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绦虫EgBAL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1
作者 赵文卿 薄新文 +6 位作者 普娜 张玉霞 陈旭珂 张艳艳 孙艳 齐萌 王正荣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1-810,共10页
[目的]探究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胆盐活化脂肪酶(EgBAL)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进行原核表达,检测EgBAL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为囊性棘球蚴病疫苗抗原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细粒棘球绦虫EgBAL基因序列(Ge... [目的]探究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胆盐活化脂肪酶(EgBAL)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进行原核表达,检测EgBAL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为囊性棘球蚴病疫苗抗原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细粒棘球绦虫EgBAL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HM748917),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并克隆EgBAL基因。使用Mega 7.0软件,通过邻接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EgBAL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预测分析。构建含EgBAL基因重组pET-22b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EgBAL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纯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细粒棘球绦虫EgBAL基因片段大小为1 020 bp。系统进化树显示,EgBAL蛋白与中华树鼩EgBAL蛋白处于同一分支,进化距离较近,相似性高达99.6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EgBAL基因全长1 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EgBAL蛋白分子质量为37 089.59 u,理论等电点为4.77,不稳定指数为44.72,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66.11,亲水性为-0.429,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域及信号肽。EgBAL蛋白具有14个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27.90%、12.76%、12.76%和56.08%。此外,EgBAL蛋白含有35个磷酸化位点,其中包括12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6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7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pET-22b-EgBAL质粒,诱导表达得到EgBAL重组蛋白大小约38 ku。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昆明小鼠和犬的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细粒棘球绦虫EgBAL基因、表达了EgBAL重组蛋白,并初步证实重组EgBAL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提示其有作为囊型棘球蚴病疫苗或诊断候选抗原的潜力,为进一步研究EgBAL蛋白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EgBAL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EgM123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初步评价
2
作者 贾新月 马静 +6 位作者 普娜 赵文卿 陈旭珂 张艳艳 孙艳 薄新文 王正荣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8-391,共14页
旨在构建并制备细粒棘球绦虫EBY100/pYD1-EgM123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口服活载体菌株,并初步评价其免疫效果,以期为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酿酒酵母活载体口服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克隆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构建EBY100/pYD1-EgM123... 旨在构建并制备细粒棘球绦虫EBY100/pYD1-EgM123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口服活载体菌株,并初步评价其免疫效果,以期为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酿酒酵母活载体口服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克隆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构建EBY100/pYD1-EgM123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菌株。诱导培养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EBY100/pYD1-EgM123,并进行体外分析,通过免疫荧光分析以及BCA蛋白定量法对EgM123蛋白进行定位鉴定及定量分析。诱导表达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EBY100/pYD1-EgM123菌株并免疫BALB/c小鼠。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评价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口服酵母活载体菌株的免疫效果。结果成功克隆了细粒棘球绦虫EgM123的ORF序列,长度为594 bp。PCR检测以及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EBY100/pYD1-EgM123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菌株。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BY100/pYD1-EgM123表面具有绿色荧光,BCA蛋白定量法测定50 OD_(600 nm)EBY100/pYD1-EgM123诱导72 h后蛋白的表达量为15.59μg,浓度为0.31μg/OD_(600 nm)。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EBY100/pYD1-EgM123免疫组特异IgG、IgA、IgM抗体的分泌均高于PBS组、EBY100组及EBY100/pYD1组(P<0.05)。细胞因子检测发现,EBY100/pYD1-EgM123免疫组对小鼠细胞因子IL-17、IFN-γ的分泌量显著加强(P<0.001)。综上所述,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EBY100/pYD1-EgM123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口服活载体菌株免疫效果的初步评价,发现该口服活载体菌株具有免疫原性,可以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进一步说明其具有成为终末宿主抗囊型包虫候选疫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EgM123 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 口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碧江区鸡源四角赖利绦虫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3
作者 陈婷 谭磊 《湖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21-22,34,共3页
2024年6月,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某散养鸡场鸡的肠道中分离获得3条绦虫,在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提取绦虫的DNA基因组,采用PCR法扩增其核糖体ITS基因序列并测序分析,旨在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发现:(1)3株绦虫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2024年6月,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某散养鸡场鸡的肠道中分离获得3条绦虫,在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提取绦虫的DNA基因组,采用PCR法扩增其核糖体ITS基因序列并测序分析,旨在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发现:(1)3株绦虫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9.25~22.34 cm和0.3~0.5 cm,头节小,顶突有小钩,符合四角赖利绦虫的形态学特征;(2)3株绦虫核糖体ITS基因部分序列大小一致,均为1200 bp,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四角赖利绦虫分离株相似性最高,均超过99.0%,但与其他绦虫核糖体ITS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低于80.0%。结论:病鸡肠道内分离的绦虫为四角赖利绦虫。其结果为该病的分子诊断和后期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赖利绦虫 形态学 分子生物学鉴定 核糖体IT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迪庆州间断双线绦虫线粒体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4
作者 徐翠蓉 谢昕言 +7 位作者 闫大龙 杨建岭 马君 贺君君 杨忠文 杨继生 杨建发 邹丰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
为分析间断双线绦虫(Digramma interrupta)的线粒体基因(mtDNA)序列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潜力,于云南省迪庆州获得的短须裂腹鱼体内分离出21条间断双线绦虫,分别提取基因组DNA,扩增ATP酶亚基6(p atp 6)、烟酰胺腺嘌呤... 为分析间断双线绦虫(Digramma interrupta)的线粒体基因(mtDNA)序列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潜力,于云南省迪庆州获得的短须裂腹鱼体内分离出21条间断双线绦虫,分别提取基因组DNA,扩增ATP酶亚基6(p atp 6)、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5(p nad 5)、核糖体RNA小亚基(p rrn S)部分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基于这3个基因,以多房棘球绦虫为外群,采用贝叶斯法构建进化树,分析间断双线绦虫与其他绦虫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发现,p atp 6、p nad 5和p rrn S扩增产物的长度分别为543 bp、628 bp和1133 bp,种内差异依次为0~1.1%、0~1.4%和0~0.4%,在进化树上与间断双线绦虫与舌状绦虫亲缘关系最近。结果表明,3个mtDNA序列变异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p rrn S<p atp 6<p nad 5,p nad 5是研究间断双线绦虫遗传多样性的理想线粒体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双线绦虫 线粒体DNA 序列分析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M9与EGr_09888重组蛋白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慕永辉 赵莉 +8 位作者 吾力江·卡马力 刘帅 班万里 王冰洁 喀迪尔丁·艾尔肯 穆尼拉·特列吾汗 权晨曦 潘星羽 张壮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2,共6页
探究细粒棘球绦虫生殖相关基因EgM9和EGr_09888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s)体外发育的影响。确定最适宜SDS与PSCs共培养浓度;设置2.5%和5%的蛋白共培养液加入量,Ⅰ组含20%胎牛血清(阴性对照组),Ⅱ组含0.1%SDS EgM9蛋白共培养液,Ⅲ组含0.... 探究细粒棘球绦虫生殖相关基因EgM9和EGr_09888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s)体外发育的影响。确定最适宜SDS与PSCs共培养浓度;设置2.5%和5%的蛋白共培养液加入量,Ⅰ组含20%胎牛血清(阴性对照组),Ⅱ组含0.1%SDS EgM9蛋白共培养液,Ⅲ组含0.1%SDS EGr_09888蛋白共培养液,通过RT-qPCR确定最适加入量;设置Ⅰ~Ⅲ组与体外培养7 d PSCs共培养,收集7 d、21 d的虫体,RT-qPCR、Immunoblotting分析结果。结果表明,0.1%SDS是与PSCs共培养的最适浓度,重组蛋白共培养液的加入量为5%;RT-qPCR分析表明重组蛋白EgM9和EGr_09888对虫体的相应基因均有显著性调控(P<0.01),免疫印迹分析,以EgM9鼠血清为一抗时,7 d和21 d的Ⅲ组在35.0 ku出现条带,以EGr_09888鼠血清为一抗时,在21 d时Ⅲ组在35.0 ku出现条带。研究证实EgM9、EGr_09888重组蛋白分别对细粒棘球绦虫相应基因有显著性调控,对虫体中EGr_09888相应蛋白调控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体外培养 EgM9重组蛋白 EGr_09888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绦虫与鸡球虫混合感染诊治的探讨
6
作者 纪文龙 唐鹏程 +3 位作者 王子文 邵庆庆 孙雪荣 孙香雯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鸡绦虫与鸡球虫主要是由绦虫和球虫两种寄生虫引发的,对家禽的健康和养殖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针对鸡绦虫和鸡球虫的混合感染进行分析,综合该病的病原、致病作用、症状、剖解及病理变化等,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加强饲... 鸡绦虫与鸡球虫主要是由绦虫和球虫两种寄生虫引发的,对家禽的健康和养殖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针对鸡绦虫和鸡球虫的混合感染进行分析,综合该病的病原、致病作用、症状、剖解及病理变化等,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殖场内的卫生条件、定期驱虫、定期消毒、药物预防、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这两种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减少混合感染的风险,以此保护鸡群的健康,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绦虫 鸡球虫 剖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鸡绦虫与鸡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世民 杨甜 +1 位作者 刘霜莉 田小玲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110-112,共3页
鸡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寄生于家禽肠道的豇豆科绦虫、四角绦虫属绦虫、绦虫属绦虫及轮体引起。引起腹泻、体重减轻、生长迟缓、产蛋量减少、肠梗阻等临床症状;鸡球虫病是由几种艾美耳球虫寄生鸡肠上皮细胞引起的常见的严... 鸡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寄生于家禽肠道的豇豆科绦虫、四角绦虫属绦虫、绦虫属绦虫及轮体引起。引起腹泻、体重减轻、生长迟缓、产蛋量减少、肠梗阻等临床症状;鸡球虫病是由几种艾美耳球虫寄生鸡肠上皮细胞引起的常见的严重原虫病,其主要以肉髯苍白、食欲不振、下痢、拉血便及体重减轻等为临床症状。2种虫均能感染各个日龄的鸡,但主要危害于雏鸡,成年鸡感染一般呈隐性感染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2种虫均可单独致病,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但鸡球虫病的危害大于鸡绦虫病。此外,鸡绦虫病及鸡球虫病均呈世界性分布,给全球家禽业带来经济损失。本次诊治过程中,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认该病为绦虫和球虫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采用阿苯达唑+氨丙啉对鸡进行驱虫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绦虫 鸡球虫病 诊断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传统驱绦虫药物疗效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曾蕴渊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9期7-7,共1页
关键词 绦虫 药物疗效 人体健康 牛带绦虫 猪带绦虫 生发细胞 用药方法 绦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膜联蛋白B5、B15和B25的原核表达和分泌特性分析
9
作者 陈延鑫 华瑞其 +5 位作者 邵国庆 朱小伟 侯巍 李盛琼 阳爱国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07-2618,共12页
旨在探讨细粒棘球绦虫膜联蛋白B5、B15和B25的反应原性及其在中间宿主组织中的分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细粒棘球绦虫膜联蛋白与中间宿主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作者提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的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EgAN... 旨在探讨细粒棘球绦虫膜联蛋白B5、B15和B25的反应原性及其在中间宿主组织中的分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细粒棘球绦虫膜联蛋白与中间宿主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作者提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的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EgANXB5、EgANXB15和EgANXB25基因全长编码序列,使用同源重组法构建pET32a-EgANXB5、pET32a-EgANXB15和pET32a-EgANXB25质粒并进行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对上述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试验分析EgANXB5、EgANXB15和EgANXB25在中间宿主组织中的分泌特性。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克隆并表达出重组EgANXB5、EgANXB15和EgANXB25,并更正了EgANXB25的CDS序列(GenBank:OR245515.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这3种蛋白均能够被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犬阳性血清和感染细粒棘球蚴的小鼠阳性血清所识别。同时,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细粒棘球蚴包囊附近的肝实质组织中可以检测到EgANXB5、EgANXB15和EgANXB25的阳性信号。EgANXB5、EgANXB15和EgANXB25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同时它们具有分泌进入包囊周围肝实质组织中的潜能,可能进一步参与细粒棘球蚴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膜联蛋白 原核表达 反应原性 分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鸡绦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岩 韩天龙 付宁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62-62,共1页
鸡绦虫病(Cestodosis)是由赖利属的多种绦虫寄生于鸡的十二指肠中引起的一种病症,常见的赖利绦虫有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有轮赖利绦虫3种。各种年龄的鸡均能感染,17-40日龄的雏鸡易感性最强,死亡率也最高。鸡体内绦虫都是扁... 鸡绦虫病(Cestodosis)是由赖利属的多种绦虫寄生于鸡的十二指肠中引起的一种病症,常见的赖利绦虫有棘沟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和有轮赖利绦虫3种。各种年龄的鸡均能感染,17-40日龄的雏鸡易感性最强,死亡率也最高。鸡体内绦虫都是扁平长带状、白色、由很多节片组成,绦虫无消化器官,寄生于营养丰富小肠中,由体表吸取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绦虫 四角赖利绦虫 棘沟赖利绦虫 赖利 消化器官 颈节 节片 生殖器官 头节 集约化养鸡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舌状绦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11
作者 陈秀琴 邱阳元 +1 位作者 吕庆博 黄梅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25-5737,共13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肠舌状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了解其序列的结构特征,探究肠舌状绦虫系统发育相关信息。从麦穗鱼中获得肠舌状绦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对肠舌状绦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进行生物信... 本研究旨在获得肠舌状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了解其序列的结构特征,探究肠舌状绦虫系统发育相关信息。从麦穗鱼中获得肠舌状绦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对肠舌状绦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8个科34种绦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运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肠舌状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3655 bp,A+T含量为67.6%,其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肠舌状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包括12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2个非编码控制区。在12个PCGs中,除cox3基因使用TTG作为起始密码子外,其余11个PCGs均使用ATG作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方面,5个PCGs使用TAA,5个PCGs使用TAG,而cox3基因和nad3基因均没有终止密码子。PCGs使用密码子频率最高的是UUA,最低的是CGA。22个tRNA基因总长为1272 bp,大多数tRNA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但是trnS1和trnR由于缺少二氢尿嘧啶臂无法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nad2、nad 6和nad 4基因更适合作为肠舌状绦虫的分子标记。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肠舌状绦虫与双线绦虫亲缘关系最近,并与双槽头属绦虫(Dibothriocephalus)形成姐妹群。本研究获得了肠舌状绦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为研究肠舌状绦虫的分类学和系统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舌状绦虫 线粒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PCN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
12
作者 许少全 麦尔哈巴·麦麦提艾力 +5 位作者 吕国栋 周润 赵金龙 李婧 夏衣旦木·吐尼牙孜 赵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6-4963,共8页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sensu lato,Eg)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性,以及去氢骆驼蓬碱(HM)及其衍生物(H-2-168与H-2-104)对EgPCNA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期治...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sensu lato,Eg)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性,以及去氢骆驼蓬碱(HM)及其衍生物(H-2-168与H-2-104)对EgPCNA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期治疗囊型棘球蚴病并为药物靶点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运用PCR扩增并克隆EgPCNA基因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分析EgPCNA蛋白相关生物学信息。利用Mega 7.0构建蛋白序列系统发育树,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HM及其衍生物(H-2-168与H-2-104)对EgPCNA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EgPCNA基因全长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EgPCNA蛋白分子质量为28.36435 ku,等电点为4.62,脂肪指数为96.81,亲水性值为-0.015,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蛋白分布于细胞质。该蛋白含有PCNA超家族结构与PCNA保守功能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其次是α-螺旋,有2条可靠的B细胞抗原表位,与人和家鼠等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远。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HM组EgPCNA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H-2-168与H-2-104组EgPCNA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EgPCNA全长基因。EgPCNA蛋白对细粒棘球绦虫的DNA复制和修复具有调控作用,H-2-168与H-2-104具有下调EgPCNA蛋白含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对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余婉蓉 班万里 +8 位作者 王冰洁 潘星羽 幕永辉 刘帅 吾力江·卡马力 徐晶 喻昌盛 赵莉 张壮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29,共5页
探究egM9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性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利用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血清对细粒棘球绦虫进行体外干预试验,观察干预后虫体的发育情况。在体外培养模型中,用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30 d的虫体,通过We... 探究egM9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性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利用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血清对细粒棘球绦虫进行体外干预试验,观察干预后虫体的发育情况。在体外培养模型中,用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30 d的虫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虫体蛋白的免疫反应性,RT-qPCR分析虫体中EgM9基因的表达水平。显微观察表明经高免血清干预后虫体明显向成囊方向发育。Western blot直接法表明高免兔血清可以与虫体蛋白形成复合物,间接法证明EgM9多克隆鼠血清未与上述复合物发生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RT-qPCR验证EgM9高免兔血清可刺激虫体中的EgM9基因的表达。说明通过高免血清体外干预,可促进EgM9在基因和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为筛选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疫苗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体外培养 体外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危害及有效防治
14
作者 王海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9期9-10,共2页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体内寄生虫疾病,该种疾病在生猪养殖业中一旦发生将会给生猪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引起一系列的公共卫生安全。针对该种疾病应该注重加强流行病学调查...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体内寄生虫疾病,该种疾病在生猪养殖业中一旦发生将会给生猪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引起一系列的公共卫生安全。针对该种疾病应该注重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疾病所造成的危害,然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将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发生流行率降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 危害 有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绦虫病的防制策略
15
作者 秦斌 《北方牧业》 2024年第5期41-41,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类的种类及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重视,其中对牛羊肉的市场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从而也带动了当地牛羊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为避免其他因素对牛羊肉的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牛羊饲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类的种类及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重视,其中对牛羊肉的市场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从而也带动了当地牛羊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为避免其他因素对牛羊肉的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牛羊饲养的重视,采取科学方法不断提高牛羊的养殖技术水平,以此实现牛羊养殖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随着牛羊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相应的疾病问题也随之而来。如绦虫病不仅影响牛羊的生长,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养殖 防制策略 绦虫 可持续性发展 技术水平 养殖过程 品质需求 牛羊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牛绦虫病的病原学
16
作者 侯淑梅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期117-117,共1页
绦虫又称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本纲动物均营寄生生活。寄生人体的各种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总称绦虫病。绦虫病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也是我国古医籍中最早记载的人体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 绦虫又称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本纲动物均营寄生生活。寄生人体的各种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总称绦虫病。绦虫病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也是我国古医籍中最早记载的人体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圆叶目和假叶目。我国人体寄生的绦虫主要以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绦虫 牛带绦虫 猪带绦虫 病原学 寄生虫病 扁形动物门 绦虫 假叶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牧区牛羊的犬绦虫病及其防治
17
作者 吴平顺 九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66-67,共2页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甘、青、川交界处,是甘肃省的主要牧区和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是全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全州天然草场面积4 000多万亩,2014年末存栏各类牲畜381万头只,其中...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甘、青、川交界处,是甘肃省的主要牧区和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是全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全州天然草场面积4 000多万亩,2014年末存栏各类牲畜381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134万头,绵山羊存栏222万只。牧区群众有养犬的习俗,藏獒已从牧区走向了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绦虫 多头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畜产品生产基地 泡状带绦虫 甘肃省西南部 棘球蚴病 天然草场面积 牲畜存栏 包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冬季如何预防山羊绦虫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艳玲 《北方牧业》 2005年第17期22-22,共1页
绦虫病是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而引起的消化道蠕虫病。本病是秋冬季最常见的山羊寄生虫病。对山羊危害较大的主要是莫尼茨绦虫,本病能使羔羊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死亡。
关键词 绦虫 秋冬季 山羊 羊寄生虫病 预防 莫尼茨绦虫 发育不良 蠕虫病 消化道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塘饲养肉鸭发生绦虫病的诊治
19
作者 周英宁 梁家幸 +5 位作者 卢敬专 蒋冬福 李斌 苏乾莲 段群棚 赵武 《广西畜牧兽医》 2016年第3期129-130,共2页
鸭的绦虫病是由矛形剑带绦虫寄生于鸭的小肠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1]。该病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养鸭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35日龄以下的幼鸭,对幼鸭危害尤其严重[2、3]。2015年4月份以来,南宁市宾阳县陆续有5户养鸭... 鸭的绦虫病是由矛形剑带绦虫寄生于鸭的小肠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1]。该病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养鸭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35日龄以下的幼鸭,对幼鸭危害尤其严重[2、3]。2015年4月份以来,南宁市宾阳县陆续有5户养鸭户送来4批病鸭到本实验室求诊。经临诊症状、剖检病变、流行特点、病原检测,确诊为鸭的绦虫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兽医同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绦虫 肉鸭 诊治 饲养 山塘 矛形剑带绦虫 寄生虫病 流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头槽绦虫病的防治
20
作者 李树荣 李增寿 赵忠 《云南农业》 1995年第11期25-26,共2页
九江头槽绦虫病的防治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650201李树荣晋宁县渠东鱼场WFP—2814项目650600李增寿,赵忠据调查,晋宁县渠东渔场九江头槽绦虫病的发病率占该场发病鱼的70%,感染强度达6~15条(平均10... 九江头槽绦虫病的防治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650201李树荣晋宁县渠东鱼场WFP—2814项目650600李增寿,赵忠据调查,晋宁县渠东渔场九江头槽绦虫病的发病率占该场发病鱼的70%,感染强度达6~15条(平均10条)。由头槽绦虫侵入肠道引起,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头槽绦虫 剑水蚤 中间宿主 生石灰 动物科技学院 漂白粉 晋宁县 交配器 绦虫 南瓜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