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仪式中的身体叙事及其功能探究——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程安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49,共6页
身体叙事在仪式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叙事语力与功能:一、仪式主题层面,以身演事,即以身体象征符号展示来言说族群文化记忆;二、仪式过程层面,以身行事,即作为叙事符号推动仪式过程的展开;三、仪式效应层面,以身成事,运用多种身体修辞... 身体叙事在仪式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叙事语力与功能:一、仪式主题层面,以身演事,即以身体象征符号展示来言说族群文化记忆;二、仪式过程层面,以身行事,即作为叙事符号推动仪式过程的展开;三、仪式效应层面,以身成事,运用多种身体修辞策略强化仪式效果。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为例,探讨了身体叙事在仪式文本所具有的层次性及其呈现出的记忆功能、结构功能、强化和审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三灵 以身演事 以身行事 以身成事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风俗的诠释和建构——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的“架尼”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玉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地方知识精英对"绕三灵"这一民俗活动的叙述与诠释都因他们与仪式参与者之间时间、空间和社会的距离而与仪式参与者本身的实践和解释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对地方风俗的诠释因应着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演变而演变,他们的诠... 地方知识精英对"绕三灵"这一民俗活动的叙述与诠释都因他们与仪式参与者之间时间、空间和社会的距离而与仪式参与者本身的实践和解释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对地方风俗的诠释因应着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演变而演变,他们的诠释也因之成为"民族风俗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与民族志意义上的叙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三灵 “架尼或japnid” 诠释 建构 历史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族“绕三灵”活动的文化表现形式及其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全胜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白族“绕三灵”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本文主要阐述了“绕三灵”的表现形式、保护意义及措施,以便充分肯定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价值,促进传统民间艺术的继承和保护。
关键词 绕三灵 表现形式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日传说、民间信仰与地方史的互动研究——以绕三灵传说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翠霞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绕三灵传说在大理地区广为流传,口头传说与民间信仰彼此粘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节日传说在外来佛教本土化过程中被借用,后又被叠合嫁接到南诏地方王权的传说叙事体系中,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解释绕三灵节日起源及南诏王权来源的基... 绕三灵传说在大理地区广为流传,口头传说与民间信仰彼此粘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节日传说在外来佛教本土化过程中被借用,后又被叠合嫁接到南诏地方王权的传说叙事体系中,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解释绕三灵节日起源及南诏王权来源的基本版本。绕三灵传说不仅是一个民间文学'文本',更是一个社会史'文本'。它不仅承载着白族民众深层的自然崇拜与农耕信仰,而且在与民间信仰的广泛互动中,为佛教本土化播布提供了一个粘附性支点,并在与南诏、大理国政治王权的博弈中成为民众历史叙事的'地方性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三灵 民间传说 民间信仰 地方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活态性开发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彦洁 张文琦 +1 位作者 杨宇 李沂珂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88,共2页
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内容翔实,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本文针对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现状,阐述活态性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建议。秉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依据"... 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内容翔实,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本文针对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现状,阐述活态性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建议。秉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依据"动态本真"保护原则,加强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资源建设、创新特色数据库建设、研发特色产品和开发旅游资源,可推进其活态性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绕三灵 非遗档案 活态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族本主庙会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东红 杨利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41,共6页
白族本主庙会及其文化内涵李东红,杨利美本主是白族村寨供奉的保护神,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宗教。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诞辰,这一天便是本主庙会。在白族聚居区,本主庙会是牵动千万人的盛大宗教祭典,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经... 白族本主庙会及其文化内涵李东红,杨利美本主是白族村寨供奉的保护神,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宗教。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诞辰,这一天便是本主庙会。在白族聚居区,本主庙会是牵动千万人的盛大宗教祭典,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搜集了大量有关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主庙 文化内涵 白族村 本主崇拜 商品交易市场 娱神 商业活动 集市贸易 绕三灵 洱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文化在洱海地区的遗留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印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0-25,共6页
洱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古代文明,从迄今的考古发掘看,其发端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纪以前。和世界许多地区的原始文化相似,在洱海地区的文化古迹中,也保有鲜明的生殖崇拜的痕迹。这些现象有些如同文明发展较早民族一样已经消失,有些在与外来... 洱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古代文明,从迄今的考古发掘看,其发端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纪以前。和世界许多地区的原始文化相似,在洱海地区的文化古迹中,也保有鲜明的生殖崇拜的痕迹。这些现象有些如同文明发展较早民族一样已经消失,有些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变体,还有些则留存至今,成为罕见的珍贵文物,而在生殖崇拜时期形成的一些宗教观念,在今天的许多民间习俗中仍可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地区 原始生殖崇拜 生殖文化 鱼崇拜 白族 象征 男性生殖器 父系制 绕三灵 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族的祭天仪式
8
作者 刘龙初 修世华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61-66,共6页
祭天是人们因崇拜和敬畏天上的神灵,祈求它赐福禳灾而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我国从殷代开始就有了隆重的祭天活动。到解放前,祭天仪式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仍以不同的形式保留着。本文主要是根据我们对居住在云南省碧... 祭天是人们因崇拜和敬畏天上的神灵,祈求它赐福禳灾而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我国从殷代开始就有了隆重的祭天活动。到解放前,祭天仪式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仍以不同的形式保留着。本文主要是根据我们对居住在云南省碧江和兰坪两县的白族进行调查的材料对白族三个支系的祭天仪式作一些叙述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神 白族 马人 勒墨人 至上神 支系 洱海地区 神树 纳西族 绕三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