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线粒体转录因子B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并促进细胞生长
1
作者 欧志高 陈会莹 +1 位作者 汤婷 朱剑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线粒体转录因子B1(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B1,TFB1M)主要参与线粒体DNA转录,与肝细胞癌、星状细胞瘤等发生发展有关,然而其在结肠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公共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TFB1M在结肠癌中的表达... 线粒体转录因子B1(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B1,TFB1M)主要参与线粒体DNA转录,与肝细胞癌、星状细胞瘤等发生发展有关,然而其在结肠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公共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TFB1M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筛选TFB1M高低表达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突变分析、免疫细胞浸润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等。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过表达TFB1M对结肠癌细胞活力、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TFB1M在结肠癌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与N分期和TNM分期有关(P<0.05)。TFB1M高表达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功能富集结果显示,TFB1M与白细胞介导的免疫、免疫球蛋白产生等信号通路有关。此外,ZFHX4、RYR2、PIK3CA和FAT 4等基因在TFB1M高表达组突变频率显著升高(均P<0.05)。在PIK3CA和FAT 4突变组中TFB1M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TFB1M高表达组中CD4+记忆活化T细胞占比升高,Treg细胞占比降低。TFB1M高表达组患者可能对陶扎色替(tozasertib)、阿糖胞苷(cytarabi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等更敏感,而TFB1M低表达组患者可能对Dasatinib、JQ1、ERK_2440等更敏感。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TFB1M时,结肠癌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减少,S期和G 2/M期细胞占比增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FB1M可能通过调控免疫细胞浸润及功能在结肠癌细胞生长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线粒体转录因子B1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表达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崔戈 张婷 崔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 :分析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m 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联,探讨CCAT-1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病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 PCR)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腺瘤... 目的 :分析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m 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联,探讨CCAT-1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病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 PCR)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腺瘤(3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中CCAT-1 m RNA表达,采用ROC曲线判断CCA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计算Youden指数确定CCA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阈值;采用双变量相关(bivariate correlation)Pearson检验分析CCAT-1m RN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CCAT-1 m 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CAT-1 m RNA水平相对于结直肠腺瘤患者(P<0.01)、健康志愿者(P<0.01)显著高表达,CCAT-1 m RNA在健康志愿者、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呈逐渐递增趋势;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CAT-1 m RNA表达量与肿瘤直径(P<0.05)、分化程度(P<0.01)、原发灶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数(P<0.01)、远处转移(P<0.05)及TNM分期(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CCAT-1 m RNA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CCAT-1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 肠癌 早期筛检 病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C1激活HGF/c-ME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熊漫 谭益冰 +3 位作者 杨明 孙晓宁 刘思德 宋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对结直肠癌增殖、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样本和癌旁样本中MACC1的表达及MACC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将HCT116细胞分...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对结直肠癌增殖、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样本和癌旁样本中MACC1的表达及MACC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将HCT116细胞分为Vector(不做任何处理组)、MACC1 OE组(转染pcDNA3.1-MACC1过表达质粒),si-NC组(转染siRNA阴性对照)、si-MACC1组(转染MACC1 siRNA);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EDU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及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情况;RT-qPCR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ellular-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c-ME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MACC1、c-MET的蛋白表达情况。将转染MACC1 OE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肿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细胞株中MACC1表达升高(P<0.05)。MACC1高表达组的患者总生存期低于MACC1低表达组(P=0.003)。MACC1过表达可提高HCT116细胞活力(F=86.070,P<0.001)。与si-NC组相比,si-MACC1组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迁移、侵袭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1)。MACC1与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2,P=0.002)。过表达MACC1可提高c-MET的表达(t=13.532,P<0.001),而干扰MACC1可降低c-MET的表达(t=14.626,P<0.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ACC1可激活c-MET转录。MACC1过表达可提高裸鼠肿瘤体积及质量(P<0.01)。结论 MACC1可通过激活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c-ME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转录调节因子Ets-1蛋白的表达
4
作者 李冰 陈壬寅 +4 位作者 任彬 余金霞 高冬玲 张岚 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8-710,共3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转录调节因子Ets-1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的关系。方法:取结直肠癌(男22例,女18例;腺癌29例,黏液腺癌11例;高分化15例,中低分化25例;浸润深度:深层28例,浅层12例;淋巴结转移:有16例,无24例...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转录调节因子Ets-1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的关系。方法:取结直肠癌(男22例,女18例;腺癌29例,黏液腺癌11例;高分化15例,中低分化25例;浸润深度:深层28例,浅层12例;淋巴结转移:有16例,无24例)及其相应正常组织标本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ts-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t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Et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Ets-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转录调节因子 ET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5
作者 骆婕 郭妹 +1 位作者 吴瑾柔 陶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及其参与调控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CC1、HGF和C-met蛋白在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在位内...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及其参与调控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CC1、HGF和C-met蛋白在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对照组内膜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异位内膜分别为0.65±0.14、0.86±0.09、0.71±0.14;在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0.34±0.12、0.43±0.08、0.42±0.05,两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内膜(P <0.05);而其中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又高于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P <0.05);且MACC1、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按ASRM进行分期,分析MACC1、HGF和C-met蛋白在不同分期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ACC1、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在Ⅰ期与Ⅱ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Ⅲ期中表达较Ⅰ/Ⅱ期明显升高,Ⅳ期中的表达较Ⅲ期更高(P <0.05)。结论 MACC1、HGF和C-met可能协同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发展,且与疾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 在位内膜 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碱调节IL-6/JAK1/STAT3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伊亮 李伟东 +1 位作者 王有 周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苦豆碱(ALO)调节IL-6/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行为的影响。方法:SW480分为CK组(正常培养的SW480细胞)、ALO低剂量组(ALO-L组,0.2 mmol/L)、ALO中剂量组(ALO-M组,0.4 mmol/L)... 目的:探讨苦豆碱(ALO)调节IL-6/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行为的影响。方法:SW480分为CK组(正常培养的SW480细胞)、ALO低剂量组(ALO-L组,0.2 mmol/L)、ALO中剂量组(ALO-M组,0.4 mmol/L)、ALO高剂量组(ALO-H组,0.8 mmol/L)、ALO-H+激活剂(IL-6激活剂重组人IL-6蛋白)组(0.8 mmol/L+100 ng/ml)。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W480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SW480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IL-6、p-JAK1、p-STAT3蛋白表达。将自然杀伤细胞NK-92MI分别与上述5组细胞共培养,并依次命名为CK共培养组、ALO-L共培养组、ALO-M共培养组、ALO-H共培养组、ALO-H+激活剂共培养组,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TNF-α、IFN-γ水平及共培养体系中NK-92MI的免疫杀伤率。结果:与CK组相比,ALO-L组、ALO-M组、ALO-H组OD_(450)值、克隆形成率、PCNA、IL-6、p-JAK1、p-STAT3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ALO-H组相比,ALO-H+激活剂组SW480细胞OD_(450)值、克隆形成率、PCNA、IL-6、p-JAK1、p-STAT3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ALO-L共培养组、ALO-M共培养组、ALO-H共培养组上清中TNF-α、IFN-γ水平、NK-92MI细胞免疫杀伤率高于CK共培养组,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ALO-H共培养组相比,ALO-H+激活剂共培养组上清中TNF-α、IFN-γ水平、细胞免疫杀伤率降低(P<0.05)。结论:ALO可能通过抑制IL-6/JAK1/STAT3信号通路抑制SW480细胞增殖、免疫逃逸,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碱 肠癌 白细胞介素-6/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免疫逃逸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细胞诱导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促进癌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丽娜 翟阳 +1 位作者 王玉珍 杨柳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1-827,共7页
目的研究HCT-116结直肠癌细胞对癌旁正常成纤维细胞(NF)的炎性诱导作用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NF和CAF;通过空间基因表达数据集下载并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研究HCT-116结直肠癌细胞对癌旁正常成纤维细胞(NF)的炎性诱导作用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NF和CAF;通过空间基因表达数据集下载并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L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等炎性因子在人结直肠癌组织的空间表达水平;通过体外直接或间接共培养体系研究成纤维细胞和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纤维细胞中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基中TGF-β、TNF-α、CXCL2、IL-1β和SDF-1的分泌水平。设置HCT-116细胞和NF共培养组、HCT-116细胞和CAF共培养组、加入SDF-1抑制剂AMD3100的HCT-116细胞和CAF共培养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TM)迁移实验检测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CAF比NF表达更高水平的FAP和α-SMA,并且HCT-116癌细胞可诱导NF向CAF转化;与NF相比较,CAF可分泌更高水平的TGF-β、TNF-α、CXCL2、IL-1β和SDF-1等炎性因子,但在共培养条件下,癌细胞只能诱导NF分泌SDF-1,对TGF-β、TNF-α、CXCL2和IL-1β的分泌无明显诱导作用;与NF相比较,CAF明显促进癌细胞的迁移,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被SDF-1抑制剂AMD3100减弱。结论结直肠癌细胞可以诱导癌旁NF向CAF的转化,而CAF通过分泌SDF-1促进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相关成纤维细胞(CAF) 炎性反应 迁移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肠癌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调控Rac1b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孜欢 冯杏芝 +2 位作者 方乐堃 黄丹丹 汪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探讨MALAT1调控Rac1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手术切除后30 min内于-80℃保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MALAT1和Rac1b mRNA的表达;RNA干扰沉默结直肠癌细胞MALAT1表达,通... 目的:探讨MALAT1调控Rac1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手术切除后30 min内于-80℃保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MALAT1和Rac1b mRNA的表达;RNA干扰沉默结直肠癌细胞MALAT1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ac1b和上皮间质化标志物的表达,Ed U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ALAT1低表达后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ALAT1在结直肠癌中低表达;干扰MALAT1表达后,Rac1b的表达升高,细胞增殖加快,且上皮间质化标志物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升高。干扰MALAT1的表达可明显促进结直肠癌侵袭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MALAT1低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并且这一相关性是通过调控Rac1b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肠癌 肿瘤转移 Rac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1在85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海燕 吴共发 +1 位作者 王雅娟 韩慧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7-610,共4页
背景与目的:SNAI1作为一种锌指转录因子(zinc-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通过抑制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本研究旨在比较SNAI1在结直肠癌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原... 背景与目的:SNAI1作为一种锌指转录因子(zinc-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通过抑制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本研究旨在比较SNAI1在结直肠癌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SNAI1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癌15cm以上)、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癌组织中SNAI1的表达情况,采取多种分组及多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比较。结果:SNAI1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00);低分化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组织(P=0.014);淋巴结转移灶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P=0.001);SNAI1在Dukes A+B与Dukes C+D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0);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组织类别与SNAI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关系密切(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r=0.532>0.5,P=0.000;Spearman's相关系数r=0.595>0.5,P=0.000);剔除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现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与其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SNAI1的表达呈正相关(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r=0.209<0.5,P=0.01;Spearman's相关系数r=0.221<0.5,P=0.009)。结论:结直肠癌中,SNAI1可作为恶性程度评价指标;淋巴结转移灶的癌细胞恶性程度并不比原发灶的癌细胞强;SNAI1高表达往往伴随淋巴结转移的出现,SNAI1有作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指标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SNAI1 锌指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畅靖嘉 吴昊 +5 位作者 张文桃 张昕彤 胡艳芬 刘铭 李莉 朱剑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GA和GEO数据全面分析TRAP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选取2020年10月...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GA和GEO数据全面分析TRAP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03月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10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用IHC染色法检测中国人结肠癌组织中TRAP1的表达进行验证,运行R包(survival和survminer)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在线分析TRAP1蛋白的信号肽及穿膜结构域,通过基因富集分析软件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培养结肠癌SW480和SW620细胞,将si-NC和si-TRAP1转染结肠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si-NC组和si-TRAP1组,采用qPCR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结肠癌细胞中TRAP1的表达,FCM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TRAP1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TRAP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TRAP1高表达组结肠癌患者5年OS率较低(P<0.05)。TRAP1蛋白属于细胞质蛋白,功能富集结果显示TRAP1及其相关分子与细胞周期、核糖体生物发生等信号通路有关(均P<0.01),TRAP1高表达组的结肠癌代谢重编程基因簇和线粒体蛋白输入基因簇水平升高(均P<0.01)。敲减TRAP1后,结肠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TRAP1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低OS率相关联,敲减TRAP1可阻滞结肠癌细胞周期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SW480细胞 SW620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8-3p靶向调控ZEB1表达对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静 滕圣敏 李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87-219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8-3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手术切除的5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并收集结直肠癌细胞系和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采用qPCR... 目的探讨miR-128-3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手术切除的5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并收集结直肠癌细胞系和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采用qPCR法检测miR-128-3p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将miR-128-3p mimic、mimic NC、miR-128-3p inhibitor和inhibitor NC转染至SW620细胞,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8-3p与ZEB1的靶向关系,将ZEB1质粒单独或联合miR-128-3p mimic转染至SW620细胞,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能力改变,分别采用qQCR和WB实验检测SW620细胞中ZEB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iR-128-3p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癌细胞中低表达(均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瞬时转染miR-128-3p mimic能显著抑制SW62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瞬时转染miR-128-3p inhibitor能显著增强SW62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8-3p直接靶向调节ZEB1的表达,过表达ZEB1能促进SW62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同时转染miR-128-3p可下调ZEB1蛋白和mRNA表达,SW62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结论miR-128-3p在结直肠癌中低表达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miR-128-3p通过靶向调控ZEB1抑制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miR-128-3p 转录因子E盒合蛋白1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C1、c-Met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周娜 吴宜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l)、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7例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Ⅱ~Ⅲ)和91例宫颈癌组织...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l)、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7例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Ⅱ~Ⅲ)和91例宫颈癌组织中MACCl、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MACCl、c.Met蛋白在宫颈癌组织、CINⅡ~Ⅲ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依次为83.5%、76.5%,80.2%、70.6%,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宫颈癌中MACCl蛋白的表达与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5)。将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MACCl蛋白表达、c.Met蛋白表达、组织学分化程度、脉管浸润、肌层浸润深度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ACCl蛋白表达、肌层浸润深度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ACC1、c.Met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协同参与宫颈癌的恶性进展,MACCl蛋白高表达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盆腔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MACC1的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霞 史惠蓉 +1 位作者 邓佑兴 张瑞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卵巢癌上皮性癌细胞SKOV-3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SKOV-3细胞分为shRNA转染组(重组质粒psuper-EGFP-s3转染)、空质粒转染组(psuper-EGFP-neo转染)和对照组(未作转染),采用RT-PCR法和West... 目的:探讨沉默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卵巢癌上皮性癌细胞SKOV-3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SKOV-3细胞分为shRNA转染组(重组质粒psuper-EGFP-s3转染)、空质粒转染组(psuper-EGFP-neo转染)和对照组(未作转染),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MA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结果:3组SKOV-3细胞MACC1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RNA转染组较未转染组和空质粒组下降。shRNA转染组对顺铂的IC50较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下降(P<0.05)。结论:沉默MACC1的表达能增加卵巢癌SKOV-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 RNA干扰 顺铂敏感性 卵巢癌 SKOV-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及细胞株中长链非编码RNA CCAT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圣坦 朱根海 +4 位作者 纪武 洪澜 王雁 陈春英 王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3-587,593,共6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及细胞株中长链非编码RNA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48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3 cm)以...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及细胞株中长链非编码RNA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48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3 cm)以及人正常宫颈鳞状细胞系ECT1/E6E7、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中CCAT1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应用小分子RNA(siRNA)分别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构建CCAT1低表达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CCAT1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CAT1对人宫颈癌细胞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蛋白(RASSF1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人宫颈癌组织中CCAT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相比,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中CCAT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TMN分期较晚、肿瘤大、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CCAT1相对表达量更高(P<0.05);不同年龄、分化程度患者中CCAT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siRNA-NC组相比,转染siRNA-CCAT1的Hela、C33A细胞中CCAT1、细胞增殖活性、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RASSF1A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CCAT1的表达上调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沉默CCAT1的表达会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上调RASSF1A的表达、下调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组织 HELA C33A 长链非编码RNA 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C1、c-Met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和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小兰 林元 +1 位作者 罗湘闽 李荆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3-508,共6页
目的:分析MACC1蛋白、c-Met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联合CA125分析3个因子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MACC1、c-Met在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ACC1、c-Me... 目的:分析MACC1蛋白、c-Met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联合CA125分析3个因子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MACC1、c-Met在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ACC1、c-Met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且两者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ACC1蛋白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CA125是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危险因子(P<0.05).结论:MACC1蛋白、c-Met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MACC1联合CA125对于评估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血清癌抗原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酯甲通过抑制CCAT1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5
17
作者 谭晖 王吉昌 +2 位作者 董丹凤 李恩孝 李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1966-1971,共6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酯甲(SA)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作为实验对象,将SA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用不同剂量的SA(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50μmol/L)孵育A549和H1... 目的:探究五味子酯甲(SA)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作为实验对象,将SA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用不同剂量的SA(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50μmol/L)孵育A549和H1299细胞24 h、48 h和72 h。采用细胞计数盒-8检测细胞增殖,采用FC500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采用伤口愈合实验评价细胞迁移,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CCAT1 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PTEN、E-cadherin、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处理的细胞比较,S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降低了A549和H1299的细胞活力(P<0.05)。与DMSO组比较,SA 10μmol/L组的A549和H1299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了5.71倍和3.48倍(P<0.001),伤口愈合面积显著降低了63.42%和59.15%(P<0.001),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了53.98%和53.36%(P<0.001)。与DMSO组比较,SA 10μmol/L组A549和H1299细胞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CCAT1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SA通过抑制CCAT1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酯甲 肺癌 迁移 侵袭 增殖 凋亡 肠癌相关转录本-1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中两种新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筛选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特 王筠 +7 位作者 赵宋礼 李延鹏 刘兴木 钟姗 彭红瑜 屈军乐 盛司潼 王晓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9-535,共7页
为挖掘结直肠癌早期病变的生物标记物,通过对高通量组织芯片上进行优化的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对了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和stomatin家族蛋白1 (stomatin-like p... 为挖掘结直肠癌早期病变的生物标记物,通过对高通量组织芯片上进行优化的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对了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和stomatin家族蛋白1 (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检测了其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tumor-lymph node-metastasis(TNM)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相比癌旁正常组织,TAF1L蛋白质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 <0. 000 1),并可随原位病灶的恶化显现明显的表达改变; STOML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显示,TAF1L蛋白质的异常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直接的关联,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判定的新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组织芯片 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TATA序列合蛋白相关因子1 stomatin家族蛋白1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肿瘤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辉 詹刚 +4 位作者 周骏 杨瑞 李中虎 杨凯 孙炜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10例进行临床及随访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55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血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以及生存情况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腹腔镜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G-17、HIF-1α及MACC1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早期,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5.45%vs.20.00%)(P<0.05)。腹腔镜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1%、80.00%、78.18%,开腹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27%、74.55%、70.91%,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治疗的患者生存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改善患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远端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低氧诱导因子-1Α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