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鸡免疫器官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凯 高立 +4 位作者 祁小乐 高宏雷 高玉龙 王永强 王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出现生长迟缓,法氏囊、胸腺萎缩,脾肿大的症状。感染鸡出现法氏囊滤泡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胸腺出血,胸腺小体增多;脾小结明显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等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病毒在感染鸡法氏囊、胸腺和脾内均有分布,且持续存在。SPF鸡感染REV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AIV灭活疫苗和NDV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下降。本研究为阐明REV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 致病性 免疫器官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免疫抑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春霞 郑世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该病的控制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制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该病的控制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制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引起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生物学特性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株禽痘疫苗毒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5′LTR整合位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祥伟 王丹 +3 位作者 王世新 王海明 杨树青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2-1066,共5页
为探究近年来禽痘(FP)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整合情况,收集2012—2014年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12株FP疫苗,稀释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提取细胞DNA,扩增REV相关基因并测定序列。结果表... 为探究近年来禽痘(FP)疫苗中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整合情况,收集2012—2014年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12株FP疫苗,稀释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提取细胞DNA,扩增REV相关基因并测定序列。结果表明,12个禽FP疫苗株均扩增出含REV-5′LTR和FPV片段在内的产物,其中2株国外疫苗扩增序列长度为745bp,10株国产疫苗扩增序列长度为485bp。经DNA-Star比对分析,2株国外疫苗整合了446bp的几乎完整的REV-LTR序列,另外10株国产疫苗整合的REV-LTR片段相对较小,仅为194bp。这12个FP疫苗株中整合的REV-LTR与中国近年分离到的REV野毒株HA1101的LTR的相似性为70.3%-82.6%,与国外已发表的FP毒株AY255632整合的REV-LTR的相似性高达98.6%-100%。结果提示,国内外FP疫苗整合有REV-LTR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检测的12个FP疫苗株均整合有REV-LTR序列,一部分疫苗株整合了几乎完整的REV-LTR序列,而大部分疫苗株整合片段则相对较小,并且与国外已分离到的FP毒株的序列同源性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痘疫苗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5′L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特异性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动态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永平 崔治中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10期13-15,共3页
为获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单克隆抗体的最高抗体滴度,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对REV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11B154。每1 mL培养液中平均含0.65×106 个活细胞,于37 ℃在含7%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24、48、72... 为获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单克隆抗体的最高抗体滴度,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对REV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11B154。每1 mL培养液中平均含0.65×106 个活细胞,于37 ℃在含7%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24、48、72和96 h后,每1 mL培养液中的平均总细胞数和活细胞数分别是:1.13×106和1.03×106 (活细胞占94.5%)、3.42×106和2.48×106(活细胞占72.5%)、2.6×106和0.98×106 (活细胞占37.7%)、2.47×106和0.53×106(活细胞占21.5%)。同时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RE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培养24、48、72和96 h后上清液中平均抗体效价分别是1:67、1:133、1:67及1:33。结果表明,培养48 h后,当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总数最高但活细胞百分比开始下降时的培养液中抗体效价最高。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用细胞培养方法大批量生产抗REV单抗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 病毒特异性 杂交瘤 细胞培养液 单克隆抗体 效价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CD4^+/CD8^+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丹华 郑世民 +3 位作者 刘晓静 吕晓萍 高雪丽 刘超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7-1454,共8页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acidα-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试验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雏鸡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35天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28天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在第7-28天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局部淋巴组织哈德尔腺(Hader’s gland,HG)、派伊尔结(Peyer’s patch,PP)和盲肠扁桃体(caecal tonsil,CT)中ANAE^+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GH、PP和CT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转录量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本研究表明,REV感染引起雏鸡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及细胞因子TNF-α转录持续升高与REV造成感染雏鸡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局部淋巴组织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SPF雏鸡血液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燕 刘文超 +4 位作者 付礼胜 高雪丽 刘超男 吕晓萍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SPF雏鸡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细胞周期素D1、p27表达的影响。将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CCK-8、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雏鸡外周血液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E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中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雏鸡,且p27mRNA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雏鸡;病毒感染后期Cyclin D1mRNA表达及其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雏鸡,然而p27转录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REV感染SPF雏鸡导致的血液T、B细胞增殖能力下降、Cyclin D1mRNA转录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p27mRNA转录下降与REV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机能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雏鸡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细胞周期素D1 淋巴细胞殖能力 外周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忠文 林桂芳 +3 位作者 王好好 苏帅 崔治中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82-1491,共10页
旨在构建能够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REV SNV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其env基因,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旨在构建能够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env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REV SNV株DNA为模板,PCR扩增其env基因,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以其为模板,PCR扩增整个REVenv基因真核表达盒并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分别克隆进pUC18载体;以其为模板,利用含有MDV SC9-1株meq基因位点两侧同源臂的引物经PCR扩增REVenv真核表达盒以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利用Red E/T同源重组技术插入SC9-1的meq位点,最终利用阿拉伯糖诱导表达flp重组酶,敲除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SC9-env BAC。提取SC9-env BAC质粒转染CEF细胞,拯救重组MDV,利用MDV单抗H19以及REV单抗11B118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阳性病毒,命名为SC9-env。分析比较SC9-env在CEF细胞上的复制水平,利用动物试验初步评价SC9-env对SPF鸡的致病性以及SC9-env对SPF鸡感染MDV、REV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的重组MDV SC9-env能够稳定表达REV env蛋白,且复制水平与亲本病毒SC9-1相似;该重组毒接种SPF鸡没有明显的致病性,且对rMd5的强毒攻击提供92%的免疫保护,与SC9-1差异不显著;SC9-env显著降低REV感染SPF鸡所引起的体重减轻以及灭活苗抗体下降。构建的表达REVenv的重组MDV对感染MDV、REV的SPF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ENV基因 同源重组 马立克病毒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雏鸡法氏囊细胞Bcl-2和C-myc基因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先哲 侯宁 +4 位作者 吕晓萍 高雪丽 刘超男 吴文杰 郑世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88-1496,共9页
【目的】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禽类后导致免疫器官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以1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对象,将100只SPF雏鸡随机均分为REV感染组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REV感染组雏鸡经腹... 【目的】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禽类后导致免疫器官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以1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对象,将100只SPF雏鸡随机均分为REV感染组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REV感染组雏鸡经腹腔感染500μL REV稀释液,对照组雏鸡经相同途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于病毒感染后第1、7、14、21、28和42天,2组雏鸡随机各抽取5只,心脏采血处死雏鸡后快速摘取法氏囊。分别应用HE染色和病理切片成像系统测定分析法氏囊细胞核浆比,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测定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法氏囊Bcl-2和C-myc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①REV感染1日龄SPF雏鸡后21~42 d,其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P<0.01);②SPF雏鸡感染REV后21和28 d,其法氏囊细胞核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③REV感染SPF雏鸡法氏囊中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在病毒感染后21和28 d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④REV感染SPF雏鸡后21 d,其法氏囊Bcl-2和C-myc基因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1)。⑤SPF雏鸡感染REV后,其法氏囊中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雏鸡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1和28 d分别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雏鸡的C-myc蛋白含量也始终高于对照组雏鸡,且21和28 d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REV感染所致SPF雏鸡法氏囊细胞Bcl-2和C-myc的mRNA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异常均与病毒感染导致的法氏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法氏囊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与REV感染引发的机体免疫机能抑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 SPF雏鸡 法氏囊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鸭源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姜莉莉 祁小乐 +9 位作者 高玉龙 邓小芸 柴洪亮 张礼洲 贠炳岭 秦立廷 王永强 高宏雷 王笑梅 华育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7-1282,共6页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分别来自于针尾鸭和绿头鸭,将分离病毒分别命名为DBYR1101和DBYR1102。克隆2个病毒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gp90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DBYR1101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7%、94.2%和98.2%;DBYR1102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2%、93.7%和97.7%;与中国早期南方分离株HA990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7%和94.2%;与中国北方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2%~100%。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个野鸟源REV分离株与现有的东北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趋于形成1个北方分离群;与SNV株亲缘关系最远;与170A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某些分离株相似性较高。该研究首次自野鸭体内分离到REV,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提醒我们重视野生鸟类迁徙在疾病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鸟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对不同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淑红 赵鹏 +1 位作者 刘绍琼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4-777,共4页
本研究拟通过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分子克隆化病毒REV-C99株对1、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比较,探讨REV的致病性与感染日龄的关系。在1、8日龄SPF鸡,分别腹腔注射REV-C99株1000个TCID50.只-1,以新城疫病毒(ND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滴... 本研究拟通过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分子克隆化病毒REV-C99株对1、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比较,探讨REV的致病性与感染日龄的关系。在1、8日龄SPF鸡,分别腹腔注射REV-C99株1000个TCID50.只-1,以新城疫病毒(ND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滴度的测定结果为指标,比较了REV对不同日龄SPF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即使经过NDV灭活疫苗的二次、三次免疫,对NDV的HI抗体滴度仍然差异显著(P<0.05);而8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则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以及NDV灭活疫苗的二次、三次免疫,对NDV的HI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REV感染1日龄SPF鸡可显著抑制对NDV灭活疫苗免疫后的体液免疫反应,并且这种免疫抑制作用可持续至4个月;而8日龄SPF鸡感染REV后更多表现为一过性的致病作用。显然,REV的致病性对雏鸡感染日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从而揭示出控制REV早期感染的重要性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HI 感染日龄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的流行趋势及防控措施
11
作者 谷风柱 《北方牧业》 2011年第22期17-17,共1页
1网状内皮增生症的危害性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引起肉鸡以淋巴网状组织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的病理综合征。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细胞 网状组织 防控措施 流行趋势 肉鸡 反转录病毒科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感染REV和ALV-J后血清指标动态变化的研究
12
作者 王永志 刘承军 +1 位作者 孟凡军 吴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9期37-40,48,共5页
研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禽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及混合感染引起血清指标动态变化与鸡群体重抑制的关系。3组1日龄哈伯德父母代肉种鸡,分别接种REV、LV-J和REV与ALV-J。定期称量体重,采外周静脉血,通过生化自动分析... 研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禽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及混合感染引起血清指标动态变化与鸡群体重抑制的关系。3组1日龄哈伯德父母代肉种鸡,分别接种REV、LV-J和REV与ALV-J。定期称量体重,采外周静脉血,通过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鸡血清中总蛋白(T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前7周,血清学指标TP、TG、LDL-c浓度变化与生长抑制的变化呈现相关性,随体重的增加,TP、TG、LDL-c浓度有上升的趋势,HDL-c、CHO浓度变化与体重的变化无相关性。因此,检测7周内的血清TP、TG、LDL-c浓度的动态变化与鸡群体重抑制的关系可作为这两种肿瘤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J亚群白血病病毒 血清指标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F雏鸡感染REV后中枢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及相关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礼胜 侯宁 +4 位作者 王晓燕 高雪丽 刘超男 吕晓萍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83-1989,共7页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雏鸡中枢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7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I)和对照组(C),应用酶活性检测、荧光定量PCR、ELISA、TUNEL等方法对中枢免疫器官细胞的Casp...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雏鸡中枢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7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I)和对照组(C),应用酶活性检测、荧光定量PCR、ELISA、TUNEL等方法对中枢免疫器官细胞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Bcl-2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和凋亡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SPF雏鸡感染REV后,其胸腺中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Bcl-2mRNA及其蛋白质含量、凋亡细胞数量均于7~28d内不同程度(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雏鸡;法氏囊中上述被检指标均于7~35d内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雏鸡。研究表明REV感染引起SPF雏鸡中枢免疫器官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强、Bcl-2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上调所致的细胞凋亡与雏鸡免疫器官功能抑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Caspase-3 CASPASE-9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F雏鸡感染REV引起脾脏氧化-抗氧化的平衡紊乱
14
作者 卢静 刘雪洁 +4 位作者 邹连慧 郑世民 刘超男 吕晓萍 高雪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2-136,共5页
为探究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对感染REV后3、7、14、21、28和35 d的SPF雏鸡脾脏进行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 为探究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对感染REV后3、7、14、21、28和35 d的SPF雏鸡脾脏进行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e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脾脏器官指数的检测。结果显示,SPF雏鸡感染REV后,脾脏H2O2、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T-AOC、抗氧化酶等抗氧化指标及器官指数分别于不同时间不同程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表明SPF雏鸡感染REV后,脾脏发生氧化应激,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可在REV致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脾脏 氧化-抗氧化 SPF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脾脏坏死症的防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衣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2期132-132,共1页
肉鸭脾脏坏死症由于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并且难于治愈的特点成为目前困扰肉鸭养殖的疑难病。 1病原研究 从最初的呼肠孤病毒,到霉菌毒素中毒再到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病因学说众说纷纭,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能够得到认可的... 肉鸭脾脏坏死症由于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并且难于治愈的特点成为目前困扰肉鸭养殖的疑难病。 1病原研究 从最初的呼肠孤病毒,到霉菌毒素中毒再到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病因学说众说纷纭,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能够得到认可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坏死 脾脏 防控 霉菌毒素中毒 呼肠孤病毒 疑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