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锑污染物对绿藻及蓝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1
作者 李方 张怡立 +2 位作者 王曼 孟祥周 沈忱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9,共11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价态锑的水生生态毒性及其影响因素,选用2种绿藻(羊角月牙藻、莱茵衣藻)和2种蓝藻(聚球藻、水华鱼腥藻)作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藻细胞抑制率、叶绿素a、抗氧化酶及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对锑(Ⅲ)和锑(Ⅴ)进行毒性影响研究。结... 为深入了解不同价态锑的水生生态毒性及其影响因素,选用2种绿藻(羊角月牙藻、莱茵衣藻)和2种蓝藻(聚球藻、水华鱼腥藻)作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藻细胞抑制率、叶绿素a、抗氧化酶及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对锑(Ⅲ)和锑(Ⅴ)进行毒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 mg/L锑(Ⅲ)或锑(V)暴露72 h后,锑(Ⅲ)对微藻的抑制率最高达76.6%,而锑(Ⅴ)对微藻的最高抑制率仅为41.0%,且绿藻较蓝藻受锑胁迫更为敏感;微藻的叶绿素a合成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表现出与生长抑制类似的响应规律,相较之下蓝藻的叶绿素a合成受到的影响较绿藻小;绿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而蓝藻则不具备统一的变化规律;从亚细胞结构来看,莱茵衣藻的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及其它细胞器均受到了损伤,而聚球藻主要是光合系统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污染 蓝藻 绿藻 毒性效应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藻多糖的提取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
作者 袁铭潞 王熙贤 +3 位作者 赵海宁 宋子欣 王昌涛 李萌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42-246,共5页
绿藻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成分是绿藻多糖。国内外关于绿藻多糖的研究多见于食品、医药、农业等方面,在化妆品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概述了绿藻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浸提法,酸、碱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 绿藻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成分是绿藻多糖。国内外关于绿藻多糖的研究多见于食品、医药、农业等方面,在化妆品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概述了绿藻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浸提法,酸、碱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酶辅助提取法等,并对保湿、抗氧化、美白和抗菌功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以绿藻多糖为原料开发新型化妆品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多糖 提取工艺 化妆品功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操纵对常见底栖丝状绿藻的控制研究
3
作者 张怡光 张曼 +7 位作者 李玫 吕绪聪 张银鹏 李昊钰 赵慧 鲁雨果 秦岩 李学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0,共9页
为调控水体丝状绿藻的生长,提供安全高效的绿藻暴发解决方案,通过操纵水体中不同的生物种类,探究水生动物对底栖丝状绿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控制实验Ⅰ研究了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中华鳑鲏(... 为调控水体丝状绿藻的生长,提供安全高效的绿藻暴发解决方案,通过操纵水体中不同的生物种类,探究水生动物对底栖丝状绿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控制实验Ⅰ研究了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底栖丝状绿藻水绵(Spirogyra sp.)的控制效果;控制实验Ⅱ研究了中华鳑鲏对水绵、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刚毛藻(Cladophora sp.)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中华鳑鲏实验Ⅰ处理组的固着态水绵生物量从实验前期的90 g/m^(2)下降到实验末期的34 g/m^(2),相对于其他生物操纵对象,中华鳑鲏对浮游态和固着态水绵表现出极显著的抑制效果(P<0.01);中华鳑鲏实验Ⅱ处理组中,固着态水绵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固着态水网藻生物量和固着态刚毛藻生物量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也表明中华鳑鲏对底栖丝状绿藻的抑制效果,特别是对水绵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中华鳑鲏在抑制底栖丝状绿藻生长的同时,对水体中其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表明中华鳑鲏作为控制丝状绿藻的潜在生物操纵对象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操纵 丝状绿藻 中华鳑鲏 水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藻果汁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红宇 吴常文 +1 位作者 陈小娥 戴秋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2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论述了以干浒苔为绿藻原料,配以复合果汁生产绿藻果汁复合饮料的工艺配方和技术关键,着重阐述了绿藻去腥的方法,并提出了产品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 配方 生产工艺 质量标准 绿藻果汁 复合饮料 绿藻 浒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藻挂面的研制
5
作者 唐琳 樊庆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1999年第4期29-31,共3页
本文介绍绿藻经护绿、脱腥等处理后制成绿藻粉添加到面粉中生产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绿藻挂面。
关键词 绿藻挂面 营养保健 面粉 生产工艺 护绿 脱腥 绿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藻晶饮料适宜工艺条件的研究
6
作者 杨志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38,共3页
介绍了绿藻晶饮料的制作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绿藻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为3h;柠檬酸为0.08g/kg。同时添加与绿藻有协同功用的药食兼用的植物成分,制成绿藻晶饮料。
关键词 绿藻晶饮料 制作方法 提取工艺 绿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小型无绿藻病国内首例报道
7
作者 虞瑞尧 冯峥 +2 位作者 陈世平 索继江 谢灵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作者于1997年诊治1例皮肤小型无绿藻病。患者女性,24岁。左面部苹果酱色丘疹、小结节,融合成大斑块状。病期4年。1997年3月5日第1次住院,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左面部皮损活检,组织病理见真皮内慢性肉芽肿,内有许多内孢子及... 作者于1997年诊治1例皮肤小型无绿藻病。患者女性,24岁。左面部苹果酱色丘疹、小结节,融合成大斑块状。病期4年。1997年3月5日第1次住院,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左面部皮损活检,组织病理见真皮内慢性肉芽肿,内有许多内孢子及孢子囊,呈典型车轮状排列。真菌培养1周后呈现典型酵母茵样茵落。经光镜、电镜检查确认为小型无绿藻(P.wickerhamii).可见孢子囊内有多个内孢子,确诊为皮肤小型无绿藻病。左面部全层皮肤切除及植皮术。术后口服伊曲康唑100mg,每日1次,2个月后复发。3个月后的7月18日第2次住院。服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和10%碘化钾38天治疗无效。在西安扬森公司的支持下改用大剂量伊曲康唑治疗,每日400mg,1个月后获得显著疗效,3个月后获极显著疗效,无副反应。肝功能正常。时皮肤无绿藻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首例 国内 口服伊曲康唑 1997年 97年3月 实验室检查 慢性肉芽肿 小型无绿藻 肝功能正常 诊断和治疗 面部皮损 组织病理 真菌培养 电镜检查 皮肤切除 每日1次 小结节 斑块状 孢子囊 酵母茵 植皮术 氟康唑 碘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富油新绿藻提取叶绿素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灿良 钟敏 +1 位作者 胡雪琼 李雁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9-203,共5页
为了探讨利用微藻生产天然食用色素叶绿素可能性及其工艺条件,以富油新绿藻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通过提高培养基氮源含量来提高藻细胞叶绿素含量,然后针对提取溶剂配方、提取剂的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实验,分析提取工... 为了探讨利用微藻生产天然食用色素叶绿素可能性及其工艺条件,以富油新绿藻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通过提高培养基氮源含量来提高藻细胞叶绿素含量,然后针对提取溶剂配方、提取剂的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实验,分析提取工艺参数对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做了探讨,最后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丙酮∶乙醇=1∶3的混合溶剂、溶剂用量为鲜藻泥质量的8倍、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8h的工艺条件可以获得满意的提取效果。实验表明,在本文的微藻培养条件和优化的叶绿素提取条件下,富油新绿藻的叶绿素提取率可以达到53.69mg/g(藻干物质),实验结果还表明超声波处理对于富油新绿藻的叶绿素提取没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富油新绿藻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克海姆无绿藻致手指关节腱鞘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9
作者 凌宝殿 胡蓉 +4 位作者 黄俊云 杨惠芳 陆文仙 卢洪飞 廖一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92-793,共2页
无绿藻病(protothecoses)是由条件致病真菌无绿藻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多发生于免疫受损人群,免疫正常人群亦有报道。该病通常病灶局限,进展缓慢。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由威克海姆无绿藻引起手指关节腱鞘炎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复... 无绿藻病(protothecoses)是由条件致病真菌无绿藻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多发生于免疫受损人群,免疫正常人群亦有报道。该病通常病灶局限,进展缓慢。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由威克海姆无绿藻引起手指关节腱鞘炎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1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餐厅洗碗工,因右手无名指红斑、起疹、脓肿伴痒、痛1年,于2017年3月14日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威克海姆无绿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3种绿藻的毒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叶丹 陈洁 +1 位作者 袁琳 史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82-86,共5页
为给利用藻类作为指示生物开展除草剂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种绿藻(斜生栅藻、蛋白核小球藻和羊角月牙藻)为对象,研究其在3种典型除草剂(阿特拉津、敌草隆和西玛津)的胁迫下藻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评价参数的敏感性,探讨... 为给利用藻类作为指示生物开展除草剂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种绿藻(斜生栅藻、蛋白核小球藻和羊角月牙藻)为对象,研究其在3种典型除草剂(阿特拉津、敌草隆和西玛津)的胁迫下藻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评价参数的敏感性,探讨不同藻类对不同毒性物质的响应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毒物浓度下,藻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耐受性也不同;羊角月牙藻对除草剂比较敏感,可选择该藻类作为监测3种典型除草剂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毒性 叶绿素荧光 指示生物 绿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绿藻营养口服液的研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付桂明 万茵 +2 位作者 吕颖峰 李文国 万国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5-168,共4页
据研究,小球藻中含丰富的小球藻蛋白和绿藻生长因子(C.G.F),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螺旋藻的成分藻蓝蛋白有抗癌和增强免疫力作用。本研究利用小球藻(Chlorella)和螺旋藻(Spirulina)为原料研制蓝绿藻营养口服液。以藻粉为原料,将其复水后采... 据研究,小球藻中含丰富的小球藻蛋白和绿藻生长因子(C.G.F),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螺旋藻的成分藻蓝蛋白有抗癌和增强免疫力作用。本研究利用小球藻(Chlorella)和螺旋藻(Spirulina)为原料研制蓝绿藻营养口服液。以藻粉为原料,将其复水后采用高压均质对小球藻和螺旋藻破壁;并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以提高小球藻有效成分的抽提率;用等电沉淀法制取藻蓝蛋白,并加入绿藻提取液中。通过比较添加葡萄糖矫味、β-环状糊精包埋、活性炭吸附、酵母发酵四种脱腥方法,结果表明添加β-环糊精是最佳的蓝绿藻提取液脱腥方法。选用正交实验优化的调配方案,结果显示,在蓝绿藻提取液(绿藻多肽含量约2%,藻蓝蛋白含量约0.2%)中加入2%β-环糊精、0.04%柠檬酸和5%蔗糖,可制得无藻腥味、呈半透明、淡紫色的蓝绿藻营养口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螺旋藻 藻蓝蛋白 绿藻多肽 生长因子 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新绿藻对四种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茜 李雁群 +4 位作者 卢少霞 钟敏 胡雪琼 杨青峰 杨慧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54-157,174,共5页
为了探讨富油新绿藻(Neochloris oleoabundans)对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4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液体培养下藻细胞生物量和固体平板培养下藻落的形成和生长为指标,研究富油新绿藻在四种抗生素的浓度为10、25、100和500μg/m ... 为了探讨富油新绿藻(Neochloris oleoabundans)对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4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液体培养下藻细胞生物量和固体平板培养下藻落的形成和生长为指标,研究富油新绿藻在四种抗生素的浓度为10、25、100和500μg/m L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四种抗生素对富油新绿藻的生长均表现出了抑制作用。链霉素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浓度10μg/m L便可完全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其次为氯霉素和四环素,100μg/m L时能表现出明显抑制效果;但是青霉素要在浓度达到500μg/m L时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对富油新绿藻生长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25、72、119和164μg/m L。在固体培养中,链霉素浓度为10μg/m L时完全抑制了藻细胞的生长,氯霉素和四环素的抑制浓度为100μg/m L,而青霉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新绿藻 抗生素 微藻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与间氯苯腙对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光照产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冉春秋 张卫 +1 位作者 虞星炬 金美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44-949,共6页
对数生长后期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具有较高氢酶活性,分别采用培养基中无硫和添加解偶联剂CCCP的方法研究其光照产氢特征。结果表明:无硫连续光照期间,PSⅡ保持较高放氧活性,不能诱导氢酶表达进行光照产氢;厌氧暗诱导32h后... 对数生长后期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具有较高氢酶活性,分别采用培养基中无硫和添加解偶联剂CCCP的方法研究其光照产氢特征。结果表明:无硫连续光照期间,PSⅡ保持较高放氧活性,不能诱导氢酶表达进行光照产氢;厌氧暗诱导32h后,加入5、10、15和20μmol/L的解偶联剂CCCP后光照,PSⅡ光化学活性和光合放氧能力明显被抑制,藻液体系保持厌氧状态,能够持续光照产氢12h以上,光照产氢量分别为21.8、23.0、22.5和16.0μmol/mg Ch1;合适浓度的CCCP能够促进绿藻直接光照产氢,但光照产氢量和产氢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绿藻 氢气 无硫 CCCP 光化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对绿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晓晗 万甜 +2 位作者 程文 王敏 任杰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和磺胺类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基嘧啶,SMZ)是目前自然水体中含量较高的两类抗生素,研究其对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意义重大。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绿藻对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定量分析3种... 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和磺胺类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基嘧啶,SMZ)是目前自然水体中含量较高的两类抗生素,研究其对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意义重大。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绿藻对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定量分析3种抗生素在单一及联合作用下对绿藻生长的半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单一及联合抗生素对淡水绿藻均表现为"低促高抑",抗生素浓度≤5μg/mL促进藻类的生长,>5μg/mL抑制藻类的生长;OFLX、SMM、SMZ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7.96、6.58、8.19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6.20、7.20、9.89μg/mL;OFLX+SMM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为8.28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为5.71μg/mL;OFLX+SMM+SMZ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为10.23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为7.40μg/mL。抗生素对淡水绿藻的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OFLX和联合抗生素对斜生栅藻敏感,SMM、SMZ对普通小球藻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普通小球藻 斜生栅藻 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 磺胺间甲氧嘧啶 磺胺二甲基密啶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石莼属绿藻的ITS和5S rRNA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斌斌 马家海 +4 位作者 张天夫 高嵩 胡翔 杨建强 何培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对采自2008年、2009年中国沿海的石莼属(Ulva)海藻进行了ITS基因间隔区序列和5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探讨了绿潮藻的分类问题。根据ITS序列分析结果,绿潮藻中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种,包括LPP复合体(Ulva linza-procera-prolifera)中的种... 对采自2008年、2009年中国沿海的石莼属(Ulva)海藻进行了ITS基因间隔区序列和5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探讨了绿潮藻的分类问题。根据ITS序列分析结果,绿潮藻中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种,包括LPP复合体(Ulva linza-procera-prolifera)中的种类以及Ulva compressa。绿藻的5S rRNA序列系统分析结果的差异性较明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结论。根据本文中ITS基因间隔区及5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本实验采集到的绿潮藻的后代中至少存在U.prolifera、U.linza和U.compressa三个种类。据此推断,我国黄海海域2008年、2009年爆发的绿潮中,存在上述三个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ULVA ITS 5S RRNA 分类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绿藻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品维 黄诚 +4 位作者 王芸 王金晶 钟佳丽 陈欢 刘刚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7,50,共4页
以羊角月牙藻、四尾栅藻、斜生栅藻、普通小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5种绿藻作为供试生物,用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其进行96 h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5种绿藻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但不同藻类对不同农药的敏感性不... 以羊角月牙藻、四尾栅藻、斜生栅藻、普通小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5种绿藻作为供试生物,用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其进行96 h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5种绿藻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但不同藻类对不同农药的敏感性不同,四尾栅藻对速灭威、叶蝉散较为敏感,普通小球藻对这6种农药均较敏感,而蛋白核小球藻对6种农药均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 毒性 绿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环境因子对景观水体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贾含帅 刘汉湖 +1 位作者 胡舒 周江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为了控制绿藻繁殖,消除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采集景观水体在实验室培养,采用单因子实验法控制实验条件,探究N/P、温度、pH和Fe3+对景观水体中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藻生长的适宜N/P(氮磷比)为(51~10)∶1,温度为25℃~30℃,pH值... 为了控制绿藻繁殖,消除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采集景观水体在实验室培养,采用单因子实验法控制实验条件,探究N/P、温度、pH和Fe3+对景观水体中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藻生长的适宜N/P(氮磷比)为(51~10)∶1,温度为25℃~30℃,pH值为8.5,Fe3+浓度为500μg/L。在实际的景观水体治理过程中,应该适当调节这些影响因子的范围,从而达到抑制绿藻生长、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景观水体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沙漠绿藻的粗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芳芳 龚春霞 +2 位作者 左晓旭 陈芳 高剑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77,共4页
对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分离得到的6株绿藻在同一培养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生长末期采收,冷冻干燥后,运用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粗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绿藻样品的粗脂含量为7.8%~26.4%,其中小球藻属GTD8A1... 对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分离得到的6株绿藻在同一培养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生长末期采收,冷冻干燥后,运用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粗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绿藻样品的粗脂含量为7.8%~26.4%,其中小球藻属GTD8A1生物量最大,GTD7c-2粗脂含量最低,片球藻属生物量和粗脂含量都较高;6株绿藻均含有C16、C17和C18系脂肪酸,主要脂肪酸组成以C16∶0和C18∶3最为丰富,有4株绿藻的C18∶3含量超过40%(占脂肪酸总含量),除链带藻属外,其余5株绿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含量的比例均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绿藻 粗脂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藻门浮游植物对低浓度营养盐的耐受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小冬 刘兴国 +4 位作者 朱浩 车轩 顾兆俊 田昌凤 李月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6,共6页
假设蓝藻水华的形成与蓝藻门植物能够耐受低浓度营养盐有关,为了验证是否只有蓝藻门浮游植物才能够耐受低浓度的营养盐,选用绿藻门的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占绝对优势的天然水体在不添加外源营养盐的温室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持续了1... 假设蓝藻水华的形成与蓝藻门植物能够耐受低浓度营养盐有关,为了验证是否只有蓝藻门浮游植物才能够耐受低浓度的营养盐,选用绿藻门的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占绝对优势的天然水体在不添加外源营养盐的温室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持续了18 d。试验期间在8:30、14:00时平均水温分别为31.6℃、34.6℃。试验水体总氮、总磷、溶解性总氮、溶解性总磷、活性磷浓度的变化范围依次为0.7~1.5、0.03~0.09、0.45~0.70、0.02~0.05、0~0.022 mg/L;试验初始的叶绿素a含量约为190μg/L,结束时降低至30μg/L左右。试验期间一直维持绿藻门的纤维藻属优势。结果表明,在没有添加外源营养盐时,绿藻门浮游植物也能够耐受低浓度的营养盐,天然水体中蓝藻水华的发生与蓝藻能够耐受低浓度氮磷营养盐没有必然联系;同时推断:绿藻在初始占优势时,在低营养盐条件及环境条件没有特别变化时,蓝藻不可能逆转成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蓝藻门 营养盐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刻缘绿藻的光合膜脂与中性脂及其脂肪酸组成在氮饥饿/氮恢复培养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阳珑玲 李晓蕾 周志刚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3-662,共10页
对缺刻缘绿藻(Myrmecia incisa)进行氮饥饿(4 d)/氮恢复(4 d和8 d)培养,研究其细胞中三酰甘油(TAG)和光合膜脂,主要是单半乳糖二酰甘油(MGDG)和二半乳糖二酰甘油(DGDG)的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TAG含量在氮饥饿胁迫下显著上升... 对缺刻缘绿藻(Myrmecia incisa)进行氮饥饿(4 d)/氮恢复(4 d和8 d)培养,研究其细胞中三酰甘油(TAG)和光合膜脂,主要是单半乳糖二酰甘油(MGDG)和二半乳糖二酰甘油(DGDG)的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TAG含量在氮饥饿胁迫下显著上升,而在氮恢复培养下逐渐下降;DGDG含量的变化趋势与TAG相反;MGDG的含量则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发现花生四烯酸(ArA)主要存在于TAG中,且TAG中ArA的含量在氮饥饿胁迫下显著上升,并在氮恢复培养下逐渐下降。DGDG中ArA含量在氮饥饿/氮恢复过程中的变化与TAG中的相反;MGDG中ArA的含量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始终增加。该结果表明在氮饥饿胁迫下DGDG可能向TAG合成提供ArA,而TAG在氮恢复后可向光合膜脂提供脂肪酸以供其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刻缘绿藻 氮饥饿 氮恢复 单半乳糖二酰甘油(MGDG) 二半乳糖二酰甘油(DGDG) 三酰甘油(TAG) 花生四烯酸(A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