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验证研究——以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费为例
1
作者 李晓菊 黄雅娟 赵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1-68,共8页
标准验证是标准制(修)订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标准科学合理、适用先进,提升标准质量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从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验证的内涵入手,探讨了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验证的内涵与必要性、主要内容和方法,以... 标准验证是标准制(修)订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标准科学合理、适用先进,提升标准质量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从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验证的内涵入手,探讨了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验证的内涵与必要性、主要内容和方法,以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费为例,将作业成本法的理念应用于定额标准验证工作,在分析定额标准验证的目的、范围、依据和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作业成本法原理,根据“职能—业务—作业—资源—定额”成本动因链确定验证思路,结合气象观测业务特点,综合运用专家验证、问卷调查、财务验证和实地调研等方法,进行定额标准验证实践探索,以期为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验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支出 预算 定额标准 标准验证 作业成本法 综合气象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新疆的适用性分析
2
作者 孟琪琳 窦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0,106,共9页
构建有效的干旱指数是识别、评价实际旱情的关键。以新疆为研究区域,基于降水、气温、土壤含水量数据,对已有的标准化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进行改进,使用逐日降水加权衰减对降雨量进行非等权处理,依据水平衡模型修正得到一种物理机制... 构建有效的干旱指数是识别、评价实际旱情的关键。以新疆为研究区域,基于降水、气温、土壤含水量数据,对已有的标准化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进行改进,使用逐日降水加权衰减对降雨量进行非等权处理,依据水平衡模型修正得到一种物理机制清晰、应用简便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n,进一步评价了该指数在新疆地区的适用性,检验了该指数表征旱情时空演变全过程特征的能力,并对造成干旱指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构建的CIn指数改善了CI指数对新疆气象旱情轻判的问题,所显示的干旱历时与干旱强度对干旱事件的评价更为准确,更加适用于新疆的气象干旱情况;②基于CIn指数计算得出不同时间尺度以及不同干旱等级的气象干旱频率,表征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且“干旱—湿润”的变化情况占主导地位,干旱情况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③各气象驱动因子对干旱指数存在不同的空间相关性,CIn指数与降雨量、潜在蒸散发和相对湿度成正相关,与风速和平均温度成负相关。CIn指数不但克服了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出现的低估旱情等级问题,而且对旱情态势走向评价更加准确,可以为气象干旱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识别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频率 适用性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农作物综合气象观测与适应策略研究
3
作者 何康敏 徐家俊 《河北农机》 2025年第3期115-117,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峻挑战,《“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要加快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的建设,通过引进先进观测技术,优化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数据质量,此外,规划还指出了要利用相关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峻挑战,《“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要加快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的建设,通过引进先进观测技术,优化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数据质量,此外,规划还指出了要利用相关措施,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民提供更加及时且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帮助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加强气象观测,提高气象风险抵御和防范能力,可以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保障农业安全稳定发展。对此,本文概述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总结了农作物综合气象观测要点,分析了当前农作物综合气象观测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适应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变化 农作物 综合气象观测 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农业生产中综合气象观测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王兵 张弢 王开锐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175-177,218,共4页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过程与气象环境紧密相连。综合气象观测作为获取气象信息的关键手段,其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数据支持。从农田...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过程与气象环境紧密相连。综合气象观测作为获取气象信息的关键手段,其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数据支持。从农田小气候监测到区域气象灾害预警,综合气象观测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系统分析了当代农业生产中综合气象观测的具体应用,探讨了优化观测工作的有效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农业生产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在当代农业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宫库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0期187-189,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气象观测在当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现状。首先,本文介绍了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其次,分析了综合气象观测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预防气象灾害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气象观测在当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现状。首先,本文介绍了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其次,分析了综合气象观测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预防气象灾害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综合气象观测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效果;最后,对综合气象观测在当代农业生产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研究表明,综合气象观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当代农业生产 应用现状 生产效率 气象灾害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石羊河流域近50年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调风 张勃 +3 位作者 王有恒 刘秀丽 安美玲 张建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5-984,共10页
借助数理统计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omposite index,CI),根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对石羊河流域近50a的干旱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 a... 借助数理统计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omposite index,CI),根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对石羊河流域近50a的干旱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各时段的干旱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发生的频率、覆盖范围和强度和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多年平均日数。分析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四季干旱发生频率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四季中,夏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冬季频率最低;极小值都在乌鞘岭,极大值略有不同:春、夏、冬季干旱发生频率极大值在民勤,秋季极大值在武威。(2)石羊河流域有大范围干旱发生的年份夏季和秋季较多分别有22 a、11a,冬季最少只有4 a。(3)石羊河流域不同等级干旱日数总体上呈现夏季多冬季少、北部多南部少的规律,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负相关性。(4)干旱发生成因除了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到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干旱特征制定相应抗旱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干旱频率 干旱覆盖范围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SI和SPI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闫桂霞 陆桂华 +1 位作者 吴志勇 杨扬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在总结对比已有气象干旱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优点,提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DI,并对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与区域干旱受旱/成灾面积和径流丰枯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能够较好... 在总结对比已有气象干旱指数的基础上,结合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优点,提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DI,并对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与区域干旱受旱/成灾面积和径流丰枯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干旱受旱/成灾范围,以及河道径流的丰枯状况。并且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还同时考虑了月季降水量的异常和一段时间的水分亏缺,比单个气象干旱指数更能反映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帕默尔干旱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中国干旱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59
8
作者 邹旭恺 任国玉 张强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1-378,共8页
基于中国606个地面台站1951~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和气温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统计分析了中国全国及十大江河流域近60年的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60年来,从整体来看,中国干旱面积呈现出弱的增加趋势。干旱持续时间长的几个中... 基于中国606个地面台站1951~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和气温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统计分析了中国全国及十大江河流域近60年的干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60年来,从整体来看,中国干旱面积呈现出弱的增加趋势。干旱持续时间长的几个中心分别位于北方的辽河流域西部、黄河流域东部、海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东南部等地,最长持续时间可达4个月以上;北方江河流域干旱面积一般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干旱面积出现显著的增加趋势,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前期连续数年出现大范围干旱,南方大多数江河流域干旱面积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只有西南诸河流域有显著的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江河流域 干旱面积 气候趋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83
9
作者 裴翀 宋连春 +3 位作者 吴可军 李雁 李巍 邵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保障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我国气象探测事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ASOM)的结构、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系统功能...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保障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我国气象探测事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ASOM)的结构、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系统功能和特点,并结合我国气象探测设备监控与保障业务实际,探讨了系统未来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运行监控 设计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干旱时空动态格局分析——以甘肃省黄土高原区为例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调风 张勃 +3 位作者 王小敏 贾建英 尹海霞 何旭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0,共8页
借助ArcGIS 9.3和SPSS数据软件平台,根据甘肃省黄土高原区33个气象站1962-2010实测气象资料,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近50年的干旱特征进行了时空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年各站点出现的干旱... 借助ArcGIS 9.3和SPSS数据软件平台,根据甘肃省黄土高原区33个气象站1962-2010实测气象资料,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近50年的干旱特征进行了时空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年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各时段的干旱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历年各地区干旱发生的覆盖范围、频率和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多年平均天数,揭示了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干旱发生的时空差异和动态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有大范围干旱发生的年份,夏季和秋季较多分别有13、8 a,冬季最少,只有3 a。(2)从空间尺度来看,甘肃省黄土高原区中兰州-榆中-靖远一带和庆阳北部属于高值区,而岷县、渭源一带属于低值区;106°E以西"临洮-通渭-天水"一带和庆阳东南部是干旱变幅最大的地方。(3)从季节尺度来看,夏季干旱频率和持续日数最多,春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时空格局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修正及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被引量:78
11
作者 赵海燕 高歌 +1 位作者 张培群 延晓冬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8-705,共8页
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在用加权降水量(W_(AP))改进标准化降水指数的基础上,对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_C)进行了修正,定义为I_(CW)。通过对比指数修正前后在干旱频率、年干旱强度和干旱发展过程中的不连续加重、以及与同期土壤湿度相关性的差... 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在用加权降水量(W_(AP))改进标准化降水指数的基础上,对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_C)进行了修正,定义为I_(CW)。通过对比指数修正前后在干旱频率、年干旱强度和干旱发展过程中的不连续加重、以及与同期土壤湿度相关性的差异,分析了I_(CW)在修正后的改进效果及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修正前后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多年干旱频率和年干旱强度两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I_(CW)减少了干旱发展过程中的不连续加重现象,且与同期土壤湿度有更好的相关性,即I_(CW)比I_C更加接近实际干旱的演变规律,I_(CW)比I_C更适合在西南地区实时干旱监测业务中使用。然而,由于该研究未对I_C中的相对湿润度指数进行修正,而相对湿润度指数的突变同样可以导致不连续加重的出现,因此,I_(CW)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连续加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_C 加权降水量W_(AP)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稻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邓国卫 卿清涛 +1 位作者 徐金霞 孙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1-630,共10页
本文利用1981-2012年四川省82县的水稻单产资料,采用HP滤波法,进行水稻气象产量分离,分歉收年和成灾年两个年型,研究四川省水稻单产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和不同等级减产率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成灾年风险区划指标,开展... 本文利用1981-2012年四川省82县的水稻单产资料,采用HP滤波法,进行水稻气象产量分离,分歉收年和成灾年两个年型,研究四川省水稻单产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和不同等级减产率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成灾年风险区划指标,开展四川省水稻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HP滤波法可用于四川省水稻气象产量分离,四川省水稻气象产量具有显著的准4 a、7 a周期振荡特征。平均减产率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呈现"高–低–高"分布特征,80%以上县歉收年平均减产率介于2%~7%,成灾年平均减产率介于6%~15%。各县歉收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介于0.6~2.2,成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介于0~1.2;减产率变异系数相对高值区位于西南山地西部、盆地南部和盆地北部山地。各级减产率风险概率大值区主要集中于广元和巴中地区,还包括盐亭、古蔺、盐源、越西等县。四川省水稻综合气象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盆地南部和西南山地西部等山区,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盆地丘陵区及盆周低山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盆地平原、浅丘区和凉山州中东部。风险区划结果与四川省气象灾害分布和水稻农业气象灾害分布的研究成果相吻合,可为四川省水稻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灾害 风险区划 四川 水稻 产量分离 减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 被引量:76
13
作者 梁海河 孟昭林 +1 位作者 张春晖 李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92-1300,共9页
为了提高我国气象装备运行保障能力和观测数据质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从2006年起创建了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并依此逐步建立了监控业务。文中围绕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关于台站、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用户需求,明确了以探测设备运... 为了提高我国气象装备运行保障能力和观测数据质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从2006年起创建了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并依此逐步建立了监控业务。文中围绕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关于台站、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用户需求,明确了以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技术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为主线的监控业务设计思想,并奠定了监控业务系统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两级布设、三级应用"的分布结构,基于互联网和WebGIS技术,建立了一套实时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和分析系统,具备实时设备运行状态监控、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基础信息管理、运行统计评估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文中介绍了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概况,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开展监控产品分析服务,定期评估装备运行效能和数据质量状况,使重要气象装备如天气雷达的可用性大幅提升,为提高气象装备运行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运行监控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洞庭湖流域干旱时空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薛联青 张竞楠 +2 位作者 刘晓群 宋佳佳 邢宝龙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根据洞庭湖流域19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实测气象资料,运用小波理论分析洞庭湖流域发生的干旱时间差异,并对洞庭湖流域的干旱特征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格局上,洞庭湖流域发生90%以上范围的干... 运用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根据洞庭湖流域19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实测气象资料,运用小波理论分析洞庭湖流域发生的干旱时间差异,并对洞庭湖流域的干旱特征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格局上,洞庭湖流域发生90%以上范围的干旱周期四季依次为:春季16a,夏季13 a,秋季9 a,冬季16 a;在空间格局上,洞庭湖流域干旱发生程度整体上是以衡阳、邵阳,芷江、通道以西,石门、南县以北三个地区为中心向其四周递减;从季节尺度来看,整体上秋季干旱最为严重,冬季次之,春季干旱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洞庭湖流域 干旱特征 时空格局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海河流域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文静 延军平 +1 位作者 刘永林 李英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6-344,共9页
基于海河流域30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的气象数据,计算各站历年逐日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值,并对等级划分标准进行修正,统计了近55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对海河流域干旱的持续时间、强度、发生频率和覆盖面积百分率进行了分析,揭示... 基于海河流域30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的气象数据,计算各站历年逐日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值,并对等级划分标准进行修正,统计了近55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对海河流域干旱的持续时间、强度、发生频率和覆盖面积百分率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海河流域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5 a海河流域干旱严重程度趋于上升且发生范围广泛。该流域干旱持续时间和干旱强度均呈增加的趋势。海河流域的干旱在四季均有发生,其中冬旱最为严重,夏旱严重程度较低。(2)海河流域干旱程度呈现出高频低强度、低频高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干旱持续时间和干旱强度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而年干旱发生频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强度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模型与综合气象因素的母线负荷预测 被引量:45
16
作者 廖峰 刘清良 +3 位作者 贺辉 程义明 徐聪颖 姚建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3-188,共6页
针对母线负荷与系统负荷的差异——母线负荷基数小、易受气象要素变化影响等,为了充分考虑气象要素、日类型、小电源等因素对母线负荷预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指数加权法来处理原始数据的改进灰色模型。以预测日的日类型与综合气象要... 针对母线负荷与系统负荷的差异——母线负荷基数小、易受气象要素变化影响等,为了充分考虑气象要素、日类型、小电源等因素对母线负荷预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指数加权法来处理原始数据的改进灰色模型。以预测日的日类型与综合气象要素为依据,将其模糊化为日特征向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来选择最优相似日,作为改进灰色模型的原始序列进行预测,以提高预测精度。通过对某省某地若干个不同负荷类型的220 kV母线负荷进行预测分析,验证了此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灰色模型 综合气象要素 相似日 母线负荷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陆甲 李广海 +3 位作者 李艳兰 何洁琳 李耀先 廖雪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07-2013,共7页
【目的】分析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探讨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监测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广西89个台站的气象资料,使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FSWB)、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目的】分析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探讨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监测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广西89个台站的气象资料,使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FSWB)、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分别模拟监测1961-2010年的广西农业干旱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指数的应用效果。【结果】IM_CI对农业干旱的历史灾情、典型过程的旱情演变、季节干旱频率的时空特征及季节的干湿特点有较好的描述,总体优于FSB。【结论】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较好,适用于广西农业的干旱监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 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监测评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运行综合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孟昭林 李雁 +1 位作者 陈挺 石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是我国气象探测设备运行保障的实时业务系统。文章以装备技术保障工程理论为基础,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业务性、经济性等多个范畴,从装备运行状态、装备性能参数、探测数据质量、通信传输、供应保障、... 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是我国气象探测设备运行保障的实时业务系统。文章以装备技术保障工程理论为基础,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业务性、经济性等多个范畴,从装备运行状态、装备性能参数、探测数据质量、通信传输、供应保障、维护维修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网中各类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障等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的技术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为决策人员决策和设备生产厂家设备选型、改进等提供信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运行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综合气象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38
19
作者 刘荣 方鸽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13-117,共5页
由于地区电网负荷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提出了综合考虑气象因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综合气象因子(人体舒适度和温湿指数)作为输入,克服了气象因子直接输入时输入量多、预测时间长的缺点。同时,针对BP神经网络动态性能的不足,建立基于E... 由于地区电网负荷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提出了综合考虑气象因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综合气象因子(人体舒适度和温湿指数)作为输入,克服了气象因子直接输入时输入量多、预测时间长的缺点。同时,针对BP神经网络动态性能的不足,建立基于Elman动态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激励函数和网络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模型考虑了电网的动态特性,减少了神经网络输入量,增强了负荷预测模型的适应性。采用杭州地区实际数据对提出的方法和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和模型能明显提高负荷预测精度,表明该方法和模型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ELMAN神经网络 综合气象因子 激励函数 双隐含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气象指数和日期类型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惠中 刘轲 周佳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71,共5页
气象因素作为影响电力负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引入了生物气象学中的实感温度、温湿指数、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并结合日期类型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来进行负荷预测,避免了传统的一刀切式的预测方法。以某地区实... 气象因素作为影响电力负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引入了生物气象学中的实感温度、温湿指数、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并结合日期类型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来进行负荷预测,避免了传统的一刀切式的预测方法。以某地区实际负荷为例,证明了该方法可以辅助电网公司调度部门更好地把握负荷特性,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综合气象指数 日期类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