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开发的风险预控研究——以斯图加特21、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卢诗阳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规划和开发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课题,涉及面十分广泛,如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切入,解决综合交通枢纽地区长期以来的开发与管理中的瘤疾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而风险预控管理的思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选取综... 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规划和开发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课题,涉及面十分广泛,如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切入,解决综合交通枢纽地区长期以来的开发与管理中的瘤疾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而风险预控管理的思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选取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开发的风险及其预控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构建了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并用中德案例进行实证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开发 风险预控 风险管理 斯图加特2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研究
2
作者 胡映东 封钧瀚 +2 位作者 张鹏 张文杰 董玉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6,共8页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枢纽在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已经并将持续助力站城融合,提出枢纽集群规划、交通与开发融合、客站设计、人本环境、换乘效率等5方面设计策略,旨在优化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站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知识图谱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及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文瑞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8,共6页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年来,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定位持续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释放。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枢纽...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年来,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定位持续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释放。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枢纽能级辐射力弱、枢纽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愈发凸显。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进中部地区崛起需要持续完善“三基地一枢纽”功能定位,积极构建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提升内陆口岸开放能级,以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支撑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综合交通枢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模式与实施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永刚 祝继常 诸葛恒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88,共4页
以外部性理论、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理论、联合开发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范围和运作模式进行分析论述,通过对独立开发模式和联合开发模式的比较,建议我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采用联合开发模式进行运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 以外部性理论、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理论、联合开发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范围和运作模式进行分析论述,通过对独立开发模式和联合开发模式的比较,建议我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采用联合开发模式进行运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借鉴国内外交通枢纽开发经验,建议按照确定总体发展模式、组建交通枢纽项目公司、实施一体化规划设计、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以及推进交通枢纽建设、运营与一体化开发等阶段分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一体化 运营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开发融资策划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海波 顾承东 +1 位作者 刘武君 林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城市交通的重大枢纽,属于城市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分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经济属性,对枢纽设施进行了拆分,并根据可经营性、可拆分性将枢纽设施分成4种类型;基于设施分类,对枢纽系统的投资平衡进行了研究,...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城市交通的重大枢纽,属于城市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分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经济属性,对枢纽设施进行了拆分,并根据可经营性、可拆分性将枢纽设施分成4种类型;基于设施分类,对枢纽系统的投资平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4类设施不同的融资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投资分工和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桥 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开发 融资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周边工业园区产业转型与升级比较研究——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三个园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10,共6页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给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工业区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才能抓住这一契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上海西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和长风生态商务园区借助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给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工业区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才能抓住这一契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上海西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和长风生态商务园区借助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契机,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对这三个园区的发展背景、交通区位、功能定位和园区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产业园区只有进行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形成错位发展,同时营造联动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打造整个枢纽区域的产业脉络,才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 传统工业园区 转型与升级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影响的综合交通枢纽上盖商业体量预测——以重庆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其渊 陈昕梅 +2 位作者 殷勇 易兵 周大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2,100,共7页
目前我国综合交通枢纽上盖物业开发主要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车站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开发研究,较少考虑其对周边交通的影响,以及交通对上盖物业的体量大小的影响.本文以重庆市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为例,根据大量的交通调查数据,结合重庆... 目前我国综合交通枢纽上盖物业开发主要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车站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开发研究,较少考虑其对周边交通的影响,以及交通对上盖物业的体量大小的影响.本文以重庆市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为例,根据大量的交通调查数据,结合重庆市的文化及地理情况,将重庆市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以立体集约型的方式规划其商业设施.本文采用商圈理论估计沙坪坝综合枢纽商业建筑总体规模,并提出不同的物业分类方案.最后依据交通量调查,利用圈层外推分析综合枢纽建筑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影响并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物业开发 商圈理论 交通生成预测 圈层外推法 综合交通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影响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必壮 杨立峰 +2 位作者 王忠强 苏瑛 李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6期87-91,共5页
虹桥枢纽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的世界级特大综合交通枢纽.在枢纽本体及周边地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交通挑战,为此针对性开展的多轮交通影响评价与相关交通研究,有力促进了虹桥枢纽规划设计成... 虹桥枢纽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的世界级特大综合交通枢纽.在枢纽本体及周边地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交通挑战,为此针对性开展的多轮交通影响评价与相关交通研究,有力促进了虹桥枢纽规划设计成果的不断完善.本文详细介绍了虹桥枢纽在枢纽本体的规划、设计以及周边地区控详编制等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内容,分析了虹桥枢纽交通影响评价结果得以成功落实的组织保障,系统研究了有关虹桥枢纽功能定位、枢纽本体轨道站点布局、枢纽本体进出场高架系统布局、枢纽内部换乘设施服务水平、枢纽本体上方商业开发、枢纽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规模等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成果和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桥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影响评价 土地开发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研究思路 被引量:8
9
作者 闵俊 刘纹滔 +1 位作者 孙军先 董斌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96,共7页
以高铁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交通枢纽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关键节点,理清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的研究思路是有序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的前提。以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在剖析国内外案例的基础上总结枢纽的发展经验;围绕项目具体实践... 以高铁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交通枢纽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关键节点,理清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的研究思路是有序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的前提。以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在剖析国内外案例的基础上总结枢纽的发展经验;围绕项目具体实践,提出由宏观至微观、从城市群及市域至车站核心区的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技术路线;针对枢纽发展战略、站场规划、枢纽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系统地提出研究思路,并针对站城一体、枢纽综合开发等关键要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车站 综合交通枢纽 研究思路 规划设计 综合开发 站城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设计统筹要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1,共5页
目的: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理念是实现交通与城市建设高度融合、共赢发展。此类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高度集成,属于复杂系统。由于交通设施与地块开发不能同步而必须进行上盖开发技术预留,预留条件是否全面、合理直接影响站城融合项目... 目的: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理念是实现交通与城市建设高度融合、共赢发展。此类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高度集成,属于复杂系统。由于交通设施与地块开发不能同步而必须进行上盖开发技术预留,预留条件是否全面、合理直接影响站城融合项目的综合效益,因此需进行针对性研究。方法: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其上盖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一体化开发预留设计的限制和挑战,总结了一体化设计统筹的技术和设计组织策略及一体化设计统筹的要点和难点,提炼了站城一体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统筹的原则和方法。结果及结论:针对具体项目特点,以枢纽交通规划为起点,以地下枢纽方案为基础,结合区域产业和商业策划,制定从宏观到微观、自下而上的双向设计路径;抓住地上地下结合的关键交接界面,梳理技术接口,进行一体化统筹设计,形成完整的技术研究体系和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站城一体化设计 上盖开发预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竣工
11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68,共1页
2011年5月1日,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设计理念颇具文化特色的新建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式竣工。2008年1 2月底开工建设的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四川省灾后重建的重大项目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其建设规模为... 2011年5月1日,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设计理念颇具文化特色的新建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式竣工。2008年1 2月底开工建设的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四川省灾后重建的重大项目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其建设规模为西南地区最大,站场占地1 306亩,站房总面积10.8万m2,车场规模为14个站台26线,设计日均客车作业能力达400对,旅客发送量20万人,是既有成都站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成都东站 竣工 西南地区 设计理念 旅客发送量 文化特色 重大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地区差异评估 被引量:13
12
作者 段晓峰 许学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5-1060,共6页
通过沿海地区之间的横向对比,能够体现出各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劣势,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升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供依据。以中国沿海的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产业效益角度,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 通过沿海地区之间的横向对比,能够体现出各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劣势,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升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供依据。以中国沿海的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产业效益角度,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和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分析了海洋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海洋资源利用效益的地区差异明显,上海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海洋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总体上,中国沿海省市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较低,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海洋灾害风险防范是绝大多数沿海地区需要提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 综合效益 生态位态势理论 多边形综合指标法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鲁南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召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0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水量平衡理论为依据 ,采用不同时相的TM图像数据及多元信息复合技术对鲁南地区沂源、沂水、沂南三县 (简称“三沂”)的地下水资源、地表水拦蓄条件进行调查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区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配置方案。
关键词 遥感 水资源 综合开发利用 鲁南地区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地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宏儒 曹曙明 +2 位作者 万振邦 刘先才 刘学彬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8年第1期6-11,22,共7页
本文分析了沿海滩涂地区自身的五大特点,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农场式管理、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
关键词 农业资源 中国 沿海地区 开发利用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宏兵 郭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6-59,共4页
以系统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对策:(1)以流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为载体,构筑可持续发展基本平台。(2)树立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理念。(3)借鉴国外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 以系统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对策:(1)以流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为载体,构筑可持续发展基本平台。(2)树立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理念。(3)借鉴国外湖泊—流域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经验教训,高起点开发利用和治理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4)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为契机,运用工程措施综合开发和整治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5)以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制度为保障,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中下游 湖泊—流域地区 综合开发与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地区玉米综合开发的策略和措施 被引量:5
16
作者 佟屏亚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3期49-52,共4页
从玉米种植地域划分,南方玉米产区主要是指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海南、台湾省(区)和上海市的全部,以及江苏、安徽的南部(苏北和皖北系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西部为西南山地玉米区),为我国水稻的主要... 从玉米种植地域划分,南方玉米产区主要是指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海南、台湾省(区)和上海市的全部,以及江苏、安徽的南部(苏北和皖北系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西部为西南山地玉米区),为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少。随着畜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综合开发策略 南方地区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武进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
17
作者 高怀友 周其文 +2 位作者 张壬午 陶战 陈金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通过对江苏省武进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进行生态-经济诊断,提出在开发区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退稻种草养牛工程,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生态果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生态工程与措施,探讨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建设... 通过对江苏省武进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进行生态-经济诊断,提出在开发区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退稻种草养牛工程,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生态果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生态工程与措施,探讨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达地区 生态农业 建设模式 江苏 武进 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浮萍植物促进贫困地区综合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印万芬 《农牧产品开发》 1998年第5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浮萍植物 开发 贫困地区 综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战略调整
19
作者 曹宝明 李俊超 黄非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7-39,共3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面临着新的问题、任务与挑战,为此,必须调整思路、转变机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 沿海发达地区 农业综合开发 投资战略 指导思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丘陵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
20
作者 孙颔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176-181,共6页
关键词 丘陵地区 丘陵山区 江苏省 地区 土地整理 粮食生产 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资源 生产基地 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