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因子-κB反应性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付龙 梁华平 +2 位作者 刘昕 徐祥 王正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3,共6页
建立核因子 κB (NF κB)反应性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d2EGFP)报告系统 ,作为筛选NF κB拮抗药物及研究其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工具 .分别以EGFP与d2EGFP为报告基因、neor 为筛选基因 ,构建成 4×κB基序为增强子、SV40为基本... 建立核因子 κB (NF κB)反应性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d2EGFP)报告系统 ,作为筛选NF κB拮抗药物及研究其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工具 .分别以EGFP与d2EGFP为报告基因、neor 为筛选基因 ,构建成 4×κB基序为增强子、SV40为基本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 p4κB EGFP和 p4κB d2EGFP .两载体分别与p6 5载体瞬时共转染HEK2 93细胞 ,通过比较不同时相点EGFP和d2EGFP的调控表达 ,证明 p4κB d2EGFP是较理想的NF κB反应性绿色荧光蛋白 (GFP)报告基因载体 .将 p4κB d2EGFP稳定转染HEK2 93细胞 ,从而获得NF κB反应性报告细胞株HEK d2EGFP .应用NF κB“圈套”寡核苷酸 (TFD)与 p6 5载体瞬时共转染HEK d2EGFP ,1mg/L NF κB和 2mg/LNF κBTFD组对p6 5蛋白诱导调控表达的d2EGFP具有明显拮抗作用 .结果表明 ,NF κB反应性d2EGFP报告系统可特异、灵敏、动态地反映和监测NF κB的活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 基因表达调控 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乳球菌NZ9000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璐 艾连中 +3 位作者 夏永军 熊智强 管彤 宋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51,共6页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是遗传操作系统中常用的报告基因,以eGFP为报告基因评价不同启动子在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NZ9000中的调控能力,寻找能够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强启动子。以实验...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是遗传操作系统中常用的报告基因,以eGFP为报告基因评价不同启动子在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NZ9000中的调控能力,寻找能够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强启动子。以实验室构建的携带eGFP基因的pIB184-eGFP质粒为载体,PCR扩增来源于pLpCas9-0537、pMG36e、pNZ44的启动子P 11、P 32、P 44,将其分别克隆至pIB184-eGFP上,构建基于eGFP的报告系统。酶标仪定量测定eGFP的表达强度,比较不同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表明,在乳酸乳球菌中启动子P 11转录的活力十分微弱,启动子P 23、P 32、P 44的转录活性分别比P 11高约23.9、7.8、4.1倍。该文利用基于eGFP的报告系统,筛选出适用于乳酸乳球菌中不同转录活性的启动子,为外源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乳酸乳球菌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系统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C型禽偏肺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禹 程晶 +2 位作者 左玉柱 范京惠 姜海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1-2100,共10页
【目的】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rus,aMPV)是副黏病毒科偏肺病毒属成员,其所造成的鸡肿头症和产蛋率下降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为更好地预防aMPV并研究其发病机制,本研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 【目的】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rus,aMPV)是副黏病毒科偏肺病毒属成员,其所造成的鸡肿头症和产蛋率下降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为更好地预防aMPV并研究其发病机制,本研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插入C型aMPV(aMPV/C)基因组中,构建表达EGFP的重组aMPV,并使用不同的载体及启动子构建aMPV迷你基因组,来优化aMP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reverse genetic system,RGS)的构建。【方法】将EGFP插入pBluescript-aMPV RGS的P和M蛋白之间非编码区并进行拯救,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重组病毒滴度及遗传稳定性。为优化RGS的构建,采用含有T7启动子的pBluescript SK(+)和含有T7、CMV启动子的pcDNA3.1两种载体构建aMPV迷你基因组。首先将aMPV/C基因组两端的先导区(leader)和尾随区(trailer)与EGFP的cDNA进行PCR扩增,并切胶回收;其次将各胶回收片段按照leader-EGFP-trailer的顺序进行无缝克隆连接,并测序验证;最后将连接完整的迷你基因组反向插入两个载体中,构建aMPV/C的迷你基因组(pBR-aMPV/C和pc-aMPV/C)。在拯救迷你基因组的试验中,将两个aMPV/C迷你基因组与3个表达N、P和L蛋白的质粒共转染到BHK-21细胞中,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拯救的aMPV-EGFP重组病毒测序结果显示,EGFP已成功插入aMPV基因组中,并在前3代aMPV-EGFP重组病毒中稳定表达。aMPV-EGFP重组病毒滴度在感染96 h后达到105.5 TCID 50/mL。而pBR-aMPV/C和pc-aMPV/C两个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也证明了含有EGFP的aMPV迷你基因组构建完成。将3个重组质粒分别与辅助质粒共转染至BHK-21细胞中,转染24 h后观察到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证明aMPV-EGFP重组病毒及pBR-aMPV/C和pc-aMPV/C两个aMPV迷你基因均都成功表达了EGFP。【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两个aMPV迷你基因组并拯救了aMPV-EGFP重组病毒,重组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而CMV和T7作为aMPV/C RGS中的启动子时,二者的拯救效率相同。pBluescript SK(+)和pcDNA3.1均可用于aMPV/C RGS的构建,本研究为aMPV/C RGS的构建提供了多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禽偏肺病毒 迷你基因组 反向遗传系统 CMV启动子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T7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柞蚕蛹中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林美 张波 +5 位作者 叶博 赵振军 李树英 李文利 岳冬梅 范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2-799,共8页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养细胞Pc-01后,用末端稀释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P在柞蚕蛹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柞蚕蛹感染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后6 d,EG-FP就有明显的表达;感染后12~18 d,蛹体液中的EGFP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EGFP标准样品定量分析EGFP在柞蚕蛹体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1 mg/mL;感染后30~39 d仍可以检测到蛹体液中EGFP的表达,而且蛋白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表达载体,可在柞蚕蛹中高效稳定地表达EGFP,并且EGFP在雌雄蛹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蛹 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樗蚕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系统对乳酸乳球菌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被引量:1
5
作者 宋馨 王慧 +3 位作者 袁世豪 黄佳伟 易文涛 艾连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乳酸乳球菌是治疗剂在体内运送的良好载体,研究其在体内的真实运送情况需对其进行标记。该实验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NZ9000进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标记,用... 乳酸乳球菌是治疗剂在体内运送的良好载体,研究其在体内的真实运送情况需对其进行标记。该实验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NZ9000进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标记,用于研究乳酸乳球菌在体内的运送,评价其作为益生菌的功能。基于该实验室已构建的乳酸乳球菌CRISPR/Cas9编辑质粒pLL25构建重组质粒pYSH,其上携带eGFP及同源臂,电转入乳酸乳球菌NZ9000感受态细胞中,将基因组中的乳酸脱氢酶基因(ldh)替换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从而使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获得标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对绿色荧光标记的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突变株,酶标仪定量分析eGFP的表达强度。荧光强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乳酸乳球菌不同生长阶段,eGFP基因均能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NZ9000 CRISPR/Cas9系统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坦布苏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6
作者 章丽娇 田宇杰 +9 位作者 张兰香 赵冬敏 韩凯凯 黄欣梅 杨婧 吴凤瑶 刘青涛 刘宇卓 张小飞 李银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0,共7页
报告病毒在高通量抗病毒药物筛选、活体动物体内成像及新型疫苗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坦布苏病毒JXSP株感染性克隆为基础,采用两种策略构建报告病毒,即分别在病毒基因组5′UTR和C蛋白基因、N S5基因和3′... 报告病毒在高通量抗病毒药物筛选、活体动物体内成像及新型疫苗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坦布苏病毒JXSP株感染性克隆为基础,采用两种策略构建报告病毒,即分别在病毒基因组5′UTR和C蛋白基因、N S5基因和3′UTR间引入外源基因EGFP,通过融合PCR获得全长cDNA PCR产物,体外转录生成mRNA,转染至BHK-21拯救重组病毒并研究其生长特性。结果显示,利用5′UTR-C位点构建的报告病毒mRNA转染BHK-21细胞后能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报告病毒P0接种DEF细胞后可高强度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在BHK-21和DEF细胞上增殖速度略微低于亲本毒株,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1株坦布苏绿色荧光报告病毒rJXSP-5′EGFP,在BHK-21和DEF细胞上均能有效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质粒的构建及评价
7
作者 胥文春 单幼兰 +3 位作者 许颂宵 王虹 陈淑惠 尹一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构建一个可高效报告基因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报告质粒,为采用差异荧光诱导(Differential fluorescence induction,DFI)技术筛选肺炎链球菌(Streptoccus pneumoniae,S.pn)体内诱导的毒力基因奠定基... 目的:构建一个可高效报告基因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报告质粒,为采用差异荧光诱导(Differential fluorescence induction,DFI)技术筛选肺炎链球菌(Streptoccus pneumoniae,S.pn)体内诱导的毒力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酶切质粒pGreenTIR的SD-ENH-GFP片段,将其插入含氯霉素抗性基因的自杀质粒pEVP3中,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自杀质粒pEVP3-SDGFP。再将肺炎链球菌的溶血素基因(Pneumolysin,ply)上游约500bp片段插入到该质粒报告基因上游的多克隆位点中,得到质粒pEVP3-SDGFP-Ply,将其转化入肺炎链球菌TIGR4中,比较新建质粒pEVP3-SDGFP与同样处理质粒pEGFP-1(报告基因gfp前无SD及ENH序列)报告上游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新建质粒pEVP3-SDGFP不但可以报告肺炎链球菌溶血素基因的表达,并且其报告上游基因表达的能力明显强于质粒pEGFP-1。结论:所构建的质粒pEVP3-SDGFP可用于DFI筛选肺炎链球菌体内诱导基因所需启动子诱捕文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默芳 王恩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来源于水母Aequorea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 (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现已成为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研究和开发应用得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 .其内源荧光基团在受到紫外光或蓝光激发时 (λmax=395nm ,小峰在 4 79nm )可高效发... 来源于水母Aequorea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 (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现已成为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研究和开发应用得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 .其内源荧光基团在受到紫外光或蓝光激发时 (λmax=395nm ,小峰在 4 79nm )可高效发射清晰可见的绿光 .GFP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为了解和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光谱学功能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GFP已成为一个监测在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定位的理想标记 .通过突变和蛋白质工程构建的GFP嵌合蛋白在生理指示剂、生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 绿色荧光蛋白 生色团 变种 报告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蒋明 吕枷薪 +3 位作者 黄余磊 苗立祥 倪雪莉 鲍笑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3,共5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报告基因,本文在论述GFP的发现、结构和发光原理的基础上,从抗病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启动子活性分析、病原菌-植物互作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等方面讨论GFP在植物病...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报告基因,本文在论述GFP的发现、结构和发光原理的基础上,从抗病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启动子活性分析、病原菌-植物互作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等方面讨论GFP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植物病理学 报告基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莹 刘太国 +1 位作者 何月秋 陈万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共6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Aequorea victoria),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丝状真菌生物学研究中。gfp基因通过与目标基因融合,可进行真菌的蛋白质及细胞器定位、细胞动力学、突变体致...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Aequorea victoria),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丝状真菌生物学研究中。gfp基因通过与目标基因融合,可进行真菌的蛋白质及细胞器定位、细胞动力学、突变体致病力检测、生态学行为以及与其他生物互作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GFP) 丝状真菌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朝辉 雷建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2-14,共3页
绿色荧光蛋白 (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基因是目前唯一在细胞内稳定表达 ,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它辅助因子 ,无种属 ,组织和位置特异性 ,其产物GFP对细胞无毒性 ,且检测简单 ,结果真实可靠的新型报告基因 ,其特有的生物化学... 绿色荧光蛋白 (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基因是目前唯一在细胞内稳定表达 ,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它辅助因子 ,无种属 ,组织和位置特异性 ,其产物GFP对细胞无毒性 ,且检测简单 ,结果真实可靠的新型报告基因 ,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使其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在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虹 雷珍珍 +3 位作者 许可静 叶晶龙 廖甜甜 乐超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发光机制、荧光检测方法以及在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重点对其在根际微生物定殖及其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内生菌定殖及其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病原微生物与植... 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发光机制、荧光检测方法以及在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重点对其在根际微生物定殖及其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内生菌定殖及其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病原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中蛋白在宿主植物中的定位、转基因安全与标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生防微生物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cDNA在腺病毒重组载体转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晓伟 王福山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细胞内表达,且不需要其他外源底物参与的全新报告基因.将GFPcDNA与腺病毒载体pAdE1CMV重组,以lipofecti... 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细胞内表达,且不需要其他外源底物参与的全新报告基因.将GFPcDNA与腺病毒载体pAdE1CMV重组,以lipofectin转染293细胞(一种人胚肾细胞),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为转基因技术提供了新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腺病毒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荧光标签的猪瘟病毒E^(rns)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柳 余斌 +3 位作者 云涛 倪征 华炯钢 李双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获得具有标记的猪瘟病毒Erns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使猪瘟病毒Erns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ErnsGFP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表达产物分子量正确... 为了获得具有标记的猪瘟病毒Erns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使猪瘟病毒Erns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ErnsGFP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表达产物分子量正确,且发出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具有标记的Erns蛋白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Erns蛋白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rns 绿色荧光蛋白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2a-AcGFP1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霍海龙 赵跃 +6 位作者 王锐 侯慧芳 李卫真 张永云 刘丽仙 王配 霍金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0-825,共6页
为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AcGF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cGFP1,并诱导使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本研究以pIRES-AcGFP1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技术特异性扩增绿色荧光蛋白AcGFP1基因,通过酶切和连接使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成重组子,... 为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AcGFP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cGFP1,并诱导使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本研究以pIRES-AcGFP1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技术特异性扩增绿色荧光蛋白AcGFP1基因,通过酶切和连接使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成重组子,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用不同浓度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经15%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T32a-AcGFP1中的AcGFP1序列与Clontech公司的pIRES-AcGFP1质粒的AcGFP1序列完全一致,表明本实验已成功构建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AcGFP1的原核表达质粒。此外,pET32a-AcGFP1转化Rosetta(DE3),经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SDS-PAGE检测均获得高效表达,为今后构建pET32a(+)-TAT-AcGFP1融合表达载体以及深入研究TAT的细胞膜穿透作用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克隆 报告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诱导肝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力 刘超 +3 位作者 周昕 谢英 刘树锋 徐增年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索tet-on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在斑马鱼体内应用策略与技术路线,构建四环素诱导肝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为条件型功能基因研究及组织特异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构建肝脏特异启动子fabp10启动rt... 目的探索tet-on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在斑马鱼体内应用策略与技术路线,构建四环素诱导肝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为条件型功能基因研究及组织特异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构建肝脏特异启动子fabp10启动rt TA蛋白表达的重组质粒pfabp10-rt TA,联合p TRE-Tight-BI-Ac GFP1质粒转染He La细胞后给予doxycycline诱导,Western blot法验证;pfabp10-rt TA联合p TRE-Tight-BI-Ac GFP1质粒注射斑马鱼1-细胞期受精卵后,30μg/m L doxycycline诱导,荧光筛选稳定整合个体。结果共转染pfabp10-rt TA与p TRE-Tight-BI-Ac GFP1的He La细胞经1μg/m L浓度doxycycline诱导培养液诱导,GFP表达量显著高于不加doxycycline培养液对照组;筛选获得的稳定整合斑马鱼幼鱼,在浓度为30μg/m L doxycycline条件下,肝脏明显有绿色荧光表达,对照组幼鱼肝脏位置未有明显绿色荧光。结论 Tet-On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可用于建立四环素调控斑马鱼肝脏特异表达外源基因;利用该技术可建立诱导肝脏表达GFP建立转基因斑马鱼品系,为建立条件型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探索肝脏器官发生发育等研究提供良好的模式动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四环素诱导系统 肝脏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突变体的特征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晓晖 林佳楠 +1 位作者 言思敏 李素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8-3850,共3页
就GFP及其突变体的性质和GFP作为报告基因,在基因表达、蛋白质定位、蛋白质互作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突变体 报告基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红绿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干细胞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林 苏娟 +2 位作者 陶欣荣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利用报告基因监测肝干细胞的分化走向。方法:通过PCR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19 启动子片段,构建了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pCK19 EGFP)和白蛋白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AlbD sRed),并利用报告载... 目的:利用报告基因监测肝干细胞的分化走向。方法:通过PCR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19 启动子片段,构建了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pCK19 EGFP)和白蛋白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AlbD sRed),并利用报告载体标记的肝干细胞(liver epi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EPCs)观察了悬浮培养时LEPCs的分化去向。结果:白蛋白/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红绿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可以实时地显示肝原始细胞在不同的诱导环境下的分化走向。结论: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LEPCs的分化、筛选可诱导LEPCs定向分化的分子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细胞分化 蛋白 细胞角蛋白19 启动子 红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6,共2页
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基因是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两个报告基因。本文从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的来源、性质、发光机理、检测方法和用途等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区别。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素酶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报告基因系统建立及中药降脂药物的筛选 被引量:15
20
作者 唐建华 高小平 张义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6-319,共4页
为了从中药中筛选降脂药物,本文构建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荧光素酶(LDLR/Luc)报告基因系统。将LDLR/Luc报告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并优化细胞接种密度、细胞培养时间以及检测底物浓度等条件,获得较高荧光素酶活性;进一步选择普伐他汀作为... 为了从中药中筛选降脂药物,本文构建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荧光素酶(LDLR/Luc)报告基因系统。将LDLR/Luc报告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并优化细胞接种密度、细胞培养时间以及检测底物浓度等条件,获得较高荧光素酶活性;进一步选择普伐他汀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可明显提高LDLR/Luc转录活性,表明成功地建立了靶向ldlr转录活性的报告基因筛选体系。应用该体系对500余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了筛选,决明子、泽泻、穿龙薯蓣等提取物显示阳性,与过去报道采用动物模型研究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受体 报告基因 降脂药物 系统建立 HepG2细胞 荧光素酶 转录活性 中药提取物 质粒转染 接种密度 底物浓度 培养时间 阳性对照 普伐他汀 筛选体系 穿龙薯蓣 动物模型 500 决明子 泽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