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教育内容编选特点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民 吴潇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49,共5页
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落实语文课程劳动教育任务的主要载体与凭借,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教育内容编选具有如下特点:劳动教育内容种类丰富,劳动知识数量最多;劳动教育内容在三个系统中各有侧重,体... 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落实语文课程劳动教育任务的主要载体与凭借,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教育内容编选具有如下特点:劳动教育内容种类丰富,劳动知识数量最多;劳动教育内容在三个系统中各有侧重,体现出各系统的功能特点;劳动教育内容随年级而变化,与学生发展相适应;劳动教育内容富含优秀劳动文化,体现新时代国家诉求;劳动教育内容贴合学生实际,借助生活实现劳动育人等。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教育内容,教师要合理利用教科书,挖掘与开发劳动教育内容;依据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设计跨学科劳动学习任务群,创设情境获得直接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 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知识 劳动观点与态度 劳动习惯 劳动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科书的框架、样态与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娇娇 张增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1,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科书是筑牢民族文化自信,强化铸魂育人功能的重要举措。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选取142篇样本,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科书中的具体样态,在主题内容上,强调核心思想理念、体悟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科书是筑牢民族文化自信,强化铸魂育人功能的重要举措。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选取142篇样本,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科书中的具体样态,在主题内容上,强调核心思想理念、体悟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在呈现形式上,全学段覆盖、组织编排创新、载体形式丰富多元。未来仍需明晰编写前提,有效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遵循教学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教科书的转化;优化结构布局,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形式;依托数字技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主题内容 呈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科书里的文明形象塑造——基于初中统编版教科书的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瑞雪 靳玉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4,共13页
增强学生文明素养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教科书里的文明形象塑造是学生文明素养的形象化表达,引导学生理解现实世界和建构意义世界,帮助学生确证着自身作为社会存在... 增强学生文明素养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教科书里的文明形象塑造是学生文明素养的形象化表达,引导学生理解现实世界和建构意义世界,帮助学生确证着自身作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同时指引学生成为更加文明的社会存在。基于“学生文明素养框架”对初中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科书在内容上塑造了物质文明生活中的劳动者形象、精神文明生活中的缔造者形象、政治文明生活中的捍卫者形象、社会文明生活中的模范者形象、生态文明生活中的守护者形象;在形式上以文学作品、历史叙事和探究活动为载体,分别侧重文明形象的艺术性塑造、真实性塑造和生活化塑造。同时,仍需要通过完善教科书中整体文明生活的文明形象塑造、突出典型化文明形象的生活意义等内容深化措施,以及注重塑造手法对学生想象空间的拓宽、加强人物叙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生动呈现文明形象的文明行动等形式细化措施,进一步优化教科书中的学生文明素养培育内容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象 学生文明素养 统编 初中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言知识编制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黄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3-45,共3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词汇、修辞、语法。本套教科书在语言知识编制上存在如下三点问题:一是淡化语言知识;二是虽注重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但缺乏语言运用知识;三是知识未与训练有机融合。导致该套语文教科...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词汇、修辞、语法。本套教科书在语言知识编制上存在如下三点问题:一是淡化语言知识;二是虽注重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但缺乏语言运用知识;三是知识未与训练有机融合。导致该套语文教科书语言编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影响、语言知识自身存在的问题、语言运用知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分析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新课程提出的随文学习的主张值得肯定;加大语言运用知识的开发力度;语言知识的教学应将重心由语法转移到词汇上;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结合语言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 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 语言知识编制 语言知识 语言运用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使用现状考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鹏 王潭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3,共10页
基于北京、上海、山东、辽宁、吉林等省市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课堂观察数据,从使用的整体感受、便捷性、实际情况、实际效果、影响因素五个维度,考察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使用现状。围绕语文知识教学、课堂教学转化和学业评价等... 基于北京、上海、山东、辽宁、吉林等省市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课堂观察数据,从使用的整体感受、便捷性、实际情况、实际效果、影响因素五个维度,考察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使用现状。围绕语文知识教学、课堂教学转化和学业评价等语文教师关心的议题,尝试为教科书编者修订教科书和教师使用教科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 高中语文 教科书 修订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的“义理阐释”及其实现策略——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论语十二章》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子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1,共5页
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的“义理阐释”是关注文本道德价值的一种解读方式。研究认为:应彰显义理解读的道德价值,划分义理类型以明确道德价值的指向,引入关于道德价值的注疏内容,从而深化文言文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 义理阐释 传统文化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与改进 被引量:7
7
作者 韦强 王文汐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9期72-75,共4页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上涉及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初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关于古代文学的作品,教材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品的文体界定不够细致、准确;作品以及相...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上涉及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初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关于古代文学的作品,教材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品的文体界定不够细致、准确;作品以及相关文化讯息的注释简略、含混;对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重视不足。对此,应该采取完善作品注释及文化讯息、开辟传统文化版块等方式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 初中语文教材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教科书人物性别差异分析及教学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门燕丽 云霁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年第4期40-43,共4页
以现行使用的六册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中出现的性别主角进行量化研究和内容分析:先赋主角和自致主角差异分析、自致主角形象频数与词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男女性别差异。教学对... 以现行使用的六册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中出现的性别主角进行量化研究和内容分析:先赋主角和自致主角差异分析、自致主角形象频数与词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男女性别差异。教学对策:语文教科书编写应改变性别差异现象;教师在使用教材中要重视性别教育;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健康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编教科书 初中语文教学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课文提示的编写——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8,共4页
课文提示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亮点之一,随着课改,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同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作些分析,并提出课文提示应具备激情... 课文提示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亮点之一,随着课改,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同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作些分析,并提出课文提示应具备激情引趣、设悬置疑、简洁扼要三大功能,所谈均是个人之见,还望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课文提示 人教 语文教科书 编写 教育教学理念 课程理念 课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历史教学突破的逻辑路向——基于普通高中历史修订课标及统编教科书的视角 被引量:22
10
作者 马云飞 肖龙海 +1 位作者 陈辉 陈子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7,共6页
“史料实证”素养在体现历史学科属性,培育其他素养,提高学科育人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性。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双新背景下,基于文献梳理与审视2016—2020年学界关于“史料实证”素养教... “史料实证”素养在体现历史学科属性,培育其他素养,提高学科育人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性。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双新背景下,基于文献梳理与审视2016—2020年学界关于“史料实证”素养教学的研究现状,可以管窥目前一线“史料实证”素养培养教学的基本成果、实践样态及路径构想。“史料实证”素养教学应在本体论上突破超越,全面准确解读“史料实证”素养“1443”结构化的内涵目标体系;在认识论上突破超越,系统科学把握“史料实证”素养教学的育人目标指向;在方法论上突破超越,探寻完善或构建与运用“史料实证”素养教学实践的基本模型及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史料实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2020年修订)》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教科书文言诗文的选编与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鸣 陈婕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40-42,共3页
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诗文选文在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历来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哪次教科书改革,教科书编写者都特别注重优秀文言诗文的选编。针对“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下册中文言诗文的选编情况进行梳理... 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诗文选文在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历来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哪次教科书改革,教科书编写者都特别注重优秀文言诗文的选编。针对“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下册中文言诗文的选编情况进行梳理探究,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 高中语文教科书 文言诗文选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统编教科书复述教学建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亚东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32期42-46,共5页
复述是学生把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能够促进学生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素养的提升。统编教科书集中与分散编排了复述练习,还贴合螺旋上升的复述要素提供了适切的复述支架和方法。统编教科书复述要素的教学要落实语文新课标理念,... 复述是学生把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能够促进学生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素养的提升。统编教科书集中与分散编排了复述练习,还贴合螺旋上升的复述要素提供了适切的复述支架和方法。统编教科书复述要素的教学要落实语文新课标理念,经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梳理支架和方法、整体融合中筑牢基础、恰当创设情境、依标进行评价这样一个系统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 统编教科书 复述教学 复述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人物类革命题材选文教学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凌佳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32期46-49,共4页
统编教科书编录了大量革命题材类选文,其中以革命领袖、革命英雄,以及群体英雄类课文居多。由于创作年代久远,在教学中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立足审美能力的提升,通过语象具化、形象活化、意象深化三条路径拉近学生与革命选文、英雄人物... 统编教科书编录了大量革命题材类选文,其中以革命领袖、革命英雄,以及群体英雄类课文居多。由于创作年代久远,在教学中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立足审美能力的提升,通过语象具化、形象活化、意象深化三条路径拉近学生与革命选文、英雄人物之间的时空与情感距离,实现语言学习与精神内化的双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 统编教科书 英雄人物 革命题材选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