主题进行用户评论网络与转发网络回音室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每个辟谣主题下回音室效应的虚拟社区层级的评论网络和转发网络中每个虚拟社区主题的同质性。[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中辟谣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存在回音室效应,其中转发过程比评论过程具有更强的网络同质性,而评论用户比转发用户具有更高的矛盾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络谣言辟谣 回音室效应 分析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行云端:高中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及对策——基于15126份中美日韩高中生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8
作者 孙宏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青少年是社交媒体的活跃用户。通过对比分析中美日韩高中生使用社交媒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高中生对社交媒体有较高认可度,承认其对自身人际关系改善、兴趣技能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部分高中生使用社交媒体后也出现社交焦虑、... 青少年是社交媒体的活跃用户。通过对比分析中美日韩高中生使用社交媒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高中生对社交媒体有较高认可度,承认其对自身人际关系改善、兴趣技能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部分高中生使用社交媒体后也出现社交焦虑、社交沉迷等问题,或遭遇过网络安全风险。建议学校和家庭接纳未成年人亲近社交媒体的事实,关注其相关心理与情绪,并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创新网络素养教育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保障其健康使用社交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社交沉迷 社交焦虑 网络素养 生成式AI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对网络空间道德心态的塑造及其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海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8,共10页
社交媒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汇聚当代社情民意的最大场所。社交媒体用户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跟帖讨论折射出网络空间的社会道德心态。社会道德心态是一个社会整体的道德心态状况,社交媒体网络空间的道德心态是现... 社交媒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汇聚当代社情民意的最大场所。社交媒体用户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跟帖讨论折射出网络空间的社会道德心态。社会道德心态是一个社会整体的道德心态状况,社交媒体网络空间的道德心态是现实空间社会道德心态的延伸,用户跟帖讨论心态的道德性是个体道德心态的缩影,也是其最真实的道德思维,对跟帖讨论道德心态的认识有助于了解民心、把握民意。社交媒体的发帖规则塑造着网络空间的道德心态,道德心态又反过来影响用户的网络交往。提升网络文明需要重视社交媒体的道德建设,为此需要增强对社交媒体道德性的信心,培育用户对常识道德的遵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络空间 道德心态 跟帖讨论 道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互文·竞合:社交媒体时代体育赛事议题的传播流布与动员转化
10
作者 卢兴 刘鹏宇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2,共12页
高效灵活的社会动员执行是激发大型体育赛事多元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剖析多类型体育赛事动员议题在社会交往中的信息流向及内在规律,建构合理有效的体育赛事动员框架,对于推进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价值承载与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灵活的社会动员执行是激发大型体育赛事多元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剖析多类型体育赛事动员议题在社会交往中的信息流向及内在规律,建构合理有效的体育赛事动员框架,对于推进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价值承载与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21—2023年4项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利用复杂网络建模对不同类型议题在传播规模、广度、深度与时序4个维度的网络结构与流布效果进行差异性透视后发现,现阶段国家情感与文化属性议题的水平扩散效果最为显著,竞技属性议题的深化影响效能更加突出,娱乐属性议题的传播效果整体均衡。据此,从动员结构布局的动态性调整、共意动员的适配性引导与理性动员的制宜化调适3个方面探讨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社会动员转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复杂网络 社交媒体 传播流布 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去噪图自编码器的无监督社交媒体文本摘要
11
作者 贺瑞芳 赵堂龙 刘焕宇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0-2150,共21页
社交媒体文本摘要旨在为面向特定话题的大规模社交媒体短文本(称为帖子)产生简明扼要的摘要描述.考虑帖子表达内容短小、非正式等特点,传统方法面临特征稀疏与信息不足的挑战.近期研究利用帖子间的社交关系学习更好的帖子表示并去除冗... 社交媒体文本摘要旨在为面向特定话题的大规模社交媒体短文本(称为帖子)产生简明扼要的摘要描述.考虑帖子表达内容短小、非正式等特点,传统方法面临特征稀疏与信息不足的挑战.近期研究利用帖子间的社交关系学习更好的帖子表示并去除冗余信息,但其忽略了真实社交媒体情景中存在的不可靠噪声关系,使得模型会误导帖子的重要性与多样性判断.因此,提出一种无监督模型DSNSum,其通过去除社交网络中的噪声关系来改善摘要性能.首先,对真实社交关系网络中的噪声关系进行了统计验证;其次,根据社会学理论设计两个噪声函数,并构建一种去噪图自编码器(denoising graph auto-encoder,DGAE),以降低噪声关系的影响,并学习融合可信社交关系的帖子表示;最终,通过稀疏重构框架选择保持覆盖性、重要性及多样性的帖子构成一定长度的摘要.在两个真实社交媒体(Twitter与新浪微博)共计22个话题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也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文本摘要 图表示学习 图神经网络 去噪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看门人: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暴力治理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岑岑 黄雅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0,共9页
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我国社交媒体平台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本文以国内15个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涉及网络暴力的209份文件做内容分析,并对实际效果进行审计。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平台未能清晰界定网络暴力;尽管所有平... 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我国社交媒体平台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本文以国内15个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涉及网络暴力的209份文件做内容分析,并对实际效果进行审计。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平台未能清晰界定网络暴力;尽管所有平台都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采取了举措,但实际治理尺度各不相同,治理效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表现为:对违规内容的甄别和警示力度不足,一键防护设置路径复杂,处理举报的精度和速度需提升,以及关怀救助环节较薄弱。最后,提出平台完善治理举措的具体方式,并指出,治理网络暴力需要超越平台,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责任共同体和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社交媒体 互联网治理 平台政策 看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在大声说话?——基于文本挖掘的社交媒体参与者的互动及文本影响力分析
13
作者 高彦婷 廖圣清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在社交媒体的群体讨论中,不同的群体成员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群体态度也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对群体成员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把群体成员分为六类子群体角色:信息通知者、活跃贡献者、激发者、被动贡献者、讨论者和有效观点贡献者... 在社交媒体的群体讨论中,不同的群体成员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群体态度也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对群体成员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把群体成员分为六类子群体角色:信息通知者、活跃贡献者、激发者、被动贡献者、讨论者和有效观点贡献者。采用网络爬虫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群体讨论的文本进行分析,挖掘172个主帖文本和15996个讨论文本中包含的态度。在此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子群体对群体讨论态度以及群体价值塑造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社交媒体中的群体态度是由各种因素组合塑造而成的,群体的态度不仅受新闻内容影响,还受群体讨论影响,不同子群体对群体态度的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子群体的影响力主要与其文本内容的吸引力、活跃性以及群体规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络社群 群体角色 群体讨论 群体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互动反馈对食物奖赏加工的影响机制
14
作者 张雪萌 刘永 +1 位作者 韩茵 陈红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3-765,共13页
食物奖赏反应的增强和环境中食物线索的诱惑可能是肥胖流行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曝光是导致过度进食的风险因素,但其潜在影响机制还未见探究。本研究从社交媒体互动的新视角切入,第一部分从理论层面探究社交媒体互动反馈对肥胖... 食物奖赏反应的增强和环境中食物线索的诱惑可能是肥胖流行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曝光是导致过度进食的风险因素,但其潜在影响机制还未见探究。本研究从社交媒体互动的新视角切入,第一部分从理论层面探究社交媒体互动反馈对肥胖者食物奖赏加工的影响机制;模拟社交媒体互动,利用ERP技术(研究1)、fMRI技术(研究2)探究社交媒体“点赞”与评论对肥胖者食物奖赏“想要”“喜欢”成分以及奖赏神经机制的影响。第二部分从应用层面,关注如何构建健全的社会网络文化体系,引导肥胖者建立健康饮食行为;训练社交媒体行为,利用ERP技术(研究3)、fMRI技术(研究4)考察社交媒体互动行为训练对肥胖者健康食物“想要”“喜欢”以及奖赏神经机制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从社交媒体互动的视角丰富了食物奖赏理论,同时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健康饮食提出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网络行为 食物奖赏 肥胖 社交媒体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的反智主义与科学传播——基于传播效果视角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邝岩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2,共14页
基于对社交媒体用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反智主义对科学传播受众认知、态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群体在反智主义倾向上呈现出明显差异;社交媒体用户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存在着工具化倾向,且对各类知识分子群体... 基于对社交媒体用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反智主义对科学传播受众认知、态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群体在反智主义倾向上呈现出明显差异;社交媒体用户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存在着工具化倾向,且对各类知识分子群体的信任程度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其中经济学家和专家获得的信任度相对最低;反智主义倾向显著正向预测个体对科技信息的误解程度,显著负向预测个体对科学传播的态度,并通过科学误解和科学传播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个体的科技信息传播行为产生影响。为应对反智主义对科学传播的负面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配套政策,激励科学工作者宣介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媒体和平台应加强信息把关,重塑专家的媒介形象;科学传播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受众特征,增强科学传播的精准性;多方主体要筑牢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意识,强化科普领域舆论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反智主义 社交媒体 网络传播 链式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视域下的网络文学出海研究——以《诡秘之主》系列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豪 姚建彬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7-63,共7页
海外社交媒体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重要阵地。中国网络文学近年来在Meta(原名Facebook)、X(原名Twitter)、Instagram、You Tube、Tik Tok、Reddit等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诡秘之主》系列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虽然其依托图像化、社区化与I... 海外社交媒体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重要阵地。中国网络文学近年来在Meta(原名Facebook)、X(原名Twitter)、Instagram、You Tube、Tik Tok、Reddit等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诡秘之主》系列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虽然其依托图像化、社区化与IP化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收获了大量粉丝,但官方账号缺位、读写互动缺失等问题也影响了粉丝的情感体验。通过移植国内成功经验,与海外博主达成合作,《诡秘之主》系列能够在海外建立IP式文学社区,增强粉丝体验,进一步扩大其海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诡秘之主》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和主题分析视阈下近20年(2003—2023)社交媒体网络情感话语特征的研究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志康 蒋晓鸣 史家兴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75,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近二十年来与社交媒体网络情绪相关话语特征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趋势在学术论文中的体现。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和主题分析两种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507篇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知识图谱分析主要涵盖历年发文趋势、共同... 本研究旨在探讨近二十年来与社交媒体网络情绪相关话语特征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趋势在学术论文中的体现。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和主题分析两种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507篇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知识图谱分析主要涵盖历年发文趋势、共同被引用的作者、期刊来源、文献等方面,并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对文献主题进行聚类,LDA主题模型则针对文献的摘要文本进行了主题特征提取。文献揭示了社交媒体网络情绪话语特征研究的三个阶段,梳理了研究主题所涉及的跨学科领域,并将社交媒体网络情绪话语特征概括为七大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络情感 话语特征 主题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交媒体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丰超 陈慧 杨强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0,共13页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文章探究企业社交媒体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影响,即制造商企业不同社交媒体行为如何促进网络嵌入治理以及合作伙伴网络结构嵌入特点能否强化上述关系。文章以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为研究情境,从制造商角度收集308...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文章探究企业社交媒体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影响,即制造商企业不同社交媒体行为如何促进网络嵌入治理以及合作伙伴网络结构嵌入特点能否强化上述关系。文章以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为研究情境,从制造商角度收集308份问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任务交互行为和关系交互行为均正向影响网络嵌入治理;经销商网络密度增强社交媒体任务交互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正向影响,而与文章预期相反的是,经销商网络中心性无法增强社交媒体关系交互行为对网络嵌入治理的正向影响。文章丰富了跨组织关系管理领域关于社交媒体使用的讨论,并从社会网络层面关注跨组织关系治理问题,为企业寻求和建立一条新的跨组织关系治理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渠道 企业社交媒体行为 网络密度 网络中心性 网络嵌入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青年意见极化的社交媒体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50,共18页
社交媒体时代,用户习惯于接受碎片化、同质化的信息并据此形成自己的意见或立场。一些学者认为这一现象将使得人们进入“信息茧房”或“回音室”并造成公众意见的极化,另一些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在回顾意见极化的文献基础上,本文对中国... 社交媒体时代,用户习惯于接受碎片化、同质化的信息并据此形成自己的意见或立场。一些学者认为这一现象将使得人们进入“信息茧房”或“回音室”并造成公众意见的极化,另一些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在回顾意见极化的文献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内地各地区的青年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N=1039),对青年意见极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越长,社会网络异质化程度越低,青年群体越呈现出意见极化的状态。研究进一步发现并检验了选择性接触机制的中介效应,表明在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选择性接触信息影响了其意见并导致极化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选择性接触 意见极化 社会网络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数字记忆世界的“身后事”:社交媒体用户网络数字遗产立嘱意愿影响因素
20
作者 吴金华 石燕青 是沁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网络时代承载越来越多的个人数字足迹、痕迹和印记,引发人们对自身网络数字遗产是“记忆”还是“被遗忘”的思考。文章以社交媒体用户网络数字遗产问题为研究考量,基于数字原住民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 网络时代承载越来越多的个人数字足迹、痕迹和印记,引发人们对自身网络数字遗产是“记忆”还是“被遗忘”的思考。文章以社交媒体用户网络数字遗产问题为研究考量,基于数字原住民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理清主范畴间的作用机制,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网络数字遗产立嘱意愿的UIPEI模型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用户维、数据信息维和社交媒体平台维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网络数字遗产立嘱意愿,接受主体维和外在环境维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网络数字遗产立嘱意愿;可从用户认知、平台服务和政策法规等强化网络数字遗产保护和个人数字记忆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遗产 网络数字遗产 社交媒体用户 数字原住民 个人数字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