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综合节水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区颖刚
谭中文
+3 位作者
罗锡文
李就好
杨洲
赵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80,共3页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水分状况、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 .耕作方式包括横直深松、深松浅耕、常规深耕 .结果表明 ,采用横直深松或深松浅耕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
关键词
综合节水技术
甘蔗
生产
应用
耕作方式
土壤特性
苗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沈阳地区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措施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立春
孙仕军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3期95-97,100,共4页
针对沈阳地区农业水资源缺乏、农业用水浪费的现状,介绍了沈阳市采取综合节水技术措施, 即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
沈阳地区
农业
综合节水技术
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措施
管理措施
世界银行贷款
节水
灌溉项目
农业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地旱农区集蓄径流节水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建生
刘昌明
张万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4-158,共5页
在分析太行山区资源、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太行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对沟道潜流的“截、蓄、滴”一体化开发利用技术和集蓄径流节水综合技术体系进行了重点总结。根据太行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6种技术模式。
关键词
集蓄径流
节水
综合
技术
体系
太行山区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4
作者
仇家山
郑爱军
《天津农林科技》
2001年第6期12-16,共5页
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是根据灌溉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水分生理 ,运用旱育、稀播、化控培育壮秧、“全、深、重”施肥等综合栽培措施 ,协调稻田灌水和其它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 ,促进水稻生长和根系发育 ,使之适应旱长环境 ,...
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是根据灌溉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水分生理 ,运用旱育、稀播、化控培育壮秧、“全、深、重”施肥等综合栽培措施 ,协调稻田灌水和其它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 ,促进水稻生长和根系发育 ,使之适应旱长环境 ,并尽可能把水稻水分敏感期和本地区的枯水期错开。在保证水稻高产和优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灌溉时间和灌水次数 ,大幅度减少五、六月份北方水源最紧张时期的灌溉水净消耗量。灌水时间比常规栽培少 30~ 4 5天 ,少灌水 2 0~ 2 8次 ,每 6 6 7m2 节水 1 70~ 4 50m3 。根据不同地块的茬口、土壤及水源状况分为“双早型”、“晚栽快发型”和“等水栽插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早型
晚栽快发型
等水栽插型
综合
节水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羊河流域凉州区农业综合节水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玲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0期26-26,共1页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石羊河流域中上游,现有耕地面积11.7万hm^2,总人口10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71万人。由于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不相协调,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区农业发展的特点是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也就没有绿洲,...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石羊河流域中上游,现有耕地面积11.7万hm^2,总人口10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71万人。由于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不相协调,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区农业发展的特点是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也就没有绿洲,水成为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制约条件,发展农业节水是凉州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区
农业
综合节水技术
现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农田节水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
15
6
作者
张喜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7-996,共10页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试验站)建站初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田节水方面开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作物优化灌溉制度为研究重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0世纪90年代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传输和界...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试验站)建站初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田节水方面开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作物优化灌溉制度为研究重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0世纪90年代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传输和界面调控开展了系统研究,为农田节水措施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近10年来进一步深化了农田节水生理生态研究,并根据多年研究积累,形成了综合节水技术模式,进行推广应用。未来栾城试验站农田节水工作将更加突出多学科渗透交叉,以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加强基础研究和节水技术的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
农田
节水
发展
灌溉制度
界面调控
综合节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节水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区颖刚
谭中文
罗锡文
李就好
杨洲
赵新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8-80,共3页
基金
农业部"九五"第三批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华南赤燥干热红壤旱作农业示范基地 (农计发 [1999]2 4号 )
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99B0 10 0 1X)
文摘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水分状况、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 .耕作方式包括横直深松、深松浅耕、常规深耕 .结果表明 ,采用横直深松或深松浅耕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
关键词
综合节水技术
甘蔗
生产
应用
耕作方式
土壤特性
苗期生长
Keywords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tillage practices
sugarcane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沈阳地区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措施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立春
孙仕军
机构
沈阳市水利局世行项目办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3期95-97,100,共4页
文摘
针对沈阳地区农业水资源缺乏、农业用水浪费的现状,介绍了沈阳市采取综合节水技术措施, 即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
沈阳地区
农业
综合节水技术
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措施
管理措施
世界银行贷款
节水
灌溉项目
农业水资源
分类号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F323.2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旱农区集蓄径流节水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建生
刘昌明
张万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4-158,共5页
基金
本所创新项目"山地水资源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国家863项目"新型高效雨水集蓄与利用技术研究"(2002AA2Z4051)
文摘
在分析太行山区资源、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太行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战略。对沟道潜流的“截、蓄、滴”一体化开发利用技术和集蓄径流节水综合技术体系进行了重点总结。根据太行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6种技术模式。
关键词
集蓄径流
节水
综合
技术
体系
太行山区
水资源
开发利用
Keywords
runoff collecting and storing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system
mountainous land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4
作者
仇家山
郑爱军
机构
天津市宁河县农业技术中心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天津农林科技》
2001年第6期12-16,共5页
文摘
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是根据灌溉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水分生理 ,运用旱育、稀播、化控培育壮秧、“全、深、重”施肥等综合栽培措施 ,协调稻田灌水和其它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 ,促进水稻生长和根系发育 ,使之适应旱长环境 ,并尽可能把水稻水分敏感期和本地区的枯水期错开。在保证水稻高产和优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灌溉时间和灌水次数 ,大幅度减少五、六月份北方水源最紧张时期的灌溉水净消耗量。灌水时间比常规栽培少 30~ 4 5天 ,少灌水 2 0~ 2 8次 ,每 6 6 7m2 节水 1 70~ 4 50m3 。根据不同地块的茬口、土壤及水源状况分为“双早型”、“晚栽快发型”和“等水栽插型”
关键词
水稻
双早型
晚栽快发型
等水栽插型
综合
节水
栽培
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羊河流域凉州区农业综合节水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玲玲
机构
凉州区杂木河水利管理处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0期26-26,共1页
文摘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石羊河流域中上游,现有耕地面积11.7万hm^2,总人口10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71万人。由于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不相协调,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区农业发展的特点是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也就没有绿洲,水成为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制约条件,发展农业节水是凉州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凉州区
农业
综合节水技术
现状
研究
分类号
S27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农田节水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
15
6
作者
张喜英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7-996,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ZCX2-EW-415)资助
文摘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试验站)建站初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田节水方面开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作物优化灌溉制度为研究重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0世纪90年代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传输和界面调控开展了系统研究,为农田节水措施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近10年来进一步深化了农田节水生理生态研究,并根据多年研究积累,形成了综合节水技术模式,进行推广应用。未来栾城试验站农田节水工作将更加突出多学科渗透交叉,以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加强基础研究和节水技术的示范应用。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
农田
节水
发展
灌溉制度
界面调控
综合节水技术
Keywords
Luancheng Agro-Ecosystem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evelopment in farml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cheduling
Interface regulation
Integrated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综合节水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
区颖刚
谭中文
罗锡文
李就好
杨洲
赵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沈阳地区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措施应用初步研究
黄立春
孙仕军
《农业与技术》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地旱农区集蓄径流节水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曹建生
刘昌明
张万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稻综合节水栽培技术
仇家山
郑爱军
《天津农林科技》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石羊河流域凉州区农业综合节水研究
王玲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农田节水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
张喜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