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机肥集成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侯英 齐红娟 +2 位作者 郭赋涵 韩磊 王雅君 《云南农业》 2023年第8期55-57,共3页
云南省油菜种植面积约30万hm^(2),总产60余万t,作为油菜主产区的罗平县,常年保持油菜种植面积5.67万hm^(2),占家庭农业收入的近30%。在当地油菜产业大力发展背景下,油菜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油菜秸秆综合利用程度深刻影响... 云南省油菜种植面积约30万hm^(2),总产60余万t,作为油菜主产区的罗平县,常年保持油菜种植面积5.67万hm^(2),占家庭农业收入的近30%。在当地油菜产业大力发展背景下,油菜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油菜秸秆综合利用程度深刻影响油菜产业升级、环境保护成效、土壤肥力及农作物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种植面积 油菜秸秆 农作物品质 综合利用程度 油菜产业 环境保护 秸秆综合利用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以渭干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宏 乔旭宁 +1 位作者 杨德刚 黄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13,共9页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图,通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净变化速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分析渭干河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利用程度的时空差异,并探讨土地利用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图,通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净变化速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分析渭干河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利用程度的时空差异,并探讨土地利用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其类型分布和面积变化存在时空差异。1990—2008年流域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草地、沼泽、未利用地有所减少,耕地面积先增后减,总体有所增加。(2)因未利用地面积比重较大,流域各县的土地利用程度普遍不高,但近年有明显提高。库车、沙雅、新和三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渐增长,拜城县先增后减,总体有所增长。流域各县的土地利用效益均逐年增长,后期增长率远大于前期。(3)土地利用程度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越高,单位面积GDP和空间城市化水平越高。未利用地面积比重的空间差异对各县市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较大影响。(4)人类活动加剧、社会经济发展等因子是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空间城市化 时空差异 渭干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土地利用的地形特征分析——以陕西省户县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马廷刚 秦占飞 +2 位作者 常庆瑞 谢宝妮 郝雅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1-194,221,共5页
基于GIS技术,利用地形位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探讨了陕西省户县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该区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户县耕地、园地和建设用地在1.6地形位上的优势明显,而林地和草地的分布指数则随... 基于GIS技术,利用地形位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探讨了陕西省户县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该区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户县耕地、园地和建设用地在1.6地形位上的优势明显,而林地和草地的分布指数则随着地形位的升高而增大;根据地形梯度上土地利用程度的定量表达,将研究区地形位划分为3个区段:1~6、7~20和2l~25,其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3.44%、50.39%和6.17%。地形位指数可以综合地反映地形条件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信息;分布指数用于描述某种组分的实际分布与标准分布的差异,可以排除面积的干扰,为各种比较分析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合理利用户县土地资源提出了相应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梯度的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许宁 张广录 刘紫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84-1292,共9页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了1990—2008年间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探讨地形因...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了1990—2008年间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程度状况。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明显受到地形因子的影响和制约,总的分布特征为:随着地形位的升高,耕地的分布指数呈现降低趋势,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先升后降,而林地则升高;研究期间林地的优势地形位的上限增加了2个地形位,草地已失去高地形位上的分布优势,在中地形位上的优势分布区间增加了3个地形位,水体的优势地形位在低地形位上有所扩展,未利用地的优势地形位明显收缩,而耕地、建设用地优势地形位基本保持稳定;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根据地形梯度上土地利用程度的定量表达,将研究区地形位划分为3个区段: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地形位区域、草地和林地的优势分布区、林地的优势地形位区域,其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79%、41.30%和12.91%。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提出了相应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太行山区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对沿岸缓冲带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以近代黄河三角洲段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笃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760,共4页
根据1986年、1996年和2001年土地覆被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研究了黄河缓冲带的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分析了黄河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各缓冲区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者... 根据1986年、1996年和2001年土地覆被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研究了黄河缓冲带的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分析了黄河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各缓冲区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者之间可用抛物线模型模拟。(2)在时间上,从1986年到1996年,除了在0.5km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增加外,其他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减少;从1996年到2001年和从1986年到2001年,各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增加,黄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范围超过6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后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庆生 刘高焕 +2 位作者 张朝忙 黄翀 谢传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991-14995,14998,共6页
基于1 km×1 km尺度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展示了土地利用/覆盖多样化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的空间变异规律,阐述了1980s、1995和200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研... 基于1 km×1 km尺度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展示了土地利用/覆盖多样化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的空间变异规律,阐述了1980s、1995和200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80s~2000年,耕地面积到1995年减少,到2000年又恢复到1980s的种植面积,在该过程中,耕地主要与水库坑塘养殖、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地以及未利用地相互转化;林地和草地面积变化不大;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地,到1995年大面积扩展,以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滩涂用地和盐碱地在3个时期间变动较大。1980s、1995和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多样化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总体来说,1980s~2000年沿海的无棣县、沾化县、垦利县、东营区和莱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强烈,是该区最为活跃的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植被覆盖度指数1980s~2000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垦利县和东营区沿海地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反映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开发和植被保护并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土地利用/覆盖多样化指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植被覆盖度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煤炭合理利用的几个主要问题的看法
7
作者 陈程夏 王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1年第5期8-10,62,共4页
本文对煤炭合理利用谈了四个问题:1.加强煤的洗选;2.改进燃烧工艺,提高燃烧效率;3.发展以焦化为中心的综合利用企业;4.改进现有的气化工艺,研究新工艺。
关键词 煤炭生产 气化工艺 城市煤气化 能源构成 煤资源 机车用煤 燃烧效率 煤炭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程度 煤气发生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梯度的高原山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特征--以贵州省盘县为例 被引量:32
8
作者 董顺舟 赵宇鸾 李秀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地形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及变化,高原山地区更为明显。该文选取贵州省盘县作为研究区,运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形分布优势指数、地形位指数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分析了2000—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在地形梯... 地形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及变化,高原山地区更为明显。该文选取贵州省盘县作为研究区,运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形分布优势指数、地形位指数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分析了2000—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和内在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盘县耕地大幅度减少,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大幅度增加,未利用地不甚明显.不同土地利用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受地形因子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垂直分布特征。低级别区耕地优势位增强,水体优势位出现显著萎缩,中级别区林地和草地优势位基本保持稳定。高级别区林地和草地优势分布范围拉宽,建设用地和水体优势位出现退缩。土地利用图谱以稳定型和前期变化型为主,不同图谱变化类型均是不同级别区耕地向林地、草地及建设用地转化为主要特征。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随地形级别区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趋缓特征。高原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应充分统筹区域地形结构及土地利用格局垂直梯度特征,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优化布局进行因地制宜的安排与协调,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在空间结构上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地形梯度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地质透明保障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运兵 《智能矿山》 2023年第7期42-43,共2页
我国大部分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生产及环境状态不“透明”,无法直接指导工作面智能开采,影响采煤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亟待研发新技术或综合解决方案来解决以下地质难题:(1)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的有效探查方法少,数据综合利用程度低,... 我国大部分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生产及环境状态不“透明”,无法直接指导工作面智能开采,影响采煤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亟待研发新技术或综合解决方案来解决以下地质难题:(1)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的有效探查方法少,数据综合利用程度低,地质因素的精度控制尚未达到智能开采需求;(2)地质构造的控制主要依赖钻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质条件 智能开采 采煤工作面 地质构造 保障系统 综合利用程度 精度控制 智能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陆海接力养殖技术
10
作者 杜贞玺 《科学养鱼》 2023年第2期65-66,共2页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与现有陆基工厂化养殖设施配套相结合,利用两种养殖模式的对接,实现两种养殖方式的优势互补,即利用陆地工厂化养殖设施为深水大网箱提供大规格鱼种,完成养殖阶段的越冬,又能起到避免集中上市、调节市场需求的作用,以...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与现有陆基工厂化养殖设施配套相结合,利用两种养殖模式的对接,实现两种养殖方式的优势互补,即利用陆地工厂化养殖设施为深水大网箱提供大规格鱼种,完成养殖阶段的越冬,又能起到避免集中上市、调节市场需求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绿鳍马面鲀营养价值高,产品综合利用程度高,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导致该鱼资源量严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大规格鱼种 过度捕捞 工厂化养殖 综合利用程度 养殖方式 设施配套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