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晓晓 皇甫瑞灵 郑艳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117,共8页
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TOPSIS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黑龙江、北... 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TOPSIS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黑龙江、北京、浙江、江苏和上海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分布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从各指标维度来看,农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产业集聚循环发展是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源动力,且影响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我国需从多面发力,升级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明确短板,缩减绿色农业产业链省域差距;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指标体系构建 改进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融合的中介视角
2
作者 邵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5,共7页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和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呈显著正相关性。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和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呈显著正相关性。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融合均属于人工智能作用于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有效机制。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高省份显著,在其他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省份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多措并举营造人工智能发展新生态、双管齐下擘画中国式农业产业链发展新蓝图的政策建议,希冀为促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农村三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洋 王福兴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与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可凭借科技创新优势为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先行梳理新质生产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概念,并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理论支撑。新质生产力...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与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可凭借科技创新优势为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先行梳理新质生产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概念,并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理论支撑。新质生产力通过数据要素嵌入重塑生产关系、绿色技术融入打造生态网络、人口红利跃迁夯实人才基底、产业形态颠覆重构发展格局的作用机理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仍需注意,在“大国小农”国情技术困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传导、城乡要素流动制度障碍、农业产业边界融汇阻滞多重因素影响下,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面临科技创新的动力缺陷、“新介质”劳动资料的配置短板、“高素质”劳动者的结构失衡、“新料质”劳动对象的拓展受限等多重问题。对此,以“创新链”“智慧链”“人才链”“产业链”为切入点,提出种源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推广并举、现代装备升级与基础设施完善协同、专项人才回流与新型主体培育并重、传统业态升级与未来农业布局同抓的建议,以期加速推动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数据要素 种业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时空演进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斐 姜雪航 李顺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赋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论文以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时空动态演...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赋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论文以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时空动态演进特征与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2012—2021年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定上升并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生产现代化呈上升态势,绿色现代化相对稳定,自主现代化波动发展;(2)各省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级由低向高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步扩散;(3)科技现代化、生产现代化和自主现代化是限制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从把握地缘优势、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水平测度 时空特征 差异分析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5
作者 张世雯 陈爱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7-132,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 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可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高市场化程度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强。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新质生产力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正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86-190,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背景下,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已成为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本文利用中国2011—202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能够...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背景下,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已成为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本文利用中国2011—202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能够显著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传导机制分析发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可通过提高绿色创新能力,助力畜牧业绿色发展。因此,应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推动涉农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畜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力畜牧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畜牧业 绿色创新能力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战略目标及实践推进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法稳 孙韩小雪 林珊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绿色现代化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时代特点。农业绿色现代化是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方式绿色、生产环境健康、生态产品富足的现代化,通过提升生态供给能力、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注...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绿色现代化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时代特点。农业绿色现代化是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方式绿色、生产环境健康、生态产品富足的现代化,通过提升生态供给能力、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注重农业减排固碳,实现消费者身体、生产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及大气生态系统的健康。在实现农业绿色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促进全民树立健康引领的发展理念、如何激励农业生产主体行为的绿色转型、如何确保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区域适宜性、如何完善实现农业绿色现代化的制度机制等是急需破解的难点所在。为此,应从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完善、模式创新以及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探索实施路径,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现代化 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健康引领 农业生态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农业产业链数字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王宇平 刘飞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1,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因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农业产业链,实现数字技术与绿色农业的深度融合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然而,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赋能面临农村技术滞后...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因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农业产业链,实现数字技术与绿色农业的深度融合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然而,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赋能面临农村技术滞后、经济发展不足以及农村社会文化等多重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绿色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的发展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技术创新与推广、强化资金支持、完善政策与法律保障和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促进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农业产业链 产业链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8
9
作者 高贵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23,共6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乡村产...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乡村产业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不仅可驱动本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农业技术进步 乡村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机理研究: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视角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学文 马梦雪 谭学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共3页
数字金融可以赋能千行百业,能够强化产业链韧性,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数字农业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助... 数字金融可以赋能千行百业,能够强化产业链韧性,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数字农业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村创新创业等,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金融协同新质生产力,通过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及实现数据共享与产业链协同,强化农业产业链韧性。数字金融协同农业产业链韧性,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提升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业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中国产业链现代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曹瑞丽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4,共12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22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中国产业链现代化,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 基于2012—2021年中国22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中国产业链现代化,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沿海城市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与中国产业链现代化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加强金融监管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产业链现代化 数字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与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森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88,共13页
以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研究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有效助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 以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研究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有效助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推动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农业资源禀赋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和农业大省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强。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以自身为门槛的双重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居民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的路径及措施
13
作者 杨刚美 郭军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9期52-54,共3页
当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向绿色方向转变,发展农业绿色,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绿水青山。文章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径与措施,以供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绿色发展 路径 措施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毕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14
作者 马占春 王永 +5 位作者 杨彦情 陈钰 陈治宇 吴道甫 宋爱 袁洁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5期25-27,共3页
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模式,该文以毕节市为研究对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为出发点,结合毕节发展实际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种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贵州毕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绿色发展模式上进行总结和提炼... 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模式,该文以毕节市为研究对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为出发点,结合毕节发展实际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种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贵州毕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绿色发展模式上进行总结和提炼,提出适合毕节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助推毕节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西部高海拔地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推进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 绿色发展模式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8,共17页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举措,也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引擎。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将研究时间设置为2010—2021年,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举措,也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引擎。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将研究时间设置为2010—2021年,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果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高信息化程度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最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加快农村三产融合步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经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稳健。基于此,提出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深度激发农村三产融合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农村三产融合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学侠 徐文哲 温啸宇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变革机遇。农村产业体系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体系,也应把握数字时代新机遇,为发展注入新动力。数字经济赋能农村产业现代化具有全链路深度覆盖的特征。从作用机理看,数字经济依托...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变革机遇。农村产业体系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体系,也应把握数字时代新机遇,为发展注入新动力。数字经济赋能农村产业现代化具有全链路深度覆盖的特征。从作用机理看,数字经济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生物技术等新兴数字技术,对技术研发、品种繁育、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农业产业链全过程赋能,促进农业生产的优质化、品牌化、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绿色化,进而助力乡村产业现代化进程。这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增强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发展模式看,我国当前的农业经营主体占比最大的仍然是小农户,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农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得益于数字经济广覆盖、高效率、非竞争性等特性,通过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服务,可以帮助小农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通过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强化和补充,即“延链”“强链”“补链”,可以帮助小农户将生产活动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提高农户综合收益;通过改善供产销之间的衔接效率,实现订单形势变化与生产组织方式的高度匹配,可以帮助小农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通过土地流转的数字化管理,可以帮助小农户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进而提升发展质量;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作物病虫害发生,可以帮助小农户进行科学农业生产决策,指导精准灌溉施肥,减少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产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链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卫才 张守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力。文章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及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检验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力。文章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及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同时,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纳入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在数字经济驱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过程中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驱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低农业产业集聚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历史经纬、发展主线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凤水 童政杰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领域的遵循与延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漫长而曲折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为理论指...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领域的遵循与延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漫长而曲折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大国小农”为现实基础,以坚持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的发展主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应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市场激励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原则,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深度嵌入中,实现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引导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制度创新 市场激励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选取中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和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多种模型对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以及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可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且该... 选取中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和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多种模型对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以及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可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且该检验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收入来源异质性。相比于农业收入增长,新质生产力对非农业收入增长的促进效应更显著;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助力农民收入增长;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新质生产力变化而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据此,提出推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定差异化农民收入增长策略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双链”深度融合的建议,以期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农民收入增长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明三 《河南农业》 2024年第4期70-72,共3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现代农业产业链逐渐形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传统的农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这导致农业产业整体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实现农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现代农业产业链逐渐形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传统的农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这导致农业产业整体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实现农业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的有效融合,成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日益凸显出农业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 价值链 农业产业链 全球经济一体化 有效融合 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化背景 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