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涂琛 游晶 +4 位作者 刘怀鄂 陈红英 洪敏 刘子杰 娄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30-213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4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代偿期肝硬化(CLC)患者21例(CL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DCLC)患者22例(DCLC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法测定外周血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组年龄、ALT、AST、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LC组、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HB组,Th17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HB组、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与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reg表达率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ST、TBIL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肝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T淋巴细胞 辅助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叉状头 /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宗圣 韩晓丽 胡建章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3-658,共6页
背景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 背景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清洁级BALB/c小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和损伤对照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采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并层间注入1×10^6CFU/ml真菌菌液5μl法建立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损伤对照组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后层间注入等体积(5111)的PBS液。采用质量分数10%KOH湿片法检查菌丝,部分用接种法进行真菌培养并鉴定菌种,另一部分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细菌污染。于造模后第1、3、5、7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炎症的变化特点,参照Wu和Hu的方法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处死小鼠并获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IL-17mRNA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IL-17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1、3、5、7天角膜的炎症评分分别为(3.2±0.8)、(6.6±1.1)、(9.4±1.1)、(6.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86,P=0.010),其中第3天和第7天角膜炎症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但低于第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与角膜炎症评分变化趋势一致。造模后第3、5、7天,IL-17mRNA在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角膜的表达分别为4.12±0.73、20.72±1.81、14.16±1.88,高于损伤对照组的0.35±0.17、0.28±0.09、0.2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内比较第5天时表达量高于第1、3、7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IL-17蛋白在造模后第1、3、5、7天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叭)。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各时间点RORγt 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IL-17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P〈0.01)。结论IL-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上调,其表达量变化的趋势与其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推测Th17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白细胞介素-17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和4-1BB/4-1BBL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敬 李贞 +1 位作者 王婧娇 漆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4-1BB/4-1BBL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30例OLP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RORγt和4-1BB/4-1BBL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OL...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4-1BB/4-1BBL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30例OLP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RORγt和4-1BB/4-1BBL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OLP患者中,RORγt、4-1BB、4-1BBL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经2-ΔΔCT转换后,OLP组3种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3.087、3.320和4.005倍。RORγt和4-1BB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4-1BB和4-1BBL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5 0,P<0.05)。结论RORγt和4-1BB/4-1BBL在OLP的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4-1BB 4-1BBL 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及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研究
4
作者 褚晓丹 陈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77-480,共4页
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其中慢性携带者达3.5亿~4亿[1]。我国HBV慢性携带者有近半数是由围产期母婴传播所致[2-3],而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HBV宫内感染是最终发展成乙肝表面抗原(HB... 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其中慢性携带者达3.5亿~4亿[1]。我国HBV慢性携带者有近半数是由围产期母婴传播所致[2-3],而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HBV宫内感染是最终发展成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4-5]。在HBV感染过程中,病毒抗原如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e抗原(HBeAg)均可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这对HBV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而慢性患者病毒感染的持续和慢性化发展,是因其HBV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受损所致。既往研究[1]表明,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孕妇体内Th1/Th2细胞免疫失衡,即Th1细胞免疫下调,Th2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这是导致HBV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为特征的辅助T细胞——Th17细胞的发现,Th17/Treg细胞的平衡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Th17/Treg细胞间平衡的打破可能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这将弥补既往Th1/Th2免疫效应模式的不足。近几年,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retinoid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 t,RORγt)作为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几年Th17细胞及其转录因子RORγt在HBV宫内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肝炎病毒 乙型 宫内传播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苍耳散对实验性AR大鼠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田 喻国冻 +1 位作者 顾平 金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究玉屏苍耳散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屏苍耳散组,西替利嗪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构建AR大鼠模型。灌胃给药,给... 目的探究玉屏苍耳散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屏苍耳散组,西替利嗪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构建AR大鼠模型。灌胃给药,给药剂量按照大鼠体重计算:玉屏苍耳散组(10 g/kg),西替利嗪(2 mg/kg),正常组以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鼻粘膜组织细胞因子IL-17、TNF-α、IL-23以及IL-6的分泌水平;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RORγt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RORγt、IL-17以及IL-23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鼻粘膜厚度、细胞因子IL-17、TNF-α、IL-23、IL-6表达及RORγt、IL-17以及IL-23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玉屏苍耳散组与西替利嗪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玉屏苍耳散可调控RORγt以及相关因子IL-17、IL-23的表达,发挥对AR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苍耳散 AR 大鼠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及叉头转录因子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赫 唐强 朱路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探索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叉头转录因子3 (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9只。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 目的探索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叉头转录因子3 (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9只。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手术不予治疗,针刺组接受头穴丛刺针灸治疗,康复组接受跑台训练,针康组接受头穴丛刺结合跑台治疗。术后各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缺血侧脑组织Foxp3、RORγt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mNSS为0分,模型组mNSS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5)。术后3 d,与模型组比较,康复组、针康组mNSS降低(P <0.05)。术后14 d,与模型组和针刺组比较,针康组mNSS降低(P <0.05)。术后各时间点,针康组Foxp3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05)。术后3 d,针康组RORγt表达量较其他组均增加(P <0.05)。术后7 d,针康组RORγt表达量较针刺组、假手术组增加(P <0.05)。结论针康法可改善脑缺血小鼠组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调节Foxp3、RORγt表达降低炎症的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叉头转录因子3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胃癌细胞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石莺 黄建军 +4 位作者 唐章文 谭亚丽 吉晓霞 凌晖 苏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处理前后人胃癌细胞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将胃癌SGC7901、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DADS处理组,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及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分析RORα的表...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处理前后人胃癌细胞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将胃癌SGC7901、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DADS处理组,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及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分析RORα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RORα核酸水平的表达。结果 DADS处理24 h后,胃癌SGC7901、MGC803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RORα在人胃癌SGC7901、MGC803细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显著上调;半定量RT-PCR灰度扫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DADS处理24 h后,SGC7901、MGC803细胞中RORα的表达量[(1.09±0.01)与(0.97±0.01)]较对照组[(0.45±0.03)与(0.44±0.02)]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分析及灰度扫描显示,DADS处理人胃癌MGC803、SGC7901细胞8、12、24 h后,RORα蛋白表达量较未处理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DS可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其诱导分化作用可能与上调ROR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维甲酸相关受体α 胃肿瘤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在奥曲肽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龚义飞 张超 +3 位作者 何新苗 骆会来 张慧平 张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1-844,共4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OCT)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及肝脏血清学的影响,探究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在奥曲肽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OCT组。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肝纤... 目的观察奥曲肽(OCT)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及肝脏血清学的影响,探究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在奥曲肽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OCT组。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和OCT组),饲养8周后处死大鼠并随机采集标本,使用HE及VG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细胞的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大鼠层粘连蛋白(LN)、大鼠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ⅢNP)、大鼠Ⅳ型胶原(COL4)含量;使用Ishak评分系统分析各组肝细胞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RORα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细胞的病理变化程度、肝脏炎症活动度、肝脏纤维化程度、肝脏血清AST、ALT、HA、LN、PⅢNP、COL4含量均显著上升,RORα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细胞的病理变化程度、肝脏炎症活动度、肝脏纤维化程度、肝脏血清AST、ALT、HA、LN、PⅢNP、COL4含量显著下降,RORα下降程度降低(P<0.05)。结论OCT可降低大鼠体内RORα的下降程度,减少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程度,治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相关受体α 奥曲肽 肝纤维化 肝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基因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腹侧中脑表达显著下调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宇 周仁华 +5 位作者 曾水林 徐建红 曲海英 沈骏 李晶 刘袁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TH、Pitx3/TH和Nurr1/TH阳性细胞并计数;...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TH、Pitx3/TH和Nurr1/TH阳性细胞并计数;(2)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tx3和Nurr1基因在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变化。结果:(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D大鼠模型组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2)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D大鼠模型组腹侧中脑左侧Pitx3和Nurr1表达显著下调,其中Pitx3表达下调更明显。结论:Pitx3和Nurr1基因的持续表达与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存维持密切相关,为探索PD的病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 孤儿受体相关因子1 帕金森病 腹侧中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ORα在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嘉琛 孙艳莎 +4 位作者 周博雅 郭译侬 商傅伟 卜军 何奔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86,共6页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s,RORs)由于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和类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相似而得名。近...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s,RORs)由于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和类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相似而得名。近年来研究陆续发现,核受体RORα不仅在一些代谢组织中表达,而且在脂质代谢,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深入了解RORα与脂质代谢的关系,将为肥胖、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 脂质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RORs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柴文 张宁 +2 位作者 王艳青 卜军 何奔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s),又称为NF1R,因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类似而得名。RORs亚家族主要包括RORα、RORβ和RORγ等三个成员。作为核受...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s),又称为NF1R,因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类似而得名。RORs亚家族主要包括RORα、RORβ和RORγ等三个成员。作为核受体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RORs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在机体发育、免疫反应、生物节律以及细胞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研究发现,RORs表达或功能异常还影响诸多病理过程,主要包括肿瘤、免疫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关于RORs的大量研究拓宽了我们对核受体家族生物学特征及其病理生理作用的认识及理解。本综述主要讨论RORs亚家族各成员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机体内的病理生理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基因调控 病理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相关受体ERR的功能及其调控 被引量:8
12
作者 钱云霞 钱凯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5-500,共6页
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receptor,ER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第一个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包括ERRα,ERRβ和ERRγ.ERR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雌激素信号途径,ERR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在骨骼组织和乳... 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receptor,ER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第一个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包括ERRα,ERRβ和ERRγ.ERR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雌激素信号途径,ERR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在骨骼组织和乳腺组织中拥有共同的靶基因,其中ERRα和ERRγ的表达状况还可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志.另外,ERR还在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至今未在体内找到ERR的小分子配体,因而找到ERR活性调节因子对理解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乳腺癌和糖尿病等将是非常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相关受体 ERR信号通路 生物学功能 调控 孤儿受体 人工配体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与骨代谢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川 陈昕 丁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43-146,150,共5页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ERRα)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孤儿核受体,是核受体超家族中一员。它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有着一定的同源性,但尚未发现任何配体。目前研究证明ERRα在骨代谢、...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ERRα)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孤儿核受体,是核受体超家族中一员。它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有着一定的同源性,但尚未发现任何配体。目前研究证明ERRα在骨代谢、能量代谢的调节以及乳腺癌发生中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ERRα在骨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骨组织中对受体介导的雌激素信号途径的参与,以求进一步了解雌激素调控骨改建的机制,以及展望ERRα作为靶点治疗雌激素相关的骨代谢病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 孤儿受体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转录因子ERRα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嘉慧 黄玲 +1 位作者 孙朝晖 周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7-481,共5页
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α,ERRα)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属于无需与配体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孤儿受体。ERRα参与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是调控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对ERRα的研究发现,其与雌激素依赖... 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α,ERRα)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属于无需与配体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孤儿受体。ERRα参与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是调控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对ERRα的研究发现,其与雌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调控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耐药等过程。本文综述了ERRα的生理功能以及在多种癌症中的作用,并总结了该领域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受体 雌激素相关受体α 肿瘤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转录因子RORγt和BATF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国强 王昱博 +7 位作者 张维杰 王歆然 张文锦 吴恬 关雪娃 陈芳 郑敬彤 王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检测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NA)患者痰上清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及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IL... 目的:检测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NA)患者痰上清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及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水平,探讨其在N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4.5%生理盐水雾化诱导痰,经细胞MGG染色进行哮喘的炎症亚型分型,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亚型哮喘(EA)组(26例)和NA组(30例),以常规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组,28人)。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痰上清中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空腹抽取各组研究对象肘静脉血1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8、IL-17和IL-2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Th17细胞(CD4+IL-17+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血清中IL-8、IL-17和IL-2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NC组比较,EA组患者血清中IL-8、IL-17和IL-2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痰上清中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PBMC中Th17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NC组比较,EA组患者PBMC中Th17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转录因子RORγt和BATF参与了NA患者气道炎症发生过程,且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2的异常表达与NA的全身反应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 辅助性T细胞17 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复发性流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石梦雨 贾志诚 +3 位作者 杨鑫鑫 李永谦 王培璇 郭颖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2-1219,共8页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母体免疫耐受障碍引起免疫炎症,导致移植排斥、妊娠障碍等不良妊娠结局。RS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诊疗困难,西医目前采用多种治疗策略进行经验性治疗,其临床疗效欠佳。RSA在中医学中属于“滑胎”范畴,强调预培其损,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动物实验中,中医药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孕鼠蜕膜组织形态和血流供应,增加子宫净重治疗RAS,诸多临床试验也证明了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低毒性的优势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RSA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来降低复发性流产率。中医药可提高RSA患者的Treg水平,降低Th17水平,调控Th17/Treg平衡,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医药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CD4^(+)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促进Th17细胞浸润于肺组织并与肺血管改建相关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宇 官立彬 +4 位作者 李晓栩 杨诚忠 谭小玲 高钰琪 黄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观察低压低氧时肺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与缺氧肺血管改建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低氧时间随机分为0 d、3 d、7 d、14 d和28 d组,每组10只。低... 目的:观察低压低氧时肺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与缺氧肺血管改建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低氧时间随机分为0 d、3 d、7 d、14 d和28 d组,每组10只。低压低氧组小鼠均置入模拟海拔6 000 m的低压舱内饲养3 d、7 d、14 d和28 d。常氧组置常压常氧环境下饲养(即0 d组)。于相应时点通过心导管检测右室收缩压,随后快速处死取材,测量右心室重量指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组织Th17细胞(CD4+IL-17+RORγt+)的比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6、IL-17水平及肺组织中IL-17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0 d组)相比,低压低氧7 d、14 d和28 d组小鼠右心室收缩压力、右心肥厚指数和血清IL-17含量均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组织中IL-17+RORγt+CD4+T细胞的百分比随缺氧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14 d和28 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7 d、14 d和28 d组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4 d和28 d组肺组织中IL-1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IL-17表达量与心室收缩压、右室肥厚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低压低氧促进脾脏T0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显著升高,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改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白细胞介素17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Th17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傅增辉 姜岩 +3 位作者 刘晶 秦迎辉 金艳 张广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辅助性T细胞17(interleukin 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r acid-related orphanreceptor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 目的检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辅助性T细胞17(interleukin 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r acid-related orphanreceptor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其在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缓解-复发型MS急性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53例为研究对象,抽取MS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健康人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IL-17和IL-27蛋白表达水平,PBMC中Th17细胞(CD4+IL-17+细胞)的百分率和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S患者治疗前血浆IL-17[(31.01±8.41)ng/L,(P<0.05)]水平较高,而IL-10、IL-27[(53.74±13.14)、(138.35±17.48)ng/L]水平均较低,外周血PBMC中BATF和RORγt m RNA[(2.97±0.57)、(4.67±0.81),(均P<0.05)]表达水平均升高,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1.87%±0.37%),(P<0.05)]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MS患者治疗4周后血浆IL-17水平降低[(27.39±7.92)ng/L,(P<0.05)],相反IL-10、IL-27[(79.36±10.91)、(185.08±18.07)ng/L]水平均升高,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1.73±0.34)、(2.03±1.04),(均P<0.05)]均降低,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0.83%±0.19%),(P<0.05)]明显降低;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10与IL-17仍偏高(均P<0.05),而IL-27偏低(P<0.05),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在MS患者外周血发现有Th17转录因子RORγt和BATF及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IL-17和IL-27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辅助性T细胞17 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许江涛 劳梓钊 +4 位作者 张丽娟 廖小红 阎雪 吴依娜 李得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11-2316,共6页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OVA制备AR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玉屏风颗粒组(12、6 g/kg)。各组干预后评估大鼠AR行为学总分,HE和AB-PAS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变情况,EL...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OVA制备AR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玉屏风颗粒组(12、6 g/kg)。各组干预后评估大鼠AR行为学总分,HE和AB-PAS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变情况,ELISA检测AR大鼠血清中的IL-17、TGF-β1水平,RT-PCR检测鼻黏膜组织中RORγt mRNA、Foxp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中RORγt、Foxp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颗粒组(12、6 g/kg)大鼠挠鼻次数、打喷嚏次数等行为学总分降低(P<0.05);上皮细胞结构完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明显减少;血清中的IL-17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升高(P<0.05);鼻黏膜RORγt mRNA表达降低、Foxp3 mRNA表达升高(P<0.05);鼻黏膜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比例升高(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能明显改善变应性大鼠鼻黏膜炎性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变应性鼻炎 叉头状转录因子p3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立堂 杨筱君 庞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规律。方法连续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发病后6、24 h和3、7、14 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抽取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规律。方法连续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发病后6、24 h和3、7、14 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抽取3.0 ml全血,抽取对照组3.0 ml全血,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结果①急性脑梗死后6 h,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 d,患者的Th17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98±0.19)%、(1.25±0.23)%、(1.09±0.21)%,高于对照组(0.8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 d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1±0.16、0.49±0.19、0.42±0.17,高于对照组0.2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14 d患者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34±15)、(68±29)、(41±21)、(32±14)ng/L,高于对照组的(21±1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⑤急性脑梗死后14 d,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17 TH17细胞 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