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通过与SMAP/KAP3相互作用与微管结合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成 郑多 +5 位作者 钟向阳 夏昆 黄亮群 戴和平 陈玉祥 夏家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5-890,共6页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的突变导致家族性结肠息肉腺瘤病和散发性结肠癌 ,APC基因编码一个具有多个结构域、多种磷酸化状态的大分子蛋白质 .APC蛋白可通过C段直接或间接与微管结合 ,同时还可以通过中段与...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的突变导致家族性结肠息肉腺瘤病和散发性结肠癌 ,APC基因编码一个具有多个结构域、多种磷酸化状态的大分子蛋白质 .APC蛋白可通过C段直接或间接与微管结合 ,同时还可以通过中段与微管结合 ,但其结合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为进一步研究APC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运用APC中段 (15 0 0bp~ 4 80 0bp)构建诱饵质粒 ,筛选人胎脑cDNA文库 ,得到一个与APC相互作用的蛋白SMAP/KAP3,SMAP/KAP3是驱动蛋白KIF3A/ 3B的相关蛋白 .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双色免疫荧光共定位的方法 ,证实了APC与SMAP/KAP3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提示APC可能通过SMAP/KA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SMAP/KAP3 相互作用 微管 结合 结肠腺瘤息肉基因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结肠癌合并结直肠多发腺瘤性息肉1例
2
作者 姚亚东 杜鹏 朱军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儿童、青少年结直肠癌虽然患病率很低,但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合并结直肠多发腺瘤性息肉者更是少见,需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等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14岁直肠... 儿童、青少年结直肠癌虽然患病率很低,但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合并结直肠多发腺瘤性息肉者更是少见,需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等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14岁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恶性肿瘤、结直肠多发腺瘤性息肉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息肉 家族腺瘤息肉 直肠乙状结肠 遗传息肉结直肠癌 LYNCH综合征 程度 结直肠 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连环蛋白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蛋白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瑞中 朱恩新 刘婷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蛋白在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昆明小鼠按雌雄比2∶1合笼,发现阴栓视为妊娠,定为E0.5d,制作E13.5d、E14.5d、E15.5d、E16.5d、E17.5d... 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蛋白在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昆明小鼠按雌雄比2∶1合笼,发现阴栓视为妊娠,定为E0.5d,制作E13.5d、E14.5d、E15.5d、E16.5d、E17.5d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石蜡切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和APC蛋白的表达与分布。结果β-catenin在牙胚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上皮内均有表达,且随着发育的成熟,其表达逐渐增强,着色于细胞膜、质及核。APC蛋白在蕾状期牙蕾上皮呈强阳性表达,随着牙胚发育其表达逐渐减弱,着色在细胞膜、质。β-catenin与APC蛋白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β-catenin表达于牙胚早期细胞核及细胞质内,提示其参与了牙胚早期的细胞增殖过程。β-catenin与APC蛋白的时空表达有重叠现象,并呈显著负相关,这符合WNT经典信号通路中两者的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腺瘤结肠息肉蛋白 牙胚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腹壁纤维瘤病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王璐 高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由5q21号染色体上的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的种系突变引起,如治疗不及时,到35~40岁时,几乎100%的人会发展为结直肠癌[1]。FAP胃肠道表现为上、下...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由5q21号染色体上的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的种系突变引起,如治疗不及时,到35~40岁时,几乎100%的人会发展为结直肠癌[1]。FAP胃肠道表现为上、下消化道息肉及癌症,肠外表现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先天性肥大、硬纤维瘤、甲状腺癌、肝母细胞瘤及其他肠外恶性肿瘤包括肾上腺、胰腺和胆道恶性肿瘤[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息肉 纤维瘤 腹部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筛选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恩达 徐晓东 +2 位作者 孟荣贵 傅传刚 徐洪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我科1985-2002年通过结肠镜对23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家系共38例亲属进行筛选,观察息肉的量、形态、分布以及病理等特征,分析结肠镜对家系亲属筛选的作用。... 目的:探讨结肠镜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我科1985-2002年通过结肠镜对23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家系共38例亲属进行筛选,观察息肉的量、形态、分布以及病理等特征,分析结肠镜对家系亲属筛选的作用。结果:38例对象中发现有16例大肠内有息肉生长,筛选阳性率达42.1%;1例腺瘤呈重度不典型增生,占6.3%;左半结肠、直肠内息肉分布密集。结论:结肠镜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筛选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息肉 结肠 结肠镜检查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瘤性结肠息肉(APC)蛋白截短突变对MDCK细胞中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间黏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文玲 祝文思 +3 位作者 牛海波 朱峰 宋莉 李卓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探讨腺瘤性结肠息肉(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截短突变对MDCK细胞中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之间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细胞黏附测定实验检验MDCK-N2-APC及MDCK-GFP稳定表达株系的黏附率。相对于对照细胞MDCK-GFP,MDC... 目的探讨腺瘤性结肠息肉(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截短突变对MDCK细胞中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之间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细胞黏附测定实验检验MDCK-N2-APC及MDCK-GFP稳定表达株系的黏附率。相对于对照细胞MDCK-GFP,MDCK-N2-APC细胞为稳定突变株,表达APC蛋白N端449-781氨基酸片段。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测定在细胞黏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黏附分子(CD29、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N2细胞-基质之间黏附率增加,平均升高约180%,而细胞-细胞间黏附率约下降30%。在MDCK-N2-APC细胞中CD29的表达水平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APC蛋白在细胞-基质及细胞-细胞间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截短突变片段N2可能通过改变CD29和E-cadherin等黏附分子的表达量来影响细胞黏附,进而影响细胞的侵袭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结肠息肉(APC)蛋白 细胞-基质黏附 细胞-细胞黏附 截短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发胃息肉及胃癌:研究进展与治疗建议
7
作者 曲瑞泽(综述) 周鑫 付卫(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约30%的FAP患者存在抑癌基因APC的5q21突变,发病率为(2.29~3.2)/10万人[1]。FAP以弥漫性结肠腺瘤为典型特征,可累及结直肠的各解剖部位,腺...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约30%的FAP患者存在抑癌基因APC的5q21突变,发病率为(2.29~3.2)/10万人[1]。FAP以弥漫性结肠腺瘤为典型特征,可累及结直肠的各解剖部位,腺瘤个数多大于100个。FAP患者常在20~30岁发展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CRC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腺瘤息肉 息肉 结肠腺瘤 抑癌基因 结直肠癌 解剖部位 CRC 弥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例
8
作者 孙宝友 孙作成 +2 位作者 薛洪千 张杰峰 李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906-906,共1页
关键词 家族腺瘤息肉 腹腔镜辅助 切除治疗 结肠 常染色体显遗传 预防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结肠 FAP 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全结肠切除术后累发侵袭性纤维瘤2例报道 被引量:3
9
作者 胡仁旺 曹志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0-243,共4页
侵袭性纤维瘤也称硬纤维瘤,通常起源于间叶组织,它的发病率很低,是一种生长速度快且呈浸润性生长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病因不明,而且术前诊断较为困难[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一个高危因素[2-3],特别是行全结肠切除的家... 侵袭性纤维瘤也称硬纤维瘤,通常起源于间叶组织,它的发病率很低,是一种生长速度快且呈浸润性生长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病因不明,而且术前诊断较为困难[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一个高危因素[2-3],特别是行全结肠切除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当此类患者术后发现腹部包块时,我们应该高度怀疑并发侵袭性纤维瘤的可能。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很少见,很难引起临床医生,特别是临床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的注意,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并达到R0切除,外科手术仍然是其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纤维瘤 结肠切除 家族腺瘤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伟 艾常华 +4 位作者 王海鹏 庞凌坤 朱袭嘉 甘泽林 李盛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7-90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12月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12例FAP的临床资料,4例癌变者行腹腔镜全结肠直肠切除、末段回...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12月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12例FAP的临床资料,4例癌变者行腹腔镜全结肠直肠切除、末段回肠造口术,6例直肠下段未扪及明显息肉者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直肠次全切除、回肠J形储袋直肠吻合术,2例直肠下段有少量息肉者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及直肠次全切除、残留直肠黏膜剥脱、经直肠肌鞘内回肠肛管吻合术。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2~3天肛门排气,住院时间8~12 d。随访3~24(13±3)月,无近期并发症发生,除回肠造口4例外,其余8例术后控便较好,3个月后大便能控制在3~6次/日。结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FAP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切除 腹腔镜 家族腺瘤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特点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11
作者 于恩达 徐晓东 孟荣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大肠疾病,如不及时诊断,采取预防性治疗,大肠内息肉100%都将癌变,其特征性肠外表现对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特征及研究现状作一评述。
关键词 腺瘤息肉 结肠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9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恩达 徐晓东 +4 位作者 孟荣贵 傅传刚 徐洪莲 金国祥 林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FAP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85~2003年96例F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肠镜表现特征;回顾2001-2003年22例FAP患者上消化道内镜及腹部影像学... 目的: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FAP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85~2003年96例F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肠镜表现特征;回顾2001-2003年22例FAP患者上消化道内镜及腹部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其大肠外病变特征。结果:96例FAP患者中多数患者大肠内息肉呈密生型生长(52/96,54.2%),左半结肠及直肠息肉分布密度呈中至重度,直肠腺瘤癌变率高(23/41,56.1%)。22例FAP患者中伴胃窦部增生性息肉19例,占86.3%;十二指肠各段有息肉样病灶18例,占81.8%(其中腺瘤性息肉12例,无1例癌变)。22例中有3例分别在大肠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腹壁、腹盆腔和小肠系膜硬纤维瘤,仅1例手术完整切除治愈。结论:大肠内密集分布腺瘤性息肉是FAP特征性表现,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结肠镜是安全、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上消化道息肉是FAP常见大肠外病变,国人十二指肠腺瘤癌变罕见;硬纤维瘤严重影响FAP患者大肠切除术后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息肉 结肠 结肠镜检查 大肠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瘤样息肉病蛋白在胃腺瘤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震凯 朱人敏 +2 位作者 汪芳裕 刘炯 何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观察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APC)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患者的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和30例... 目的:观察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APC)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患者的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和30例胃腺癌组织,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标本中APC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胃黏膜、胃腺瘤、胃癌组织APC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APC蛋白阳性表达率虽然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在胃腺瘤组织中APC基因表达已出现异常,该基因的失活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及胃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息肉蛋白 腺瘤息肉 腺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直肠丝状息肉并回盲部腺瘤性息肉一例及文献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奚肇宏 夏军权 +2 位作者 魏兰福 李洁 吴艳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2-843,共2页
丝状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假性息肉病,多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肉芽肿性结肠炎等引起的黏膜及黏膜下组织非特异性增生。本文报道1例既往无炎症性肠病史患者,罹患乙状结肠、直肠丝状息肉合并回盲部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 丝状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假性息肉病,多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肉芽肿性结肠炎等引起的黏膜及黏膜下组织非特异性增生。本文报道1例既往无炎症性肠病史患者,罹患乙状结肠、直肠丝状息肉合并回盲部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国内罕见报道。检索PubMed数据库文献,并针对其病名、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息肉 腺瘤息肉 溃疡结肠 Croh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性硬纤维瘤病 被引量:3
15
作者 楼征 于恩达 孟荣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1-543,共3页
硬纤维瘤(desmoid tumours,D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但可呈局部浸润性生长。FAP患者DT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其发生、发展可能与手术、遗传学易感性和体内激素水平有关。50%的FAP相关性DT发生于腹腔内,常表现为无压痛、缓慢生长的肿... 硬纤维瘤(desmoid tumours,D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但可呈局部浸润性生长。FAP患者DT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其发生、发展可能与手术、遗传学易感性和体内激素水平有关。50%的FAP相关性DT发生于腹腔内,常表现为无压痛、缓慢生长的肿块。临床表现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肠系膜DT可导致肠梗阻、肠缺血、肾盂积水和瘘管。可活检或CT检查明确诊断。对于腹壁DT建议手术切除,而肠系膜DT的首选药物治疗,手术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息肉 结肠 硬纤维瘤 综述文献 家族腺瘤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APC基因胚系突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楼征 于恩达 +5 位作者 孟荣贵 傅传刚 刘连杰 徐晓东 王颢 郝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APC基因胚系突变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6例FAP患者运用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APC基因,对可疑突变者进行测序。结果: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共发现3个可疑突变片... 目的:探讨国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APC基因胚系突变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6例FAP患者运用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APC基因,对可疑突变者进行测序。结果: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共发现3个可疑突变片段,经DNA测序证实3个片段均存在突变。其中,15号外显子2例,14号内含子1例。结论:国人FAP患者相同基因型APC基因突变可有不同表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息肉 结肠 APC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林酸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直肠残存腺瘤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军 吕愈敏 +1 位作者 金珠 崔荣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舒林酸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结直肠中残存腺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初步探讨舒林酸对FAP患者残存腺瘤的影响。方法:FAP患者口服舒林酸400mg/d,12个月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结直肠息肉的变化。以后根据患者结肠...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舒林酸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结直肠中残存腺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初步探讨舒林酸对FAP患者残存腺瘤的影响。方法:FAP患者口服舒林酸400mg/d,12个月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结直肠息肉的变化。以后根据患者结肠腺瘤消退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服用舒林酸维持治疗,并定期复查结肠镜,对残存息肉及其他病变进行活检,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舒林酸治疗前FAP患者结直肠腺瘤活检标本中,管状腺瘤占活检腺瘤总数的90.8%,绒毛管状腺瘤占9.2%;异型程度为Ⅰ级、Ⅱ级、Ⅲ级的腺瘤分别占42.1%,45.6%和12.3%。治疗后管状腺瘤占活检腺瘤总数的99.8%,绒毛管状腺瘤占0.2%;异型程度为Ⅰ级、Ⅱ级、Ⅲ级的腺瘤分别占55.8%,41.8%和2.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肠道中出现微小扁平隆起和红斑,其中约65%为腺瘤。结论:舒林酸长期维持治疗可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结直肠残存腺瘤异型程度下降,绒毛管状腺瘤减少,而微小扁平隆起和红斑可能是腺瘤消退过程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林酸 腺瘤息肉 结肠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检查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晓东 于恩达 +1 位作者 丁衍 孟荣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肥大(CHRPE)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22例FAP患者和对照组10例散发性大肠息肉患者进行视网膜检查,分析CHRPE的发生率、形态特征以及分布规律。结果... 目的:探讨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肥大(CHRPE)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22例FAP患者和对照组10例散发性大肠息肉患者进行视网膜检查,分析CHRPE的发生率、形态特征以及分布规律。结果:22例FAP患者中发现17例眼底伴有CHRPE表现(17/22,81.8%);表现特征为双侧分布、多发性(≥2个),并沿末梢血管分布的椭圆状色素沉着。对照组中1例发现有CHRPE。结论:眼底检查是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的FAP辅助诊断,是家系成员筛选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息肉 结肠 视网膜镜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COX-2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晓东 于恩达 孟荣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分析环氧化酶2(COX-2)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中的表达,探讨COX-2在腺瘤形成以及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我科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10例FAP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分别取≤0.5 cm、≥1 cm的腺瘤性息肉以及癌变腺瘤组织,采用E... 目的:分析环氧化酶2(COX-2)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中的表达,探讨COX-2在腺瘤形成以及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我科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10例FAP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分别取≤0.5 cm、≥1 cm的腺瘤性息肉以及癌变腺瘤组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OX-2在这些病灶中的表达。结果:COX-2主要在上皮细胞内表达,在部分间质细胞中也表达。COX-2在≤0.5 cm腺瘤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强于正常上皮,但相差并不显著;在≥1.0 cm腺瘤中表达显著强于正常上皮(P<0.01);在不同大小腺瘤之间的表达差异显著,≥1.0 cm腺瘤中表达强于≤0.5 cm腺瘤(P<0.01);癌变腺瘤中的COX-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上皮(P<0.01);癌变腺瘤中表达强于≥1.0 cm的腺瘤组织,但相差并不显著。结论:COX-2可能是FAP发展中的重要促进因子,参与了腺瘤早期形成以及癌变过程;选择性抑制COX-2是预防治疗FAP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息肉 结肠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发甲状腺癌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楼征 于恩达 +1 位作者 孟荣贵 傅传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0-580,共1页
关键词 腺瘤息肉 结肠 甲状腺肿瘤 例报告 家族腺瘤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