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现实意义、内在机理与设计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丽 柴唤友 胡天慧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4,共8页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破解“有指标缺工具”的“卡脖子”难题。然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以何”“为何”“如何”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仍有待探讨。该文首先从...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破解“有指标缺工具”的“卡脖子”难题。然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以何”“为何”“如何”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仍有待探讨。该文首先从新模式、新技术、新支撑和新服务四个方面论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现实意义;从目标同向、内容一致、理念相同、方法契合四个层面解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内在机理。随后,该文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中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原则和流程,并分别以协作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为例阐述了其具体应用。最后,该文分别从情境创设、数据采集、技术应用和质量保证四个维度指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表现性评价 信息技术 成长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规模招生应用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靳培培 周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除了部分试点高校对综合评价招生进行积极探索以外,在高校大规模招生中尚未有效应用,影响到新高考改革的整体成效。从高校主体视角看,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大规模招生中的应用困境主...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除了部分试点高校对综合评价招生进行积极探索以外,在高校大规模招生中尚未有效应用,影响到新高考改革的整体成效。从高校主体视角看,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大规模招生中的应用困境主要表现为“不能用”“不愿用”“不会用”“不敢用”的“四大困境”。实现高校在大规模招生中对综合素质评价“能用”“愿用”“会用”“敢用”,需要提升综合素质评价质量,扩大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空间;树立正确的招生理念,控制招生录取工作成本;加强相关研究与探索,提升高校招生能力;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包容的改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高校招生 大规模 新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责任主体的认知分歧与路径澄清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洪席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0,共4页
在当下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中,存在“谁熟悉谁评价”和“谁使用谁评价”两种不同的评价理念与路径,并引发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分歧、矛盾和纷争。之所以产生如此迷思与困扰,缘于对两种不同类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认识和理... 在当下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中,存在“谁熟悉谁评价”和“谁使用谁评价”两种不同的评价理念与路径,并引发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分歧、矛盾和纷争。之所以产生如此迷思与困扰,缘于对两种不同类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认识和理解模糊不清。为破除此思想障碍与认知偏狭,在新时期应深化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一是深化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强化育人立场,发挥“熟人”作用,“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二是深化学生选拔性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凸显“使用”诉求,提升“匹配阈值”,为高校实施精准选拔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谁熟悉谁评价 “谁使用谁评价 育人方式 评价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视角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位与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勤华 刘司卓 宋义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89,共9页
尽管经过多年的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在各地的实践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厘清政策视角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位和实施路径,以为其有效落地提供方向指引尤为关键。该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和K-means聚类等量化分析方法,对1985年至今的80份... 尽管经过多年的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在各地的实践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厘清政策视角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位和实施路径,以为其有效落地提供方向指引尤为关键。该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和K-means聚类等量化分析方法,对1985年至今的80份国家上位政策文件展开分析,深入挖掘政策文件中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内涵定位、目标定位、评价方法、结果应用的核心话语主题,并系统梳理这些主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脉络及相互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发展建议:完善理论体系建设,体现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性与发展性的内涵定位;构建长周期诊断性评价体系,平衡选拔与育人双重目标定位;加强技术赋能,建立兼具方法科学性与地方适应性的评价体系;探索数据转换机制,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教育宏观治理中的调控作用;构建内涵定位、目标定位、评价方法与结果应用四位一体的闭环机制,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向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动态优化体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改革 政策文本分析 大语言模型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地”:评价方法的偏误与澄清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洪席 杨洋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6,共8页
综合素质评价是破除“唯分数”评价症结的关键路径,但在评价方法上尚存按比例打等级、单一量化赋分、分解加权求和、一票认定制等偏误做法,致使其常态化、规范化实施陷入某种无序与困顿之中,甚至背离了该制度设计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期... 综合素质评价是破除“唯分数”评价症结的关键路径,但在评价方法上尚存按比例打等级、单一量化赋分、分解加权求和、一票认定制等偏误做法,致使其常态化、规范化实施陷入某种无序与困顿之中,甚至背离了该制度设计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期,为扎实推进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学校应运用“鉴赏性发现”评价方法以深度洞察学生精妙复杂的“重要特质”;运用表现性评价方法以重点考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实作”“表现”;运用“情境化解释”评价方法以切实彰显学生身心成长的“个人意义”;运用“非推论性”教师评语方法以凸显评价语言的人文属性与育人功能,从而充分释放评价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卓越价值,持续深化育人方式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鉴赏性发现” 表现性评价 “情境化解释” “非推论性”教师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故事化:数字时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思路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渡帆 朱德全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112,共9页
随着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数据凭借着其直观精准、丰富精细、便捷高效的特性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型革命力量。在此背景下,“如何呈现与挖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的潜在价值”成为新的时代课题。数据故事化作为数据科学的... 随着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数据凭借着其直观精准、丰富精细、便捷高效的特性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型革命力量。在此背景下,“如何呈现与挖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的潜在价值”成为新的时代课题。数据故事化作为数据科学的“最后一英里”问题,旨在通过叙事的方式让受众从对数据的表面感知转向对数据的深度认知,具有易于记忆、认知和体验的优势,它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据以故事形式呈现,是驱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此,研究构建了数据故事化支撑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逻辑框架并阐释其实践设想。框架包括数据搜集、数据分析、故事呈现与受众行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相互叠加递进,共同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输入、分析、输出与反馈环节。该框架不仅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开展,还充分彰显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人文价值,有助于评价主体在最大程度上挖掘评价数据的潜在价值,真正发现和认识学生,并关注学生的持续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数据故事化 教育评价 学生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赋能综合素质评价:理念、模型与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小红 钟柏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8,共7页
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深水区”,也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需要遵循四大原则,即在“以育人为导向”的目标引领下,通过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框架,采用综合评价与个... 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深水区”,也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需要遵循四大原则,即在“以育人为导向”的目标引领下,通过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框架,采用综合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数智化的动态评价形式,构建完备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然而,实践中教育大数据技术发展滞后往往导致综合评价难以“平衡”,评价系统的智能推荐能力不足使得个性化评价难以“求异”,这些困境限制了评价育人功能的发挥。为此,文章提出以“第四代评价”为理论基础,结合“OSEMN”大数据分析框架和“1+N分布式智能体系统”结构,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赋能综合素质评价。未来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在预训练与微调阶段优化模型的评价能力,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人机和谐共处,推动大模型与综合素质评价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大模型 第四代评价 分布式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教育教学的现实诉求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姬国君 王怡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8-102,共5页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破除“唯分数论”的重要抓手。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何以有效实现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教育教学的现实诉求,目前仍...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破除“唯分数论”的重要抓手。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何以有效实现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教育教学的现实诉求,目前仍是亟待探索的问题。综合素质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努力:学校要形成价值共识,营造评价文化氛围;教师需转变评价观念,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学生应注重写实记录与反思,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教学 写实记录 校本化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评价使用理论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程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84,共11页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是新时代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举措。然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面临着来自综合素质评价自身、评价者、使用者和社会组织背景因素的制约,使其陷入困境。借鉴国外教育评价使用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发现,困境背后...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是新时代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举措。然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面临着来自综合素质评价自身、评价者、使用者和社会组织背景因素的制约,使其陷入困境。借鉴国外教育评价使用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发现,困境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如何使用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对高校参与综合素质评价使用过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对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使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缺乏全面分析。为了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实质性进程,需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技术和评价结果使用的培训,促进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评价者深度参与评价,明确高校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使用者身份,营造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的社会组织背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招生录取 评价使用理论 过程使用 结果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明·生动·有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探索
10
作者 王学成 赵彩霞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52,共4页
进一步完善与推动综合素质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学在学校顶层设计引领下从三个方面系统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一是在内容上强调化繁为... 进一步完善与推动综合素质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学在学校顶层设计引领下从三个方面系统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一是在内容上强调化繁为简,基于培养目标勾勒“五耀少年”形象,建构各年级成长准则;二是在过程中注重生动活泼,将评价融入学生自创的故事情境中,提升其趣味性和吸引力;三是在结果上追求扎实有效,发挥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焕发学生内生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核心素养 最近发展区 内在激励 绝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偏差与矫正
11
作者 王雯雯 徐彬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17,共4页
理论上讲,小学阶段因没有过多高利害性的考试困扰,而具有深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天然优势。但在实践层面,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因缺乏过多关注和重视而出现一些实践偏差。评价实施定位的偏差和评价制度建设的欠缺,评价理论化的不足和评价实... 理论上讲,小学阶段因没有过多高利害性的考试困扰,而具有深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天然优势。但在实践层面,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因缺乏过多关注和重视而出现一些实践偏差。评价实施定位的偏差和评价制度建设的欠缺,评价理论化的不足和评价实践探索的薄弱,教育功利化的牵引和考试文化的影响是产生实践偏差的主要原因。为此,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凸显评价育人旨趣;需要加强评价学理研究,总结评价实践经验;需要科学设计评价方案,促进精准落地;需要建立评价相关规范,完善评价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定位 评价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文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28,共3页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首次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考试招生制度框架内。自2007年开始,北京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理念到实践进行了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全员性、全方位性和全程性,注重学生自我...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首次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考试招生制度框架内。自2007年开始,北京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理念到实践进行了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全员性、全方位性和全程性,注重学生自我评价,注重以电子平台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注重以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为载体的终结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 电子平台 自我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论、价值与实践导向 被引量:78
13
作者 杨鸿 朱德全 +1 位作者 宋乃庆 周永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效解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现有问题。该文从大数据的视角探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方略。研究发现,大数据的整体思维、复杂思维和相关思维是方法论的变革,正引领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式转型。... 为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效解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现有问题。该文从大数据的视角探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方略。研究发现,大数据的整体思维、复杂思维和相关思维是方法论的变革,正引领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式转型。大数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诊断、精准预测可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实现教育价值的回归。大数据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域关照、立体全息和主体增值,可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智慧评价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方法论变革 价值回归 实践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8
14
作者 张治 戚业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77,97,共10页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当下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传统的教育测评建立在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学行为基础上,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学习成效和发展潜质,大数据技术为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数据提供了可能。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和...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当下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传统的教育测评建立在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学行为基础上,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学习成效和发展潜质,大数据技术为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数据提供了可能。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和学习科学的发展,该文以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行动为背景,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该模型能综合考虑多源数据的汇聚与整合,试图将学生客观信息的采集范围扩大至课堂内外、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线下和线上学习、学习活动和生活表现等多个视角,获取能映射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的数据,形成系统、完备的学生成长大数据。整合并标准化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源数据,建立学习分析模型,开展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综合素质数字画像。模型在多个维度提供价值判断和结果输出,从而为学习改进和学习环境的改善,为学生发展和人才的分类遴选提供依据。该模型将为正在蓬勃开展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模型 学习分析 数字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65
15
作者 刘志军 张红霞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日益成为高中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问题。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实践领域尚存在内涵认识不一、重结果轻过程、等级评价过程与结果问题突出、评价工作集中突击...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日益成为高中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问题。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实践领域尚存在内涵认识不一、重结果轻过程、等级评价过程与结果问题突出、评价工作集中突击、评价结果未能在高校中有效使用等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应是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更加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为评价重心;它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势、特长,注重发挥成长记录、自我描述以及评语等定性方法的作用;它强调评价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嬗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十年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小明 丁念金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79,共6页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提出以来已有十年,十年是对政策科学进行研究的绝好时机。对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将其分为前期酝酿、初步实施、反思深入三个阶段。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提出以来已有十年,十年是对政策科学进行研究的绝好时机。对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将其分为前期酝酿、初步实施、反思深入三个阶段。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综合素质内涵不明确、评价内容趋同、评价功能迷失和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综合素质范畴,努力实现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化,创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职提前招生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邵坚钢 张定华 许乐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3-56,共4页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5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为核心的改革进行了试点,两年的试...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5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为核心的改革进行了试点,两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高职提前招生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乐天 刘殿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9-42,共4页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职学生评价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AHP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从...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职学生评价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AHP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从学校、学生和企业3个层面对评价结果的应用给出了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学生 AHP 综合素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素质评价中权系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坚 李新萍 温凤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X期48-50,共3页
以往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大多是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权系数,由专家根据评价本身的意义,给出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因此权系数解释性强,但客观性较差。本文提出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德尔菲法与因子分析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 以往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大多是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权系数,由专家根据评价本身的意义,给出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因此权系数解释性强,但客观性较差。本文提出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德尔菲法与因子分析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使得权系数既易于解释,又更加客观准确,从而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赋权法 权系数 德尔菲法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统一性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2
20
作者 罗祖兵 吴绍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2,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但根据可公开查询的26个省市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可以发现,各省市在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主体及评价结果运用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相似... 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但根据可公开查询的26个省市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可以发现,各省市在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主体及评价结果运用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相似。然而,任何一种制度,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就必然会忽视地区、个性的差异,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甚至会淡化学校特色。因而,真正贯彻好这项制度,就需要更新评价理念、制定合理弹性的评价内容和制度,还需要注意评价结果与高考关系的平衡把握度,同时应鼓励各地大胆尝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统一性 弊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