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绿翅绢野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玉静
王艳璐
+4 位作者
董子舒
顾燕萍
许小娟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5,共3页
本文采用18、21、25、29和32℃5个温度对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在18~32℃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
本文采用18、21、25、29和32℃5个温度对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在18~32℃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7、13.07、12.46、7.60℃和10.98℃,有效积温分别为76.45、280.57、158.32、105.62和666.58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该虫在南宁市1年的理论发生代数为6.25代,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可在其预测预报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翅绢野螟的为害及防治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海妹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1期111-112,共2页
本文介绍了绿翅绢野螟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对其在盆架树上发生为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盆架树
为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灯台树主要害虫绿翅绢野螟的发生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舒梅
李忠恒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灯台树是南方常见的绿化树种,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绿翅绢野螟是灯台树的主要害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叶肉,引起落叶,造成秃枝,严重影响灯台树生长。进行害虫绿翅绢野螟田间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并提出对绿翅绢野螟的控制技术,为防治绿翅...
灯台树是南方常见的绿化树种,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绿翅绢野螟是灯台树的主要害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叶肉,引起落叶,造成秃枝,严重影响灯台树生长。进行害虫绿翅绢野螟田间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并提出对绿翅绢野螟的控制技术,为防治绿翅绢野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台树
害虫
绿翅绢野螟
发生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翅绢野螟幼虫头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
14
4
作者
陈冬宇
张玉静
+3 位作者
秦小芳
全达万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4,共7页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幼虫头部侧下方,分3节,其梗节和鞭节分布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口器分为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4个部分,共具有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指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小感觉锥。刺形感器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口器上各部位均有分布;毛形感器仅分布于上唇;指形感器仅分布于内唇;锥形感器仅分布于下颚;栓锥形感器在下颚和下唇皆有分布;指形感器为内唇所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幼虫
头部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翅绢野螟蛹期雌雄鉴别
被引量:
9
5
作者
蔡卫东
蔡卫群
+1 位作者
刘志韬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19,44,共4页
描述了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蛹和成虫的雌雄鉴定特征。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间有1纵裂缝,连接第7腹节与第9腹节,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第8,9,10节腹面节间呈两个"八"字形凹陷,腹部末端具有7根毛钩,分节明显;雄...
描述了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蛹和成虫的雌雄鉴定特征。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间有1纵裂缝,连接第7腹节与第9腹节,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第8,9,10节腹面节间呈两个"八"字形凹陷,腹部末端具有7根毛钩,分节明显;雄蛹第8腹节没有裂缝,第9腹节有1纵裂,两侧各有1半圆形瘤状突起,与肛门裂缝间距远小于雌蛹,腹部末端具有8根毛钩,分节较雌蛹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蛹
成虫
性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翅绢野螟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林凌鸿
汪一萍
+4 位作者
李銮
徐嘉骏
陈素琴
朱程
吴梅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50,共8页
【目的】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 (Snellen)是糖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及卷叶危害,严重影响糖胶树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与药用价值。为补充其基本生物学信息,提供综合治理绿翅绢野螟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绿翅绢野螟各虫...
【目的】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 (Snellen)是糖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及卷叶危害,严重影响糖胶树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与药用价值。为补充其基本生物学信息,提供综合治理绿翅绢野螟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绿翅绢野螟各虫态发育历期、繁殖与幼虫取食量等的研究,以期为明确其防治适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组建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分析绿翅绢野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繁殖力、各龄幼虫取食量和存活率等种群参数。【结果】在温度(28±1)℃、相对湿度(70±5)%及光周期(L∶D=12∶12)的条件下,绿翅绢野螟种群的平均世代周期为(45.42±0.55)d,内禀增长率为(0.099±0.006)d^-1,周限增长率为(1.104±0.007)d^-1,净增殖率为(92.28±22.50,子代)。雌成虫个体的繁殖力为(369.20±65.44)粒;单头雌成虫最高产卵量达1 267粒。在幼虫期,随着虫龄的增加,发育历期随之增长,取食量随之增加。高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低龄幼虫;4~6龄幼虫的取食量显著大于1~3龄幼虫。【结论】综合考虑幼虫各虫龄的发育历期及取食量,认为1~3龄幼虫阶段是其防治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糖胶树
两性生命表
取食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架子绿翅绢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
10
7
作者
陈小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125,130,共3页
盆架子是园林、行道树、风景树中一个较好的抗污染树种,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盆架子主要害虫,茂名一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和蛹越冬。综合防治以天敌迷仁跳小蜂为主,结合生物农药,局部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对绿翅绢...
盆架子是园林、行道树、风景树中一个较好的抗污染树种,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盆架子主要害虫,茂名一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和蛹越冬。综合防治以天敌迷仁跳小蜂为主,结合生物农药,局部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对绿翅绢野螟的长期治理和控制,防治效果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架子
绿翅绢野螟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厦门盆架树上2种害虫的发生情况研究
8
作者
林振基
廖富荣
+3 位作者
黄蓬英
林石明
方志鹏
林玲玲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2期4-6,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确定鸭脚树星室木虱和绿翅绢野螟在厦门盆架树上发生,描述了这2种害虫形态特征及为害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鸭脚树星室木虱
绿翅绢野螟
盆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架树二种常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
3
9
作者
廖明标
《现代园艺》
2013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本文介绍盆架树2种常见害虫绿翅绢野螟、木虱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盆架树
绿翅绢野螟
木虱
特征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翅绢野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玉静
王艳璐
董子舒
顾燕萍
许小娟
郑霞林
陆温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5,共3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计字(2016)380号]
文摘
本文采用18、21、25、29和32℃5个温度对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在18~32℃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7、13.07、12.46、7.60℃和10.98℃,有效积温分别为76.45、280.57、158.32、105.62和666.58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该虫在南宁市1年的理论发生代数为6.25代,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可在其预测预报中应用。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Keywords
Diaphania angustalis
developmental duration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翅绢野螟的为害及防治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海妹
机构
海口市金牛岭公园管理处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1期111-112,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绿翅绢野螟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对其在盆架树上发生为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盆架树
为害
防治
Keywords
Diaphania angustalis
Alstonia scholaris
harm
control
分类号
S687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灯台树主要害虫绿翅绢野螟的发生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舒梅
李忠恒
机构
普洱学院
思茅咖啡试验示范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32-133,共2页
文摘
灯台树是南方常见的绿化树种,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绿翅绢野螟是灯台树的主要害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叶肉,引起落叶,造成秃枝,严重影响灯台树生长。进行害虫绿翅绢野螟田间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并提出对绿翅绢野螟的控制技术,为防治绿翅绢野螟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灯台树
害虫
绿翅绢野螟
发生
防控
Keywords
A lstonia scholaris (Linn).R.Br.
pests
Diaphania angustalis
occurrence
control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翅绢野螟幼虫头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
14
4
作者
陈冬宇
张玉静
秦小芳
全达万
郑霞林
陆温
机构
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4,共7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6GXNSFAA380023)
文摘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幼虫头部侧下方,分3节,其梗节和鞭节分布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口器分为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4个部分,共具有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指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小感觉锥。刺形感器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口器上各部位均有分布;毛形感器仅分布于上唇;指形感器仅分布于内唇;锥形感器仅分布于下颚;栓锥形感器在下颚和下唇皆有分布;指形感器为内唇所特有。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幼虫
头部
感器
扫描电镜
Keywords
Diaphania angustalis
larva
head
sensiliu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分类号
Q96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翅绢野螟蛹期雌雄鉴别
被引量:
9
5
作者
蔡卫东
蔡卫群
刘志韬
温秀军
机构
贵州省黔南州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19,4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270692)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1KJCX028)
广州市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系统研究项目
文摘
描述了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蛹和成虫的雌雄鉴定特征。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间有1纵裂缝,连接第7腹节与第9腹节,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第8,9,10节腹面节间呈两个"八"字形凹陷,腹部末端具有7根毛钩,分节明显;雄蛹第8腹节没有裂缝,第9腹节有1纵裂,两侧各有1半圆形瘤状突起,与肛门裂缝间距远小于雌蛹,腹部末端具有8根毛钩,分节较雌蛹不明显。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蛹
成虫
性别
鉴定
Keywords
Diaphania angustalis
pupa
adult
sex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翅绢野螟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林凌鸿
汪一萍
李銮
徐嘉骏
陈素琴
朱程
吴梅香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5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202101-4)
福建农林大学2017创新科技项目(KFA17386A)
文摘
【目的】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 (Snellen)是糖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及卷叶危害,严重影响糖胶树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与药用价值。为补充其基本生物学信息,提供综合治理绿翅绢野螟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绿翅绢野螟各虫态发育历期、繁殖与幼虫取食量等的研究,以期为明确其防治适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组建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分析绿翅绢野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繁殖力、各龄幼虫取食量和存活率等种群参数。【结果】在温度(28±1)℃、相对湿度(70±5)%及光周期(L∶D=12∶12)的条件下,绿翅绢野螟种群的平均世代周期为(45.42±0.55)d,内禀增长率为(0.099±0.006)d^-1,周限增长率为(1.104±0.007)d^-1,净增殖率为(92.28±22.50,子代)。雌成虫个体的繁殖力为(369.20±65.44)粒;单头雌成虫最高产卵量达1 267粒。在幼虫期,随着虫龄的增加,发育历期随之增长,取食量随之增加。高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低龄幼虫;4~6龄幼虫的取食量显著大于1~3龄幼虫。【结论】综合考虑幼虫各虫龄的发育历期及取食量,认为1~3龄幼虫阶段是其防治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糖胶树
两性生命表
取食量
生长发育
Keywords
Diaphania angustalis
Alstonia schalaris
two-sex life table
feed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架子绿翅绢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
10
7
作者
陈小红
机构
茂名森林公园管理处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125,130,共3页
文摘
盆架子是园林、行道树、风景树中一个较好的抗污染树种,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盆架子主要害虫,茂名一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和蛹越冬。综合防治以天敌迷仁跳小蜂为主,结合生物农药,局部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对绿翅绢野螟的长期治理和控制,防治效果达80%。
关键词
盆架子
绿翅绢野螟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分类号
S468.7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厦门盆架树上2种害虫的发生情况研究
8
作者
林振基
廖富荣
黄蓬英
林石明
方志鹏
林玲玲
机构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2期4-6,共3页
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54080)
文摘
通过实地调查,确定鸭脚树星室木虱和绿翅绢野螟在厦门盆架树上发生,描述了这2种害虫形态特征及为害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鸭脚树星室木虱
绿翅绢野螟
盆架树
Keywords
Pseudophacopteron alstonium
Diaphania angustalis
Alstoniascholaris (L.) R. Br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架树二种常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
3
9
作者
廖明标
机构
广东省高州市园林管理所
出处
《现代园艺》
2013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盆架树2种常见害虫绿翅绢野螟、木虱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盆架树
绿翅绢野螟
木虱
特征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绿翅绢野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张玉静
王艳璐
董子舒
顾燕萍
许小娟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绿翅绢野螟的为害及防治
陈海妹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灯台树主要害虫绿翅绢野螟的发生及防控研究
舒梅
李忠恒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绿翅绢野螟幼虫头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陈冬宇
张玉静
秦小芳
全达万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绿翅绢野螟蛹期雌雄鉴别
蔡卫东
蔡卫群
刘志韬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绿翅绢野螟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林凌鸿
汪一萍
李銮
徐嘉骏
陈素琴
朱程
吴梅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盆架子绿翅绢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
陈小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厦门盆架树上2种害虫的发生情况研究
林振基
廖富荣
黄蓬英
林石明
方志鹏
林玲玲
《农业灾害研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盆架树二种常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廖明标
《现代园艺》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