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翅绢野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玉静 王艳璐 +4 位作者 董子舒 顾燕萍 许小娟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5,共3页
本文采用18、21、25、29和32℃5个温度对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在18~32℃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 本文采用18、21、25、29和32℃5个温度对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在18~32℃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7、13.07、12.46、7.60℃和10.98℃,有效积温分别为76.45、280.57、158.32、105.62和666.58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该虫在南宁市1年的理论发生代数为6.25代,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可在其预测预报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翅绢野螟的为害及防治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海妹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1期111-112,共2页
本文介绍了绿翅绢野螟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对其在盆架树上发生为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盆架树 为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台树主要害虫绿翅绢野螟的发生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舒梅 李忠恒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灯台树是南方常见的绿化树种,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绿翅绢野螟是灯台树的主要害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叶肉,引起落叶,造成秃枝,严重影响灯台树生长。进行害虫绿翅绢野螟田间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并提出对绿翅绢野螟的控制技术,为防治绿翅... 灯台树是南方常见的绿化树种,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绿翅绢野螟是灯台树的主要害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叶肉,引起落叶,造成秃枝,严重影响灯台树生长。进行害虫绿翅绢野螟田间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并提出对绿翅绢野螟的控制技术,为防治绿翅绢野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台树 害虫 绿翅绢野螟 发生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翅绢野螟幼虫头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冬宇 张玉静 +3 位作者 秦小芳 全达万 郑霞林 陆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4,共7页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幼虫头部侧下方,分3节,其梗节和鞭节分布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口器分为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4个部分,共具有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指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小感觉锥。刺形感器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口器上各部位均有分布;毛形感器仅分布于上唇;指形感器仅分布于内唇;锥形感器仅分布于下颚;栓锥形感器在下颚和下唇皆有分布;指形感器为内唇所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幼虫 头部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翅绢野螟蛹期雌雄鉴别 被引量:9
5
作者 蔡卫东 蔡卫群 +1 位作者 刘志韬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19,44,共4页
描述了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蛹和成虫的雌雄鉴定特征。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间有1纵裂缝,连接第7腹节与第9腹节,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第8,9,10节腹面节间呈两个"八"字形凹陷,腹部末端具有7根毛钩,分节明显;雄... 描述了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蛹和成虫的雌雄鉴定特征。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间有1纵裂缝,连接第7腹节与第9腹节,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第8,9,10节腹面节间呈两个"八"字形凹陷,腹部末端具有7根毛钩,分节明显;雄蛹第8腹节没有裂缝,第9腹节有1纵裂,两侧各有1半圆形瘤状突起,与肛门裂缝间距远小于雌蛹,腹部末端具有8根毛钩,分节较雌蛹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成虫 性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翅绢野螟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凌鸿 汪一萍 +4 位作者 李銮 徐嘉骏 陈素琴 朱程 吴梅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50,共8页
【目的】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 (Snellen)是糖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及卷叶危害,严重影响糖胶树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与药用价值。为补充其基本生物学信息,提供综合治理绿翅绢野螟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绿翅绢野螟各虫... 【目的】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 (Snellen)是糖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及卷叶危害,严重影响糖胶树的生长发育及观赏与药用价值。为补充其基本生物学信息,提供综合治理绿翅绢野螟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绿翅绢野螟各虫态发育历期、繁殖与幼虫取食量等的研究,以期为明确其防治适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组建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分析绿翅绢野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繁殖力、各龄幼虫取食量和存活率等种群参数。【结果】在温度(28±1)℃、相对湿度(70±5)%及光周期(L∶D=12∶12)的条件下,绿翅绢野螟种群的平均世代周期为(45.42±0.55)d,内禀增长率为(0.099±0.006)d^-1,周限增长率为(1.104±0.007)d^-1,净增殖率为(92.28±22.50,子代)。雌成虫个体的繁殖力为(369.20±65.44)粒;单头雌成虫最高产卵量达1 267粒。在幼虫期,随着虫龄的增加,发育历期随之增长,取食量随之增加。高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低龄幼虫;4~6龄幼虫的取食量显著大于1~3龄幼虫。【结论】综合考虑幼虫各虫龄的发育历期及取食量,认为1~3龄幼虫阶段是其防治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翅绢野螟 糖胶树 两性生命表 取食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架子绿翅绢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小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125,130,共3页
盆架子是园林、行道树、风景树中一个较好的抗污染树种,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盆架子主要害虫,茂名一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和蛹越冬。综合防治以天敌迷仁跳小蜂为主,结合生物农药,局部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对绿翅绢... 盆架子是园林、行道树、风景树中一个较好的抗污染树种,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盆架子主要害虫,茂名一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和蛹越冬。综合防治以天敌迷仁跳小蜂为主,结合生物农药,局部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对绿翅绢野螟的长期治理和控制,防治效果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架子 绿翅绢野螟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盆架树上2种害虫的发生情况研究
8
作者 林振基 廖富荣 +3 位作者 黄蓬英 林石明 方志鹏 林玲玲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2期4-6,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确定鸭脚树星室木虱和绿翅绢野螟在厦门盆架树上发生,描述了这2种害虫形态特征及为害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鸭脚树星室木虱 绿翅绢野螟 盆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架树二种常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3
9
作者 廖明标 《现代园艺》 2013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本文介绍盆架树2种常见害虫绿翅绢野螟、木虱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盆架树 绿翅绢野螟 木虱 特征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