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发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智
冯金萍
+4 位作者
郝淼旺
郑引索
田昱平
姚亚洲
白秀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9-471,共3页
为了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发的维甲酸综合征 (RAS)的临床特点、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 ,对11例APL并发RAS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 :RAS较多见且较早出现 ,其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 (11/ 11)、发热 ...
为了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发的维甲酸综合征 (RAS)的临床特点、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 ,对11例APL并发RAS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 :RAS较多见且较早出现 ,其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 (11/ 11)、发热 (10 / 11)和胸腔积液 (6/ 11)等。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中白细胞数增高 (≥15 0× 10 9/L)者易发生RAS(9/ 11)。在继续应用ATRA的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的有 10例缓解 ,1例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结论 :早期识别RAS症状和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综合征
全反式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甲酸综合征的呼吸系统表现
2
作者
胡旭东
钱红兰
黄爱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02-702,共1页
关键词
维甲酸综合征
治疗
呼吸系统
白细胞增高
临床
综合征
首选药物
严重感染
表现
AP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反式维甲酸相关综合征临床研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38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黎明亚
龚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常见及少见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 38例APL在ATRA治疗期间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 :APL在ATRA治疗过程中常见毒副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皮肤干燥、脱屑、皲裂 (10 0 % ) ...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常见及少见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 38例APL在ATRA治疗期间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 :APL在ATRA治疗过程中常见毒副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皮肤干燥、脱屑、皲裂 (10 0 % ) ,19例出现胃肠道症状伴谷丙转氨酶增高 (5 0 % ) ,18例高白细胞综合征(47 5 % ) ,16例出现头痛、头晕 (42 4 % ) ,8例有肌肉、关节疼痛 (2 1 2 % )。少见毒副反应包括高颅压综合征 4 / 38,血糖升高 2 / 38,高组胺综合征 1/ 38等。结论 :ATRA治疗APL过程中常出现口干、皮肤干燥、脱屑、皲裂、胃肠道症状及高白细胞综合征等毒副反应。使用小剂量ATRA(2 0~ 30mg/日 ) ,可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而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
维甲酸
相关
综合征
临床研究
维甲酸
毒副反应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学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84-86,共3页
应用柔红霉素(DNR)或联用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完全缓解(CR)率可达50%~60%。近来由于对凝血障碍和败血症治疗的改进,已使CR率增达75%。充分的诱导缓解后治疗(巩固和维持...
应用柔红霉素(DNR)或联用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完全缓解(CR)率可达50%~60%。近来由于对凝血障碍和败血症治疗的改进,已使CR率增达75%。充分的诱导缓解后治疗(巩固和维持化疗)可使35%~40%的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综合征
全反式
血小板输注
白血病细胞
凝血障碍
高白细胞症
凝血异常
诱导分化
巩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氧化二砷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欢
李迎春
+1 位作者
刘卓刚
张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9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给予As2O3静脉点滴。如患者外周血白细胞>30×109/L,给予羟基脲口服;白细胞>50×109/L,除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9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给予As2O3静脉点滴。如患者外周血白细胞>30×109/L,给予羟基脲口服;白细胞>50×109/L,除羟基脲外给予高三尖杉酯碱静脉点滴,同时将As2O3剂量减半使用。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应用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血常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63例(91.3%)获得完全缓解(CR)。As2O3平均应用31.6d。6例死亡。死亡组与缓解组治疗前白细胞数分别为(34.7±4.8)×109/L和(9.7±3.2)×109/L(P<0.01),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乳酸脱氢酶分别为(712.8±144.6)U/L和(287.2±102.7)U/L,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As2O3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55例(79.7%),消化道症状32例(46.4%),水肿28例(40.6%),类维甲酸综合征13例(18.8%),过敏5例(7.2%),发热4例(5.8%),Q-T间期延长3例(4.3%)。其中类维甲酸综合征死亡4例(30.8%)。类维甲酸综合征发生时与入院时外周血平均白细胞数分别为(64.8±10.2)×109/L和(21.9±6.8)×109/L,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As2O3治疗初诊APL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CR)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发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智
冯金萍
郝淼旺
郑引索
田昱平
姚亚洲
白秀琴
机构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9-471,共3页
文摘
为了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并发的维甲酸综合征 (RAS)的临床特点、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 ,对11例APL并发RAS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 :RAS较多见且较早出现 ,其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 (11/ 11)、发热 (10 / 11)和胸腔积液 (6/ 11)等。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中白细胞数增高 (≥15 0× 10 9/L)者易发生RAS(9/ 11)。在继续应用ATRA的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的有 10例缓解 ,1例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结论 :早期识别RAS症状和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综合征
全反式
维甲酸
Keyword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retinoic acid syndro me
all-trans retinoic acid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甲酸综合征的呼吸系统表现
2
作者
胡旭东
钱红兰
黄爱芳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02-702,共1页
关键词
维甲酸综合征
治疗
呼吸系统
白细胞增高
临床
综合征
首选药物
严重感染
表现
APL
分类号
R595.3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反式维甲酸相关综合征临床研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38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黎明亚
龚磊
机构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0-352,共3页
文摘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常见及少见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 38例APL在ATRA治疗期间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 :APL在ATRA治疗过程中常见毒副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皮肤干燥、脱屑、皲裂 (10 0 % ) ,19例出现胃肠道症状伴谷丙转氨酶增高 (5 0 % ) ,18例高白细胞综合征(47 5 % ) ,16例出现头痛、头晕 (42 4 % ) ,8例有肌肉、关节疼痛 (2 1 2 % )。少见毒副反应包括高颅压综合征 4 / 38,血糖升高 2 / 38,高组胺综合征 1/ 38等。结论 :ATRA治疗APL过程中常出现口干、皮肤干燥、脱屑、皲裂、胃肠道症状及高白细胞综合征等毒副反应。使用小剂量ATRA(2 0~ 30mg/日 ) ,可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而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全反式
维甲酸
相关
综合征
临床研究
维甲酸
毒副反应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Keywords
retinoic acid
toxic reactio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R961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学文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84-86,共3页
文摘
应用柔红霉素(DNR)或联用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完全缓解(CR)率可达50%~60%。近来由于对凝血障碍和败血症治疗的改进,已使CR率增达75%。充分的诱导缓解后治疗(巩固和维持化疗)可使35%~40%的完全缓解...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综合征
全反式
血小板输注
白血病细胞
凝血障碍
高白细胞症
凝血异常
诱导分化
巩固治疗
分类号
R733.71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氧化二砷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欢
李迎春
刘卓刚
张嵘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内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04-80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9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给予As2O3静脉点滴。如患者外周血白细胞>30×109/L,给予羟基脲口服;白细胞>50×109/L,除羟基脲外给予高三尖杉酯碱静脉点滴,同时将As2O3剂量减半使用。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应用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血常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63例(91.3%)获得完全缓解(CR)。As2O3平均应用31.6d。6例死亡。死亡组与缓解组治疗前白细胞数分别为(34.7±4.8)×109/L和(9.7±3.2)×109/L(P<0.01),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乳酸脱氢酶分别为(712.8±144.6)U/L和(287.2±102.7)U/L,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As2O3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55例(79.7%),消化道症状32例(46.4%),水肿28例(40.6%),类维甲酸综合征13例(18.8%),过敏5例(7.2%),发热4例(5.8%),Q-T间期延长3例(4.3%)。其中类维甲酸综合征死亡4例(30.8%)。类维甲酸综合征发生时与入院时外周血平均白细胞数分别为(64.8±10.2)×109/L和(21.9±6.8)×109/L,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As2O3治疗初诊APL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CR)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综合征
Keywords
Arsenic trioxide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Retinoic acid syndrome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发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王智
冯金萍
郝淼旺
郑引索
田昱平
姚亚洲
白秀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维甲酸综合征的呼吸系统表现
胡旭东
钱红兰
黄爱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反式维甲酸相关综合征临床研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38例)
黎明亚
龚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王学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三氧化二砷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王欢
李迎春
刘卓刚
张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