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1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凌草甲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郑修竹 朱春雨 +3 位作者 梁彦博 车明昊 陈玥 秦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9-805,共7页
目的探索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价值。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Normal组、Model组、Positive组(雌二醇)及ORI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用去卵巢法对除Norma... 目的探索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价值。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Normal组、Model组、Positive组(雌二醇)及ORI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用去卵巢法对除Normal组外的各组构建PMOP小鼠模型。8周干预后,用HE染色对胫骨近端骨组织行病理学观察;Micro CT评估小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微观结构特征;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液中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用16S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各组肠道微生物种类的丰度及其目别、属别的相对丰度。结果与Normal组比较,Model组小鼠骨组织结构破坏明显,BMD水平显著降低(P<0.05),ALP、TRACP-5b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比较,ORI组骨组织结构损伤明显改善,BMD水平显著升高(P<0.05),ALP、TRACP-5b明显降低(P<0.05)。此外,ORI通过促进益生菌繁殖和抑制条件致病菌生长,对肠道菌群构造产生积极调节作用,有助于恢复并保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结论ORI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PM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冬凌草甲素 去卵巢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龟鹿二仙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2
作者 于冬冬 郭强 +3 位作者 陈奎竹 顾海立 乔隆 乔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0-395,共6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龟鹿二仙胶(GLE)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过程中体内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及变化规律。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OVX)组,GLE低、中、高剂量(GLE-L、GLE-M、GLE-H)组,每...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龟鹿二仙胶(GLE)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过程中体内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及变化规律。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OVX)组,GLE低、中、高剂量(GLE-L、GLE-M、GLE-H)组,每组10只。造模1周后开始灌胃给药,8周后取材。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骨微观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分析骨代谢相关指标,用液质联用技术构建大鼠血清代谢物图谱,观察代谢物及相关通路的分布差异。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与OVX组相比,GLE-M组骨小梁百分比提高,骨微观结构恢复(P<0.05)。IHC染色显示,与OVX组相比,GLE-M组股骨中Runx2表达水平升高(P<0.05)。sham组、GLE-H组、OVX组相互交叉出现3-(3-甲氧基苯基)丙酸、乙酰胺、Equol、1-油酰基-Sn-甘油-3-磷胆碱共4种共调节代谢产物,在sham组呈高表达,OVX组呈低表达,GLE-M组又恢复至高表达。KEGG通路分析显示,sham组与OVX组间涉及的主要通路为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皮质醇合成和分泌等,GLE组与OVX组为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等。结论GLE可能通过调控体内的代谢产物防治P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鹿二仙胶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产物 经后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
3
作者 郝莹 杨宁宁 +2 位作者 孙梦莹 周晓彬 陈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4-1559,共16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慢性代谢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引发的公共卫生负担日趋严峻。运动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的最佳非药物干预手段,能够全面改善肌肉-骨骼协同功能... 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慢性代谢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引发的公共卫生负担日趋严峻。运动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的最佳非药物干预手段,能够全面改善肌肉-骨骼协同功能,调节内分泌和炎症微环境。但由于骨的机械适应性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现有的运动方案不能有效改善PMOP女性的骨密度。最有效的运动类型、剂量和个体化适配仍在不断地探索中。本文在充分考虑性别和激素水平差异性的基础上,检索并筛选PubMed、CNKI等数据库有关运动改善PMOP女性骨密度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网状Meta分析系统回顾和比较不同类型运动方式对PMOP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为探索最佳运动方式以维持或改善PMOP女性的骨密度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运动干预 骨密度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萸蓉壮骨膏调控JNK-OPG/RANKL轴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馨鸿 郭超 +6 位作者 宋冰 白敏 汪湛东 赵泓彰 王琼 张延英 赵兴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4,209,共8页
目的明确药食同源新产品萸蓉壮骨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大鼠的骨保护作用,并基于JNK-OPG/RANKL信号轴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60只2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Sham(假手术)组(n=10... 目的明确药食同源新产品萸蓉壮骨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大鼠的骨保护作用,并基于JNK-OPG/RANKL信号轴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60只2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Sham(假手术)组(n=10)、造模组(n=50)。造模组大鼠全部采用去势造模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模型评价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OVX)、阿仑膦酸钠组[Alen,6.3 mg/(kg·w)]及萸蓉壮骨膏高[SRH,10.8 g/(kg·d)]、中[SRM,5.4 g/(kg·d)]、低剂量[SRL,2.7 g/(kg·d)]组。持续给药12周后取材。采用Micro CT检测骨微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形态;生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a、Pi、PTH、1,25(OH)2D 3、BGP、B-ALP、PYD、DPD的水平;TRAP观察破骨细胞生长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B)及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股骨组织中JNK、OPG、RANKL、RANK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骨微结构指标BMD、BV/TV、Tb.Th和Tb.N显著降低(P<0.05),Tb.Sp明显升高(P<0.05);骨小梁断裂,骨髓腔扩大,脂肪组织累积增加,破骨细胞生长;血清Ca、PTH、PYD、DPD水平均升高(P<0.05),Pi、1,25(OH)2D 3、BGP、B-ALP水平均降低(P<0.05);大鼠骨组织中OPG、JNK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RANK、RANKL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OVX组比较,Alen、SRM、SRH组大鼠骨微结构指标BMD、BV/TV、Tb.Th和Tb.N明显增加(P<0.05),Tb.Sp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模型大鼠骨组织病理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len、SRM、SRH组大鼠血清Ca、PTH、PYD、DPD水平均降低(P<0.05),Pi、1,25(OH)2D 3、BGP、B-ALP水平均升高(P<0.05);Alen、SRM、SRH组大鼠骨组织中OPG、JNK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RANK、RANKL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药食同源新产品萸蓉壮骨膏能改善PMOP大鼠骨微结构和降低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其具体机制与萸蓉壮骨膏调控JNK-OPG/RANKL信号轴及关键分子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萸蓉壮骨膏 经后骨质疏松 JNK-OPG/RANKL信号轴 骨形成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调控MAPK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康庐琛 魏秋实 +2 位作者 李文斌 兰浩 宁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5-630,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调节MAPK信号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雌激素E2水平、骨代谢标志物CBF-α1、CTX-Ⅰ、PINP、OC... 目的探讨槲皮素调节MAPK信号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雌激素E2水平、骨代谢标志物CBF-α1、CTX-Ⅰ、PINP、OC水平、炎性指标IL-6、TNF-α、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变化;TRAP染色观察N.Oc/BS;显微CT扫描大鼠股骨形态,测定大鼠股骨BMD、Tb.N、Tb.Th、Tb.Sp;WB检测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E2、CBF-α1、CTX-Ⅰ、PINP、OC水平降低,IL-6、TNF-α、IL-1β水平增加,N.Oc/BS增加,BMD、Tb.N、Tb.Th降低,Tb.Sp增大(P<0.05);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大鼠血清E2、CBF-α1、CTX-Ⅰ、PINP、OC水平增加,IL-6、TNF-α、IL-1β水平降低,N.Oc/BS降低,BMD、Tb.N、Tb.Th增高,Tb.Sp减小(P<0.05)。假手术组骨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骨皮质厚度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且断裂,排列稀疏;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出现新生骨小梁,数量增加,骨组织形态、结构相对完整、清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雌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异常,缓解骨微结构变化,对骨质疏松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少破骨细胞形成、减少骨吸收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MAPK信号通路 经后骨质疏松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代谢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作用:病理机制与干预
6
作者 宋文静 白敏 +6 位作者 汪湛东 闫丰喆 曹婷婷 宋冰 张延英 郭超 汪永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的全身代谢性骨病。最近的研究发现,胆汁酸(bile acids,BAs)在肝脏中合成并被肠道微生物群修饰,进而入血参与机体各脏器代谢...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的全身代谢性骨病。最近的研究发现,胆汁酸(bile acids,BAs)在肝脏中合成并被肠道微生物群修饰,进而入血参与机体各脏器代谢,对于重塑骨平衡至关重要。本文就BAs调控骨形成和骨吸收,并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病进展的研究及通过药物干预该途径改善PMOP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围绕胆汁酸代谢途径,揭示PMOP的病理机制及干预途径,以期为治疗PMOP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受体 骨平衡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ATc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进展
7
作者 杨文通 赵继荣 +7 位作者 薛旭 张立存 邵鸿 陈志伟 蒋鹏 李玮农 杨涛 陈倩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5-759,764,共6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以骨质流失、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着绝经后女性的身心健康。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oplasmic 1,NFATc1)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以骨质流失、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着绝经后女性的身心健康。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oplasmic 1,NFATc1)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的特异性基因,是维持骨稳态的关键因子。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单体及复方可通过抑制NFATc1上下游基因和信号通路,阻碍其核转位,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达到干预PMOP的作用,成为该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因此,笔者通过阐释NFATc1在PMOP中的作用,并总结中药单体化合物及中药复方干预PMOP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为临床运用中医药防治PMOP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NFATc1 破骨细胞 骨吸收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龟鹿二仙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8
作者 于冬冬 陈奎竹 +3 位作者 郭强 顾海立 乔隆 乔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I0001-I0003,共7页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胶(GuiluErxianGlue,GLE)对去卵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VX)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索肠道菌群在该过程中所发挥的生物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SD雌性大鼠分组,共6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万古霉素组(KSS),龟鹿...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胶(GuiluErxianGlue,GLE)对去卵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VX)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索肠道菌群在该过程中所发挥的生物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SD雌性大鼠分组,共6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万古霉素组(KSS),龟鹿二仙胶低、中、高剂量组(GLE-L、GLE-M、GLE-H),造模1周后开始灌胃给药,8周后取材。HE染色检测骨结构及骨细胞形态、数量;microCT检测骨微观结构;ELISA法检测骨代谢;16SrDNA对肠道菌群的V3~V4区进行分析。结果HE、microC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龟鹿二仙胶均有效提高了骨小梁百分比、恢复骨微观结构,上调了血清中ALP及PINP含量,下调了β-CTX含量(与模型组相比,P<0.05)。OTU和PCoA分析结果显示,GLE-M显著恢复了OVX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与多样性及菌群构成;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在OVX组内明显增加(与Sham组比较,P<0.01),中药GLE-M干预后,其菌群丰度明显降低(与OVX组比较,P<0.01)。在属水平上,GLE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等。黏液真杆菌属在OVX组内增加(与Sham组比较,P<0.01),GLE-M干预后,其丰富度明显恢复(与OVX组比较,P>0.05)。结论龟鹿二仙胶可能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鹿二仙胶 肠道菌群 经后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KBP15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9
作者 朱弈桦 孙海涛 +5 位作者 彭晨健 杨浩淼 储旭东 郭杨 马勇 王礼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25,548,共9页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PMOP-SXXY)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PMOP-SXXY)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初期纳入PMOP-SXXY和骨量正常女性患者共10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PBMC,使用Trizol法进行RNA提取并进行文库构建,后利用RNA测序技术得到lncRNA和mRNA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s(differential expressed lncRNA,DElncRNAs)和mRNAs(differential expressed mRNA,DEmRNAs)(筛选标准为表达倍数变化FC≥2,P<0.05);根据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同时选择显著差异表达的10个lncRNAs与20个mRNAs进行lncRNA-mRNA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潜在可作为生物诊断标志物的lncRNAs;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潜在lncRNAs作为PMOP-SXXY诊断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后再次纳入PMOP-SXXY和骨量正常女性患者共30例,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对筛选结果进行外部验证。结果①与骨量正常组相比,PMOP-SXXY组中共2599个DElncRNAs和751个DEmRNAs。②GO富集分析中发现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蛋白结合上以及膜、质膜、胞外基质等细胞组分上;KEGG分析则显示差异表达的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ECM-receptor interaction)、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焦点粘连(Focal adhesion)、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和蛋白质消化与吸收(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等信号通路中;lncRNA-mRNA相关性网络显示,lncRNA FKBP15具有最多的节点数,共15个,其次为lncRNA HMGCR、lncRNA SLC25A37和lncRNA IQGAP1等。③利用ROC曲线分析筛选出对PMOP-SXXY诊断具有较好预测价值的lncRNAs:lncRNA FKBP15:其AUC为1.000,95%CI:1.000~1.000;lncRNA SLC25A37:其AUC为0.900,95%CI:0.690~1.000;lncRNA HMGCR:其AUC为1.000,95%CI:1.000~1.000;lncRNA IQGAP1:其AUC为0.960,95%CI:0.843~1.000,其中lncRNA FKBP15和lncRNA HMGC的诊断价值最高。④qPCR结果显示,lncRNA FKBP15、lncRNA HMGCR、lncRNA SLC25A37和lncRNA IQGAP1与PMOP-SXXY的发生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lncRNA FKBP15在PMOP-SXXY组和正常组中具有更明显的差异性表达。结论lncRNA FKBP15在PMOP-SXXY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PMOP-SXXY的临床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肾虚血瘀证 lncRNA 潜在生物标志物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EB1基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严艺云 姚增义 程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596,603,共6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女性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特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代谢异常、骨折风险增高,致残及致死率高等。GREB1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雌激素反应型基因。研究表明绝经后雌激素降低导致的脂代谢异常和骨代谢失衡之间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女性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特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代谢异常、骨折风险增高,致残及致死率高等。GREB1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雌激素反应型基因。研究表明绝经后雌激素降低导致的脂代谢异常和骨代谢失衡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通路,其相关性也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而GREB1基因则可能在雌激素对脂代谢及骨代谢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从女性绝经后脂代谢及骨代谢的角度,就GREB1基因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血脂异常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潜在作用关系和可能通过GREB1介导的共同发病机制,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GREB1基因 骨代谢 雌激素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交互作用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汝娜 魏立伟 +2 位作者 柴爽 张虹 秦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31,共6页
内质网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折叠和加工,当内质网蛋白质折叠能力受到影响时,其中的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堆积,导致内质网结构功能紊乱,造成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自噬可以选择性清除细胞内应激内质网... 内质网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折叠和加工,当内质网蛋白质折叠能力受到影响时,其中的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堆积,导致内质网结构功能紊乱,造成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自噬可以选择性清除细胞内应激内质网和错误蛋白,在应激状态下,内质网可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和自噬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由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不平衡造成。ERS与自噬能调控骨组织中细胞的状态,对骨稳态造成影响,该文就ERS与自噬交互作用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自噬 经后骨质疏松 未折叠蛋白反应 交互作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铭洋 顾海立 于冬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85,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与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生成减少有关的骨骼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备多种分化能...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与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生成减少有关的骨骼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备多种分化能力,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其成骨分化功能是生成新骨和维持骨代谢平衡的关键环节。但其面临着因衰老而导致的分化能力下降或免疫调节作用减弱等问题,笔者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与PMOP发病相关性进行综述,为BMSCs在PMOP的临床治疗上提供更多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衰老 经后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针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余顺 董芹作 +8 位作者 尹国臣 张君宝 贺明 何喆 孙玉环 张刘美 李加成 赵荣 邢利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目的基于肌肉与骨骼系统的密切关系与相互作用探讨健脾益肾强骨针法在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各6只,利用去势手术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模型制备... 目的基于肌肉与骨骼系统的密切关系与相互作用探讨健脾益肾强骨针法在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各6只,利用去势手术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药物组予以阿仑膦酸钠0.1 mL/kg,每日1次灌胃治疗,针刺组予每周3次针刺治疗。连续干预12周后,采用大鼠抓力测试仪测试前肢肌力,Micro-CT检测股骨骨密度(BMD),彩色多谱勒观察股动脉平均流速与最大峰值流速,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数量与形态结构,DHE染色观察活性氧(ROS)数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升高(P<0.05),股四头肌质量指数下降(P<0.05),前肢肌力降低(P<0.05),BMD下降(P<0.05),股动脉平均流速与最大峰值流速降低(P<0.05),线粒体数量增加,结构肿胀,ROS数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与针刺组大鼠体重升高(P<0.05),股四头肌质量指数增加(P<0.05),前肢肌力增强(P<0.05),骨小梁密度增加(P<0.05),线粒体数量减少、结构改善,ROS数量减少(P<0.05),股动脉平均流速与最大峰值流速增快,其中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肾强骨针法可能是通过调节骨骼肌微循环血流,改善骨骼肌线粒体氧化应激,从而起到正向影响骨骼肌结构和功能而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针刺 骨肉不相亲 血流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新治疗途径:外泌体
14
作者 倪宇旸 李微 +2 位作者 周茜 肖功 朱汉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5,共7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雌激素缺乏引发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雌激素除了直接影响骨代谢外,还会通过铁过载、免疫失调、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间接诱发骨质疏松。目前,临床上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一直使用钙...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雌激素缺乏引发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雌激素除了直接影响骨代谢外,还会通过铁过载、免疫失调、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间接诱发骨质疏松。目前,临床上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一直使用钙剂、双膦酸盐类、降钙素、性激素补充剂及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维持治疗。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释放的特殊囊泡,具有稳定性高、靶向性强、免疫原性低等特点,在细胞通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种特性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为了解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瓶颈问题,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外泌体 雌激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余佳伟 袁铄慧 +6 位作者 王秀峰 蔡明 黄金山 沈狄 闵星星 赵瑶瑶 陈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 探讨补充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3年1至9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补充碳酸钙D3治疗,... 目的 探讨补充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3年1至9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补充碳酸钙D3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N-端骨钙素、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β-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出现6例和3例退出研究,最终共71例患者完成研究(试验组34例,对照组37例)。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N-端骨钙素明显升高及β-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均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机体骨吸收并促进骨形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益生菌 骨代谢标志物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心肾相交”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心脏神经官能症相关性
16
作者 丁龙龙 刘华忠 +6 位作者 张洪健 张桂鑫 刘博 陈志健 田禾 王博 龚春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5-929,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骨病。在我国先秦时期,《周易》提出“心肾相交”理论,认为心与肾以经络为通路,以气血津液神为表现形式,共同调节全身脏腑平衡,从而构成人体...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骨病。在我国先秦时期,《周易》提出“心肾相交”理论,认为心与肾以经络为通路,以气血津液神为表现形式,共同调节全身脏腑平衡,从而构成人体连贯有序的循环。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当前对于心系疾病,尤其是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CN)与PMOP关系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加。因此,笔者拟从中医传统“心肾相交”理论,将CN和PMOP的现代研究有机联系起来,旨在明确CN与PMOP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能够为二者的临床治疗及现代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肾相交 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经脉理论探讨益气温经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17
作者 吴振宇 汪成杰 +7 位作者 李钰祎 杨小龙 蒋欣 张泽臣 叶佰盛 李威 黄振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2-1005,1012,共5页
经脉藏血气而养全身,与不同的脏腑有着密切联系,对骨骼的养护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肾虚血瘀为主要病机,因此虚瘀兼顾的益气温经法为其重要的治疗方法。该文通过总... 经脉藏血气而养全身,与不同的脏腑有着密切联系,对骨骼的养护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肾虚血瘀为主要病机,因此虚瘀兼顾的益气温经法为其重要的治疗方法。该文通过总结经脉理论及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详细阐释了经脉、脏腑、骨骼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结合现代医学探讨益气温经法(以强骨饮为代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制。强骨饮通过调节p38 MAPK、AKT/mTOR等信号通路,抑制骨吸收并促进骨形成,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显著提升骨密度、缓解疼痛症状。可为益气温经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经脉理论 益气温经法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叶云金 黄小彬 +7 位作者 薛立鹏 何艳艳 王志文 殷琴 陈群华 李怡良 郭金甲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2-817,830,共7页
目的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评价肾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肝肾不足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在3个临床研究中心开展,按1∶1纳入试验组(肾骨胶囊)和对照组(醋酸钙胶囊),共240例,疗程为3个月。观察VAS评分、中医... 目的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评价肾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肝肾不足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在3个临床研究中心开展,按1∶1纳入试验组(肾骨胶囊)和对照组(醋酸钙胶囊),共240例,疗程为3个月。观察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碱性磷酸酶(ALP)、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作为疗效指标;生命征、血钙(Ca)作为安全性指标;同时记录不良事件及合并用药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220例,试验组107例,对照组113例,脱落率5.83%,剔除率2.5%。两组受试者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疗效评价:①治疗1、3个月后,两组受试者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单项积分和总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9%和69.03%。②治疗3个月后,两组ALP无明显变化;但试验组的2,5(OH)D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安全性评价:两组受试者生命征、依从性、合并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受试者血Ca偏离,但差异无临床意义;部分受试者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胃肠不适,停药后均可缓解。结论肾骨胶囊治疗PMOP(肝肾不足证)能提高血清2,59(OH)D水平,显著改善VAS评分、中医证候,并优于醋酸钙胶囊,临床用药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骨质疏松 肾骨胶囊 肝肾不足证 醋酸钙 多中心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萸蓉壮骨膏调控EZH2/Wnt3a/β-catenin通路促进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成骨分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尚曼 郭超 +6 位作者 宋冰 白敏 汪湛东 汪可欣 徐晓艳 张延英 汪永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823,894,共7页
目的基于EZH2/Wnt3a/β-catenin通路调控成骨分化探讨萸蓉壮骨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片组[6.3 mg/(kg·周)]及萸蓉壮骨膏高[10.8 ... 目的基于EZH2/Wnt3a/β-catenin通路调控成骨分化探讨萸蓉壮骨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片组[6.3 mg/(kg·周)]及萸蓉壮骨膏高[10.8 g/(kg·d)]、中[5.4 g/(kg·d)]、低剂量[2.7 g/(kg·d)]组,另选同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Micro CT检测骨微结构,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形态;IF法检测大鼠股骨组织中成骨相关蛋白(Runx2、OSX、OPG)表达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胫骨组织中EZH2、Wnt3a、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微结构(BMD、BV/TV、Tb.Th、Tb.N和Tb.Sp)显著破坏(P<0.05),骨小梁排列稀疏松散,结构出现不连续间断,脂滴累积较多,骨组织中成骨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ZH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Wnt3a、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骨微结构显著改善(P<0.05),各给药组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骨组织病理结构,各给药组大鼠骨组织中成骨蛋白表达不同程度增加(P<0.05),各给药组大鼠骨组织中EZH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Wnt3a、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萸蓉壮骨膏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流失,其作用机制与萸蓉壮骨膏调控EZH2/Wnt3a/β-catenin通路促进成骨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萸蓉壮骨膏 经后骨质疏松 EZH2/Wnt3a/β-catenin通路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健骨胶囊通过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5
20
作者 安方玉 王霞霞 +10 位作者 颜春鲁 孙柏 汪春梅 柳颖 常伟荣 宋佳眙 王玉洁 马海珍 张蕊 陈振东 袁万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藤黄健骨胶囊可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骨密度来改善其骨微结构损害,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主要研究藤黄健骨胶囊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成骨细胞凋亡与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的关系,旨在探讨藤黄健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 藤黄健骨胶囊可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骨密度来改善其骨微结构损害,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主要研究藤黄健骨胶囊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成骨细胞凋亡与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的关系,旨在探讨藤黄健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采用去卵巢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藤黄健骨胶囊(0.09、0.18、0.36 g/kg)灌胃,连续干预8周后进行指标检测。采用TUNEL染色观察股骨组织凋亡情况,结果发现,藤黄健骨胶囊各剂量组股骨组织凋亡阳性细胞和凋亡率均减少(P<0.01)。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股骨组织成骨细胞中SIRT1、PGC-1α和Nrf2表达水平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藤黄健骨胶囊中、高剂量组成骨细胞PGC-1α表达荧光面积明显升高,各剂量组成骨细胞SIRT1和Nrf2表达荧光面积也明显升高(P<0.01)。q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股骨组织SIRT1、PGC-1α、Nrf2、Runx2、Bcl-2、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和翻译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藤黄健骨胶囊中、高剂量组股骨组织Runx2 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Nrf2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升高,Caspase-9蛋白质水平明显下降,各剂量组股骨组织SIRT1、PGC-1α、Bcl-2 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Nrf2 mRNA水平也均明显升高,而其各剂量组股骨组织Caspase-3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和Caspase-9 mRNA水平均则明显降低(P<0.01)。综上,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藤黄健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成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与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有关,SIRT1可能是调控成骨细胞凋亡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健骨胶囊 经后骨质疏松 SIRT1/PGC-1α/Nrf2信号通路 大鼠 成骨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